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_第1页
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_第2页
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_第3页
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_第4页
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证;参龙宁心胶囊; bnp;血液流变学【摘要】 目的初步评价参龙宁心胶囊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bnp、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门诊或住院患者8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以及参龙宁心胶囊,4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血脂、bn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的总

2、有效率为67.4%,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bnp、血液流变学均明显改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龙宁心胶囊对糖尿病性 心脏病(气阴两虚型)有较好的疗效。糖尿病性心脏病(diabetic heart disease,dhd)是指2型糖尿病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糖尿病性心肌病,与糖尿病有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微血管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率、心律和心功能失常。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1-2。故应用中医药辨证

3、论治的特点,通过多靶点干预治疗dhd,会取得良好的效价比。4 讨论糖尿病性心脏病既属消渴病,又属心系病。灵枢·本脏记载:“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心脉微小为消瘅”。伤寒论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该病缘于消渴病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成,二者在病机上存在以消渴病机阴虚燥热为基础的转化规律,消渴日久,失于调治,不断耗气伤阴,致心脏气阴耗伤,气虚无以运血,阴虚则血行凝涩,则心脉瘀阻,心脉失养,心神不安,遂形成消渴病心病。唐采平等3在探讨糖尿病慢性并发证候病变规律时发现, 糖尿病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最为常见,符合中医久病“多虚、多瘀”的观点。林兰等4认为糖尿

4、病合并冠心病气阴两虚为其主要证型, 血瘀为其主要病理产物,并发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气阴两虚夹血瘀为主。现代研究证明:利钠肽是脊椎动物调节循环和体液平衡的一组激素,具有促进排钠、利尿和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以及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它包括脑钠肽(bnp)、心钠肽(anp)、c型利钠肽。脑钠肽、心钠肽作用相似,是公认的观察心气虚的指标,目前临床研究因bnp的半衰较长而更常应用。潘光明等5发现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中不同中医证型间随着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演变而逐步增高,各证型间有着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提示bnp浓度可反映心气虚的严重程度。田

5、俊华6等发现bnp、 hba1c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视网膜病变(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对于已发生 dr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在治疗眼部病变的同时 ,定期检测hba1c及 bnp水平可以了解患者是否还患有心脏病、 肾病等并发症 。朱立群7总结糖尿病性心脏病存在六大发病因素:高血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氧化应激。故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上述潜在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是解决多靶点治疗dhd的关键。参龙宁心胶囊正是据此立法组方,它是一种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的中成药。方中人参能大补元气,养阴生津,在方中为君药;地黄、麦冬、葛根亦可养阴生津以增人参养阴之

6、力,在方中为臣药;黄连、莲子心可清心热以存心阴,在方中亦为臣药;羌活、地龙可通络止痛,在方中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它不仅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还可以降低血脂,使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血中bnp含量在治疗前后发生显著性变化。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脂、bn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参龙宁心胶囊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的疗效及参龙宁心胶囊作用的物质基础,即该药有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胰岛素抵抗、或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在发挥作用。本文从微观辨证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参龙宁心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的科学内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0

7、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本文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并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1.36±4.57岁,糖尿病病程221年,平均病程8.12±5.04年;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1.04±5.14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病程8.72±4.95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2.1 dm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

8、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h血浆血糖(p2hpg)11.1mmol/l (200mg/dl);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 (200mg/dl)。1.2.2 糖尿病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根据现代医学文献关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综合确定为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和心功能检查示左心室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减退; e峰下降, a峰上升, e/a比值<1.0

9、;立卧位每分钟心率差10次, 30/15比值1.0。1.2.3 中医辨证标准按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气阴两虚证主症为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次症为多食易饥,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1.3 纳入和排除病例标准凡符合本文西医诊断中的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又符合上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者,纳入试验病例。排除病例标准:年龄8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近1个月内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以及感染者。不愿意合作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能按规定

10、用药而影响疗效者)及精神病患者。2 治疗及观察方法2.1 治疗方法低脂糖尿病饮食,两组均选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缓释片口服治疗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仍未达标者,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者治疗组9例,对照组7例,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以及参龙宁心胶囊,4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2.2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主症、次症,并根据无、轻、中、重程度分为四级,主症分别记作0、2、4、6分,次症分别记作0、1、2、3分,症状体征积

11、分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记录一次,统计疗效。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 治疗结果3.1 疗效判定标准本研究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现代医学文献关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70%;有效:症

12、状体征总积分下降30%;无效: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不足30%。3.2 两者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n(略)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n(略)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两组间治疗后积分下降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bnp比较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bnp比较 n(略)两组比较分析,对照组在治疗前对血脂及

13、bnp影响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对血脂及bnp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3.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见表4。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n(略)两组比较分析,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考文献】1coutinho m,gerstein hc,wang y,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published data from 20 studies of 95783 individuals followed for 12.4 yearsj.diabetes care,1999,22:233-2402chen yt,vaccarino v,williams cs,et al.risk factors for heart failure inthe elder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