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口腔粘膜病学_第1页
科目口腔粘膜病学_第2页
科目口腔粘膜病学_第3页
科目口腔粘膜病学_第4页
科目口腔粘膜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讲稿科 目:口腔粘膜病学 授课对象:七年口腔医学专业 授课章节、内容:第六章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授课时数:150分钟 目的与要求:1、 掌握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掌握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3、 熟悉口腔白色角化病、白色海绵痣的临床特征;4、 了解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发病原因;5、 熟悉OSF的病因及防治原则。讲授重点:1、 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各类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2、 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讲授难点:1、 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联;2、 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授课方式:1、

2、 图片及文字; 2、 多媒体结合病理学特片进行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讲授内容与时间分布: 第六章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一、口腔白色角化病: 15 1、病因: 22、表现 63、鉴别诊断 34、治疗: 4二、白色海绵痣 101、病因 12、临床表现: 43、病理 14、鉴别诊断 25、治疗 2三、口腔白斑 401、病因 42、临床表现及分类:(1) 斑块状 4(2) 颗粒状 5 (3) 皱纸状 4(4) 疣状 5(5) 溃疡型 53、 病理 34、 治疗 10四、口腔扁平苔藓 501、病因: (1)精神因素 2(2)免疫 1(3)感染 1(4)微循环障碍 1(5)遗传 1(6)其它 12、临床表现

3、:(1)网状 3(2)环状 3(3)条纹状 3(4)斑块状 5(5)丘疹状 3(6)水疱状 3(7)糜烂型 4(8)萎缩型 43、鉴别诊断(与白斑的鉴别要点) 5 4、病理 2 5、治疗 8 五、盘状红斑狼疮 171、定义 22、发病情况 13、病因 3i. 日晒;ii. 感染;iii. 内分泌降解iv. 药物4、临床表现 8 i下唇 ii头面部皮肤 iii口内粘膜损害 iv全身症状5、防治 3六、口腔红斑病(oral erythroplakia) 81、临床表现 5(1)均质型红斑 (2)颗粒型红斑 (3)间杂型红斑 2、病理 13、治疗 2七、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4、e fibrosis) 10 1、发病情况 2 2、病因 23、临床表现 44、治疗 2教 具:多媒体教学教学参考书:1、口腔内科学第二、三版2、口腔粘膜病诊断与鉴别鉴别诊断3、口腔内科诊断彩色图谱4、皮肤病诊断彩色图谱思考题:1、 口腔白斑易癌变的好发部位及类型?2、 白斑与口腔扁平苔藓的鉴别诊断?3、 白斑的防治原则?附:第六章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讲稿第3节 口腔白斑病 第1节 扁平苔藓  Oral leukoplakia OLK Oral lichen planus OLP性别中年以上男性中年以上女性病因1、吸烟:与吸烟时间长短量呈正比;2、白念:白色念珠菌感染率达34% ;

5、3、全身:微量元素;微循环障碍,易 感 的遗传素质。1、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等。2、内分泌:妊娠期间病情缓解,哺乳 后月经恢复时病损又出现。3、免疫; 4、感染;5、微循环障碍;6、遗传; 7、其它:丙肝基本病变1、癌前病变。2、均质性非均质性的白色或灰白色斑 块,表面粗糙,有龟裂。3、不规则。1、癌前状态2、珠光白色角化丘疹,交织成线条 状、 网状、斑块状;水疱型、糜 烂型、萎缩型;3、常对称发生。  Oral Leukoplakia, OLK Oral Lichen planus, OLP 表 现1.斑块状:均质状较硬的斑块,界清高出于粘膜,稍粗糙或龟 裂。2.颗粒状:表面粗糙,边

6、界清,口角区多见,点状糜烂,刺痛,与白念感 染有关。3.皱纸状:多发生于口底、舌腹,灰 白斑块,有粗糙感。4.疣 状:呈刺状或毛状突起,粗 糙, 质较硬,多见于唇、 上腭5.溃疡状:增厚的斑块状上有糜烂或溃疡,有或无局部刺激因 素,反复发作疼痛。 不同部位的特征:舌部:舌背萎缩型损害。上皮变薄、红亮光滑 或圆形、椭圆形白色斑块。舌腹或舌侧缘:成白色条纹或糜烂。唇部:下唇多见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 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鉴别。颊部: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条纹,表面光滑、 珠光样改变、少数发生 糜烂。牙龈:剥脱性龈炎萎缩、糜烂多见。周边可见 白色花纹。 与良性粘膜类天疱疮鉴别。 症状粗糙,刺痛,局部发硬,味觉

7、减退,溃疡出现时有自发痛,口角联合区、口底舌腹U型区、软腭复合体的溃疡性病变应警惕恶变。多无症状,有些患者感粘膜粗糙、灼痛、木涩感、烧灼感,进刺激性食物痛。 病理 1、上皮增生(上皮异常增生);2、过度角化,过度不全角化,厚;3、粒层明显,棘层增厚;4、无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5、无淋巴细胞浸润带 1、无上皮增生。2、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但不厚;3、棘层稍厚或萎缩;4、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5、带状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1、去除刺激:戒烟酒,拔残根、残冠 2、局部治疗:0.1%维甲酸3、全身用药: VitA、D,绞股蓝4、手术:切除送活检5、定期复查1、对因治疗;2、局部治疗: 0.1%维甲酸涂搽 腐

8、烂型选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局部注射3、全身治疗:氯喹、抗真菌品 药、中药白斑的癌变倾向问题发病率:白斑病人3-5%发生癌变。1、年龄:60岁以上的男性;2、吸烟:3、部位:舌缘、舌腹、口底、口角联合部。4、类型:疣状、颗粒状、溃疡型5、组织病理:上皮异常增生者6、有刺激痛和自发痛。 第二节 口腔白色角化病口腔白色角化病(Leukokeratosis),又称良性角化病(benign hyperkeratosis),良性白色角化病,前白斑等,基本上是良性病变。 病 因: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或吸烟等刺激而引起口腔白色角化斑块或斑片。去除刺激后病损1-2 周消退。表 现: 1、灰白色、浅白

9、或乳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 2、病损不高出于粘膜,柔软而无任何症状; 3、烟碱性白色角化病,(烟碱性口炎):上腭因吸烟呈灰白色或浅白色损害, 其间有腭腺开口而呈小红点状。病 理: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 2、颊白线: 3、灼伤;治 疗: 去除刺激因素,维生素A酸制剂 第六节 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海绵状斑痣(white sponge nevus),又称白色皱褶病(white folded disease),白色皱褶性龈口炎(white folded gingivostomatitis)。 病 因:不明,与遗传有关。表 现: 1、病变呈水白色水波浪样皱襞状鳞屑,呈海绵状、柔软,

10、可刮去或揭去则露出粉红色 类似上皮的光滑面。 2、病变在一天内可全部消失,2-3天后又重新出现。 3、病变在婴幼儿期不被注意 青春期表现明显 成年后静止状态。 病 理: 过度角化、不全角化、鳞状上皮极度肥厚,甚至达40-50层以上。鉴别诊断: 1、白斑; 2、扁平苔藓。治 疗: 1、无症状无需处理; 2、维A酸有一定效果。第三节      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口腔粘膜上的一种不能诊断为任何其它疾病的、明显的白色病变。属于癌前病变。病因:1、吸烟:与吸烟时间长短及吸烟量成呈正相关。2、白念感

11、染:阳性率为34%;3、全身因素:微量元素、微循环障碍,易感的遗传素质。临床表现:1、均质性白斑; 1)斑块状: 2)皱纸状; 鉴别诊断: 1、扁平苔藓 2、白色角化症病理: 上皮增生,过度正角化,过度不全角化。组织病理诊断学: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轻、中、重鉴别诊断: 1、扁平苔藓; 2、白色角化症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 2、定期检查 3、有症状者及溃疡型、颗粒状、疣状白斑应手术切除并送病检。 4、局部治疗:用0.1%维甲酸软膏 5、中医:活血化淤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 OLP) 病因:不明,好发于中年女性1

12、、精神因素:2、内分泌;3、免疫因素;4、感染因素;5、微循环障碍;6、遗传因素;7、其它:糖尿病、肝炎、消化道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基本病变:白色小丘疹组成网状、树枝状、 环状、半环状、条纹状、斑块状、 水疱型、 糜烂型、萎缩型。大多病变左右对称。症 状:多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感觉粘膜粗糙,涩感,烧灼感,遇刺激 性食物灼 痛,糜烂型者疼痛明显。部位:1、口腔;2、皮肤;3、指甲;病 理:1、上皮过度或不全角化,颗粒层增厚,上皮钉突细长呈锯齿状;2、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3、淋巴细胞浸润带;  第六节 盘状红斑狼疮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

13、osus, SLE)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us, DLE)病 因:不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因素促发。 1、日晒; 2、感染; 3、内分泌障碍; 4、药物。临床表现: 1、下唇:是好发部位。 (1)暗红色丘疹或斑块融合成片状红斑或糜烂成桃红色; (2)中心凹下呈盘状; (3)糜烂周围有白色的条纹呈放射状; (4)唇红与皮肤界消失或模糊,边缘有色素沉着。 2、头面部皮肤:颊、鼻背、鼻侧呈蝶形分布: 3、口内粘膜损害:桃红色,病损四周有放射状白色短条纹。 4、全身症状:不规则发热,关节酸痛或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心脏病变等则要进一步检查。防治: 1、避免和

14、减少日光照射、寒冷刺激; 2、血痂、脓痂:0.2%呋喃西林液、0.1%利凡诺湿敷。 3、有糜烂无明显感染:粘膜下封闭。局部治疗:全身用药:   病理变化 DLE OLP 角化层上皮过角化、不全角化、角质栓不全角化 棘细胞层上皮变薄,棘层萎缩较OLP明显棘层可萎缩,以增生为主 炎细胞分布基底膜下,散在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带 胶原变性、 分解、断裂胶原纤维变性  血管变化固有层血管四周有炎细胞浸润血管四周没有炎细胞浸润 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荧光带表皮下层或固有层上可见胶样小体荧光颗粒第五节 口腔红斑病口腔红斑病(oral erythroplakia),又称增殖性红斑(ery

15、throplasia of Queyrat)临床表现: 1、均质性红斑:(homogenous erythroplakia) 2、间杂型红斑:(interspersed erythroplakia) 3、颗粒状红斑:(granular erythroplakia)病 理: 1、上皮不全角化或正角化与不全角化混合存在; 2、上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使病损为红色); 3、钉突增大伸长表面凹陷,高突乳头形成红色颗粒接近表面。 4、上皮有异常增生。治 疗: 一旦确诊,立即作根治术。 第七节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口腔粘膜下纤维化或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1、咀嚼槟榔: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