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为促进矿业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建设绿色矿山,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 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及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编制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编制目的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的生产开采将造成土地的损毁。因此,
2、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土地,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需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需要对由于矿山生产造成损毁的土地进行土地复垦治理,最大程度减少对土地的损毁和环境的影响,对被损毁土地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生物与化学措施,进行复垦及环境恢复治理整治,使其恢复可利用环境及地表植被重建。三、编制依据1、编制方案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国土资发【 2004】 69 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05】 162 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
3、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8 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条例(2011 年 3 月);(8)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 年 3 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 4 月);(10)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1999 年 12 月)(11)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2)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2、执行技术标准(1)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CDZ
4、/T0223-201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4848-93;(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6;(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2006;(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8)区域地质图图例 GB958;(9) 1:50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四、方案适用年限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为已有矿山扩储项目,生产建筑用花岗岩, 查明地质储量 77.39 万立方米,矿山
5、设计生产能力为9.0 万立方米 / 年。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为8.2 年,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及管护期3 年,因此确定本复垦方案适用年限为 11.2 年,即自 2018 年 1 月-2029 年 3 月。五、编制工作概况接受委托后, 我院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对采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收集了有关的基础资料, 结合采矿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现状,确定2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范围、目标及工艺,制定了本方案。 编制组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 号)有关规定,于2017 年 12月编制完成了黑龙江宝泉
6、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位于凤翔镇西9 公里、共青农场部北3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于萝北县管辖。本区交通较为方便,有简易路与省级公路哈萝公路相连,经哈萝公路可与鹤岗、佳木斯相通。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属已有矿山扩储项目,2017 年 6 月 20 日储量核实工作已全部完成, 经核实矿山保有地质储量为 77.39 万立方米。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设计生产规模为 9.0 万立方米 / 年,服务年限为 8.2 年,项目生产服务年限自 2018 年 1 月至 2029 年 3 月。二、矿山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黑龙江宝
7、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资源储量核实通知书,扩储后矿区范围各拐点如下: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坐标点坐标号XY号XY15275902.48044401927.84065275657.74144402229.02425275917.78044402058.93075275712.97544401991.30335275912.41244402145.19385275752.48044401965.24045275838.87244402208.39195275798.79044401935.95055275755.16644402228.685开采标高:从 121.05米至 96.00 米划定矿区范围
8、面积为5.84m2,开采矿种为花岗岩。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开采矿种为花岗岩。该采石场属露天开采, 采4用炮采阶梯性开采。矿山服务年限确定: 是依据矿山资源储量与可采储量及生产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该矿山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T=Q/A(年)T=( 77.39 ×95%)÷ 9.0 8.2 年式中: T矿山服务年限(年)Q 可采资源储量(万立方米)A 年生产能力(万立方米 / 年)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该矿山建于 2008 年,开采矿种为花岗岩,做为建筑用石。经过多年的开采,采矿已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完整的采矿体系。2017 年 4 月 2
9、0 日我院开始进行外业工作,进行了 11000 比例尺地形修测,对预划界范围的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现保有储量为 77.39 万立方米,准备办理扩储后的采矿许可证。5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鹤岗地处中高纬度,一年四季的气候差异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气候炎热多雨, 春秋两季因冬夏风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蒸发快,易发生干旱,秋季多寒潮侵袭,降温急剧,常发生冻害。(1) 气温:矿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最高气温 +35.8 ,最低气温 -39.6 。累年平均结冰期为 10 月初,终冰期在翌年 4 月,最大冻土深度
10、为 2.38m,最大积雪厚度 40cm。(2) 风:鹤岗市由于季风、地形等因素影响,风速各月变化不同。春季4-5月份平均风速最大,在4.1m/s ;8 月风速最小,在2.9 m/s 左右。 9 月下旬开始冷气势力加强,平均风速明显加大,10-11 月份为 3.6 m/s,12-1 月份风速减弱。风向以西风为最多,东北风次之。(二)水文鹤岗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15.2mm,最多是 1960 年的 852.9mm,最少为 1979年的 328.1mm。(三)地形地貌本区位于小兴安岭主脉青黑山系东缘,三面环山,东临黑龙江,地形起伏较小,总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势,地面标高为103125m之间,区内
11、大部份为林地,并有少量灌木林和人工林地。(四)植被项目区主要植被属于小兴安岭植物区系,代表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混交林。植被分布与地貌分异特征明显相关。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其深部为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边缘为柞桦阔叶乔灌混交林。(五)土壤鹤岗市土壤共有7 个土类,17 个亚类。7 个土类是暗棕壤土、 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6暗棕壤土分四个亚类, 即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 原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白浆土分两个亚类, 即白浆土和草甸白浆土。 黑土分白浆化黑土和草甸黑土两个亚类。草甸土分四个亚类, 即草甸土、白浆草甸土、 沼泽化草甸土、 泛滥草甸土。沼泽土
12、分草炭沼泽土和泥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土分一个亚类,即草本泥炭土。水稻土主要是草甸土型水稻土。项目区土壤类型为黑土及暗棕壤土,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矿区地层主要出露有下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Pt1d)、大盘道组( Pt 1dp)及第四系地层( Q4),其中:一、大马河组( Pt1d)地层主要分布于萝北县的大马河、 嘟噜河、鸭蛋河流域。 主要岩性为中下部变粒岩为主夹大理岩和少量片岩,上部由变粒岩和混合岩组成。二、大盘道组( Pt 1dp)地层岩性主要以大理岩为主, 夹红柱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及含铁石英岩。三、第四系地层(Q4)新生界第四系覆盖于矿区
13、内,主要由砂砾石,含砾中粗砂,砂质亚粘土,亚粘土组成。(二)地质构造该矿区大地构造中生代以前位于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块(级单元)上的老爷岭地块(亚级单元),佳木斯隆起带(级单元)上的太平沟隆起。佳木斯隆起带为老爷岭地块主体部分,呈北窄南宽的楔形展布,北过黑龙江延入俄罗斯,南被敦密深断裂隔截, 西与张广才岭边缘隆起毗邻, 东与宝清密山过渡带相接。太平沟隆起位于松花江以北,包括太平沟、萝北等地,呈南北向展布,由兴东群和黑龙江群及元古代花岗岩共同构成隆起基底构造,盖层除有下寒武统金银库组碳酸盐岩沉积外,古生代一直处于抬升剥蚀,中生代也仅在南、北边缘地7区形成鹤岗凹陷和嘉荫凹陷,两凹陷均为燕山期中亚构造层
14、组成的含煤盆地。区内早元古代混合花岗岩最发育,分布于南部。中元古代超基性岩沿断裂侵入。晚元古代花岗岩分布于东南部及南部。 此外晚印支期和燕山期小岩体寥寥无几。形变构造以褶皱为主,轴向北东,可恢复两个复背斜,其翼部有些次级小背、向斜,均由上述两群自形褶皱。断层以近南北和北西向剪切断层发育,局部破坏褶皱形态。(三)水文地质矿区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地形, 地形标高在 103125m之间。气候特征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区内无地表水系。矿区地下水含水类型为裂隙潜水, 富水性较弱。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随深度增加裂隙减弱。裂隙率一般为 1.352 3.792%,平均裂隙率 1.903%。地下水受大气降水渗
15、入补给,迳流基本与地形坡向相同, 以地下迳流、 蒸发和泉的形式排泄。地下水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无嗅、透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型水。该矿床开采方式为露天凹陷开采,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裂隙潜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床。(四)工程地质该矿体赋存在上白垩统松木河组 (K2sn)地层中,岩石呈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分布较为广泛。矿体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岩石较致密坚硬,矿体强度相对较高。(五)矿体地质特征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Pt 1d) 地层中,该地层呈舒缓褶曲状。根据矿体分布情况,该矿床划分为一个矿体。此处花岗岩岩石呈岩石 具有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是
16、由斑晶( 25-30%)和基质( 65-75%)组成。斑晶:成份主要为中长石和角闪石,其中中长石:无色,正低突起,自形-半自形板状,环带结构,斜消光,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大小在0.2-1.2mm。角闪石:浅绿色,柱状,正高突起,浅绿- 绿色多色性,完全解理,横截面多具菱形解理。具暗化边,斜消光,消光角21-25o,大小在 0.2-1.5mm。8基质:交织结构,显微晶质结构,主要矿物由微晶斜长石、角闪石组成。基质矿物颗粒大小在0.1mm左右。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的缓冲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29°40 132°31,北纬 47
17、°4 48°9之间, 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相邻,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面积 1.5 ×104hm2,下辖兴安区、兴山区、向阳区、工农区、南山区、东山区6 个行政区和萝北、绥滨两县,人口110×104 人。鹤岗市工业主要以煤炭为主,是我国著名煤城。其它矿产有砂金、石墨、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建筑砂等。农业主产大豆、玉米、小麦、及其它经济作物。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复垦区范围为矿区批复范围及矿区证外损毁土地范围,本方案复垦区范围面积为 8.69hm2。a)复垦区
18、范围土地利用状况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结合鹤岗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结合矿山企业提供的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区总体工程平面布置图,通过分析各项工程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各用地类型和面积,获得矿区内各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表2-1 为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一览表。表 2-1 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面积 (hm2)百分比( %)20城镇用地204采矿用地7.9891.8301耕地013旱地0.718.17合计8.69100.009通过统计分析获得复垦区土地利用情况数据。表 2
19、-1 为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和分析,复垦区内土地利用状况有如下特点:复垦区地处丘陵区,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土地利用类型为采矿用地及旱地。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复垦区内由于露天开采的影响,使地表土涵养水份降低,植被受损,相对于周边环境损毁的面积较小。复垦区内通过植树,能够得到恢复。矿区开采时, 考虑到会产生一定的粉尘,采矿过程中采用水钻打眼,放炮采用水袋、水泡泥充填炮眼, 矿石运卸过程中进行洒水等措施减少粉尘对人及生物的影响。由于植被的破坏,矿区的开发及人类活动增多, 改变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减少了原有的野生动物栖息与活动的范围, 迫使一部分野生动物向四周迁移。
20、因此,一段时间内,矿区外围的一些小型动物的种群密度会上升。同时,矿山生产服务将会干扰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 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活动场所, 对矿区周围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生产建设等产生的噪声也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干扰动物的迁徙路线。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该矿山周边无其它采石场,无其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矿山。10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该矿山周边无其它采石场, 因此,没有其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案例。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评估区范围包括划定矿区范围和采矿活
21、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确定评估区面积为 8.69hm2。(2)评估级别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评估区内无居民居住; 无重要交通要道和建筑设施; 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无较重要的水源地;破坏林地和草地;因此依据 DZ/T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B,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一般区。2、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采用露天开采,设计年生产规模 9.0 万立方米 / 年,依据 DZ/T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D,确定该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矿山。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矿床上方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
22、含水层与矿床直接接触,将矿床划分为裂隙水直接充水矿床; 矿区植被覆盖率高, 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主要矿体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 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体,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差,矿床充水含水层补给条件差。矿体围岩多为半坚硬变质岩类,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 易产生掉块和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11依据 DZ/T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C,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一般区,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矿山,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依据 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
23、 A,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为二级。(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矿区周边无民房,无重要建筑工程和公共设施。根据对以往资料的分析和野外现场调查, 本区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 该采矿场不会发生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此次现状评估确定为无,现状地质灾害类型为季节性冻土冻融。(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从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 较远处居民区生活用水不受影响,水位、水量无大的变化。说明矿山开采对现状地下水水位、水量影响较小。分析原因,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基岩构造裂隙水。 基岩构造裂隙水与上部的孔隙水连通性较差, 补给来源较远,因此,对孔隙水影响甚微
24、。矿山开采没有影响到地下水水质。 附近无居民区,无水井,不涉及生活饮用水。综上可知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为矿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 ( 地质遗迹、人文景观 ) 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估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无地质遗迹、人文景观。采后经过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基本能达到要求。(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通过野外实际地质灾害调查,结合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地下水等因素分析,预测矿山可能遭受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冻土冻融只对地表建筑物基础产生破坏。 采矿场内无建筑物, 所以该类灾害易于防治,危害小,其危险性小。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
25、时序12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主要有拟采场及拟采场边坡挖掘损毁土地。图3-1 为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开采生产工艺流程及土地损毁图。2018 年 1 月拟采场挖损表土剥离出矿卡车运输外运图 3-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土地损毁图由流程图可知,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土地造成损毁的方式只有挖损,挖损损毁主要是指拟采场对地面造成的挖损。表 3-2 为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表。表 3-2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表损毁环节损毁形式损毁时序拟采场土地挖损2018 年 1 月-2026 年 3 月(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属已有矿山扩储项
26、目, 已开采部分石材, 已损毁土地为挖损。(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复垦区拟损毁面积为5.84hm2,其中包括拟采13场 5.02hm2,拟采场边坡 0.82hm2。证外历史遗留面积为 2.85hm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把土地破坏程度预测等级确定为3 级标准:一级(轻度破坏) 、二级(中度破坏) 、三级(重度破坏),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3表 3-3土地挖损破坏程度分级标准评价因素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轻度中等重度地表变形挖掘深度2.0m2.0 5.0m 5.0m挖掘面积1hm21 10hm210hm2依据土地挖损破坏程度分级标准,拟采场
27、设计最大挖损深度为25.05m,大于 5m深度,属于重度挖损破坏。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 结合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将方案编制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依据DZ/T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表 3-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矿山地质环分布情地质灾害危地质地境影响程度含水层土地资源分级况险性貌景观矿区及周围主工程建季节性冻土要含水层水位矿山地质环设少,对无工程建冻融地质灾下降幅度小,境影响较轻评估区地质地设,破坏林区害,危险性未影响到矿区2貌景观地为 0hm。小及周围生产生影响小活用水14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28、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估结果,结合本地区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分区, 将现状土地占用影响范围即评估区划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面积为 8.69hm2,其中采场面积为 5.02hm2 ,边坡面积为 0.82hm2,证外历史遗留面积为 2.85hm2 。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采矿活动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度,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无,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土地资源的占用情况较重, 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重。主要防治措施:土地平整,植树种草,修
29、复生态。(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拟损毁土地面积为8.69hm2。1、复垦区复垦区为生产建设项目已损毁和拟损毁的土地共同构成的区域, 由于已损毁量小加入拟损毁中一并计算进行复垦, 由此可得,本项目复垦区面积为 8.69hm2。2、复垦责任面积复垦责任范围为: 复垦区中拟损毁的土地构成的区域。 本项目的复垦责任面积即为复垦区面积, 即拟损毁土地面积和已损毁土地面积, 本方案复垦责任面积为 8.69m2。(三)土地类型与权属通过对复垦区土地权属情况分析,复垦区内土地权属明确,权属无争议。表3-5 为复垦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一览表。表 3-5土地类型与权属表用地项目一
30、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 hm2)利用权属土地权属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采矿用地7.98洪林采石场共青农场复垦区0.71耕地旱地小计8.6915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经过现状评估得出: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为季节性冻土冻融,弱发育,因区内无重要建筑工程和公共设施,其危险程度小; 地下水环境现状良好; 评估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对土地资源与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较轻。(二)经济可行性分析本复垦项目复垦方向为人工林地及人工草地, 人工林地会产生一定大经济效益。人工草地可供周边居民进行放牧, 部分草地在一定时期内待土壤质量有所提高后可进行退草还耕,也可
31、进行做建筑用地使用,虽然直接经济效益甚微, 但是预计可产生不错的间接经济效益。(一)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过程也是矿区生态环境整治、 保护和重建的过程。本方案实施后, 土地破坏区的植被环境及地貌得到有效治理和利用, 控制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工程机生物治理措施,土地质量改善, 林草植被恢复,促进野生动物繁殖,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划定矿区范围,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复垦区范围为矿区批复范围,本方案复垦区范围面积确定为8.69hm2。a)复垦区
32、范围土地利用状况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结合鹤岗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结合矿山企业提供的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矿区总体工程平面布置图,通过分析各项工程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各用地类型和面积,获得矿区内各用地类型16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表4-1 为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一览表。表 4-1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面积 (hm2)百分比(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7.9891.8301耕地013旱地0.718.17合计8.69100.00通过统计分析获得复垦区土地利用情况数据
33、。 表 4-1 为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和分析,复垦区内土地利用状况有如下特点:复垦区地处丘陵区,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及有林地。(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采矿破坏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依据破坏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破坏状况, 以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背景条件,来评定未来土地复垦后对农、林、牧、副、渔、建设以及其它利用方向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限制性及限制程度。通过适宜性评价,明确复垦土地的用途, 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依据。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在对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选取影响因素, 确定各因素因子指标值及权重,评定被破坏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构建土地最佳复
34、垦模式。 通过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和复垦标准,以指导土地复垦工程设计。(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复垦区内部的自然降水可以排至矿区外部,不会形成汇水区。根据已损毁土地面积和拟损毁土地面积表土剥离土层的总土量为 35040m3,设计覆土工程需土总量为 35040m3,储存表土能够满足覆土要求。各复垦区用土平衡分析详见表 4-2 。表 4-2各复垦区用土平衡分析详见表项目名称剥离表土面积剥离表土厚度(m) 剥离表土量( m3)(hm2)拟采场(含边坡)5.840.635040合计5.840.635040项目名称覆土面积( hm2)覆土厚度( m)覆土量( m3)拟采场(不含边坡)7.870.443
35、504017结合表 4-2 分析可得, 储存的表土完全满足复垦要求,不需客土。不需外运填充物。(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1)以复垦区土层厚度为参考,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0.44m。(2)平整后地面坡度约等于10°。(3)现有的剥离土层土壤pH值为 6.5 6.8 ,有机质含量为4059 g/kg 。(4)覆土中污染物含量低于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中各有害物质含量。(5)由于覆土来源于前期剥离土壤,放置时间较短,复垦后土壤质量变化不大,18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该矿采开方式为露天开采, 所有表土剥离后在
36、采场内单独存放, 作为采后复垦工作用土的来源。开采时为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在矿山开采前部署警示工程、影响区基础设施部署保护工程。(二)主要技术措施(1)土壤剥覆工程(剥)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需要表土剥离的区域为拟采场。 所有表土剥离后在采场内单独存放, 作为采后复垦工作用土的来源。 故本方案对其表土剥离总量进行平衡分析,结合矿山开采设计的情况和 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复垦工程安排。(2)表土处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为合理利用复垦区珍贵的表土资源, 对复垦区设计表土管护。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需要管护的表土为拟采场剥离的表土。对于剥离后表土集中堆存于采场内, 并对表土进行养护,
37、作为后期复垦土源。(三)主要工程量表 5-1主要工程量表项目名称剥离表土面积剥离表土厚度(m) 剥离表土量( m3)(hm2)拟采场(含边坡)5.840.635040合计5.840.635040项目名称覆土面积( hm2)覆土厚度( m)覆土量( m3)拟采场(不含边坡)7.870.443504019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保护地质环境, 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根据矿山开发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止措施建议。最大限度的减少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地下水、重要设施的影响和破坏,防止矿业活
38、动中诱发的地质灾害,保护人民财产不受损失,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开铲保护与治理工作,保护植被覆盖率达80%,达到保护和恢复矿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最终目标。(二)工程设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DZ/T223-2009),本方案设计边坡进行挂网处理。 采用钢筋网设计,必须确保网与坡面,以及网与网之间的距离。该采场为花岗岩岩开采, 花岗岩岩性坚硬, 坡面底部及中部岩石规整,不能造成落石及滑坡等地质灾害, 本方案暂时不做设计。 本方案只设计在坡面顶端两米处风化层进行挂网。防止石块滑落等地质灾害。(三)技术措施本项目边坡面积为 0.82hm2。最大采深为
39、25.05m,分为三个阶梯, 每个阶梯大约 8.3m,根据已知数据估算出坡面总面积约 16000m2。方案设计在坡面顶端两米处风化层进行挂网,挂网面积约为 1400m2。(四)主要工程量表 5-2主要工程量表编号定额编号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1护坡工程( 1)坡顶挂网m2140020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由于本采石场属中型矿山, 有多个采场, 生产期间出入沟处进出运输车辆不便于进行复垦, 所以待生产结束后一次性进行复垦,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复垦区土地总面积8.69hm2,由于拟采场边坡不适宜复垦土地总面积为0.82 hm2,则复垦土地总面积7.87hm2,土地复垦率为90.56%,复
40、垦目标为人工林地及人工草地。矿区证外料场及历史遗留部分2.85hm2复垦为人工草地,剩余5.02hm2复垦为人工林地。(二)工程设计(1)土壤剥覆工程(剥)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需要表土剥离的区域为拟采场。 所有表土剥离后在采场内单独存放, 作为采后复垦工作用土的来源。 故本方案对其表土剥离总量进行平衡分析, 结合矿山开采设计的情况和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进行复垦工程安排。(2)表土处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为合理利用复垦区珍贵的表土资源, 对复垦区设计表土管护。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需要管护的表土为拟采场剥离的表土。对于剥离后表土集中堆存于采场内, 并对表土进行养护, 作为后期复
41、垦土源。(三)技术措施(1)土壤剥覆工程(覆)本方案设计对采矿工程期满的复垦区进行覆土工程, 除去边坡不宜复垦的面积,其它面积均覆土,平均覆土厚度 0.44m,表土来源为存储的剥离表土。覆土工作采用推土机覆土。(2)平整工程覆土后,进行一次土地平整,通过平整工程,使其达到人工林地使用要求。本复垦方案土地平整工程采用平地机进行土地平整。21(四)主要工程量表 5-3土地复垦主要工程量表阶段总体工程复垦时间主要工程量单位工程量覆土工程m3350402026 年 3 月平地机平土hm27.87一工程施工坡顶挂网m214002026年 6月栽植乔木(杨树)株12550播撒草籽hm22.852026 年
42、 3 月土壤质量监测次6二监测与管护植被恢复效果监测次62029年 3月管护hm27.87四、含水层破坏修复该采场属于露天开采,不涉及含水层破坏与修复。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复垦区内部的自然降水可以排至矿区外部,不会形成汇水区。 采场内表土剥离统一堆放,水土环境污染甚微。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是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措施, 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 重点调查恢复治理区内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等指标,并与恢复治理前相比较, 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达标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补充、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监
43、测内容主要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内相关状况的监测,其表现为矿22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是否达标。监测方法主要调查与巡查相结合, 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土地破坏及变化的特点,以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期遗留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土地复垦后需要对复垦效果进行监测,复垦效果监测包括土壤质量监测、复垦植被监测、复垦配套设施监测等三方面内容。(二)措施和内容1、土壤质量监测本项目复垦方向为人工林地及人工草地,需要对其进行土壤质量监测。本复垦方案监测方法以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为准。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效水分
44、、土壤容重、酸碱度(pH 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全氮含量、土壤侵蚀模数等。2、复垦植被监测本复垦方案对复垦为人工林地及人工草地区域进行植被监测。本方案采用样方随机调查法, 监测复垦后人工林地区域的植物生长势、 高度、种植密度、成活率等。(三)主要工程量表 5-4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管护与监测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类别单位数量一监测与管护工程1管护工程(1)管护hm27.872监测工程(1)土壤质量监测次6(2)复垦植被监测次62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生产期的施工工艺、矿区开采年限、 开采进度及土地破坏程度预测图斑,制
45、定土地复垦工程进度, 以保证尽快及时复垦被破坏的土地。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目前处于生产期,由以往地质地形、基本情况类似的矿区及采石场初步设计确定的实际深度确定复垦土地图斑。 根据黑龙江宝泉岭农垦洪林采石场的土地复垦图斑及采矿施工进度, 编制年度土地复垦方案,以保证尽快及时复垦被破坏的土地。二、阶段实施计划表 6-1阶段实施计划表阶段总体工程复垦时间主要工程量覆土工程2026 年 3 月 2026平地机平土一工程施工坡顶挂网年 6 月栽植乔木(杨树)播撒草籽2026 年 3 月 2029土壤质量监测二监测与管护植被恢复效果监测年 3 月管护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合理堆放剥离表土, 对表土堆周边进行围挡,防止雨水冲刷流失。开采过程中,做好防护坡工作。24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1)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物;(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 2012);(6)材料价格依据鹤岗市当地建设工程造价2016 年 12 月份的定额材料价格。土地复垦费用由工程施工费、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