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_第1页
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_第2页
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_第3页
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_第4页
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总第260期O 1O 2O 3重复121212M 1M 2M 3185182165182225380225279205885225985120324493M 1M 2M 3164875164774195378185580234672214670113295449仪器A 1A 2操作人员表1表面粗糙度测量数据摘要: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测量系统作出评价,进行比较与选择,通过实例阐述了方差分析方法在测量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应用,并运用田口设计专用软件完成了方差分析,得到了可靠的结果。关键词:方差分析;测量系统;性能评价中图分类号:F2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2、2-6487(200808-0156-02测量系统性能评价的方差分析方法徐兰1,韩之俊2(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引言质量始于测量,在质量管理中,无论是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 ,或是利用实验设计(DOE 等优化过程控制质量,都直接依靠于对过程数据的整理分析。而数据的取得正是通过测量过程来实现的,显然,测量数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整理分析。测量数据低劣,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企业要进行质量改进,首先要有正确的测量系统。为了追求持续改进,我们通常要对测量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测量系统的性能,

3、以选择较优的测量系统。方差分析是通过比较因素的方差与试验误差的方差,来检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1,2。本文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来评定不同测量系统的测量性能。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3。笔者认为,只要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尽可能相同的测量条件,就可能满足上述假设,如对测量对象的同一部位,放在测量仪器的同一位置等。1方差分析模型在比较n 个测量系统的测量性能时,可将测量仪器作为一个因素,记为A ,有n 个水平:A 1,A 2,A n ;另外,在测量过程中,假设有b 个操作者对c 个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在上述因素的每种组合下均重复d 次。这样就有

4、了一个多因素的方差分析模型:Y lijk =!+A l +M i +O j +AM li +OM ij +AO lj +R lijk l=1,2,n;i=1,2,c;j=1,2,b;k=1,2,d (12实证研究为便于描述,本文以对评价两种不同型号的轮廓仪A 1,A 2的测量性能为例进行阐述。2.1试验及数据整理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选取下述三类物品作为信号因素M 的三个水平:M1:光学平玻璃;M2:比较光滑的胶片;M3:比较粗糙的胶片。这三类物品表面粗糙度不同,但没有准确或大概的数据。(2选定3名操作人员,每名操作人员分别用两种轮廓仪测量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每人进行2次独立重复测量。记录数据如

5、表1。表中数据为粗糙度y ij ,单位是×10-4m 。O 1,O 2,O 3代表三名操作人员。因此,在本例中,方差分析模型为:Y lijk =!+A l +M i +O j +AM li +AO ll +R lijk l=1,2;i=1,2,3;j=1,2,3;k=1,22.2软件实现方差分析利用田口设计软件,设计正交表L 36(22×32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表3及图1。2.3结果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对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只有被测量,其贡献率超过了97%,而另外三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亦即测量系统对测量误差影响不显著,是可以满足测量要求的。对于

6、轮廓仪A 1,A 2,它们的测量性能没有明显差别,A 1略优于图1SN 比趋势图156NO.列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T1T2T3T1均值T2均值T3均值极差R 波动SA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937857-52.0555647.61111-4.444445177.7778M211111122222233333311111122222233333323361994219.4166751.5833378.559.0833321000.17O31

7、122331122331122331122331122331122335766116074850.9166750.583332.91666761.16667R4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899895-49.9444449.72222-0.22222220.4444444试验数据181622222022515153525859828280798585161619182321484753554646757478807270T=1794St=21545表2方差分析辅助表来源M A O R e ê T波动21000.17177.777861.16

8、667.4444444305.4445544.833321545自由度2121293335方差10500.08177.777830.58333.444444410.5325716.5101-F值635.9794*-纯波动20967.15-577.853521545贡献率(%97.31792-2.682077100表3SN比方差分析表A2(见图1。3结束语测量系统的概念不只局限于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范畴,而是指为了测量被测对象的质量特征所需要的测量仪器、人员、方法、软件、操作等的总称4。当前企业比较广泛的是应用GR&R分析5,6来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价,但是GR&R分析仅能根据%R&

9、amp;R是否大于10%5来判断整个测量系统是否满足测量要求,当发现测量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却难以知道具体是测量系统的哪部分(测量仪器、人员还是方法等出了问题,因此也难以迅速找到改善测量系统的途径。基于方差分析的测量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将测量仪器、人员及操作均作为可控因素来检验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各因素是否显著可以评定测量仪器、操作人员及方法等是否满足测量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判定整个测量系统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从而弥补了GR&R分析的不足,而且现在方便的软件实现过程也使方差分析法的推行成为可能。参考文献:1韩之俊,靳京民.测量质量工程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2韩之俊等.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茆诗松等.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何桢,董延峰等.方差分析在复杂测量系统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第25卷第4期,2006,(7.5王秉刚,Ken.Tung.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第三版M.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3.6Rand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