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_第1页
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_第2页
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_第3页
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_第4页
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十二节第一十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一、 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病毒感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破坏呼吸道上皮粘膜:如流感病毒破坏呼吸道上皮粘膜:如流感病毒2. 破坏消化道上皮粘膜:如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消化道破坏消化道上皮粘膜:如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消化道粘膜绒毛坏死。粘膜绒毛坏死。1. 3. 病毒感染后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后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流感-链球菌链球菌-肺炎肺炎球菌球菌二、二、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的类型:持续性感染的类型: 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不管发病与否,感染病毒在宿主体内始终存在。不管发病与否,感染病毒在宿主体内始终存在。

2、 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又名隐性感染,病毒感染后不发生临床症状。又名隐性感染,病毒感染后不发生临床症状。在感在感 染过程中间歇性地出现急性发作,此时病畜表现临染过程中间歇性地出现急性发作,此时病畜表现临床症状,又能检出病毒。床症状,又能检出病毒。 在不发作期间呈亚临床感染,在不发作期间呈亚临床感染,通常不能检出病毒。通常不能检出病毒。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l 传染性病毒在一个很长的临床前阶段传染性病毒在一个很长的临床前阶段逐渐增多,最终导致缓慢的、渐进性致逐渐增多,最终导致缓慢的、渐进性致死疾病。死疾病。l 病毒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只感染杀伤一病毒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只感染杀伤一小部分细胞,释

3、出的病毒感染另一小部分细胞。小部分细胞,释出的病毒感染另一小部分细胞。由于损伤轻微,患畜不表现临床症状,都可排由于损伤轻微,患畜不表现临床症状,都可排出病毒并能被检出。出病毒并能被检出。 如马传贫、乙型肝炎即属此类。如马传贫、乙型肝炎即属此类。 三、三、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1966年国际微生物学代表会上成立国际病毒年国际微生物学代表会上成立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命名委员会。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 病毒颗粒的特性病毒颗粒的特性2. 复制复制3. 生物学方面:核酸类型、核酸股数等生物学方面:核酸类型、核酸股数等四、四、 一些动物病毒一些动物病毒一、口蹄疫病毒一、口蹄疫病毒 1、致病性、致病性 2、血清型、血清型 3、病原主要特点、病原主要特点 4、防制策略、防制策略 二、猪瘟病毒二、猪瘟病毒 病原特点、诊断方法病原特点、诊断方法 三、新城疫病毒三、新城疫病毒 病原特点、血凝性、诊断方法病原特点、血凝性、诊断方法四、马立克氏病毒四、马立克氏病毒 致病性、免疫防制致病性、免疫防制五、五、 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一、病料的收集和送检一、病料的收集和送检1. 采集部位采集部位2. 时间时间3. 保存运输保存运输4.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三、病毒的鉴定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