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松花江污染事件想起_第1页
亟待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松花江污染事件想起_第2页
亟待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松花江污染事件想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亟待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松花江污染事件想起     11月13日位于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直接影响了下游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和相关地区的居民饮水安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全国水污染重大突发事故屡有发生。比如2000年9月陕西丹凤县境内,一辆载有10吨剧毒氰化钠溶液的卡车翻入汉江支流,约有5吨氰化钠溶液溢出,造成河中生物大面积中毒死亡。2001年洛阳市某公司的卡车途经河南洛宁县时发生交通事故,卡车倾翻入洛河支流涧河附近的沟壑中,车上装载的11吨氰化钠顺涧河流入洛河。同

2、年广西陆川钛白粉厂3吨硫酸泄露造成九州江重大污染事故;2002年12月西江上游砒霜坠河造成重大污染事故;2003年8月停泊黄浦江的“长阳”号轮船被撞击造成油舱溢油85吨,油污扩散10公里。 2004年2月四川一化肥厂因生产故障导致纯氨氮约2000吨排入沱江支流,造成简阳等三市停水26天,影响80多万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这些重大突发性事故,都严重破坏了水域环境,特别是严重污染饮用水源,直接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稳定。水污染重大突发性事故后,由于事发突然,如果没有相应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

3、tkey'>法律依据和科技支持,应急处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事故造成的损失。当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发事故发生后,事故情况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没有及时向下游地区和相关部门通报,也没有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排污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过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和损害的单位,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更进一步明确限定报告时间期限是“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不少事故

4、的信息传递没有按照这些>'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严格执行,往往延误了处理污染事故时机,也会造成居民的恐慌心理。特别是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后,缺乏上下游、相邻省分和地区、各个部门之间的会商协调机制,更使局面陷于被动。另外,如果没有建立起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体系和建立起预警系统和突发事故处理预案,主要依靠临时判断和处置,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的要求。在善后工作中,对于受到伤害的群众的救助和引起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

5、extkey'>经济损失的补偿尚无>'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的保障。在事故处理中,严重渎职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没有得到应有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制裁。至今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往往按照个案处理,缺乏制度性安排。因此,建议系统地研究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

6、extkey'>管理体系问题。鉴于此,建议及时总结教训,亡羊补牢,从法制建设和科技支撑两个方面,系统地研究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体系问题。法制建设方面,建议在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条款。建议由国务院制订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条例。在这些>' t

7、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法规文件中,应规定突发事故的应急主体和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建立相关的环保、水利、民政、卫生、工业、交通、市政、宣传、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建立河流上下游、相邻地区的协调机制;明确规定事故情况报告制度,明确向流域上下游和相关地区和部门的通报制度,明确事故和污染状况信息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布制度。建议在我国作为饮用水源的主要江河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和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污染应急监测原则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原则;明确污染事故的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并对事故进行分级、分类;明确事故后

8、对于污染的长期影响的监控和评估原则。建立突发性事故的政府投入机制。制订受害居民的救助和损失补偿办法。在科技支持方面,建议在国家相关>'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开发、推广作为饮用水源的主要江河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模拟污染团沿河的迁移扩散过程,计算各个河段的污染浓度,模拟为减轻污染沿河水库、闸门调度方案和其他措施效果,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应急指挥数据库,包括社会>' target='_bl

9、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基本情况数据、水文数据、专家数据、救援物资数据、危险品仓库数据等。开发、推广重要、重点河段实施在线水质监测技术和移动式水质监测技术。加强沿河工厂企业的普查,落实防火、防爆、防泄露的安全要求。制定运载危险有毒物质车辆和船舶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办法和完善相应技术规定和标准。开展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技术培训和演习等。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经验,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等国家

10、都分别制定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紧急处理>'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重大案例也值得研究,比如莱茵河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莱茵河是欧洲重要国际河流,是沿岸国家的饮用水源。1986年处于莱茵河上游的瑞士一座叫做桑多兹的化工厂仓库失火,有10吨杀虫剂和含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水流入莱茵河,污水顺流而下,造成鲑鱼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其影响达500多公里。这起事故在欧洲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沿河国家在短时间内召开了3次部长级会议,讨论了莱茵河污染问题。以这次事故处理为契机,在1987年制定了“莱茵河行动计划”。其后经过流域各国十几年的共同努力,莱茵河的水质有了极大的改善。在事故应急处理方面,各国联合开发了方便快捷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可以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预测整条莱茵河污染物浓度及到达时间、位置,以便立即启动相关措施,防止和减轻污染造成的损失。事故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 target='_blank'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