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_第1页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_第2页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敏的连词,它的根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络。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如今把判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阔师生提供一点帮助。看下面这组例句:子路拱而立。?论语•子路从而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bu

2、ll;冯谖客孟尝君?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徐而察之,那么山下皆石罅。苏轼?石钟山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作方式状语。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有这一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连动谓语句。既

3、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而表示修饰关系呢?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两句中的“终日、“晨是时间名词,作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恂恂小心慎重的样子、“弛然放心的样子、“徐渐渐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作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句中的“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是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而同样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综上所述,古汉语中,“而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可以作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