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_第1页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_第2页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_第3页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_第4页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技术庄迎春 1, 谢康和 1, 校月钿 2, 李西斌 1(1. 浙江大学 , 浙江杭州 310027; 2.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 200040摘 要 : 地下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 本文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上 , 对该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进一 步的研究 , 其中包括工程钻孔问题 、 注浆过程等方面 , 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在该系统的设计 、 施工中 , 对实际工程有较强 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地源热泵 ; 地下换热器 ; 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 : T U83211 文献标识码 : BConstruction T echnology of

2、 G round H eat Exchanger forG round Source H eat Pump SystemZH UANG Y ing 2chun 1,XIE K ang 2he 1,XI AO Y ue 2tian 2,LI X i 2bin 1(1.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2.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 o. ,Ltd. ,Shanghai 200233,China Abstract : G round heat exchang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

3、f ground s ource heat pump (G SHP system. Based on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 2 tion practical engineering ,rel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 ,which are engineering drilling ,grouting engineering for back filling material and inserting U 2type pipes into the bore holes and s o on. The resu

4、lts indicated can be implied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ground s ource heat pump project ,and they are benefit to practical engineering.K ey w ords : ground s ource heat pump ;ground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 引言地源热泵是指通过将传统的空调器的冷凝器 或蒸发器延伸至地下 , 使其与浅层岩土或地下水 进行热交换 , 或是通过中间介质作为热载体 , 并使

5、中间介质在封闭环路中通过在浅层岩土中循环流 动 , 从而实现利用低温浅层地能对建筑物内供暖 或制冷的一种节能 、 环保型的新能源技术 。根据 G B 50176 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 夏热 冬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制冷与供暖的天数大致相 当 , 即冷热负荷基本相同 。利用该技术可以充分 发挥浅层地表的储能储热作用 , 达到环保 、 节能的 双重功效 , 因此该技术被誉为 “ 二十一世纪最有效 的空调技术” 1。 图 1为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图 。 目前 , 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埋式地下 换热器方面 。 因为随着热泵技术本身运用于地源 的日渐成熟 , 对地下换热器的研究已成为该技

6、术 的关键所在 。 本文是作者在参加了长春市地源热 泵土 工 设 计 及 施 工 工 程 (中 日 国 际 合 作 项 目 (2002 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 国 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 。图 1 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流程如图 2所 示。 图 2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施工流程2 工程钻孔问题工程钻孔是地下换热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 一个环节 3。 由于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器置入深 度在 40100m 之间 , 所以施工难度较低 , 所采用 的钻机一般为工程勘察钻机或者浅层岩芯钻机 。 表 1列出了几种常用的钻机类型及其重要参数 。表 1 常见工程钻机参数 钻

7、机型号 SPC300Y DC10021DK 300IIIDPP100钻孔直径(mm 15030015030056219110200钻进最大 深度 (m 300300300150最大泵量 (L/min 600200100450钻进方法比较简单 , 一般采用正循环或反循 环的回转钻进方法 , 图3所示为正循环钻进 。在 进行工程钻孔施工时应该先对场地的地质状况进 行了解 , 掌握已有的地质剖面图 , 而且应注意是否 有地下管线及确定其准确的位置 , 特别指出的是 在钻进过程中应该即时发现钻孔中存在的问题 , 如钻孔漏失等情况 , 这对整个系统的环境安全至 关重要 。 然后进行场地清理 , 铲除地面

8、杂草 、 杂物 和浮土 , 平整地面 , 确定钻孔的具体位置 。同时 , 考虑到注浆时浆液会从钻孔溢出 , 所以在施工前 , 可以先设计并布置好排水沟 , 一般可顺地势挖 , 并 在沟末端连接一个灌浆池 , 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 浆也可以在灌浆池中沉淀 , 沉淀后可作回填土 。 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 特别是因为施工的原因 造成防冻液的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 在进行成孔施 工时要求对在第四纪松散地层下套管 , 保证环境的安全性 。 所以在进行钻孔施工前 , 必须根据工 程勘察所得到的地层情况 , 设计好工程孔的孔身 结构 。图 3 正循环钻进在北方 , 考虑埋管深度时 , 应该根据当地的冬季冻土深度

9、确定其最浅埋管深度 , 比如长春的冻 土深度为 140170cm 之间 , 所以在水平管道时往 往要求埋地深度为 250cm 左右 。 在南方应考虑天 气和季节变化以及生物的破坏能力等因素的影 响 , 一般要求敷设管道时应该在 100cm 以下 。 3 U 型管的连接方法埋入地下的管材首先要保证化学性质稳定 、 耐腐蚀 , 并保证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 以保证系统的 性能 。 表 2为常用管材的导热性能 。表 2 热熔性管道热特性材料 材质 导热系数 W/(m K 聚乙烯 (PE 高密 低密 0. 460. 520. 35聚氯乙烯(PVC 硬质 软质0. 130. 290. 130. 17聚丁烯

10、 (P B 0. 23聚丙烯 (PP 2R 0. 24U 型管的连接就是 U 型管的热熔联接过程 ,即首先将 U 型管修剪 、 清洗整洁 、 对齐 , 然后加热 到其熔点 , 冷却后联接在一起 。为了系统的正常 运行 , 必须保证 U 型管的联接可靠 , 一般采用热 熔联接 ,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热熔联接接头的强度比 U 型管本身的强 度大 。 接头部位管壁厚度较大 , 因而其强度也增大 ;(2 接头或联接部件都是塑料材质 , 不存在腐蚀问题 ;(3 多种工业标准都明确推荐采用热熔方法 联接 U 塑料管 。 在工业上 , 热熔技术有 2种 :承插联接和对 接 。 承插联接时

11、, 两个需要联接的 U 型管的端部 分别与一个较粗的承接管段两端部加热熔接 , 如 图 4所示。 图 4 承接联接方式采用对接时 , 需联接的 2根 U 型管端部被加 热板同时加热而联接到一起 , 如图 5所示。每个接头只需加热一次 。联接时 , 必须保证 2根 U 型 管对齐 , 并把端部加工平整 , 熔接后必须固定 2个 U 型管同轴冷却 20s , 以保证熔接强度 。 冬季施工 时 U 型管的联接应在室内进行。 图 5 对接联接方式4 下管钻孔完毕后应即时下管 , 因为钻孔有大量的沉积泥沙 , 这就减少了钻孔的有效深度 。 因此 , 每 钻完一个孔 , 应即时把 U 型管或套管放入 。下

12、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 下管的成功与 否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安装成功 。 下管过程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达到机械化 、 自动化的程度 , 都采用人工下管 。需要的人力比较多 , 要求有扶正 、 下 压 、 送管等几个分工 。下管时 , 应尽量保持同心 度 , 并且管与管不要紧密接触 , 以免产生换热器的 “ 短路” 现象 。在下管完成后要采取防止上浮的固定措施并 将 U 型管的末端密封 , 避免杂物掉入管道内 , 对 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 5 注浆工程注浆量的计算公式 :V g =(d 2b -ni =1d 2p 4H 式中 V g 注浆量 , m 3 超径系数 , 一般取 1. 31. 5

13、d b 钻头直径 , m d p U 型管直径 , m H 孔深 , m 注浆时 , 先将水泥 、 膨润土 、 砂和水按照设计 好的比例放入调整搅拌机中搅拌 23min , 然后 排入到低速搅拌罐中搅拌 。 灌浆时 , 先打开阀门 , 把浆液排入到贮浆池中 , 通过高压泥浆泵注入孔 内 。 并通过 in =out , 即注入时浆液的密度与溢 出时浆液的密度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停止注浆 , 如果相等则表示浆液已经充满了孔内 , 可以停止 注浆 。 图 6为典型的注浆系统。图 6 灌注系统组成示意6 工程实例长春市地源热泵采暖 /制冷实验示范项目是采用直埋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 采用水暖 +风机 联

14、合作用的室内系统的地源热泵系统 。(下转第 66页(上接第 62页 施工场地地处伊通河畔 , 受河流沉积作用影 响 , 上部 13m 为杂填土 , 粉质粘土 、 卵砾石以及 含砂第四纪地层 , 下部为基岩 , 包括泥页岩 、 砂岩 和石灰岩 , 硬度等级较高 。 由于地质环境影响 , 砂 层深度变化较大 , 但总体不超过 10m 位置 (通过 随钻返回的岩芯得到 。共设 计 采 用 16口 100m 深 、 直 径 为 150 200mm 之间不等的地下换热器 4, 以对不同孔径 的传热效果做出评价 。该项目从 2001年元旦正式投入使用以来 , 使 用效果良好 , 系统运行正常 , 系统本身

15、基本无需维 护 (由于本系统具有试验性质 , 所以需读取试验数 据 。系统运行的 COP 平均值在 3. 15, 节能效果 良好 ; 由于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 通过风机送达 室内的空气清新 , 人体感觉舒适环保效果也较为 理想 。 参考文献 :1 高青 , 于鸣 1效率高 、 环保效能好的供热制冷装置 地热热泵的开发和利用 J1吉林工业大学自 然科学学报 ,2001,31(2 :96210212 孙友宏 , 庄迎春 1长春市地热泵实验示范项目施工 研究报告 R1长春 :吉林大学 ,200013 Burkhard Sanner , Olof Anderss on , Drilling methods for shallow geothermal installations A 1Proceedings of the W orld G eothermal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