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溯源(二)破译尖底瓶用途之谜(文李守力)_第1页
欹器溯源(二)破译尖底瓶用途之谜(文李守力)_第2页
欹器溯源(二)破译尖底瓶用途之谜(文李守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欹器溯源(二):破译尖底瓶用途之谜(文:李守力)在西安市东郊的半坡村发现了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在半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古陶尖底瓶。在距今6500年前,还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华夏先民们为何要制作尖底瓶?这些三、四十厘米大小的尖底、小口、低耳、鼓腹的器皿到底又能作些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学术界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因为尖底瓶特有的“力学特征”和“重心原理”,学术界有了自动汲水器一说,但实验证明,大多数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也许是对远古饮食文化的考证,因而有了烧水熬汤之炊具一说;但学术界因其口小、底尖,烧水熬汤有多种不便而被否定;受尖底瓶结构

2、形状特征的启发,因而有了装黍酿酒、便于密封发酵之说,但当时的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能够形成普遍的酿酒活动吗?即便有,酒糟又是如何方便地从尖底瓶中倒出呢?在上一章里,我们已初步提到尖底瓶可能是礼器。苏秉琦生前曾有论述。他认为半坡类型的“小口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的象形。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不是日常饮用的酒,而应是礼仪、祭祀用酒。尖底瓶应是一种祭器或礼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根据尖底瓶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现象,苏先生认为半坡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变期,“有些彩陶应属神职人员专用器皿,当时或已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

3、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可是在半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古陶尖底瓶,其数量之多,不可能全都用来作礼器,当时也没有那么多酒。尖底瓶肯定还有它其他重要的用途。这个用途就是灌溉。灌溉的前提是有了农业。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则相当发达。主要表现在仰韶文化的农业定居村落发现多,面积大,内涵丰富,出土的农业劳动生产工具以及与农业生活相适应的用具相当多,并且还有不少农作物遗存发现。各遗址都有不少农业工具出土,种类包括石斧、石铲、石锄、石刀、石磨盘、磨棒等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还有骨铲和大量的陶刀等工具。与农业生活相适应的陶质器皿出土数量更多,种类包括鼎、釜、灶、甑、罐、钵、碗、盆、

4、壶、瓶、杯、盘、豆、缸、瓮等炊具、饮食器、水器和容器四大类。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农作物遗存则有粟、黍、高粱等,还发现有蔬菜种子。根据王仁湘先生的认识,尖底瓶分布的范围大体上为干旱少水地区。所以当时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很大。有灌溉必有灌溉之器。辞海欹器1989年版:欹器“原为灌溉用的汲水陶罐, 其系绳的罐耳, 位于罐腹靠下的部位,空时其重心位于罐耳以上,用绳悬挂时,罐身倾斜, 便于打水;到了半满时, 由于重心下降到罐耳以下, 雄身自动扶正;当水灌满时,由于重心上升到罐耳以上,很易倾覆。这种汲水陶罐略加改型,称为欹器。”水灌满易倾覆,尖底瓶的这个特性只有用来灌溉是最省力的。人类从动物进化为人,由四肢

5、支撑的脊柱变成只有两条腿支撑,所以在劳动时长期弯腰必然疲劳。尖底瓶的使用则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尖底瓶浇地时人可以直着腰。淮南子氾论训:“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甀而汲,民劳而利薄。后世为诔耜鉏,斧柯而樵,桔皋而汲,民逸而利多焉。”(白话:古时候人们木犁来耕地,又磨快蛤蜊当锄头来除草,用木钩刀来砍柴,抱着甀(zhu)瓮来汲水,这时的人既劳累辛苦又获利微薄;后来发明了铁犁来耕翻土地播种,又制造出斧头砍柴,利用桔皋来汲水,人既轻松又获利丰厚。)有关甀(zhu)的名称和用途的记载。列子汤问篇“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扬子方言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闲,其大者谓之甀。甖,其通语也。

6、甖 yng,同“罂”)。前汉韩信传“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注师古曰:“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廣雅罂:瓶也。纵观以上关于甀的记载,和尖底陶器形象以及推测的用途十分吻合。石志廉在谈谈尖底陶器甀考证这种尖底陶器,就是“古者抱甀而汲”的甀。河南洛阳出土的汉代陶井上,所附的陶水斗,也是作大腹尖底的。同时从字音考察,甀(zhu)从垂,即含有下垂下坠之意,又因其为陶制,故其字从垂从瓦,或从垂从缶,而盛满水的尖底瓶呈自然下垂状态,所以尖底瓶就是甀。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已经证明,尖底瓶不能自动汲水,所以古人只能“抱甀而汲”。淮南子

7、氾论训只知“抱甀而汲”之劳,而不知自动倾覆浇水之逸,尖底瓶的浇水方法大大地节省了人力。尖底瓶的小口,一是可以在背负时便于封口防止漏水,二是在浇水时小口不至于快速倾出,缓缓浇水。孙霄在欹器与尖底瓶考略一文中说:第一,人们利用陶瓶装水后的重力来作功,使其灌概十分轻便。灌溉时只要手提瓶绳,陶瓶即可倾覆,达到浇地之目的。这也正是欹器“满则覆”的奥秘。第二,尖底瓶因其口小,不仅浇得准,且由于出水慢,可边走边浇,与初期的点播农业相适应。我们曾做过试验,用一个盛装六千多毫升水的尖底瓶边走边浇,可浇六一七米长的一段地,陶瓶可自动倾翻,颇为省力。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插图五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插图四【文献引用】:1、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