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电气说明书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电气说明书目录()一、拖动方案的确定() 二、电动机的选择三、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四、电器元件的选择() 五、电器元件明细表()六、电器布置图的设计()七、电器接线图的设计()八、设计小结()(此标准答案仅供参考,图)1课题:三速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设备设计 一、拖动方案的确 定从设计任务 1 书中内容可知, 要求我们设计的控制设备的控制对 象为 纺织车间的轴流风机, 其全年的送风量是不均匀的, 可划分为 三个时间段,即夏季、春秋季和冬季。由风机的特性可知,当风机转 速从n变到n'寸,风量Q和轴功率P的变化关系式如下:?
2、n' ?Q' ?Q?n?n ' ?P' ?P?n?从已知技术数据,春秋季的风景为夏季的66%,冬季的风量为夏季风量的 50,我们知道拖动风机的电动机需要调速控制。由 于经设计达到夏季风量所需电动机功率为11.6kw,转速为1457r/min ,亦即我们所选电动机的最大功率和转速只要满足大于等116kw 和 1457rmin ,控制设备能实现对该电动机实行调速即可满足设计的 技术要求。对电动机实行调速控制的方案比较多: 有调压调速、 电磁调 速电动机调速、串级调速、 变频调速和变极对数调速等。前几种调速 方案都可实现对电动机的无级调速, 但实现调速的控制设备和控制
3、方 案都比较复杂,经济投入较大。只有变极对数调速为有级调速,控制 设备相对较简单,经济投入较少。而根据设计的技术数据,纺织车间 全年要求的风量变化并不要求连续, 只分为三段, 在每一段内的风量 我们可视作不变 (因风量略有变化引起的温、湿度变化是不会超出允 许的温、湿度要求范围的 ),这样由式?n'?Q'?Q?n?3可知,拖动风机的电动机转速实际上全年中只要有三个变化 点即可满足要求,只需有级调速控制。因此,我们可采用变极对数调 速的控制方案。二、电动机的选择出确定的拖动方案可知, 我们选用变极三速电动机可实现对 风机的控制。在纺织车间内空气中含有棉絮等杂物, 这就要求电动机密
4、封 性要好,而车间内电动机 般在地面平装, 因而我们可选用电动机的 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结构和安装型式为IMB3。设风机在夏季、春秋季和冬季的风量分别为 QI、Q2、Q3,转速 分别为n1、n2、n3,轴功串分别为P1、P2、P3。由已知条件即得:Q2: Ql = 0.66, Q3: QI = 0.50, Pl= 11.6kw, P2= 1457r2 min 。?n'?Q'?Q?n?Q?n2?n1?2?1457r/min?0.66?962r/min ?Q1?Q?n3?n1?3?1457r/min?0.50?729r/min?Q1?n'?Q' ?Q?n?n
5、39;?P'?P?n?Q'?P'?P?Q?33?Q2?3P2?P?11.6KW?0.66?3.3KW ?1?Q1?Q3?3P3?P?11.6KW?0.5?1.5KW 1 ?Q 1 ?33从以上计算可知风机夏季、春秋季、冬 季二个调速点要求的转速分别为 1457rmin、962rmin、729rmin , 要求的功率分别为 11.6kw、3.3kW、1.5kwi根据上述情况和车间内有交流 380V, 50Hz 的二相电源,我们选 用 YD 系列变极三速异步电动机来拖动风机。 该电动机的有关参数如 下:型号为 YD180L 8 / 6 /4电动机有三种极对数变化,分别为 8
6、 极、 6 极、4 极。对应 于三种极对数 864 的额定功率为 7KW/9KW/12KW ,满载电流为 20.2A / 20.6A / 24满载转速为 740r/min / 980r/min / 1470绕组接 法为/Y/YY电动机绕组接线图如图 1 所示。3图 1 YD 系列变极三速电动机绕组接线图 要满足对风机的控制要求,即夏季采用 4 极运转,春秋季采用 6 极运转,冬季采用 8 极运转,我们分别定义为高速、中速和低速运转 状态。这样功率和转速均能满足风机的工作要求,并有裕量。三、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设计方法较多, 在此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 设计。 (一 ) 经验设计法
7、因风机起动属于轻载起动,可对电动机采用全压起动控制电路。 由于风机和电动机有三种运行速度, 故需有三只控制按钮分别发出指 令来控制电动机三种速度运行。 考虑到控制柜要有短路、 过载等保护, 在原理图的主回路中设置三只热继电器和三只熔断器, 结合三速电动 机绕组接线图设计出图 2 所示电路。该控制图能实现电动机低、中、高三种速度的控制,不管原来电 动机的运行状态如何、只耍按动按钮 SB1、SB2、SB4 按钮中的任意 一只,电动机将工作在某种转速上。例如电动机原为停止状态,我们 按动按钮SB4,接触器KM4、KM3先后吸合,使电动机工作在高速 状态。再按按钮 SB2,接触器KM4、KM3同时释放
8、,接着接触器 KMl 吸合,电动机由高速直接进入低速运行。 这样,使电动机在转换 状态时的转速变化较大, 不利于电动机的使用。 同时风机的风量变化 也将不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技术要求中风量控制要求在三种速度 之间的转换能逐段进行。即起动时先进入低速运行,再进入中速,最 后进入高速运行, 不允许中速或高速直接起动。 在高速远行转入低速 运行时,先由高速变化到中速,再转入低速运行;4从低速切换到高速也一样。 即要求在三种速度之间转换。 不能越 级直接切换,满足风机风量控制的技术要求。根据此前提,重新设计 出的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 3 所示。图 2 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草图之一在此图
9、中接触器 KMl 吸合,三相电源进入电动机的 U1、V1 、 W1 端子,电动机工作在低速状态。接触器 KM2 吸合,三相电源进 入电动机的U2、V2、W2端子,电动机工作在中速状态。接触器KM4、 KM3 吸合,三相电源进入电动机 U3、V3、W3 端子,电动机工作在 高速状态。低中高三种工作状态分别由按钮 SB2、SB3、SB4来控制。 为避免电源同时接入 Ul、 V1、 W1、 U2、 V2、 W2 及 U3、 V3、 W3 三者之中的任意二处, 在接触器 KMl 、 KM2 及 KM4 线圈回路中接入 了机械互锁和电气互锁。 为实现在电动机起动时只能低速起动, 不允 许中速或高速直接起
10、动, 在线路中设置了中间继电器 KAl ,并将 KAl 的二对常开触点分别串入接触器 KM3 和 KM4 的线圈回路,使得起 动时若不按SB2按钮,接触器KM1没有吸合过,则中间继电器KA1不可能吸合,其二对常开触点均处于断开状态,5图3 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草图之二(不需要画出)6即使按下SB3或SB4按钮,接触器KM2或KM4均不会吸合。 亦即电动机不会直接起动到中速或高速状态。而一旦从低速起动后, 中间继电器 KAl 通过其自锁触点长期吸合,将不影响低、中、高三 种速度间的转换。图中电动机一旦起动后, 低速与中速间的相互切换只要按动 SB2 或 SB3 按钮即可实现。中速与高速之间的
11、切换同样只要按动 SB3 或 SB4 按钮便能实现。但电动机如工作在低速状态,若按动高速 SB4 按钮,电动机将不能直接进入高速状态,而是先进入中速运行,然后 才自动转入高速状态稳定运行。 电动机原工作在高速状态, 按低速运 行按钮 SB2 情况也相同,要经过中速远行状态才能最后进入低速运 行,保证三级速度的切换能逐级进行。为保证实现这样的切换程序, 设置了中间继电器 KA2 KA5 和时间继电器 KT1KT4 。其中中间 继电器 KA3 、KA4 和时间继电器 KT1 、KT2 保证电动机在低速运行 状态时转入高速运行状态的平稳过渡。而KA2 、 KA5 、 KT3 、 KT4 的控制功能正
12、好相反。 现以电动机在低速远行时要切换到高速运行为 例来说明线路的设计思路与工作原理。电动机运行在低速状态,接触器 KMl 吸合,其常开触点 KMl-3 闭合使中间继电器 KA3 吸合, KA3 一对常闭触点串在接触器 KM4 线圈回路中,保证使得按下高速按钮 SB4 时,虽其常开触点 SB4-1 闭合,但接触器 KM4 线圈因 KA3 的常闭触点断开而不能得电吸合。 只有等接触器 KM2 吸合,其常闭触点 KM2-4 使中间继电器 KA3 失 电释放, KA3 串在 KM4 线圈回路中的常闭触点回复后, KM4 才能 吸合,进而使 KM3 吸合而使电动机转入高速运行。即实现了低速运 行时必须
13、经过中速状态才能最后进入高速运行的目的( 注意接触器KM2 吸合即使电动机工作在中速状态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电 动机在低速运行时,接触器 KMl 吸合,中间继电器 KA3 吸台。当按 动高速按钮SB4后,其常闭触点SB4-1使KM 2线圈失电释放,同时 其常开触点 SB4-2 使时间继电器 KTl 线圈得电吸合。由于 KTl 为一 断电延时继电器,其延时常开触点马上闭合使中间继电器 KA4 线圈 得电吸合, KA4 的常开触点 KA41 使接触器 KM2 线圈得电吸合 (此 时因为按钮 SB4 按动一下已复位,其常闭触点 SR42 巳闭合),电 动机进入中速运行。串在 KM2 自保线路
14、中的 KA4 常闭触点与常开触 点 KA4 1 共同构成了接触器 KM2 的点动控制,以便实现从中速到 高速的自动切换。 KM2 吸合后,其常闭触点 KM24 断开,使中间 继电器 KA3 释放, KA3 串在 KM4 线圈回路中的常闭触点复位,为 KM4 线圈的得电作好准备。在中间继电器 KA4 吸合其常开触点KA41 使 KM2 吸合的同时,另一对常开触点 KA42 使时间继电 器 KT2 线圈得电吸合自保并开始延时。注意在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KT2 开始计时时,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 KTl 也同时在进行计时。因 为按钮SB4的常开触点SB42是合一下马上断开的。当时间继电器 KT2 延时到
15、后,其延时常开触7点闭合,使接触器 KM4 线圈只要接触器 KM2 常闭触点 KM2-2 回复即可吸合。当 KT1 延时到后,其延时常开触点断开使 KA4 线圈 失电,KA4释放,KA4的常开触点KA4-1和常闭触点保证KM2线 圈失电释放,使KM2-2复位,这样KM4得电吸合,其常开触点又使 接触器 KM3 吸合, KM3 常闭触点 KM3-3 又使 KT2 失电释放,电动 机白动进入高速状态稳定运行。 从而实现低速运行经中速自动切换到 高速的控制日的。通过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继电器 KTl 的延时时间要比 KT2 略长。如相反, 当 KTl 延时一到, 其延时常开触点断开使 KA4 释放
16、, 从而使 KM2 释放。促此时 KT2 的延时常开触点仍未闭合,使 KM4 能吸合,电动机将失电停机。等到 KT2 延时到后才又使 KM4 吸合, 进而 KM3 吸合,电动机转入高速运转。这样在中速自动切换到高速 过程中会出现电动机的短暂失电,不利于控制。同理,时间继电器 KT3 的延时时间也要比 KT4 略长些。当电动机工作在高速状态,按 动低速按钮 SB2 后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类似,只不过此时工作的电器换成了 KA2 、KA5 、KT3、KT4 而巳,读者可自行分析图 3 中,各按钮、接触器用到的触点数都较多,我们在选择元器 件时要选有相应常开、 常闭触点数的类型以满足要求, 否则需用中间
17、 继电器来扩大触点数目。图 3 已能按设计要求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但还不完善。 因 设计技术要求中还要有低、中、高速运转状态的指示,发生故障时的 指示,以及电动机定子电流的指示。 为此我们设置 HL1、HL2 、HL3、 HL8 故障指示灯, HL4 一 HL7 工作状态指示灯。其中 HL4 为工作电 源指示灯, HL5 一 HL7 分别为低、中、高速运转状态指示灯,以便 能通过某一指示灯的发亮清楚知道电动机的工作情况。而HL1 HL3分别指示低、中、高速时电动机的过载故障, HL8 指示主回路的短路 故障现象、定子电流指示在主回路中设置一交流电流表和电流互感器 来共同实现。 标上各电器
18、接线端子标志后, 三速电动机的电气控制原 理图已设计完毕,如图3所示。其中中间继电器KA6 一 KA8是为了 扩大接触器 KM1 、KM3、KM2 的辅助触点数而设置。因适合该功率 电动机控制的各种类型接触器中辅助触点最多为 2 常开常闭。一般电器接线端子的标志规定见表 18表 1 一般低压电器接线端子的标志(不需要画出)在图 4中还标记上了电器的项目代号, 项目代号的具体含义与有 关内容可参阅国家标形 GB5094 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 )。由于 该控制设备不很复杂, 所以我们没有设置高层代号与位置代号, 而只 设种类代号,种类代号的前缀符号为 “一 ”。(二) 逻辑设计法设计 前述实例
19、我们在设计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时采用的是经 验设计法,下面我们再用逻辑设计法来设计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 图。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电动机在正常情况下共有四种状态, 即停止、 低速、中速、高速运转状态,并且由 SB1、 SB2、 SB3、 SB4 四只按 钮来分别控制。其中 KM1 吸合,电动机工作在低速运转状态, KM2 吸合为中速运转。 KM3 、KM4 吸合为高速运转。现在,我们计划仍 然由 SB1SB4、KM1 KM4 来共同完成对电动机四种工作状态的控 制(主回路如图 3),则逻辑设计法设计的过程如下述910图4 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不需要画出)111工作循环图根据前述,为满足对
20、纺织车间全年的温、湿度控制要求,对 电动机的控制我们可确定如下工作程序:按 SB2 停止 低速运转 按 SB3 中速运转 按 SB4 高速运转 按 SB3 按 SB1 停止 低速运转 按 SB2 中速运转2作执行几件动作节拍表及主令元件状态表 根据执行元件对应的电动机工作状态和电动机工作程序, 我们作 出如表 2 的工作状态表 (表中执行元件我们没有标上 KM4 ,是因为 KM4 、 KM3 的动作状态相同 ,可把他们理解成 只双线圈接触器 KM3)。3设置中间记忆元件 程序特征码。表 24 中各程序的特征码如下: “0程”序特征 码:0000 “1程”序特征码: 1000;0000 “2程”
21、序特征码: 0100;0000 “3” 程序特征码: 0010;0000 “4程”序特征码: 0100; 0000 “5程”序特征 码: 1000; 0000 确定待相区分组。 表 2 的待相区分组有以下 15 组: A 组:0、 1程序重复特征码0000 E组:0、2程序重复特征码0000 C组:0、3 程序重复特征码 0000 D 组: 0、 4 程序重复特征码 0000 E 组: 0、 5程序重复特征码0000 F组:1、2程序重复特征码000012G 组: 1、3 程序重复特征码 0000 H 组: 1、4 程序重复特征码0000 I组:1、5程序重复特征码1000; 0000 J组:
22、2、3程序重复特 征码 0000 K 组: 2、 4程序重复特征码 0100; 0000 L 组: 2、 5 程序 重复特征码 0000 M组:3、4程序重复特征码 0000 N组:3、5程 序重复特征码0000 O组:4、5程序重复特征码 0000将这些待相 区分组填入表 2。 中间记忆元件的设置。为将各待相区分组分开,我们设置了KAl 、 KA2 、 KA3 三个中间继电器,见表 2。4列写元件逻辑函数式,画出控制电路图 列写元件逻辑函数式。由表 2 我们将中间记忆元件和执行元 件的逻辑式列写如下:FKA1?SB2?KA2?(SB3?KA3)?KA1FKA2?SB3?KA1?KA3?SB1
23、?(KA1?KA3)?KA2FKA3?SB4?KA1?KA2?(SB2?KA1?KA2)?KA3 FKM1?KA1?KA2?KA2?KA1?KA3FKM2?KA1?KA2?KA3?KA2?KA3?KA1 FKM3?KA1?KA3 绘制电气控制图。根据列写的逻辑式我们绘制出如图 5 所示 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草图。图 5 三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草图在图中,若电动机原处于停止状态,则起动只能进入低速运转, 不能直接进入中、高速运转;因若 SB2 没按动过,则 KAl 将不会吸 合,其所有常开触点断开。即使按下 SB3 或 SB4,KA2 或 KA3 也不 会吸合,则KM2、KM3不会吸合。按SB
24、2后,KAl、KMI得电吸合, 电动机进入低速运转。按 SB3 后, KA2 吸合,此时 KAl 继续保持吸 合,然后 KMl 释放, KM2 吸合,电动机进入中速运转。若在按 SB3 前先按SB4,因此时KA2没吸合,KA3将不能吸合,工作状态将不 变。说明从低速状态不可能直接切换到高速状态。 现将各程序执行时 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吸合情况列写如下:“ 1程”序被执行: 按 SB2, KAl 、 KMl 吸合 “ 2程”序被执 行:按 SB3, KAl 、 KA2 、 KM2 吸合 “3程”序被执行:按 SB4, KAl 、 KA2 、 KA3 、 KM3 吸合 “ 4程”序被执行:按 SB3
25、, KA2 、 KA3 、 KM2 吸合“ 5程”序杖执行:按 SB2 , KA2 、 KMl 吸合 ” 6程序被执行:按SBI,所有电器均失电具体工作原理请读者自行分析。如果要设计出完整的二速电动机电气控制原理图 我们可以 考虑各种保护、状态指示等技术要求, 如的述经验设计法一眼来完成, 在此不冉复述。表 2 工作状态表(不需要画出)15值得指出的是,由经验设计法所得的图 4 与由逻辑设计法而得的 图 14 虽都能满足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但对电动机的控制功能有所 差别:二图中电动机在起动时都只能先起动到低速运转状态, 不能直 接进入中速或高速运转状态。低、中、高速三种工作状态不能越级切 换,
26、即从低速到高速或从高速到低速都必须经过中速过渡, 这是相同 的。但图 4 中电动机一旦起动转入运转后, 不管原处于伺种工作状态, 只要按动 SB2SB4 中的任一 只,即可转入相应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如在中速运转时,可以按 SB2 转入低速运转,也可按 SB4 转入高速 运转。在高速运转时,只要按 SB2 按钮,电动机先自动进入中速运 转,然后切换成低速运转。 而图 5 则不能这样执行。由于严格按程序 一步步执行,在图 14 中我们通过分折可知,如果电动机一旦进入第 2 程序的中速运转状态 ( 参阅表 5),就不能再进入第 1 程序的低速运 转,而只能进入第 3程序的高速运转。 电动机如已工作
27、在第 3程序的 高速运转状态,要进入低速运转,按 SB2是无用的,因此时以KAl、 KA3 仍吸台,按 SB2 不可能使 KA3 线圈失电,从而使 KM3 失电。 而必须先按 SB3 按钮使 KA1 失电,电动机先进入中速运转,然后再 按 SB2 使 KA 失电释放,才能使 KMl 吸合进入低速运转。即电动机 只能从0程序开始,严格按照从0宀1宀2宀3宀4宀5宀6程序的顺序一一 步步进行,不能逆向或越级,这就是逻辑设计法的特点。对本实例而言,这样的控制功能反而不方便、不灵活,故我们选用经验设计法来 完成整个设计。 但这并不说明逻辑设计法比经验设计法差, 只不过在 本实例中从控制功能和操作方面相
28、比较而言不方便、 不灵活。对于控 制要求而言,二者并无差异,均能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到底采用何种 设计方法,可根据具体控制对象、控制要求而定。四、电器元件的选择 1刀开关因电路电压为交流 380V ,三速电功机最大工作电流为 24.1A, 再考虑控制回路中各电器线圈的工作电流 (一般为几十毫安至几百毫 安),可选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电沉为30A的HK系列胶盖闸 刀开关,极数为 3 极,型号为; HK230/3。2熔断器图 4 中有两类熔断器 FUl、 FU2。FU2 作为控制回路的短路保护作用, 熔体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均 只要大于等于控制回路的实际负载电压、 电流即可。控制回路负载电
29、流为各线圈吸合时的工作电流, 且同时工作的线圈最多为 8 只,故可 选熔体额定电流为4A,考虑用螺旋式熔断器。最后选定 FU2为:型 号RL 25/4,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支持件额定电流为25A,熔体 额定电流为 4A。FUl 主要作为电动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 故溶体电流 INF 应按下 式计算INF?(1.52.5)INM式中 INF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A)。又因三速电动机控制对象为风机, 属轻载起动, 上式系数取 1.5, 最后熔体电流 INF 为:INF?1.5INM?1.5?24.1?36.2A根据原理图, FUl 熔断器应在熔体熔断时使指示灯 HL8 发光,放 应选带有微动开关
30、的熔断器系列。 最后选定 FUl 为:额定电压为交流 380V,支持件额定电流为60A,熔体额定电流为40A,型号为RL1B6040。3热继电器因电动机低速运行时 ,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联结, 为统起见, FRl、 FR2、yH3 均选用带断相保护装置的三相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热元件额定电流 IN 电动机起动个频繁 ,可按下式选 取IN?(0.951.05)INM式中, INM 电动机额定电流,单位为 A。 三速电动机低、中、高三种工作状态对应的满载电流分别为20.2A、20.6A、24.1A,取上式系数为 1.0,贝卩 FRI、FR2、FR3 对应 的热元件电流分别为:IN1?1.0?20.2A?
31、20.2AIN2?1.0?20.6A?20.6A IN3?1.0?24.1A?24.1A 据此热继电器FR1、PR2、FR3均选型号为JR0-40/3D的热继电器, 其中热元件额定电流为 25A,整定电流分别定为 20.2A、20.6A和24.1A,额定电压为500V满足线路电压380V的要求。4接触器图 4 中共有 KMl 一 KM4 四只交流接触器, 因控制的是三相笼型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停止, 故均选用使用类别为 AC3 ,又因控制回 路的控制电压为交流380V,故四只接触器的线圈额定电压均选为交 流 380V。接触器额定电压因线路电压为 380V,故选大于等于380V即可。 接触器主触
32、点额定电流,因电动机低、中、高速三种工作状态的输出 功率不一样, 可计算出各自的实际定子工作电流后选取。 这里为统一 计,均按三种工作状态时的满载电流来选取。即按20.2A、20.6A 和24.1A17选取。选用原则为接触器额定电流比实际电流略大, 切忌按实际 电流大小选。再考虑辅助触点的数量,最后选定各接触器型号如下: KMl 、 KM2 为 CJ2025 (额定电流为 25A) KM3、KM4 为 CJ2040 (额定电流为 40A)各接触器额定电压均为380V,极数为3极,线圈额定电压为380V,辅助触点数量为2常开2常闭。5电流互感器与电流表电动机最大满裁电流为24.1A,故电流互感器
33、一次侧的额定电流值要大于等于24.1A ,而二次侧为标准的5A。所以选用LQK 0.38 30/5互感器,该互感器额定电压为380V,次侧额定 电流为30A,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电流表只要选与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值配套即可, 选定为 44L1 30A 电流表。 这里我们选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时没有考虑电 动机的起动电流冲击。 实际应用时若起动电流远大于电流表量程且起 动过程较长,我们可采用在起动时用电器触点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 接的办法来保证电流表在起动时不受起动电流的冲击。 待起动完毕再 去掉短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器触点, 将电流表串入电流互感器二次 侧回路中。6中间继电器图 4 中共用
34、了 8 只小间继电器,对它们选择的主要技术参数为 线圈额定电压,常开常闭触点数量,以及中间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因 主回路、控制回路电压均为交流 380V,常开常闭触点用的最多的中 间继电器数目是 2 常开 2 常闭,故 KAl 一 KA8 中间继电器选用化 J7Z44型,其中其额定电压为380V,线圈额定电压也为380V,触 点数为 4 常开 4 常闭。触点额定电流为 5A 肯定满足要求。7时间继电路图 4 中共有 4 只时间继电器,其中 KT1、 KT3 为断电延时型, 只需延时触点 KT2、 KT4 为通电延时型且既需延时触点又要瞬动触 点,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必须适合控制回路电压交流380V。
35、选择结果如下:KT1 、 KT3 为 JR2361KT2 、KT4 为 JS2331吸引线圈额定电压均为交流380V常闭,延时触点为1常开1常 闭,瞬动触点均为 2 常开 2 常闭。8按钮18图 4 中共用了 4 只按钮。选择按钮的主要技术数据为型号、 型式、 触点数量、额定电压与颜色。大部分按钮额定电流为 5A 能满足控制 回路的电流要求。 工厂中所用按钮一般型式可选开启式。 根据控制回 路电压为交流380V,按钮触点数及各按钮的用途,选定各按钮型号 为LAI8 22K(即有2常开2常闭触点,型式为一般式),额定电压为 交流380V, SB1颜色为红色,SB2 一 SB4为绿色。按钮颜色含义
36、可参阅相关有关部分内容。9指示灯图 4中共用了 8只指示灯,指示灯的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电压与 颜色。因控制回路电压为交流 380V,故所选指示灯额定电压力交流 380V,型号为AD11 22/41 5G(具体含义可参阅本书附录 B有关 内容) ,各指示灯颜色为 HL4 白色, HL1 一 HL3、HL8 红色, HL5HL7 绿色。指示灯颜色含义及选用可参阅本书附录 A 有关内容 c 10导线图 4中导线分为两个部分, 即连接主回路用导线和连接控制回路 用导线。电控装置中控制电路导线截面, 应按规定的载流量选择, 但考虑 到机械强度的需要。 对于低压电控设备的控制线路, 所采用导线截面 不宜小
37、于0.75mm2的单芯铜绝缘线,或不宜小于0.5mm2的多芯铜绝 缘线。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应与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 我们设 计的控制回路中负载电流均为各电器线圈工作电流,控制电压为 380V,故选用绝缘电压力交流380V的BVR 7/0.43型铜芯塑料绝缘 软线作为控制线路连接线。该线标称截面为1mm2,环境温度为40C 时允许载流量为14A。考虑导线成捆或在行线槽中布线时按 1/2允许 裁流量作为实际载流量计算,也达 7A ,远超出实际负载电流。主回路中导线一般截面较大, 不用考虑机械强度而只按允许载流 量选择。在这里主回路中电流按电动机达最大功率时满载电流为 24.1A 选择。选用绝
38、缘电压为 380V 的 BVR490.52 型铜心塑料绝 缘软线。该线标称截面为10mm2,环境温度为40C时允许载流量为 57A,按其1/2允许载流量作为实际载流量为 28.5A大于24.1A满足 要求。11 接线瑞于 由于我们在设计控制柜时往往将整个控制系统分成几部分安 装,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线必须要通过接线端子连接, 所以还需选择接 线端子。 接线端于也分为主回路接线端子与控制回路路接线端了。 主 回路接线端子与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的选择以满足电路的电压、 电流值 为基本原则, 结构类型等可根据各自需要而定。 这里主回路接线端子 选用TZ1 40型,该类接线19端广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
39、电流为40A,显然满足要求。 控制回路则选用TZ1 10型,其额定电压为交流380V,额定电流为 10A。与 这两种接线 端子配套的还 需标记 座和端 盖, 分 别选 用TZ1 40B、TZ1 1 0B 和 TZ140G、TZ110G。 五、电路元件明细表依据以上选择结果,控制设备电器元件明细表见表 3。表 3 电器元件明细表(不需要画出)20七、电器接线图的设计 在设计三速电动机控制设备接线图前, 我们先简要介绍接线图设 汁的有关原则。1接线图的设计接线图 (表)是电气设备进行施工配线、敷线和校线工作时所应依 据的图样之一。在实际图 9 接触器控制板布置图 应用中接线图通常需要与电气原理图与
40、位置图一起使用, 其须符 合电气设备的 “原理图 ”、“装配图 ”、“施工图 ”的要求,并清晰地表示出各个电器元件和装备的相对安装与敷设位置, 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电 连接关系。在接线图中,一般需表明:项目的相对位置; 项目代号;端子号; 导线号;导线类型、26截面和特征 (包括屏蔽、接地、绞合等 );电连接关系及其行线路 径;需补充指明的其他内容。接线图的设计,应符合GB6988.5电气制图 接线图和接线表 的规定。 (1) 项目的表示方法接线图中各项目 (如元器件、部件、组件等 )应从接线面观察,按 该项目的相对位置给出其原理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应符合GB4728电 气图用图形符号的规定;也可用
41、简化外形 (如正方形、矩形、圆形 ) 并标出该项目的端子表示。符号的上方或左侧应标注项目的代号。项目的代号建议以项目代号中的种类字母代码(或文字符号 )与序号组合标注(如 K1 、KM1 、T1 等)。其标注应与电气原理图中的 标注一致。 有关机械特征,仅在需要时才画出。 (2) 端子板的表示 方法端子板可用简化外形表示, 端子号可顺序排列, 在端子板简化外 形图旁标注项目代号,如图 10 中的 X4 端子板。 (3) 元器件接线端 子的标记 应符合做GB4026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 。 对元器件、单元等本身已有接线端子标记 的,按原有端子标记。 对元器件、单元
42、等本身没有接线端子标记 的,可按表 1 所述方法标记。 当用简化外形 (圆形、方形、矩形等 ) 表示端子所在的项目时, 也可不画出端子的图形符号, 而只表示端子代号, 如图 10 所示。 (4) 单元接线图1) 单元接线图的含义与要求单元,指一个接线的单位个体 (如一个屏、一台数字测量仪等。 其可包括其中的许多项目,或者是一个项目 )。一般仪表示内部的连接。单元外部的或单元之间的外部连接线, 多不表示。如有需要,也可给出与之有关的 “互连图 ”的图号,以便查 找与核对接线。 要求: 依各项目之间的相对位置排放项目的图形 或图形符号。 要选择最能清晰地表示各个项目端子与布线的视图方向布 图。对多面布线的单元,也可用多视图来表示。 端子层叠的项目,或项目呈叠层放置时,应用翻转或移位法 布图,以便表示清楚电路的连接关系 (但需加注说明, 以利施工识图 ) 。2) 单元接线图的画法27接线图导线的连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强力文件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家电塑料模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实木欧式餐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咖啡色高铝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反光蓝背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自动彩瓦成型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学尺数显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倒车雷达用贴片中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通过2024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全集合
- 中小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
-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开题报告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 浓缩机的选择与计算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单词表
- 地基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计算表格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 SAPFI清账接口和部分清账接口例子
- TWI之工作改善JM精讲
- 聚酯装置流程与聚酯生产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