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1页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2页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3页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一( 1)班本单元教学内容是 20 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 “用数学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 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

2、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 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采取灵活、 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

3、据, 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 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一( 2)班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创设现实有趣的活动情境学习新知。活动是儿童的天性, 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游园会 ”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 9 的活动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 学生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 “还剩几个气球? ”“还有几个没套中? ”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

4、算式, 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二、讨论交流,探索算法。十几减 9 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根据情境图列出的 2 个减法算式: 15-9 ,14-9 ,我提出这样的要求: “四人小组任选一题来研究算法,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计算,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反馈时,有用直观图数出结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有用想加做减的, 有用平十法的, 孩子们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

5、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三、利用小棒理解算理,突破难点破十法和平十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算理, 为了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讲到一种算法时,请学生复述后,我在投影仪上进行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难点。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在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9,填法多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最后再通过让学生寻找十几减 9 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一( 3)班“十几减 9 ”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 20 以内的

6、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元宵节游园会, 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 9 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 9 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 10 里减去 9 ,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 “想加算减 ”的方法,想 9 加几等于 13, 13 减 9 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

7、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破十减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 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减 ”的方法和用 “想加算减 ”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就这一节课,学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不过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教给他们一种固定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8、教学反思一( 4)班十几减 8 、7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 9 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 8、7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时从复习 8 、7 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 15-9 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 “拿走 8 把,还剩多少把? ”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 15-8 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 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 15-8 的计算方法, 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 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

9、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 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教学十几减 9 中,学生已经偏向用 “破十法 ” 和“相加算减 ”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 “平十法 ”即 15-5=10,10-3=7 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数学方法可能没有 “好坏 ”之分只有是否合适, “适合的才是最好

10、的 ”。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 ”第 2 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 “原来有 14 颗毛豆,剥出来了 8 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 ”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 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一(4)班“十几减9 ”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初步

11、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 9 的算法多样性。 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 9 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 一是用数数的方法, 一个一个地减; 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 10 里减去 9,再与剩下的合并; 三是用 “想加算减 ”的方法,想 9 加几等于 13, 13减 9 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

12、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破十法 ”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 ”的方法和用 “想加算减 ”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 ”这一教学新理念。 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 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 1 、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