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别裁》有感_第1页
读《论语别裁》有感_第2页
读《论语别裁》有感_第3页
读《论语别裁》有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论语别裁有感语文组张蕾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既没有治天下之雄才,更未存治人之野心。然而新年伊始合着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同时阅读的南怀瑾 论语别裁 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和仙人对话, 知古语今言。 南怀瑾大师在宋理学家朱熹对论语注解的基础上给它还以本真面目,再次使我深受启发。南怀瑾先生的这本论语别裁又是别有趣味, 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联系历史背景及现实生活进行详细而生动的讲述、 印证、体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字里行间充盈奇思睿智,时时让人会心微笑。于此摘录自己喜欢的只言片语, 就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问题谈点自己的感受。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2、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 学而第一)过去的字面解释, 学而开篇即谈“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是很快乐的,朋友从远方来了,也是一件乐事,能够做到别人不理解时不生怨气就是君子。”然而细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之后,方如醍醐灌顶。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原意应当是:自己的学问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运用,是人生乐事;无论时空距离多久远,只要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理念,在信念上与自己因缘际会,也是快乐不过的事;人能够真正做到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当“人不知”时,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就不会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南怀瑾

3、先生又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进一步作了生动的阐释:“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如何是与人乐乐?曰: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 :此中空洞原无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 。”有此胸襟 ,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否则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任何学问都是一家之言,一个人要学到真知识,必须笃学之,明辨之,慎思之,万不可浅尝辄止,或拘泥于一孔之见。否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尤其令我顿悟的是教授对于 “学问” 的理解。一般的说法是“读书就是学问”。不对,学问不是文学,学问在儒家的思想

4、上。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当我们研读了整部论语,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而我们的教育又应该立足点是什么了。二、“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孔子希望弟子们学仁学义, 子张这位学生来的时候, 大概填志愿表与众不同,直截了当,写出“干禄”两个字。就是说子张他找孔子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饭吃。这种言论就是所谓的“动机不纯”,已经很有顽劣学生的模样。相信很多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都

5、会避之不及, 然而孔老夫子并没有气得把他撵出去,反而传授他一套办法说,想要当干部赚钱,要知识渊博,应该多听、多看、多体验,有不懂怀疑的地方就保留着,说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我们知道,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有过错, 处世很少有后悔, 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的人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谋取禄位赚钱当然也就不是难事。从这段对话中, 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态度, 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子张是来学吃饭的本领,要求学习如何马上找到职业。孔子不生气,教了他,教他做人的正统道理,也就是求职业的基本条件。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 起

6、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 . 八佾第八)是说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 子夏这位学生问他的老师孔子一个问题: 为什么诗经里的这三句话这样描述?孔子回答他: “绘画完成之后才会显出素色的可贵。”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 以子夏的聪明, 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说:“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余外的礼仪更重要吗?” 孔子听了,大加赞扬子夏, 说子夏不仅讲的对, 还更启发了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学生也是这样,我们教学生一个知识点,他们虽然明白了这个知识点, 但是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 那这种教学效果应该说就是不理想的。 因为当今信息世界的知识千变万化, 教师的知识有限, 人的学习精力有限,如果只靠课堂传授, 恐怕永远也只是知其皮毛, 而不能融会贯通成就大业。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也要甚于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正如孔子对子夏的赞扬“起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