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_第1页
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_第2页
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_第3页
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特色鲜明的温台地区农业     1.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8年浙江提出了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战略决策以来,温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其中种植业的比重稳步下降,渔牧业比重有所上升。全区域农林牧渔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41.43:1.47:10.04:47.05调整到2003年的36.87:1.95:12.33:48.55。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温台地区特色优势

2、农产品蓬勃发展,逐步培育了水产品、蔬菜瓜果、畜禽、水果、茶叶、竹笋、食用菌、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品,并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2.产业布局的区域特征日渐明朗,农业块状经济初步显现。目前,全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三种区域类型,即临海及岛屿以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等为主的海洋渔旅区;滨海平原以水稻、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等产业为主的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区;丘陵山区以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由于水产品、蔬菜瓜果、水果、畜禽及林特产品都相对集中在一定区域内,使得本区域的产业集聚特征明朗,产业带(区)优势逐渐显现。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3、,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本区域的农业块状经济特征日益明显,形成了海水产品、杨梅、柚类、蜜桔、西兰花、茭白、西瓜、果蔗、高山蔬菜、三黄鸡、草鸡、兔制品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且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体。     3.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向型农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温台地区加快了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农业的外向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产品创汇基地不断扩大,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温州市区、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台州市区、三门县、临海市等一批重点出口创汇县(市、区),出口市场已拓展到港澳、日本、中东、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农业利用外资规模从小到大,2003年

4、温台两市共利用农业外资近1亿美元,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与此同时,温台两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到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等省建立粮食、蔬菜、花木、畜禽等生产基地,有力地推动了本区域农产品原料基地的建设,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     二、温台地区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1.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建设,将突破原有的传统地域分割,加快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进一步融合,这将给温台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温台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布局提供新的发展

5、机遇。温台地区可以借助工业化、城市化的强大推力,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立与区域经济相匹配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温台地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温台地区位于长江三角经济圈南翼和边缘地区,已发展成为浙江目前具有相当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进一步向边缘地区渗透发展的格局,将给温台地区的产业提供更加宽广的国际大平台,也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农业生产与技术要素的加速流动,将对

6、农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也使温台地区参与国内外竞争与交流的程度大大提高,将有助于农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泛范围参与国际大循环、大协作,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实现优势互补。     3.区域环境的改善,为温台地区农业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温台二市十分重视区域环境的改善,积极构建水陆空交通网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陆上有甬台温、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可以与全国各地通达,海上形成以温州港、海门湾、大麦屿港、健跳港为主体的港口群体,空中拥有温州机场、台州(黄岩)机场,已开辟60多条国内航线。发达的交通网络缩小了温

7、台地区与省内及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使得温台地区的区域优势得以显现,为温台地区发展都市型和外向型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用地不断被建设用地占用,使耕地资源日趋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加重,渔业资源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温台地区的农业战略定位     (一)总体思路     温台地区农业应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温台沿海产业带”有关精神为指针,以

8、建设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都市化、产业化、外向化、特色化为方向。运用先发优势,梯度接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积极打造温台地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加快建设块状农业产业发展区,形成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区),逐步把本区域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区域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区。     用大农业的思路延伸农业。围绕都市农业,调整农业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功能,充分挖掘本区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向效益、生产

9、、观光休闲的农业拓展,建设具有生产、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乃至教育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用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农业。按照城乡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的要求,借助大都市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市的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的二、三产业分化,实现农业与城市化、工业化的互动发展。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农业。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扩大对处交流,提高农业的外向度。既要注重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注重外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农业

10、发展空间,到区域外、省外乃至国外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交换,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用创新机制与体制提升农业。充分发挥温台地区的先发优势和民营资本发达的优势,积极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农业,以市场配置农业资源。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大胆突破,建立开放进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机制与体制,集聚先进农业产业要素,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二)战略定位     1.外向型农业生产区。利用温台沿海地区突出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11、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立足国内、国际两大资源与市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农业分工与协作,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省内外乃至国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加速农业外向型、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外向型,使之成为创汇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     2.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充分利用温台地区生物种类繁多,名特优品种丰富的优势,牢牢把握长三角大都市圈产业梯度转移、主动融合、差异化竞争的趋势,以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强化产品的优势

12、集成、资源重组与产业整合,做大特色、做强优势,联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形成产品之间、产业之间特色优势鲜明、竞争有序、层次分明的高效益的农产品产业体系。     3.生态农业示范区。温台地区东临东海,西部及西南部为丘陵山区,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土壤洁净,江间溪流众多,森林覆盖率高,且主要江河水等中上游水体水质总体良好,生态优势十分明显。要努力抓住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产业,积极采用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产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牧业园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温

13、台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全省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四、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区空间布局     根据温台地区农业产业区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把握国内外农业产业演变特征,依托温台地区城市群的拓展、工业制造业基地的兴起,立足本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三大农业带”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1.沿海滩涂、岛屿渔旅型农业带。包括洞头列岛、北麂列岛、南麂列岛、台州列岛、东矶列岛等岛屿以及温州市区、瑞安市、乐清市、平阳县、苍南县、台州市区、三门县、玉环县、临海市、温岭市的沿海滩涂,

14、浅海、岛屿周边海域。其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实行开发和保护并重,积极调整渔业经济结构,加快转产转业步伐。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港、湾、景”等资源,建设以浅海涂养殖业为重点的海水养殖基地。以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鱼、藻、贝等种苗生产基地,逐步形成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为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     2.平原都市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带。包括温州市区、瑞安市、乐清市、平阳县、苍南县、台州市区、三门县、玉环县、临海市、温岭市等县(市、区)的平原地带。其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以建设温台产业带为契机,围绕城市化和工业化,积极面向本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大中城市,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大力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做大做强都市型和外向型农业,重点培育蔬菜瓜果、水果、水稻、畜禽、食用菌、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花卉苗木等产业,促进本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与功能转化。     3.丘陵山区生态型特色农业产业带。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