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_第1页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_第2页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_第3页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精选(一 )1、自行换地无效裁决恢复返还2、未签土地承包合同打工回乡包地被驳3、擅自将转包的土地再次转包给第三人是否受国家法律保护?4、吉林省九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裁定5、承包地“去留与否”有 “前提条件”6、四川省蓬溪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关于高坪镇马家沟村二社梁敦光与梁敦刚土地承包纠纷的裁决书7、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前邵村村民委员会与邵云永、崔英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8、上诉人廖深华与被上诉人廖雄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9、海南省文昌市新桥镇昌美村委会牛岭经济社诉周金英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11、承包方有权收回代耕的土地12

2、、承包方有权收回代耕的土地13 、承包期内果园可以有偿转包14 、一起罕见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15、项惠金诉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人民政府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案16、陈小猪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胜诉17 、土地承包合同无效,责任由谁来承担18、“农转非”转出的土地承包权纠纷19 、本案原告是否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20、从一起征用土地纠纷案看法律与习惯的冲突21、一场土地纠纷引出的十起官司22、陆兆如、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霞石村股份合作社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上诉案23、对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的分析思考自行换地无效裁决恢复返还发表日期: 2004年 6月 21日 出处:农民日报作者:张爱民日前,江苏省丰县农村

3、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对石淑华与张爱金等8 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作出双方将互换的承包地恢复原状,予以返还的裁决。1994 年,石淑华作为家庭承包方与发包方本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取得了村西的东西长 127 米,南北宽14.2 米,面积为 2.62 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且一直用于农业生产经营。2004 年4 月16日,县政府为石淑华补发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该证书载明有效期至 2027 年 8 月 31 日。后石淑华又取得0.51亩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两宗土地面积。2003 年 7 月,石淑华与张爱金等 8 人自行达成口头协议,将位于该村西石淑华正在经营的 3

4、.13亩承包地一贯制,准备用于包括石淑华在内的9 户建房所用,后未能办妥建房手续。并且,石与张等8 户达成的口头协议,未经村委会同意并报发包方备案。但协议达成后,张爱多等 8 户农民在石淑华的土地上进行了生产经营。石淑华要求返还自己的承包地,并赔偿损失 300元未果,遂申请至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丰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庭经过审理该案,查明上述事实后认为,石淑华对依法取 得的 3.13亩承包地拥有合法经营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石淑华与张爱金等8 户农民以口 头方式地进行承包地互换,其互换目的在于改变土地承包用途,其流转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该协议为无效协议。申请人石淑华虽然有权主张自己合

5、法承包经营权,但其作为意向建房9 户人之一,自身亦有过错,应承担一定责任。张爱金等人无权占有或强迫他人合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占有、使用的该承包地应依法恢复原状,予以返还。为此,丰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照合同法、民法通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规定, 依法裁决被申请人于裁决书生效后七日内,将与申请人互换的承包地恢复原状予以返还,申请人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未签土地承包合同打工回乡包地被驳发表日期: 2005 年 6 月 22 日 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因外出打工,两农民在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未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今年二人回到家乡要求继续承包土地未果,遂将各自所在村的村委

6、会告上法庭。 近日, 哈市中级人民 法院作出判决,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董某和孙某分别是哈市延寿县福山村和新兴村的村民。他们因外出打工,在1998年第 二轮土地承包时都未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004年初,二人回到家乡,要求继续承包土地,但此时他们原先承包的土地早已转包他人,董某和孙某将各自的村委会告上了法庭,要求村委会返还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董、孙二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没有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双方没有形成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二人外出打工回乡要求承包土地, 应通过民主协商, 由各自的村委会从现有机动地中予以调整,遂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二人不服向哈市中级法院提

7、出上诉。哈市中级法院经过审理,当庭对这两起案件进行了宣判,维持一审判决,驳回二人的上诉。擅自将转包的土地再次转包给第三人是否受国家法律保护?自贡市贡井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仲裁书(2005)贡井土裁自第(1)号申请人 :余佰海性别 : 男 年龄 :63岁 职业:农民住址 :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3组被申请人 : 曾志良性别 : 男 年龄 :35岁 职业:农民住址 :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2组申请人余佰海于2005年 8月 20日向自贡市贡井区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土地流转纠纷仲裁一案 , 经审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本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申请人理由 :我家 8 人,于 1 996 年 9

8、月 1 日到 2026 年 8 月 3 1 日止,向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3 组依法承包土地6. 3 7 4 亩。 2000 年 8 月 5 日,余佰海未征得全家土地承包人同意,个人与曾志良签订了土地转包合同。尔后曾志良在转包地上种上葡萄,部分土地经营不善荒废,水土大量流失,导致转包地界址不清,地址不明,土地质量严重下降。且曾志良在没有报土地发包方和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将转包土地再次转包给第三人,并收取每份承包地100元的土地转包金。申请人所承包的6.374亩土地属国家基本农田。 一年以来, 因曾志良上述行为, 申请人请求收回转包地,而曾志良无视法律及政策和合同规定。不正视客

9、观现实的变化而强行所为,致使纠纷产生,经村、镇多次调解未果,特申请自贡市贡井区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仲裁。申请人的要求:1、撤消双方于 2000年 8月 5日签订的土地转包合同,余佰海收回转包给被申请人曾志良的承包地 6.374亩;2、 被申请人曾志良将土地恢复到2000 年 8月 5日签订的土地转包时的状况;3、被申请人曾志良赔偿因转包申请人余佰清的承包地进行破坏性经营而造成的损失;4、被申请人曾志良将擅自收取第三人转包土地承包款100 元退给申请人余佰海被申请人理由:1、2000 年时,余佰海举家外出打工,无力耕种承包地,主动找的他;2、同意申请人收回转包地,但要赔偿种葡萄的损失,申请人不

10、收回就自己继续种;3、当初承包土地时自己在宜宾,没有能力进行耕种;4、不清楚余佰海耕地的具体边界;5、镇、村、组都知道我种葡萄, 而且政府很支持, 种植当年也没有人进行制止,自己 投入有万七、八千元;6、在协商的情况下,如果自己继续种,愿意按2004 年农税及其附加的总金额补偿给余佰海。2005 年 9 月 3 日,市农经总站经济师税承琴和区农经站站长戴飚亲自到五宝镇照石村向相关人员了解,对转包地现状进行查看,确认在田里种植的葡萄根本没有进行管理,基本 无收,土长期丢荒。在照石村村委会召集双方当事人及镇村组干部一道进行了调解,经向双方当事人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最终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经贡井区土

11、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决定,委派仲裁委员会副主任赵明玉,委员戴飚、书记员宋家友组成仲裁庭,于2 0 0 5年 9 月 9 日在贡井区农林局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经调查和庭审查明:2000 年 8 月 5 日,余佰海作为甲方与曾志良签订土地转包合同。甲乙双方签字,五宝镇照石村民委员会和五宝镇照石村第三农业合作社签章同意协议。2005 年 3 月 19 日,有关人员对在余佰海承包地上进行耕种的农户进行调查显示:徐淑芳种的1分多地,去种时是一块荒地曾志良一直没有来问过,也不知道这块地是谁的;袁道明种的1亩多土,是曾志良养鱼要淹他的承包地土,私自用余佰海的土与其调换的;向家安也捡了1分多丢荒土在种,已经种

12、了三、四年,从来无人过问。曾志良用于种植葡萄的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已基本荒芜,葡萄已经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经济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三十四条、三十六条、三十七条、三十九条;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裁决如下:1、2000 年 8 月 5日余佰海与曾志良签订的土地流转(代耕)合同,是当时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现,且经过村组两级组织盖章同意,因此该合同有效;2、该合同的标的为余佰海每年的农税、提留统筹和特产税,2005年全面取消农税和农税附加后,合同履行的标的已经不存在,同意余佰海的申请,终止2000年 8月 5日余佰海与曾志良签订的土地流转(代耕)合同;3、曾志良将

13、流转(代耕)余佰海的土撂荒,并私自将余佰海的一亩多土,私自调换与袁道明,作为养鱼淹没他承包地的补偿,其行为是错误的;4、曾志良在余佰海的基本农田种植葡萄,违反了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规定;5、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32条规定,本应对曾志良处以800元罚款,但考虑当时的客观原因,加之他在余佰海的基本农田种植葡萄时,余佰海无异议,有关部门也未制止,故不对曾志良处以 800元罚款;6、被申请人曾志良于本裁决生效之日起10 内返还申请人余佰海的全部承包地,并恢复到可耕种条件;7、被申请人曾志良私自转包余佰海的承包地与第三人,非法收取的100元土地

14、转包款,2005 年的合同标的,按2004年的标准 218.10元执行,于以没收,交五宝镇财政所;8、支持余佰海依法收回承包地的申请,其他申请不予支持;9、本案裁决费50元、案件处理费200元,由曾志良负担;10、如不服本裁决,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向管辖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员:赵玉明代飚宋家友二 00 五年九月九日吉林省九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裁定案 由:1997 年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延包时,白家村 6社农民倪淑兰因户籍问题未能被确定为有土地承包资格,此事在1997年初经过乡村进行了处理,由于双方意见有分岐,处理意见未能统一,为此,倪淑兰一直以未足额得到承包土地为由连续上访,要

15、求为其补足应得到的承包地。此后,兴隆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过多次调查和处理,但处理结果倪淑兰一直不能接受。 2004年 11月,九台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总站派出调查组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并按调查情况做出了处理意见,倪淑兰对九台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总站做出的处理意见仍然不能接受,再次到省、市有关部门上访。2005 年 3 月中旬,倪淑兰向九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其是否应该得到承包土地的问题进行仲裁。九台 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授权由首席仲裁员尹文书、仲裁员史鹏飞、仲裁员张志昌、书记员李学明组成仲裁厅进行审理。现查明:1 、倪淑兰一家三口人现在实际承包的土地

16、每人一亩,全家共三亩。1996 年,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时,倪淑兰一家三人因户籍问题未被确定为分地人口而未承包到土地,后来社里按婚出人口给地的标准为其每人分地一亩,全家共分地三亩。同时,倪淑兰一家在九郊小河沿子 8社未分到土地。2 、倪淑兰现在手中所持的户口簿和春阳派出所出具的证明不能证明倪淑兰在1996 年12 月 31日前全家 3人户口已经落户在白家村6社。一是 1996 年末土地调整时,当时白家村支部书记刘中山,会计孙相义、六社社主任周玉学等人按要求于 12月 31日到春阳派出所查人口底薄,以确定承包土地人员资格。据调查取证,三人均证实当时白家 6社的户口底薄上根本没有倪淑兰一家三口人。二

17、是经查白家村1996年 12月 20 日人口统计表,该村6社人口为 199 人,男 101 人, 女 98人,没有倪淑兰一家三口人。三是当时的村会计孙相义,联队会计周玉学证实未给倪淑兰一家三口人办理过补登户口一事。四是倪淑兰所持的户口薄虽然是真的,但户藉管理的规定是落户时必须首先由准落户方派出所发出准迁证, 原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户藉发迁移证,落户人持迁移证到准落户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户口簿和户籍底册需相互对应,但倪淑兰未用此办法办理落户手续,虽然 只有一个户口薄,不能证实其真实的落户时间。3、倪淑兰提出自己一家三口未能被确定为有土地承包资格是部分村、社干部对其实行报复,此问题不能得到证实。倪淑兰提出自己未能按政策分得土地是少部分村、社干部对其进行私人报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