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祛风胜湿疗痹剂中成药 定义定义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疾病。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张仲景金匮
2、要略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临床常用。 巢元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又称为“历节风历节风”; 王焘王焘外台秘要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夜重,而称“白虎病白虎病”; 严用和严用和济生方济生方则称则称“白虎历节白虎历节”; 朱丹溪朱丹溪格致余论格致余论又称又称“痛风痛风”; 王肯堂王肯堂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
3、者称为,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鼓槌风风”; 李中梓李中梓医宗必读医宗必读痹痹阐明阐明“治风先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行风自灭”的治则;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范围范围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 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
4、、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柱炎、痛风等。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病因病因 1外因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
5、、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痹、着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
6、脉,滞留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2内因内因 (1)劳逸不当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出肌疏,外邪乘袭。 (2)久病体虚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如入。如济生方济生方痹痹所云:所云:“皆因体虚,腠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理空
7、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此外此外 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关。 病机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
8、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而有寒热转化。 素体素体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9、中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起着重要作用。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痰浊瘀血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僵硬、变形。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液失
10、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肿胀。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顽固不愈。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 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素问素问痹论痹论:
11、“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临床常见心烦、临床常见心烦、惊悸,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惊悸,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状。卧等症状。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肿大、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痹证的生和加重可与饮食
12、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病证鉴别病证鉴别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 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无疼痛症状; 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13、; 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痹证的辨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痹证的辨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辨别虚实。 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 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属寒邪盛; 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 关节肿胀,肌肤掀红,灼热疼痛
14、为热痹,属关节肿胀,肌肤掀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 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杂证。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
15、,即所谓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阳气并则阳气并则阴凝散阴凝散”; 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脾旺能胜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湿,气足无顽麻”。 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血是常用之法。 证治分类证治分类 1风寒湿痹风寒湿痹 (1)行痹行痹 主证: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
16、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缓。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血。 治法: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2)痛痹痛痹 主证:主证: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脉弦紧。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气血。 治法:
17、散寒通络,祛风除湿。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3)着痹着痹 主证:主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气血。 治法: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常用药常用药 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18、当归、川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当归、川I芎养血活血芎养血活血通脉。通脉。 加减加减 若关节肿胀甚者,加草薜、木通以利水通若关节肿胀甚者,加草薜、木通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以祛风通络;若小便不利,浮肿,加茯苓、以祛风通络;若小便不利,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若痰湿盛者,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若痰湿盛者,加半夏、南星。加半夏、南星。 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剂,该方具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有益气和营,祛
19、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临证可根据感受外邪偏盛情况随证加减。临证可根据感受外邪偏盛情况随证加减。风寒湿痹小结风寒湿痹小结 风寒湿痹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风寒湿痹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或沉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或沉弦或滑为主要临床特征。弦或滑为主要临床特征。 风寒湿痹又有行痹、痛痹及着痹之分,风寒湿痹又有行痹、痛痹及着痹之分, 行痹者,其游走不定,恶风寒;行痹者,其游走不定,恶风寒; 痛痹者,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痛痹者,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 着痹者,重着而
20、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着痹者,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肌肤麻木不仁; 其治则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其治则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主。其选用的中成药组方以辛温大热之为主。其选用的中成药组方以辛温大热之品为主要特点。品为主要特点。 治风寒湿痹证中成药治风寒湿痹证中成药小活络丹小活络丹 【组成】【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天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天南星、 地龙、乳香、没药地龙、乳香、没药小活络丹小活络丹【功效】【功效】 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主治】【主治】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症。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症。制川乌
21、、制草乌制川乌、制草乌 祛风除湿祛风除湿 温通经络温通经络祛风燥湿化痰祛风燥湿化痰行气活血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祛风散寒 化痰除湿化痰除湿 活血通络活血通络胆南星胆南星乳香、没药乳香、没药地龙地龙通经活络通经活络君君臣臣佐佐佐佐方药解析方药解析 【组成组成】 蕲蛇(酒制)、制草乌、豹骨(制)、蕲蛇(酒制)、制草乌、豹骨(制)、人工牛黄、乌梢蛇(酒制)、天麻、熟大人工牛黄、乌梢蛇(酒制)、天麻、熟大黄、麝香、血竭、熟地黄、天南星(制)、黄、麝香、血竭、熟地黄、天南星(制)、水牛角浓缩粉等水牛角浓缩粉等50味味 大活络丸大活络丸 【组成】组成】 当归、羌活、怀牛膝(去头)、防风、独当归
22、、羌活、怀牛膝(去头)、防风、独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五加皮、厚朴(姜炙)、红花、天南星五加皮、厚朴(姜炙)、红花、天南星(矾水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矾水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补骨脂(盐水炙)、青皮(醋炒)、白术补骨脂(盐水炙)、青皮(醋炒)、白术(麸炒)、川芎、木瓜、栀子、苍术(麸炒)、川芎、木瓜、栀子、苍术(炒)、枳壳(去心麸炒)、乌药、佛手、(炒)、枳壳(去心麸炒)、乌药、佛手、玉竹、陈皮、红曲、蜂蜜、红糖玉竹、陈皮、红曲、蜂蜜、红糖 国公酒国公酒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其他中成药其他中成药 1正清风痛宁片正清风
23、痛宁片 【组成】【组成】 青风藤青风藤 性味:苦、辛、平,祛风湿,通经络,利性味:苦、辛、平,祛风湿,通经络,利水,止痛水,止痛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利,麻木僵硬等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症候者。炎具有上述症候者。 2追风透骨丸追风透骨丸 【组成】【组成】 制川乌,白芷,制草乌,香附(制),甘制川乌,白芷,制草乌,香附(制),甘草,白术(炒),没药(制),麻黄,川草,白术(炒),没药(制),麻黄,川芎,乳香(制)
24、,秦艽,地龙,当归,茯芎,乳香(制),秦艽,地龙,当归,茯苓,赤小豆,羌活,天麻,赤芍,细辛,苓,赤小豆,羌活,天麻,赤芍,细辛,防风,天南星(制),桂枝,甘松防风,天南星(制),桂枝,甘松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肢体麻木。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肢体麻木。 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眩晕,关节炎,坐骨用于治疗眩晕,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神经痛。 【方解】【方解】 方中川乌、草乌祛湿温经散寒;白芷、防方中川乌、草乌祛湿温经散寒;白芷、防风驱风祛湿;乳香、没药行气活血,舒筋风驱风祛湿;乳香、没药行气活血,
25、舒筋活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桂枝祛风散寒,活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桂枝祛风散寒,化气利湿,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化气利湿,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 3祖师麻片祖师麻片 【组成】【组成】 祖师麻祖师麻 辛温而苦,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辛温而苦,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用,善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等止痛之功用,善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等症。症。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闭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症见肢体关节肿痛,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症见肢体关节肿痛,畏寒肢
26、冷。畏寒肢冷。 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 4痹痛宁胶囊痹痛宁胶囊 【组成】【组成】 马钱子粉、全蝎、僵蚕马钱子粉、全蝎、僵蚕(麸炒麸炒)、麻黄、苍术、麻黄、苍术(麸炒麸炒)、乳香、乳香(制制)、没药、没药(制制)、川牛膝、刺、川牛膝、刺五加浸膏、甘草五加浸膏、甘草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定痛、适用于寒湿阻络所祛风除湿、消肿定痛、适用于寒湿阻络所致的痹病,致的痹病, 症见:筋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症见:筋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者。屈伸不
27、利,遇寒加重者。 5风湿骨痛丸风湿骨痛丸(由制草乌、制川乌、麻黄、红由制草乌、制川乌、麻黄、红花、木瓜、乌梅、甘草组成花、木瓜、乌梅、甘草组成) 6伸筋活络丸伸筋活络丸(由制草乌、制川乌、细辛等组由制草乌、制川乌、细辛等组成成) 7寒痹停片寒痹停片(由制马钱子、制草乌、制川乌、由制马钱子、制草乌、制川乌、生地、青风藤、淫羊藿、乌梢蛇、薏苡仁、生地、青风藤、淫羊藿、乌梢蛇、薏苡仁、乳香、没药等组成乳香、没药等组成) 8风湿关节炎片风湿关节炎片(由马钱子、麻黄、乳香、没由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千年健、地枫皮、桂枝、穿山甲等组药、千年健、地枫皮、桂枝、穿山甲等组成成) 2风湿热痹风湿热痹 主证:
28、主证: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常用药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坚阴;桂枝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
29、清热坚阴;桂枝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赤小豆、蚕砂清利湿热,通络宣痹。赤小豆、蚕砂清利湿热,通络宣痹。 加减加减 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紫草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紫草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若发热、恶风、咽痛者,加荆芥、薄荷、若发热、恶风、咽痛者,加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牛蒡子、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若热盛伤阴,症见口渴心烦者,加元参、若热盛伤阴,症见口渴心烦者,加元参、麦冬、生地以清热滋阴生津。麦冬、生地以清热滋阴生津。 如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而见如热
30、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而见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疼痛剧烈如刀割,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疼痛剧烈如刀割,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红少津,脉弦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风湿热痹证小结风湿热痹证小结 风湿热痹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风湿热痹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为主要临红,舌苔黄
31、或黄腻,脉滑数或濡为主要临床特征。床特征。 其治则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其治则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其选用的中成药组方以苦寒渗利之品为主其选用的中成药组方以苦寒渗利之品为主要特点要特点二妙丸 【组成组成】苍术苍术 黄柏黄柏 三妙丸 【组成组成】苍术苍术 黄柏黄柏 牛牛 膝膝 四妙丸 【组成组成】苍术苍术 黄柏黄柏 牛牛 膝膝 苡仁苡仁三者区别三者区别 【二妙丸】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二妙丸】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脚气肿痛,白带,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脚气肿痛,白带,阴囊湿痒,淋痛等病症。阴囊湿痒,淋痛等病症。 【三妙丸】燥湿清热,治疗肝肾不
32、足,湿【三妙丸】燥湿清热,治疗肝肾不足,湿热下注,腰腿疼痛麻木,脚气,湿疮,淋热下注,腰腿疼痛麻木,脚气,湿疮,淋病,白带。湿热腰痛,或作或止,湿热下病,白带。湿热腰痛,或作或止,湿热下注引起的脚气病,腰膝关节痠痛,湿疮,注引起的脚气病,腰膝关节痠痛,湿疮,以及带下、淋浊。以及带下、淋浊。 【四妙丸】清热利湿,通筋利痹,主治湿【四妙丸】清热利湿,通筋利痹,主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筋骨酸痛等,用于治热下注,两足麻木,筋骨酸痛等,用于治疗丹毒,急慢性肾炎,湿疹,骨髓炎,关疗丹毒,急慢性肾炎,湿疹,骨髓炎,关节炎等。节炎等。 方中苍术燥湿健脾方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牛膝补
33、肝肾,强筋骨肾,强筋骨;苡仁祛湿热,利筋络。四味合苡仁祛湿热,利筋络。四味合用,为治湿热痿证之妙剂。为二妙散加怀用,为治湿热痿证之妙剂。为二妙散加怀牛膝、薏苡米而成。牛膝、薏苡米而成。雷公藤多甙片【组成组成】雷公藤多甙雷公藤多甙雷公藤雷公藤性味:苦、辛,性凉,大毒。性味:苦、辛,性凉,大毒。归经:肝、肾经。归经:肝、肾经。功效: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解毒杀虫。 其他中成药其他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昆明山海棠片 【组成组成】 昆明山海棠(雷公藤亚科)昆明山海棠(雷公藤亚科)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类祛风除
34、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2双藤筋骨片双藤筋骨片 【组成组成】 扶芳藤、忍冬藤、淫羊藿、独活、穿山龙扶芳藤、忍冬藤、淫羊藿、独活、穿山龙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 用于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所致的关节疼用于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所致的关节疼痛、沉重、活动受限、劳累及受寒后加重痛、沉重、活动受限、劳累及受寒后加重等等 扶芳藤扶芳藤 有名:金线风、九牛造、靠墙风、络石藤、有名:金线风、九牛造、靠墙风、络石藤、爬墙草、爬墙风、爬墙虎爬墙草、爬墙风、爬墙虎 【性味性味】 本草拾遗本草拾遗:味苦,
35、小温,无毒:味苦,小温,无毒 贵州民间药物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辛。:性平,味辛。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舒筋活络,止血消瘀。治腰肌劳损,风湿舒筋活络,止血消瘀。治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创伤出血。创伤出血。 3 新癀片新癀片 【组成组成】 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肖梵天花、珍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肖梵天花、珍珠层粉珠层粉等等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肿止痛。 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痛、胁痛、黄疸、无名肿
36、毒等症 。肖梵天花肖梵天花 别名:地桃花、田芙蓉、野棉花别名:地桃花、田芙蓉、野棉花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辛、甘、凉辛、甘、凉 肺、脾肺、脾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3肝肾两虚证肝肾两虚证 主证:主证: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肝肾不足,筋脉失
37、于濡养、温煦。 治法: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常用药常用药 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滋阴补肾,养血暖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滋阴补肾,养血暖肝;肝; 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 桑寄生、天麻、木瓜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桑寄生、天麻、木瓜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 加减加减 肾气虚,腰膝酸软,乏力较著,加鹿角霜、肾气虚,腰膝酸软,乏力较著,加鹿角霜、续断、狗脊;阳虚,畏寒肢冷,关节疼痛续断、狗脊;阳虚,畏寒肢冷,关节疼痛拘急,加附子、干姜、巴戟天,或合用阳拘急,加附子、干姜、巴戟天,或合用阳和汤加减;和汤加减; 肝肾阴亏,腰膝
38、疼痛,低热心烦,或午后肝肾阴亏,腰膝疼痛,低热心烦,或午后潮热,加龟板、熟地、女贞子,或合用河潮热,加龟板、熟地、女贞子,或合用河车大造丸加减。车大造丸加减。 各型痹证日久迁延不愈,正虚邪恋,气血各型痹证日久迁延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见有面色苍白,少气懒不足,肝肾亏损,见有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汗疲乏,肌肉萎缩,腰腿酸软,头言,自汗疲乏,肌肉萎缩,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可选用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晕耳鸣,可选用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蠲痹和络。气血,祛风除湿,蠲痹和络。 痹证常缠绵难愈,需长期治疗,可将药物痹证常缠绵难愈,需长期治疗,可将药物做成膏剂、丸剂、散剂、冲剂
39、、胶囊、酒做成膏剂、丸剂、散剂、冲剂、胶囊、酒剂等,便于病人持久服药。剂等,便于病人持久服药。 除内服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针灸、推拿、除内服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针灸、推拿、膏药外敷。温热疗法、光线疗法、体育疗膏药外敷。温热疗法、光线疗法、体育疗法等也有较好疗效。法等也有较好疗效。 治肝肾两虚证中成药治肝肾两虚证中成药天麻丸天麻丸 【组成】【组成】 天麻、粉萆薢、羌活、独活、附子、天麻、粉萆薢、羌活、独活、附子、 当归、生地黄、杜仲、牛膝当归、生地黄、杜仲、牛膝【主治主治】多用于素体肝肾不足之头晕头痛、手足筋多用于素体肝肾不足之头晕头痛、手足筋脉挛痛、四肢麻木、腰腿疼痛;步履艰难,脉挛痛、四肢麻木、
40、腰腿疼痛;步履艰难,以及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等症。以及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等症。现代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的半身不遂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的半身不遂等。 【功效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天麻、粉萆薢天麻、粉萆薢 羌活、独活、附子羌活、独活、附子祛风除湿祛风除湿止痹痛止痹痛养血活血养血活血补肝肾、补肝肾、强筋骨强筋骨祛风湿祛风湿 舒筋骨舒筋骨 补肝肾补肝肾 止痹痛止痹痛当归、生地黄当归、生地黄杜仲、牛膝杜仲、牛膝天麻丸方药解析注意事项:1.本品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凡有湿热痹症本品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凡有湿热痹症慎用。慎用。2.本
41、品有活血的药物,有碍胎气,并含有毒本品有活血的药物,有碍胎气,并含有毒药物附子,孕妇忌用。药物附子,孕妇忌用。3.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木瓜丸木瓜丸【主要组成主要组成】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狗脊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狗脊(制)、牛膝、鸡血藤、海风藤、人参、(制)、牛膝、鸡血藤、海风藤、人参、制川乌、制草乌。制川乌、制草乌。【功效功效】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祛风散寒,活络止痛。【主治主治】用于痹病日久,伤及肝肾引起四肢麻木,用于痹病日久,伤及肝肾引起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孕妇禁
42、用;风湿热痹不适用。孕妇禁用;风湿热痹不适用。 独活寄生丸独活寄生丸 组成组成 独活独活9g 桑寄生桑寄生 杜仲杜仲 牛膝牛膝 细辛细辛 桂心桂心 秦艽秦艽 防风防风 人参人参 茯苓茯苓 甘草甘草 当归当归 川芎川芎 芍药芍药 干地黄各干地黄各6g 功用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筋骨失养:肢节屈伸不利。筋骨失养:肢节屈伸不利。 风寒湿邪痹阻于腰膝筋骨:腰膝疼痛,或风寒湿邪痹阻于腰膝筋骨:腰膝疼痛,或麻木不仁。麻木不仁。 肝肾虚寒,气血虚弱:畏寒肢冷,心悸气肝肾虚寒,气血虚弱:
43、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方解 君:独活君:独活: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臣:防风、秦艽臣:防风、秦艽:祛风胜湿;:祛风胜湿; 助独活蠲痹止痛。助独活蠲痹止痛。 细辛细辛:温经祛寒止痛。:温经祛寒止痛。 肉桂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温里祛寒,通利血脉。 佐:桑寄生、牛膝、杜仲佐:桑寄生、牛膝、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肝肾,强筋骨。 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养血活血。 人参、茯苓、甘草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渗湿。:补气健脾渗湿。 使:甘草使:甘草:调和诸药。:调和诸药。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祛邪与扶正并用,补散兼施,祛风湿不伤正,祛邪与扶正并用,补散兼施,祛风湿不伤正,正复而邪除。正复而邪除。 独活,秦艽,防风,细辛,桂心:独活,秦艽,防风,细辛,桂心: 祛邪祛邪 桑寄生桑寄生 杜仲杜仲 牛膝:补肝肾牛膝:补肝肾 当归当归 川芎川芎 芍药芍药 干地黄:补血干地黄:补血 扶正扶正 人参人参 茯苓,甘草:补气茯苓,甘草:补气其他中成药其他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业管理服务合作协议书
- 眼科护士治疗操作规范与技能要点
- 安全培训讲师聘用合同及安全技能提升服务
- 海外紧急医疗救援与专业翻译协作协议
- 小红书品牌合作人资质审核及服务质量监管合同
- 美容护肤机构投资与品牌建设合同
- 跨区域品牌专柜委托经营管理合作协议
- 智能早教设备采购及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合同
- 旅游意外保险理赔处理协议
- 荷塘莲藕种植与农产品品牌推广委托管理协议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村级组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x
- 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彩色简约鱼骨图PPT图表模板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PID控制经典PPT
- 油田注入水细菌分析方法+绝迹稀释法
- 医师处方权申请
- 简易充电器课程设计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