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与健康_第1页
水环境与健康_第2页
水环境与健康_第3页
水环境与健康_第4页
水环境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第二节 水环境与健康水环境与健康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李得加李得加E-mail: E-mail: 2012年年3月月环境卫生学 2005.6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的外环境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机体的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的外环境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机体的重要的组成成分,重要的组成成分, 水中常含有多种无机盐类,水中常含有多种无机盐类,是供给机体所需盐类的重要来是供给机体所需盐类的重要来源之一源之一 水的比热和蒸发潜热很高,能存储和吸收多量的热,有调水的比热和蒸发潜热很高,能存储和吸收多量的热,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节体温的作用环境卫生学 2005.6关于水的基本概念关于

2、水的基本概念(conception of water)(conception of water)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关于水的基本概念关于水的基本概念水,分子式为水,分子式为H2O,在自然界以水体的方式存在。,在自然界以水体的方式存在。水水-有宇宙血液和生命源泉之称有宇宙血液和生命源泉之称引引 言言(introductionintroduction)环境卫生学 2005.6 水厂采取了两项措施,即缩短沉淀池内的排泥周期;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加大投氯量,确保自来水消毒达标 水务集团认为:白沙洲水厂水源地水质变差,疑上游排放污水所致,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有异味,应是源水的味道,水厂无法彻底消除。 因地处白

3、沙洲水厂上游约3公里的陈家山闸大量排放污水,影响取水质量,水厂加大投氯量,自来水出现异味环境卫生学 2005.6 环境卫生学 2005.61 1、水体(、水体(water bodywater body): 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水、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水、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底泥。及底泥。环境卫生学 2005.6环境卫生学 2005.63.5%海水96.5%海水淡水淡水环境卫生学 2005.63、我国水资源概、我国水资源概况况相对贫乏相对贫乏分布不均分布不均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

4、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因受太平洋的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因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形成季节性雨水。所以,在南季风影响而形成季节性雨水。所以,在地理上出现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地理性地理上出现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地理性差异,差异,致使致使90%的地面径流和的地面径流和70%的地下的地下径流分布在面积不到全国径流分布在面积不到全国50%的南方的南方。 南水北南水北调调工程示意工程示意图图

5、 环境卫生学 2005.6(二)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二)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征(3)悬浮物质)悬浮物质环境卫生学 2005.6( (二二) )水资源及其卫生学特征水资源及其卫生学特征 水资源水资源 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主要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那部分淡水。溶溶解解性性物物质质胶胶体体物物质质悬悬浮浮物物质质 天天然然水水所所含含物物质质环境卫生学 2005.61、水资源种类、水资源种类降水降水(precipitation)由地表蒸发至大气的水汽随着气由地表蒸发至大气的水汽随着气流传播各处,在

6、特定条件下,遇流传播各处,在特定条件下,遇冷凝结成高度分散的液态和固态冷凝结成高度分散的液态和固态的凝结物,并以雨、雪、雹等形的凝结物,并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下来,统称为降水。式降落下来,统称为降水。地面水地面水(surface water)降水在地面径流和汇集后降水在地面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形成的水体。地下水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形成的水体。透形成的水体。 环境卫生学 2005.6地层地层不透不透水层水层透透水水层层 由颗粒细小、致密的黏土及岩石构成 由颗粒较大的沙、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环境卫生学 2005.6地地下下水水潜

7、藏在地表与第一个不透水层之间潜藏在地表与第一个不透水层之间的水。的水。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水。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水。浅层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深层深层地下水地下水由地表裂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由地表裂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泉水泉水环境卫生学 2005.6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1.降水:水质较好但不稳定,矿物质含量较低,水中微生物较多,水中氯化物或硫酸盐含量较高,水量没有保证。 容易被污染 2. 地表水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降水的地表径流和降水汇集)是降水的地表径流和降水汇集后形成,包括江河水、湖泊水、塘水、水库水等。后形成,包括江河水、湖泊水、塘水、水库水等。 地表水以降水

8、为主要来源,与地下水也有互补关系。地表水以降水为主要来源,与地下水也有互补关系。 特点:特点:感官性状不好,溶解氧含量高,因主要来自降水,因主要来自降水,地面水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地面水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有机物多,细菌含量较高,浑浊度大,受污染机会较大,但自净能力强,水量充足,取用方便。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16 江、河水卫生特征:在涨水期或暴雨后江、河水卫生特征:在涨水期或暴雨后,水中常含有大量泥沙及其他杂质,使水,水中常含有大量泥沙及其他杂质,使水浑浊或带色,细菌含量增高,但盐类含量浑浊或带色,细菌含量增高,但盐类含量较低。较低。 湖湖 水卫生特征:由于流动较

9、慢,湖岸冲水卫生特征:由于流动较慢,湖岸冲刷较少,水中杂质沉淀较完全,因此水质刷较少,水中杂质沉淀较完全,因此水质一般较清。但往往一般较清。但往往有大量浮游生物生长、有大量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使水着色并带有臭味繁殖,使水着色并带有臭味。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17 塘水卫生特征:塘水容量较小,塘水卫生特征:塘水容量较小,自自净能力差净能力差,受地表生活性污物污染的机,受地表生活性污物污染的机会多,因而是地面水中水质较差的水源会多,因而是地面水中水质较差的水源。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18 3. 地下水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是由于降水)是由于

10、降水 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 地下水是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源,其感官性状好,细菌含量少,但硬度比较大,一旦受到污染,很难自净.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19 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 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浅井是我国广大农村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浅井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用的水源。最常用的水源。 卫卫 生生 特特 征征 因经地层的渗滤,其中大部因经地层的渗滤,其中大部分悬浮物和微生物已被阻留,致使浅层地下分悬浮物和微生物已被阻留,致使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感官性状较好,细菌含量较少水的水质物理感官

11、性状较好,细菌含量较少,但可溶解土壤中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硬度,但可溶解土壤中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硬度增加,增加,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消耗而减少消耗而减少。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20 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往往潜藏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常作为城镇集中式供水的往往潜藏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常作为城镇集中式供水的水源之一。水源之一。 卫生特征卫生特征 因距地表较深,覆盖的地层厚,因距地表较深,覆盖的地层厚,不易受到不易受到地面的污染地面的污染,水质及水量都比较稳定水质及水量都比

12、较稳定,其水质透明无色,其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21 泉水泉水 是通过地表缝隙自行涌出的地是通过地表缝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因地质构造不同,泉水分为靠下水。因地质构造不同,泉水分为靠重力重力流出的和靠流出的和靠压力压力流出的两种。流出的两种。 卫生特征卫生特征 前者多来自浅层地下水,故前者多来自浅层地下水,故水质与浅层地下水相似,水质与浅层地下水相似,较易受污染,水较易受污染,水量不稳定量不稳定。后者来自深层地下水,水质与。后者来自深层地下水,水质与深层地下水相似。泉水在农村常

13、用作分散深层地下水相似。泉水在农村常用作分散式给水的水源。式给水的水源。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v 一、物理性状的指标v二、化学性状的指标v三、生物学性状的指标 物理性状的指标 (一)水温 它可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利用。(二)色 清洁水应是无色,色度不超过15度。(三)臭和味 清洁水不应有任何臭气和异味。(四)浑浊度 清洁水应是透明,不应超过3度。化学性状的指标 (一)pH值 生活饮用水和地面水水质标准pH均定为6.5-8.5。(二)总固体 总固体愈少、水愈清洁。 化学性状的指标(三)总硬度 它是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量,以(CaCO3/L)表示.它可分为碳酸盐硬度(

14、钙、镁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L。 化学性状的指标 (四)含氮化合物 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当水中有机氮和蛋白氮显著增高时,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性污染。水中三氮的卫生学意义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卫生学意义 () () () 水被粪便新近污染 () () () 水被粪便污染,分解在进行 () () () 水已污染,分解在进行,有新污染 () () () 旧污染要完成,又有新污染 () () () 旧的污染就要完成,危害小 () () () 污染物已有氧分解,未完成,无新污染 () ()

15、() 污染物已有氧分解,自净过程正在进行 () () () 清洁水化学性状的指标 (五)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 指溶解于水中的氧量。它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空气中氧气和水温是影响DO的两大因素。 参考标准34mg/L。化学性状的指标(六)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1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是评价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化学性状的指标(七)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 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时

16、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是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BOD的因素是水中的有机物和水温,一般清洁水中BOD2050.001mg/L),可形),可形成氯酚,使感觉阈显著增高,引起记忆力减退、成氯酚,使感觉阈显著增高,引起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贫血、皮疹、皮肤搔痒等症状,尿头昏、失眠、贫血、皮疹、皮肤搔痒等症状,尿酚明显升高酚明显升高酚污染事件酚污染事件环境卫生学 2005.61)美国威斯康星州南部农村地区,1974年7月曾因装有37900L酚的一节车厢脱轨溢出,渗漏到周围水井中,以致造成酚污染中毒事件。2)1980年12月湖北省鄂城县梁子湖,因捕鱼投入五氯酚钠,造成水源污染,引起12

17、23人中毒。3)1984年5月苏州市沙州县一水井,因受附近化工厂苯酚的污染,导致该水井的饮用者全部中毒。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78 (四)(四). . 多氯联苯多氯联苯(1 1)污染来源)污染来源 多氯联苯(多氯联苯(polychlorobiphenyl,PCB)是是一组由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一组由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或树脂状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或树脂状。性质稳。性质稳定,基本不溶于水,不易水解和氧化。工业上常定,基本不溶于水,不易水解和氧化。工业上常用作增型剂,绝缘剂、高温润滑剂、橡胶软化剂用作增型剂,绝缘剂、

18、高温润滑剂、橡胶软化剂以及油漆的添加剂等。如未经处理任意排放,可以及油漆的添加剂等。如未经处理任意排放,可造成水源污染。我国规定,多氯联苯的限值为造成水源污染。我国规定,多氯联苯的限值为2.010-5mg/L 。PCBs在水中极为稳定,而且易附着在颗粒物上沉积于底泥中,或通过水生物摄取进入食物链系统,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其他环境卫生学 2005.6PCBs危危害害对肝微粒体酶有对肝微粒体酶有诱导作用,因而诱导作用,因而对机体的甾族化对机体的甾族化合物、脂肪酸和合物、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氧化重要物质的氧化代谢有促进作用代谢有促进作用。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明显引起明显的

19、肝肿大及的肝肿大及脂肪肝、胸腺和脾脏脂肪肝、胸腺和脾脏萎缩萎缩,体重下降,肝,体重下降,肝卟啉升高卟啉升高。长期持续其它方面破坏钙的代谢,导致骨骼、牙齿的损害雌激素样作雌激素样作用可明显干用可明显干扰机体的内扰机体的内分泌状态分泌状态严重痤疮、色严重痤疮、色素沉着、浮肿、素沉着、浮肿、疲劳、恶心、疲劳、恶心、呕吐等。呕吐等。子代的发育子代的发育及出生后行及出生后行为异常为异常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80多氯联苯中毒患者环境卫生学 2005.6(五)氰化物(五)氰化物污染污染来源来源理化理化性质性质是一类含有氰基是一类含有氰基(CN-)的化合物。毒性大小取决于它们的化合物。毒性大

20、小取决于它们在人体内是否易于生成游离氰基。在人体内是否易于生成游离氰基。炼焦、电镀、选矿、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炼焦、电镀、选矿、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毒毒作用作用机制机制危危害害急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急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分为四期分为四期前前驱驱期期呼呼吸吸困困难难期期惊惊厥厥期期麻痹期氰化物经口进入人体氰化物经口进入人体 氢氰酸。游离氰离子与细氢氰酸。游离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形成高铁细胞色素氧化结合,形成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酶,使Fe3+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中断呼吸链,阻断失去传递电子

21、的能力,中断呼吸链,阻断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造成细胞窒息死亡造成细胞窒息死亡。麻痹期卫生学(第7版)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8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长期饮用被氰化物污染的水(浓度大于长期饮用被氰化物污染的水(浓度大于0.14mg/L)可出现头痛、头昏、心悸等症状。可出现头痛、头昏、心悸等症状。 摄入体内的氰化物,可与硫代硫酸盐在酶促下生成摄入体内的氰化物,可与硫代硫酸盐在酶促下生成硫氰化物硫氰化物,后者在体内过量蓄积时,后者在体内过量蓄积时,能抑制甲状能抑制甲状腺激素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甲功低下,使甲状腺增生、的合成,造成甲功低下,使甲状腺增生、肿大。肿大。 环境卫生学 2005

22、.6(六)(六). 硝酸盐硝酸盐污染来源污染来源 除来自土层,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除来自土层,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大气中的硝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大气中的硝酸盐沉降及土壤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酸盐沉降及土壤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毒作用机毒作用机制与危害制与危害硝酸盐硝酸盐胃肠道细菌胃肠道细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机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机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透过胎盘进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入胎儿体内致畸致畸3、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1) )热污热污染(染(thermal pollution) )水体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冷却水,

23、发电厂排出的冷却水。水体水温增加,可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卫生学 2005.6( 1 1) 增增 加加 水水 中中 悬悬 浮浮 物物 的的 沉沉 降降 速速 度度( 2 2) 加加 快快 水水 分分 蒸蒸 发发( 3 3) 增增 加加 水水 中中 化化 学学 反反 应应 的的 速速 度度(4)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5)影响藻类生长(6)影响鱼类水水体体水水温温增增加加导致(4) 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5) 水温升高对藻类生长的影响;(6) 水温增加对鱼类的影响。2)放射性)放射性污污染(染(radioactive pollution):): 环境卫生学 2005.6天然放射性物质天然放射性物质

24、一部分是在地球形成时结合在地球中的放射性元一部分是在地球形成时结合在地球中的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另一部分来自宇宙射线的作用。它素及其衰变产物,另一部分来自宇宙射线的作用。它们主要有们主要有40K、14C、238U、232Th等。这些物质可通过等。这些物质可通过降雨、岩石风化、采矿和选矿等过程进入水体。降雨、岩石风化、采矿和选矿等过程进入水体。人工放射性物质人工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源于各种核试验、核战争、核舰艇、核主要来源于各种核试验、核战争、核舰艇、核燃料再生及各种含放射性的药剂。可通过降雨、地燃料再生及各种含放射性的药剂。可通过降雨、地面水的径流、废水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面水的径流、废水排

25、放等方式进入水体。水体中放射性可通过饮水或摄入被水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 环境卫生学 2005.6环境卫生学 2005.6环境卫生学 2005.6四、四、饮饮用水安全的保用水安全的保证证措施(措施(集中式集中式给给水)水)(一)水源(一)水源选择选择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水量充足)水量充足水源水量应能满足城镇居民点的设计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选用地面水时,要求9097%保证率的枯水流量大于设计总用水量。一般而言,城市越大,要求保证率越高。( (2 2)水)水质质良好良好水源水质应符合以下要求:a、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总大肠菌群不应超过1000个/L;同时进行沉淀、过

26、滤和氯消毒者,则不应超过100个/L。b、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c、水源水的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必需直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d、水源水中含乙腈等有害物质时,其浓度不应超过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e、高氟区或地甲病病区,应分别选用含氟、含碘适宜的水源水。f、使用地面水作为水源时,耗氧量不应超过4mg/L,BOD520不应超过3mg/L.g、人工回灌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3 3)便于防)便于防护护宜优先考虑地下水。选用地面水时,应将取水点设在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 (4) )经济经济技技术术合理,方便群众取用合理,方便群众取用

27、环境卫生学 2005.6(二)(二)饮饮用水的水用水的水质处质处理理 常常规处规处理理净净化、消毒化、消毒地面水的常规处理:混凝沉淀 过滤 消毒地下水如水质较好,仅需消毒处理。1.饮饮用水的用水的净净化化这里指去除水中杂质的一项给水卫生措施。常包括混凝沉常包括混凝沉淀和淀和过滤过滤两种方法两种方法。 目的目的:降低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清楚水中可能的原虫包囊 降低水中微生物含量 改善水的感官性状,增加消毒效果。( (1)混凝沉淀)混凝沉淀(coagulative precipitation) 比重大于水的悬浮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称自然沉淀。颗粒小的物质其自然沉淀速度极小,特别是胶体颗粒如

28、极细小的黏土颗粒、硅酸腐殖质和蛋白质等,很难自然下沉需要加入混凝剂,使它们互相黏附聚合成较大的颗粒环境卫生学 2005.6 A. 压缩压缩双双电层电层作用:作用: 水中粘土胶团含有吸附层和扩散层,合称双电层。双电层中正离子浓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最后与水中的正离子浓度大致相等。因此双电层有一定的厚度。如向水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则其正离子就会挤入扩散层而使之变薄;进而挤入吸附层,使胶核表面的负电性降低。这种作用称压缩双电层。当双电层被压缩,颗粒间的静电斥能就会降低。当降至小于颗粒布朗运动的动能时,颗粒就能相互吸附凝聚。凝聚颗粒在水的紊流中彼此易碰撞吸附,形成絮凝体(亦称绒体或矾花)。 絮凝体具有强大

29、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环境卫生学 2005.6b.电电中和作用中和作用 带负电颗粒 (水pH偏酸) 指混凝剂在水中形成带正电的胶粒,它们能和水中的带负电胶粒相互吸引,从而使彼此电性中和而凝聚。要求两者的电荷量大致相等。c.吸附架吸附架桥桥作用作用 有机胶体细小微粒 (水pH偏碱) 一些呈线型结构的高分子混凝剂,以及金属盐类混凝剂在水中形成高聚物后,均能强烈吸附胶体颗 粒 。 当 吸 附 颗 粒 增 多 时 , 上 述 线 型 分 子 会 弯 曲 变形和成网,使颗粒间的距离缩短而相互粘结,并逐渐形成粗大的絮凝体。线型高分子混凝剂的

30、这种作用,称之。以上三种作用引起的凝聚和絮凝,总称混凝。环境卫生学 2005.6C)常用的混凝)常用的混凝剂剂1)金属)金属盐类盐类Al2(SO4)3明矾:Al2(SO4)3K2SO424H2O;作用仍是Al2(SO4)3成分FeCl3FeSO42)高分子混凝)高分子混凝剂剂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环境卫生学 2005.6D)常用的助凝)常用的助凝剂剂助凝助凝剂剂: : 为提高混凝效果,在使用混凝剂时,需加入的某些药剂。助凝助凝剂剂作用:作用: 1) )调节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或改善混凝条件如:碱度不足,可加氢氧化钙 2)改善絮凝体)改善絮凝体结结构构如:铝盐产生的絮凝体小而松散,可使用聚丙烯酰胺

31、、活化硅胶、骨胶等高分子助凝剂,使絮凝体变粗且紧密,以改善絮凝体结构,促进混凝沉淀作用。环境卫生学 2005.6H)混凝效果及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混凝效果及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混凝效果 浑浊度降低98%,色度降低80%,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约降低80%。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原水中悬浮粒子的性质、粒度和含量(2)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离子的成分和含量(3)水温,低温时混凝效果差,絮凝很缓慢(4)水的pH值和碱度,铝盐作混凝剂要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要求控制PH值78(5)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由于影响因素多,故需通过混凝实验以选择混凝剂的品种、最佳PH和投药量。 环境卫生学 200

32、5.6( (2) )过滤过滤A)目的目的: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的截留作用,降低悬浮物 和微生物,使浑浊度达到水质卫生要求。 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B)原理原理 1)机械阻隔()机械阻隔(筛筛除作用)除作用)水中悬浮物粒子大于滤料空隙者,不能通过滤层而被阻隔。 2)接触混凝)接触混凝 细小的絮状物及悬浮微粒,在通过滤料时与滤料碰撞接触而被吸附于滤料表层,经过一段时间,在滤料表面沉积形成滤膜,使净水效果大大提高。 但滤料滤水过久,水中悬浮物可使滤料的微孔阻塞,使滤料阻力越来越大,此时必须停止使用,冲洗滤料之后才可继续发挥净水的效果。环境卫生学

33、2005.62、 、饮饮用水的消毒用水的消毒A、目的、目的: : 除去病原微生物B、 、饮饮水消毒水消毒剂剂方法方法物理方法:煮沸、紫外物理方法:煮沸、紫外线线、超声波、超声波 化学方法:液氯、臭氧、二氧化氯、氯胺,过氧化物C、氯化消毒原理 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称为有效氯,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环境卫生学 2005.6 常用消毒剂: 氯制漂白粉Ca(OCl)Cl和漂白粉精Ca(OCl)2, 一氯胺、二氧化氯等 原理:次氯酸(HOCl) 体积小,电荷中性 强氧化性 能干扰多种酶系统环境卫生学 2005.6使细胞膜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漏出细菌死亡3.分散

34、式分散式给给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及效果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及效果评评价价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1)普通普通氯氯化消毒法:化消毒法: 加加氯氯量量为为0.5-2.0mg/L,接触接触时间时间30-60分分钟钟,效果效果评评价是价是测测定定30分分钟钟后余后余氯氯是否大于是否大于0.3mg/L,在配水管网末梢最低最低不得低于不得低于0.05mg/L.(2)过过量消毒法:量消毒法: 用于用于严严重重污污染的水源水,加染的水源水,加氯氯量可以是普通量可以是普通氯氯化化消毒消毒法的法的10倍,余倍,余氯氯量量为为1-5mg/L。 。(3)持持续续消毒法:消毒法: 可用竹筒、塑料袋、广口瓶

35、等可用竹筒、塑料袋、广口瓶等,上面打上面打5-8个孔个孔,里里面放面放入一次消毒用量入一次消毒用量20-30倍的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倍的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用用绳绳吊于水吊于水中中,容器内消毒容器内消毒剂剂随水震随水震荡荡从小空中漏出从小空中漏出,可持可持续续消毒消毒10-20天。持天。持续续消毒器上孔的大小和数目多少可根据余消毒器上孔的大小和数目多少可根据余氯测氯测定定结结果确定。果确定。 环境卫生学 2005.64. 影响影响氯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1)加加氯氯量和接触量和接触时间时间。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水时,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要的

36、氯的总量称为“需氯量”。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一般要求氯加入水中后,接触30分钟,水中至少应 保持游离性余氯03mg/l。在配水管网末梢,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mg/l。(2) 水的水的pH值值。 pH6-7为宜pH9.0, OCl- 100%pH=7.5; HOCl=OCl-,杀菌效果: HOClOCl- 80倍(3) 水温,水温每提高水温,水温每提高10度,病菌度,病菌杀灭杀灭率提高率提高2-3倍倍(4) 水的水的浑浊浑浊度,度, 团块团块的微生物不易受到消毒的微生物不易受到消毒剂剂的作用的作用(5) 微生物的种微生物的种类类和数量,不同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