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_第1页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_第2页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螳螂捕蝉?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rarr;少年巧妙劝说rarr;消除攻打念头三局部。构造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化。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擅长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提醒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化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表达以下两点:一是表达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根

2、底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二是表达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生1:他在寻找猎物。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时机,好接近吴王。师:理由呢?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方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成心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生1:是亲眼看

3、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师:有道理,谁还说?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如今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师:理解得相当深化。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化。如本文内容粗浅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外表,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可以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假设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