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考前检测试题教育.doc_第1页
2019中考物理考前检测试题教育.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2019中考物理考前检测试题(答案)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 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 整理了 2019 中考物理考前检测试题,供大家参考。一 . 选择 题( 共 10 小题 )1. (2019 泰安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 总结出了许多 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 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研究电 流时, 把电流比作水流;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研究 光的传播时,弓 I 入光线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 的质量保持不变 .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 和 B. 和

2、C. 和 D. 和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对每个物理 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研究方 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解:1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2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采用的是模型法;3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4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采用 的是控制变量法 .2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 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 法.第2页3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 理想模型法 .2. (2019 嘉兴)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3、 以下是四位同学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 端,说明反应越快B. 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 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C.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 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D. 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 是碳酸盐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对每个选项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分析,看研究方 法是否正确、现象与结论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确定正确的 选项.解答: 解: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尺子下落的高度不确定,仅 根据被测者接到尺

4、的部位就判断测试者反应的速度,存在偶 然性 . 此选项错误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 起,第3页可以模拟地球板块的运动 ; 但不能说明地球板块就在运 动. 此选项错误 ;C、力的方向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用力拉弹簧,弹 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 . 此选项正确 ;D、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 盐,因为铁、铝等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此选项错误 .3.(2019 雅安) 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 的推想,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它既要 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 . 以下物 理规律

5、的得出符合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 ()A. 欧姆定律 B.阿基米德原理 C.光的反射定律 D.牛顿第一 定律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明确各个定律的特点以及理想实验的应用即可正确 解答本题 .解答: 解: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总结得出的.不符合题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不符合题意 ;C、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 射第4页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定 律是在大量实 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 . 不符合

6、题意;D、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 第一定律,不受力的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因为严格来说不 受力的条件真实实验不能满足,只能靠思维的逻辑推理去把 握,故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不可以通过实 验直接得以验证的 . 符合题意 .4. (2019 鄂州)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 进行实验4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 出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

7、普遍规律的是 ()A. B. C. D.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 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 误差; 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 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解答: 解: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 验误差,第5页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进行实验,是为了得出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杠杆才能 平衡的一般规律 ;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改变电压或电阻,多次 测量是为了探究电压、

8、电阻改变对电流的影响,总结出在电 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 成反比的一般规律 ;4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 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5. (2019 滨海县二模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 小 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 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 法. 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 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 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 两球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D.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压轴题

9、.分析: 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来 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解答:解:A、两球向墙扔去,两球反弹的大小与用力的大 小有关,不能根据反弹时离墙的距离区分它们弹性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6页B、球的硬度不能决定弹性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两球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自身所受到的重 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 这种办法是合 理的 . 此选项符合题意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小球反弹的高度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6. (2019 闸北区一模 ) 下列事例中, 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 是()1探究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2用水流

10、比作电流3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 与 B. 与 C. 与 D. 与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 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 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类比法是指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上的相似, 从两 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 ;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陌生的、 复杂的、 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 方法 .第7页解答: 解:1探究导

11、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2电流与水流作对比,采用类比法;3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是等效替代法;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采用控制变量法 .7. (2019 南和县模拟 )下列实验中,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 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多次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B. 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C. 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多少,研究影响压强的因素D. 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 力的大小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科学探究中对于多因素 (多变量 )的问题,常常采用 控制因素 (变量 )的方法,

12、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 问题 .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 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 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 解答: 解:A、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多次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目的是避免实验结 论的偶然第8页性,总结普遍规律,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采用 的是转换法 . 故 B 不符合题意 ;C、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多少,研究影响压强 的因素过程中,当改变一个量时,其他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不 变,采用的是控

13、制变量法.故 C 符合题意;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 擦力的大小,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另外的物理量,没有采用 控制变量法 .故 D 不符合题意 .8. (2019 枣庄模拟 )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 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 . 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 探究影响通电导体产生热量多少的因素B.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 用小磁针研究磁场方向D. 研究真空不能传声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对每个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研 究方法,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第9页解答: 解:A、探究影响通

14、电导体产生热量多少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 变量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此选项不 符合题意 ;C、用小磁针研究磁场方向用的是转换法,此选项不符合题 意;D、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是建立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进一步推理 ( 向外抽气体,只是越来越少,不可能抽成真空 形成结论,该实验是运用了实验推理法,此选项符合题意 .9. (2019 镇江一模 ) 下列是教材中的几个探究案例, 哪一个与 另外三个研究方法不同 ()A.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比较物体重力 势能大小的方法B. 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实验中,用细铁屑来显示磁场分 布的方法C.

1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用受力面形变程度表示压力 作用效果的方法D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 向的方法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 法、类比第10页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可以先分析题中的四 个选项分别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然后再找出不同的 . 解答: 解:A、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铁球陷 入沙坑深度比较重力势能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B、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实验中,用细铁屑来显示磁场 分布的方法,采用的是转换法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用受力面形变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

16、果的方法,采用的是转换法 ;D、光线实际不存在,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用光线 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方法,采用的是模型法 .10.(2019 开封一模 )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 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 . 下列根据现象所做出的推测, 符合事实的是 ()A. 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路灯是串联的B. 投篮抛向空中的篮球,离开手后还 能继续运动推测手对 空中的篮球还有力的作用C. 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受力偏转推测磁体周围有磁场D.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钻石推测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本题用到物理学方法推理法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 验验证

17、,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 解答: 解:第11页A、路灯同时亮、灭是开关作用的结果, 不能推测它们的串、 并联情况,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不符合事实 ;B、抛向空中的篮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不能推测出 手的作用力依然存在 . 不符合事实 ;C、当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时可发生偏转,所以可推测磁体 周围有磁场 . 符合事实 ;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钻石,说明超声波对结石有力 的作用,由此推测声波能传递能量 . 符合事实 .二. 填空题 (共 5 小题)11.(2019 成都 )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 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

18、和电阻的关系 ; 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最后总结出了欧姆定律 .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中:1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3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 ( 填序号 ).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比较思想 ; 控制变量法 .分析: 控制变量法就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 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 物影响,分别加以第12页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 解答: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19、 ; 因影响摩擦力 大小的变量较多,应采取控制变量法 .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 加以分析推理得出的, 采取实验推理法3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 因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 的因素较多,应采取控制变量法 .4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因磁场实际存在,但不能看到 .引 入磁感线的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 .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有和.12.(1)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合作与交流; 制订计划;建立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 价;获取事实与证据 . 正确的步骤是: ( 填 序号).(2)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

20、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 该同学测量体温 .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 估计属于 建立猜想和假设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获取事实与证据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 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猜想与假设 . 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 的问题进行猜想 . 测量体温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 环节 .第13页解答: 解: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顺序为 ;(2) 王老师

21、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是作出猜测,应属于科学 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 是获取事实与证据 .故答案为: (1) ;(2) 建立猜想和假设 ; 获取事实 与证据 .13.(2019 东湖区模拟 ) 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方法的支持,例 如,有些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就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 可以把 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 . 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利用这 种方法定义的有速度、密度、 压强 等. 还有些物理量是由 两个物理量的乘积定义而来的,如: 功 .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 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初中

22、物理中很多新物理量都 是采用的此种方法 ;而乘积定义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积来定义一个新 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答: 解: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利用的是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进行定义的 ;密度是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利用的是物体质量与体积之比进行定义的 ;第14页压强的定义方法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是利用压 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定义的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利用的是做功与做功时间之 比来定义的 ;有时也采用两个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新物理量, 比如功是力 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来定义的 .14.(2019 秋工业园区期末 )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控制变量法、

23、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 .(1) 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这是运用了 转 换法 的方法:(2) 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为了求出电路的总电阻, 用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原来电路中所有电阻产生的 总效果 .这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的方法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控制变量法 ; 等效替代法 ; 类比法 ; 转换法 .分析: 对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熟悉其本质特征,然后进行 判断.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 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 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 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4、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陌生的、 复杂的、 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 方法 .第15页类比法是指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上的相似, 从两 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 ;转换法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 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 ; 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 悉、简单的问题 ;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 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答: 解:(1) 导体中有无电流通过以及电流的大小,不能直接观察, 但导体中有电流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可以使灯丝发光、电流 表指针发生偏转却可以直接观察 . 用灯丝是否发

25、光、电流表 指针是否偏转、偏转角度大小间接判断电路中有否电流、电 流大小如何,采用的是转换法 .(2) 在电路中,一个电阻产生的效果可以代替所有电阻共同 作用产生的效果,也可以是多个电阻共同产生的效果代替一 个电阻产生的效果,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15.(2019 秋涟水县期中 )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常经历 的环节有: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 收集证据 ,评价证 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 交流和合作渗透于探究过程之中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环节: 第

26、一是提出问题 .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 . 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 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16页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核心 .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 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 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 . 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 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 . 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 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 . 评估有 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 . 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 如何得

27、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 解答: 解: 在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答案做出假设的前提下,要判断假设的 正确与否,需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收集与实验课题有关的证据,为最终分析假设是否正确提供实验支持 .三. 解答题 ( 共 5 小题)16.(2019 秋高淳县期末 )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 触正在发声的音叉,通过观察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的现象,表明发声的音叉在 振动 . 以下实验中用到的方法与此类似 的是 C .A.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在玻璃板后, 通过移动确定物体在镜中的像的位置,并比较

28、物和像的大小 关系B. 研究琴弦振动发声的音调是否与琴弦材料有关时,要控制 两根琴弦的长度、粗细、松紧相同第17页C. 在探究材料隔声性能时,隔声性能的好坏通过比较刚好听 不到声音时距声源的距离大小来判断D. 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抽走罩内空气听到的钟 声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 这样可以把音叉 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利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解答: 解: 本题中音叉正在发声,乒乓球接触后会被弹开,说明了音叉 是振动的 ;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

29、样可以把音叉 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利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A.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在玻璃板后, 通过移动确定物体在镜中的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和像的大小 关系,运用的是等效代替法 ;B. 研究琴弦振动发声的音调是否与琴弦材料有关时,要控制 两根琴弦的长度、粗细、松紧相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 在探究材料隔声性能时,隔声性能的好坏通过比较刚好听 不到声音时距声源的距离大小来判断,运用的是转换法 ;D. 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抽走罩内空气听到的钟 声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运用推理法 .17.(2019 武城县二模 ) 某同学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 发现了

30、第18页如下规律:(1)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相同 的导线 ; 为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 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保 持电流方向一定,改变磁场方向 .(2)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 们间接表示出来 . 如图 1 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小磁针的偏转 , 间接的知道导线周围有磁场产生 ; 图 2 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马 德堡半球 ,间接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 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探究实 验. 图 3中如果再增加一个 滑动变阻

31、器 ,我们就可以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了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电阻的材料、导体的长度 和导体的横截面积,当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应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和材 料相同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影响因素有: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 ;(2)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存在力的作用 ; 空 气由于受重力和具有流动性,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压 强;(3)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热量 与电流的第19页平方成正比 .解答: 解:(1)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

32、长度的关系,则需保证材料 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有长度不同 ;要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应保 持电流方向一定,改变磁场方向 ;(2) 通电导线周围有无磁场不能直接观察,但小磁针偏转可以直接观察,所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间接的知道导线周围 有磁场产生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所以通过观察马 德堡半球,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 由图知,此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 系,如果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片位置 改变电路电流,则可以探究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 故答案为:(1)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相同 ; 保持电流方向一定, 改变

33、磁场方向 ;18.(2019 春丹徒区期中 ) 阅读下列短文,并思考回答:物理 学家的科学态度 在探索未知的历程中,很多事情无法预料 . 物理学家的态度 是: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固然可喜 ; 但实验结果与已有 理论不符合会更让物理学家兴奋, 因为, 这种不符合正预示 着重大的突破 .爱因斯坦是善于抓住旧理论的困难,而提出 新的革命性理论的典范 .他以大无畏的胆识提出了狭义相对 论、 广义相对论和光的量子性等革第20页命性的理论 . 在科学界, 最不满意的气氛就是较少发现与理论不符合的结果 . 他们说, 最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出现令人惊讶的事,这就是物理学家的 得失观 . 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物理

34、学家的 的激奋在于建立 理论 ; 的激奋在于证实理论 ; 的激奋在于突破理论 . 【在实 验事实面前,实验物理学家无权修改实验的结果,但可检验 实验的设计( 本身受理论指导 )是否合理,设备有无缺陷,外 界有无干扰,解释是否正确等】 . 而理论物理学家必须审查 过去的理论并发展之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论的基础,在实验基础上 建立的正确的理论将给实践予以指导 . 很多物理学的概念、 原理是从实验中抽象、归纳、提炼出来的,理论正确与否最 终要接受实验的检验 .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 就足以推翻一种理论 . 没有实验家,理论家就会迷失方向 ; 没 有理论家,实验家就会迟疑不决

35、,不知道该做什么 !(1) 文中括号部分,说明物理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2) 文中括号部分,反映的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哪个步骤 D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评估与交流(3) 通过这篇短文的阅读,结合你 8 年级以来学习物理的历 程,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 ? 知道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发 现物理规律的基本保证 .考点: 物理学方法 . 专题: 其他综合题 .第21页分析: (1) 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在实 验中纠正偏差 ;(2)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估、交流与合作 ;(3) 从对待科学的态度方面进行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