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米杂粮玉米杂粮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1;.玉米病害玉米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病玉米锈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粉病2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在我国以东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华北北部的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在我国以东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华北北部的冷凉玉米产区发病较重。普通减产冷凉玉米产区发病较重。普通减产151520%20%,大发生年减产,大发生年减产50%50%以上。以上。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往往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场发病,逐渐向上扩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往往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场发病,逐渐向上扩
2、展。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展。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叶鞘、苞叶和籽粒3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点,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展,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展,构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构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连片,使植株过早枯死。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连片,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大雨过后或露水较重时,病斑外表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田间湿度较大,大雨过后或露水较
3、重时,病斑外表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 (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症特点病症特点4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病斑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枯死株根部腐烂,果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病斑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瘪细小。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瘪细小。诊断要点: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色的霉状物。诊断要点: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色的霉状物。 病症特点病症特点叶鞘、苞叶和籽粒发病叶鞘、苞叶和籽粒发病5玉米大斑病常与生理性大斑病区别玉米大斑病常与生理性大斑病区别玉米大斑病病斑呈梭形,病部组织极易破碎,病部保湿后产生大量
4、的分生孢子;玉米大斑病病斑呈梭形,病部组织极易破碎,病部保湿后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生理性大斑病普通不呈梭形,患部病组织不易破碎,保湿不出现大斑病菌的分生生理性大斑病普通不呈梭形,患部病组织不易破碎,保湿不出现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孢子。67属半知菌亚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门真菌凸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 病原病原8初侵染来源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种子上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菌也能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展再侵染,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内可进展多次再侵染。 发病规律9发病条件发病条件感病种类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缘由,7-8月份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
5、缺乏,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于发病,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议要素。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密植、连作、接近村庄及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均重。发病规律10农业防治为主 种植抗病种类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根据种类特性和栽培条件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肥,适期追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利用该病存在阶段抗病性的特性,适期早播可防止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去除菌源,及时处置带病秸秆 防治措施11药剂防治可选用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延续23次,也可选用10%世高、或70%可杀得、50%扑海因、50%
6、菌核净等药剂。防治措施1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暖和潮湿玉米栽培区的重要叶部病害。玉米小斑病是暖和潮湿玉米栽培区的重要叶部病害。随着抗病种类的推行,小斑病的发生为害根本得到控制,但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随着抗病种类的推行,小斑病的发生为害根本得到控制,但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种类,在一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发生严重。种类,在一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发生严重。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重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果
7、穗和籽粒。 13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病部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有三种类型:有三种类型:一是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且有黄褐色的晕圈,病斑普通不扩展;一是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且有黄褐色的晕圈,病斑普通不扩展;二是病斑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颜色较深,黄褐色,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二是病斑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颜色较深,黄褐色,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三是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色或灰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三是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色或灰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前一种为抗病型病斑。后两种为感病型病斑,感病种类病斑常相互结合使整个叶前一种为抗病型
8、病斑。后两种为感病型病斑,感病种类病斑常相互结合使整个叶片发生萎蔫,严重的植株会提早枯死。片发生萎蔫,严重的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 病症特点病症特点叶片发病叶片发病14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叶片上有数量较多的黄褐色椭圆形小病斑,病部有灰黑色霉层。 1516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平脐蠕孢属 病原17初侵染来源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此小斑病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因此小斑病菌的初侵
9、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熟的病残体。中尚未腐熟的病残体。 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进展再侵染。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进展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小斑病可以进展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小斑病可以进展多次再侵染。发病规律18发病条件发病条件大面积推行和种植感病杂交种是导致部分地域该病大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缘由。在7-8月份,假设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雨日、雨量多、露水大的年份和地域,小斑病发生重;凡是田间湿度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各种栽培措施都有利于小斑病的发生;小斑病菌对氮肥敏感,假设玉米拔节期肥力缺乏
10、发病重;地势低洼、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重;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早的病重;此外,由于菌量的逐渐积累,普通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 19农业防治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适期早播,适期早播,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根底上,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其是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根底上,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其是要防止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促进植株生长强壮,提高抗病力。要防止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促进植株生长强壮,提高抗病力。留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留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11、。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地,将田间病残体翻入土中使其加速腐烂分解;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地,将田间病残体翻入土中使其加速腐烂分解;秸秆不宜作篱笆,不要堆放在田间地头;秸秆做堆肥时要充分进展高温发酵。秸秆不宜作篱笆,不要堆放在田间地头;秸秆做堆肥时要充分进展高温发酵。大面积实行大面积实行1 12 2年轮作可减少发病。年轮作可减少发病。 防治措施20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7 71010天喷一次,延续天喷一次,延续2 23 3次。次。5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500倍液、倍液、50%50%硫菌灵胶悬剂硫菌灵胶悬剂600600700700倍液、倍液、2
12、5%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000倍液,倍液,还可选用还可选用10%10%世高、世高、或或50%50%扑海因、扑海因、50%50%敌菌灵、敌菌灵、50%50%菌核净、菌核净、77%77%可杀得、可杀得、50%50%硫菌灵胶悬剂、硫菌灵胶悬剂、70%70%代森锰锌等药剂。代森锰锌等药剂。 防治措施21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以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尤其以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地块发病较重,作玉米地块发病较重,发病率发病率2%2%8%8%,严重地块可达,严重地块可达60%6
13、0%70%70%,呵斥严重减产。,呵斥严重减产。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 。221.病症病症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苗期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苗期有些杂交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开场出现病症:叶期开场出现病症:如病苗矮化,叶片密集,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第如病苗矮化,叶片密集,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株形弯曲,第5片叶以上开场出片叶以上开场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等。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等。23穗期出现典型病症:果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基部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常黏结成块,内
14、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因丝状物在黑粉飞散后才显露,所以称为丝黑穗病。 24雄穗病症雄穗病症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构成雄蕊。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不能构成雄蕊。仅个别小穗变成黑粉苞,多数仍坚持原来的穗形,仅个别小穗变成黑粉苞,多数仍坚持原来的穗形,也有以主梗为根底膨大构成黑粉苞,也有以主梗为根底膨大构成黑粉苞,外面包被白膜,当膜破裂后,才显露黑粉,黑粉也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外面包被白膜,当膜破裂后,才显露黑粉,黑粉也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25诊断要点诊断要点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黑粉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除苞叶外整个果
15、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黑粉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管束组织。262728病原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轴黑粉菌属。29病原病原30发生规律发生规律初侵染来源:病原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中、或混入粪肥中、或沾附于种子外表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其中以土壤带菌为主。冬孢子经过家畜消化道后仍能坚持活力,施用病株残体未经腐熟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带菌种子是远间隔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子自然带菌量小,传病作用明显低于粪肥和土壤带菌。31感病时期感病时期玉米3叶期前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7叶期后病菌不再侵染,侵入后的病菌很快蔓延到达玉米的生长锥,呵斥系统性侵染。32防治战略防治战略以种子处置
16、为主,采用及时消灭菌源、种植抗病种类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33种子处置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选籽粒丰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再用药剂拌种处置。40%卫福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L拌种l00 kg,50%多菌灵,或50%萎锈灵,每l00 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 g;5.5%浸种灵号,每100 kg种子用药量为1g。防治措施34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杜绝和减少初侵染源:杜绝和减少初侵染源:不从病区调运种子;不从病区调运种子;育苗移栽的要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置后再育苗,育苗移栽的要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置后再育苗,最好在玉米苗最好在玉米苗34片叶以后再移栽
17、定植大田,可有效防止丝黑穗病菌的侵染片叶以后再移栽定植大田,可有效防止丝黑穗病菌的侵染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进展高温堆肥,厩肥充分发酵,杀死病原菌后再施用;切忌将病株散放或喂养家畜、进展高温堆肥,厩肥充分发酵,杀死病原菌后再施用;切忌将病株散放或喂养家畜、垫圈等垫圈等防治措施防治措施35农业防治农业防治般实行13年的合理轮作,可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利用抗病种类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根本措施,由于丝黑穗病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区一致,要选用兼抗这两种病害的种类。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也可提早播种,但
18、也不可盲目地早播;整地保墒,提高播种质量,一切有利于种子快发芽、快出土、快生长的要素都能减少病菌侵染的时机。防治措施36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重要病害。普通山区比平原、北方比南方发生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重要病害。普通山区比平原、北方比南方发生普遍而且严重。普遍而且严重。产量损失程度根据发病的时期、发病的部位及病瘤的大小有关,发生早、而且病产量损失程度根据发病的时期、发病的部位及病瘤的大小有关,发生早、而且病瘤大,在果穗上及植株中部发病的对产量影响大,减产瘤大,在果穗上及植株中部发病的对产量影响大,减产15%以上。以上。玉米黑粉病为部分侵染病害,在玉米的整个
19、生育期均可发病构成病瘤,玉米黑粉病为部分侵染病害,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构成病瘤,地上部具有分生才干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地上部具有分生才干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37病症病症苗期:病苗小,茎叶扭曲畸形,在茎基部产生小病瘤,病苗株高在33 cm左右时明显,严重时枯死。叶片或叶鞘上的病瘤。叶片:叶片上的病瘤较小,常成串密生,多如豆粒或花生米粒大小,内部很少构成黑粉。茎或气生根上:病瘤大小不等,普通如拳头大小。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构成角状或长囊状的病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构成病瘤,严重发生的可在全穗。38诊断要点诊断要点病部构成大小不等的畸形病瘤。病瘤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
20、大量黑粉。3940414243病原病原属担子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亚门真菌,黑粉菌属。黑粉菌属。44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玉米黑粉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也可沾附于种子外表或混在玉米黑粉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也可沾附于种子外表或混在粪肥中越冬。粪肥中越冬。越冬的冬孢子萌生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寄主表皮或伤口直越冬的冬孢子萌生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寄主表皮或伤口直接侵入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的分生组织。接侵入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的分生组织。冬孢子也可以直接萌生产生侵染丝侵入玉米组织。冬孢子也可以直接萌生产生侵染丝侵入玉米组织。侵入的菌丝
21、只能在侵染点附近扩展,构成病瘤。在病瘤内产生大量的黑粉状冬孢侵入的菌丝只能在侵染点附近扩展,构成病瘤。在病瘤内产生大量的黑粉状冬孢子,随风雨传播后,进展再侵染。子,随风雨传播后,进展再侵染。45防治战略应采取以种植抗病种类、防治战略应采取以种植抗病种类、减少菌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菌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战略防治战略46农业防治A A利用抗病种类;利用抗病种类;B B秋季翻地,彻底去除田间病残体;秋季翻地,彻底去除田间病残体;C C玉米秸秆用堆肥时要充分腐熟;玉米秸秆用堆肥时要充分腐熟;D D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置;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置;E E重病
22、田实行重病田实行2 23 3年的轮作;合理密植,及时灌溉,尤其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年的轮作;合理密植,及时灌溉,尤其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充足;F F防止偏施、过量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过量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G G发现有玉米螟为害时要及时防虫治病,尽量减少耕作呵斥的机械损伤。发现有玉米螟为害时要及时防虫治病,尽量减少耕作呵斥的机械损伤。47种子处置药种子处置药每100 kg种子拌12.5%烯唑醇1216 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分量0.5%的比例拌种,35%菲醌粉剂、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48土表喷雾防治土表喷雾防治玉米出苗前可选用玉米出苗前可选用50%50%克菌丹克菌丹20020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析2025年消费金融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策略创新报告
- 数字化理赔服务在2025年保险行业的客户满意度提升路径报告
- 船舶修理合同及技术协议
- 湖南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
- 灾害监测合同协议书模板
- 聘用电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演员人身意外安全协议书
- 法人委托他人签合同范本
- 电动车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铺地老青砖出售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提成管理办法
- 初一物理知识点视频课件
- 2025年大连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杭州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高校毕业生114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二手车抵押回购交易合同
- 2025河南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肿瘤病人护理课件
- 老年患者综合评估表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最新系统FMEA—(S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