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第1页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第2页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第3页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第4页
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激励理论概述2 激励理论概述2 . 1 激励的概述2 . 1 . 1 激励的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的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二是以利益来引导之意。英文“motivate " 动词一词来自拉丁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之意;二是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来引导学生,消除学生的不习行为。相应地," motivation " 名词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被激励motivated 的过程;二是指一种驱动力、诱因或外部的奖酬incentive ) ;三是指受激励的状态,比方说受到激励的程度比较高。本文讨论

2、的激励一词,时为动词词性,时为名词词性,两种词性的含义是相关的。从激励的中英文释义中可以看出,激励即包括激发、鼓励、以利益来引导之意。在管理理论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组织绩效和效率。同时,多数学者又把激励本身的两层含义割裂开来研究,只强调以利益来引导这一方面,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在激励工作中,奖励和惩罚都是激励因素。在西方主要是美国,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对激励的认识和定义也随之发展。在科学管理理论时期,激励被定义为:" A 使B 做A 希望B 做的事”【 ”这种定义带有明显的使役性质。随着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激励的定义中考虑了激励对象的反

3、应,认为激励涉及“行为是怎样开端、怎样被赋予活力而激发、怎样延续、怎样导向、怎样终止、以及在所有的一切进行过程中,该有机体是呈现出何种主观反应的”( M . R . Tone , 1995 。到了工作生活质量管理思想阶段,激励的定义进一步考虑到激励对象的合理要求和利益,认为“激励就是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一个人或一群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同时也要到达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坎波尔Campbe 11 和普利特查德Pr 1 tchard 则认为“激励必须研究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努力、技能和对任务的理解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制约条件都持恒相等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行为的方向、幅度与

4、持续性”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对激励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在研究激励问题和制定激励措施时,至少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激励对象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行为是怎样被引向一定方向的;行为是如何控制的以及行为是如何保持和持续的;以及一旦行为偏离指定的方向又是如何归化的。而将激励措施只理解为以利益来诱导这一个方面是不准确的,用于指导实践是有害的。综合以上分析,可将激励定义为,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报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标准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幻2 . 1 . 2 激励的意义激励的基本任务

5、就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正如弗朗西斯C . Francis 所说的:“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这句话生动的导出了激励的重要性。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激励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十几年前,日本能率协会专务理事三上辰喜谈到他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看法时认为,如果把中国现有的工厂交给日本人经营管理,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一分钱的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等“软件”等方面稍加改良,生产效率即可提高2 一3 倍,甚至5 一10 倍。早在1984 年,香港学者金友诚和周巧笑就指出

6、,在中国“十亿人民正等待激励”。激励之所以成为必要,从客观上看,是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事实。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有交易或契约关系的一方在某一方面掌握着“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只有他自己了解,另一方则不了解或由于验证成本高等因素而无法验证。 3 从主观上看,激励之所以成为必要,是由于在组织中,管理者与下属对后期事件的认识和前期事件的归因是不一致的。这种认识包括管理对下属的人性假激励理论概述设,以及下属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相容性。由于以上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带来的激励问题,绝对地说,是不可能通过管理激励来解决的,因为“人是不可能真正地被他人激励的”,人们的行为是由自己控制的,“他们职工需

7、要在能使他们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信的环境中工作,而不是外界的激励。”' , J 而激励理论认为,相对来说,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解决激励问题,通过激励因素的作用将职工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引导到组织所希望的轨道上去。2 . 2 激励理论概述2 . 2 . 1 内容型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 Mas low 于1943 年出版了 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 一书,明确指出:人类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类不但有经济上的需要,更有存在、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产生了他们的工作目的和动机。这些需要就是管理者激励职工的因素。他把人类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

8、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遵循递进规律,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前,较高层次的需求强度不会很大。同时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还认为,为实现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倒退到较低层次需要。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变化,人的需要层次也会发生变化。K . Dav 1 St 曾对美国需求情况作过分析,见图2 一l 。1935 年美国职工的主导需求是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各占到35 和45 % ,到1985 年职工的主导

9、需要层次发生了变化,感情需要和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这与美国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加密切相关。运用此理论时需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区差异下,人们存在着不同的主导需要,对这种主导需要的把握,可以使激励工作更有成效。北京交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45 % 40 % 35 % 20 % 15 % D 1935 年. 1985 年5 性4 3 3 2 2 11 图2 一1 不同时期职工主导需求的变化b . ERG 理论耶鲁大学的阿尔德福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加以改良和完善,使之与研究结论更趋一致,修改后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ERG 理论。阿尔德福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三种而不是五种,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

10、需要。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同一时刻,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各种需要,且哪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程度越低,对这一层次需要的追求就越强烈。当上一层次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追求遇到挫折时,人们也会对下一层次的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作为追求高层次需要受到挫折的补偿。c 双因素理论20 世纪50 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 . HerZberg 在 工作的激励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双因素论”。他认为,使人不满意的因素大多是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金、安全性、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等。这类因素如解决不好,职工得不到基本满足,就会很不满意;所以就没有多大激励效果。与此相

11、反,使人感到很满意的因素基本都是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具有挑战性,从事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担负一定的责任、得到提升等。这类因素得到改善,职工就会很满意,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口口口口口口鬃器. 激励理论概述影响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实质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并不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都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只有满足工作范围内的需要,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2 . 2 . 2 过程型激励理论a 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斯于1964 年在 工作和激励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他认为,激励力量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目标效价,指人对目标价值的判

12、断,即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二是期望值,指人对目标可能性的估计,即如果人觉得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就会努力争取,激励程度就高,反之就低,以至完全没有。其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激励力量F ) 效价V ) 期望值E ) 这个理论机制如图2 一2 所示。只有当期望值和目标效价都高时,激励力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兰级成果工资、提J 上二三竺里旦二且匕11 工具胜l 或丰段硅激励力量F = ExV 一级成果司成果11 成果2 成果la 成果lb 成果Za 成果Zb 图2 一2 弗鲁斯的VIE 机制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

13、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到达预期的目标的概率较高,就会有信心,就可能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奖励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如果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就有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够满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方法给予奖励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来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该理论揭示了个人努力、绩效、奖励、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启示人们依据绩效确定奖励比依据资历、技能等确定奖励更合理。b 公平理论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 . 5 . Adam

14、s 提出了公平理论从奖酬这个环节入手探讨了激励过程。他认为,作为激励环节的奖酬,能否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并不取决于奖酬本身或奖酬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人的公平感。只有人认为奖酬公平时,奖酬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否则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而人的公平感又取决于两个比较,一是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进行纵向的、历史的比较;二是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同他人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奖酬进行横向的、社会的比较。在这两个比较中,如果比值相等,人就感到公平,因而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尤其是在横向比较中,如果自己一方的比值低于他人,就会满腹怨气,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亚当斯强调,在

15、激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奖酬的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c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 F . Skinner 提出的。他认为,人为了到达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其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化的结果。它表达的是一种工作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客观联系,得到奖励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出现,而没有得到奖励的行为则倾向于不再重复。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

16、这种行为。激励理论概述2 . 3 激励机制设计a 激励机制的含义根据系统学的观点,所谓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把激励机制定义为: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或称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简单地说,在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刺激变量是指对个体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其中包括引起个体动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作为奖惩的物质或精神的激励手段。机体变量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个体反应的心理特征例如性格、动机、内驱力强度

17、等、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自我角色概念即个人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责任、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的综合概念的认识程度等。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显然,需要和动机都属于机体变量,外界目标属于刺激变量,行为属于反应变量。用公式表示为:Mn = m ( B 。一,, G 。G 。二f ( P , Mn ) 其中:B 反应变量G 。 组织目标P 机体变量M 刺激变量f 卢因的行为函数m 激励机制这一公式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组织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个“努力工作一产生绩效有效激励一努力工作一· · , ”的正反馈机制。即根据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大小,

18、采用物质或精神等激励手段进行奖罚,使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人们在得到满足后,又会受到刺激而去努力工作产生新的绩效。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到新的高度。激励机制设计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设计合理的激励内容,通过适宜、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起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职工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来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个人目标。b 激励机制设计的目的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l 满足需要。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职工个人需要。设计各种外在性奖惩形式,并设计具有激励性的工作、组织和企业文化,满足职工个人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 2 调动积极性。激励机制设计的直接目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

19、实现组织目标,谋求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 3 富有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的效果标准是使激励机制的运行富有效率。西蒙认为:“效率准则要求在费用相同的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目标实现程度较好的一个方案;在目标实现程度相同的两个方案当中,选择费用较低的一个方案”。( 4 激励相容。激励机制运行的最正确效果是在较低成本条件下到达激励相容,即同时实现职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使职工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到达一致。激励因素是一种推动力,它必然产生一个人想使各种需要例如饥饿、干渴、社会承认得到满足。它主张人们都有某些身体与心理上的需要,而且他们总要尽力使这些需要得以满足。中国私营企业员激励现状及问题3 中国私营企业职工激励现状及问题3 . 1 中国私营企业职工激励的现状及特征3 . 1 . 1 私营企业的界定什么是私营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划分企业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