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_第1页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_第2页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_第3页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_第4页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基本信息题目丝绸之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刘和平万安县百嘉镇中心小学1. 教材分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通过详细叙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它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2.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

3、原因。    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1. 导入。连接视频:(展示各种华美的丝绸面料,过渡到丝绸面料的衣服),由欣赏丝绸的风采导入,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2自读课文。(二)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1. 课中质疑,直指重点。课件连接出示地图,显示罗马和中国之间的距离有七千多公里。2. 学生就课文内容介绍当时的交通条件:(电子课文显示)“没有公路铁路,没有汽车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

4、和野兽的袭击”。 由此引起学生思考,并提出疑问:中国丝绸究竟是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是谁开辟的?为什么称张骞为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毕生的精力”这一词?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前所查资料思考问题,边读边作批注。然后学生联机讨论,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的功能,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4. 交流后反馈,并完成练习:(1)( )出使西域不幸被匈奴俘虏 被软禁草原( ),后来逃到西域 ( )出使西域十三年回到长安 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2)这条路以( )为起点 经过( )

5、一直通向( )。    (三)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是在熟悉课文内容下,通过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电子课文显示:“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1、2、3句为第一部分,最后一句为第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问题,后半部分则和下面的自然段有关。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6、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研读重点词句:(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2) 从“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3)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燕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4)从“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结合相关图片和视频丝绸之路,引导学生想象:在这十一年中

7、,张骞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诱惑,他是怎么想的。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爱国情怀,从而理解“为什么称张骞为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3、全班交流。协作讨论反馈,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指导朗读相关句段。    (四)情感升华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观看视频(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2、浏览网页:(交流物品)3、学生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谈“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4、练习。(网页出示)填空:有了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 )、( )、( )、( )和四大( )开始陆续西传。西域的( )、( )、( )以及( )、( )、( )艺术也传到了

8、中国。5. 总结: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纽带和文化走廊,将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横亘亚非欧三大洲的历史文化大舞台;丝绸之路有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波澜壮阔的宗教民族融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和不尽的历史之谜。丝绸之路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五)课外延伸 1、 留言板:写下你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或者是你所了解到的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2、 给学生提供相关网址及主要搜索引擎,了解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发展。5板书设计丝绸之路一条伟大的路6 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创设情

9、境,直入课文。1. 导入。连接视频,导入,引起学生思考“丝绸是怎样被世界认识的?”2自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1. 课中质疑,直指重点。2. 学生就课文内容介绍当时的交通条件由此引起学生思考,并提出疑问:中国丝绸究竟是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是谁开辟的?为什么称张骞为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毕生的精力”这一词?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前所查资料思考问题,边读边作批注。然后学生联机讨论,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的功能,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4. 交流后反馈  

10、0; (三)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是在熟悉课文内容下,通过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电子课文显示:“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1、2、3句为第一部分,最后一句为第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问题,后半部分则和下面的自然段有关。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

11、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研读重点词句:(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2) 从“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3)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燕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4)从“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结合相关图片和视频丝绸之路,引导学生想象:在这十一年中,张骞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诱惑,他是怎么想的。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爱国情怀,从而理解“为什么称张骞为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3、全班交流。协作讨论反馈,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指导朗读相关句段。(四)情感升华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观看视频(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2、浏览网页:(交流物品)3、学生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谈“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5. 总结7.教学反思智慧的灵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反而产生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