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_第1页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_第2页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_第3页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_第4页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上)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 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计量方法就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过去的创新积累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高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此外,进口贸易对 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影响程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的现象 。 关键词进口贸易

2、,技术创新,动态面板数据,专利授权数 作者简介: 毛其淋(1986),男,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博士 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进口贸易是一国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一国进口差异化的资本品时,进口国将 获得更大的技术利益。1Coe 和Helpm an(1995)首次从实证的角度印证了进口贸易的技 术溢出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实证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的研发投入对进口国的全要素 生产率(TFP)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进口国进口比例的提高而增 大。2Wang和Olarreage(2002)、3Blyde(2004)4 等的研究也

3、都支持了进口贸易对进口国的技术进步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的观点。近年来,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也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如方希桦等(20 04)基于我国1978200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通 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R&D投入、国内科技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 )有显著的促进效应。5赵伟和汪全立(2006)、6张全红(2008) 7等的研究也都发现进口贸易对中国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但现有的绝大部分 文献在研究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时,基本上将全要素生产率(TF P)作为因变量进行计量分析,而很少有人考虑内生性问题,显然这是不严谨

4、的。有鉴于此 ,本文尝 试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GMM)计量方法就我国进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 证研究,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进口贸易对不同水平创新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区域差 异性。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 Griliches(1979)认为研发活动是创造新的科技知识的主要源泉。8按照他的观点,创新产出可表示为: (1)式中,i表示各省市,t表示各年份,innov表示创新产出(本文用专利授权数来表示表示研发资金投入(本文用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来表示),A表示科研活动的技术水平。 其中技术水平主要受科技人员的数量、劳动者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口贸易也对技术水平产生重要影

5、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将A表示为:     (2)其中,sm为科技活动人员数,H为人力资本,im为进口贸易额。将方程式(2)代入方程 式(1),取自然对数,并令得:     考虑到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可能依赖于过去的水平,因此,我们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引入模型,从而将其扩展为一个动态模型。我们遵循Arellano and B ond(1991)的方法,建立本文研究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为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为非观测个体固定效应, 为随机误差项。 表1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变量定义最小值均值最大值 标准差Lnin

6、nov专利授权数4.1271347.63388310.941131.283088 Lnimmovh发明授权数0.69314725.0713428.4813591.374825 Lninnovm实用新型授权数3.4011977.0352889.9821141.251549Lninnovl外观设计授权数2.6390576.4383810.3451.446036Lnsm科技人员数6.4707999.1942211.620160.9754558 Lnexp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8.68782711.5075714.924081.222476 Lnm进口贸易额-0.21519485.247379.7982

7、361.989554 LnH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4538574.3791576.5362570.8552297 注:数据来源见注释。 表1显示了各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我们对各变量进行自然对 数处理。各省市的专利授权数(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和科 技人员数等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92008年);各省市的进口贸易额、高等 教育在校生人数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年),其中进口贸易的原始数据以美元 为单位,因此我们将它用相应年度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转化为以人民币为单位,同 时为了使数据更具可比性,我们根据1998年为基期的居

8、民消费价格指数对进口额进行缩减。 二、实证研究 (一)方法与程序 本文研究的基本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这样即使假定it不存 在序列相关,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Lninnovi,t-1与非观测固定效应i也有可能存在相关性,此时若用标准的混合OLS方法、固定效应方法或随机效应方法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将是有偏的。同时考虑 到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Arellano和Bond(1991)10的广义矩方法(GMM)进行分析。Arellano和Bond的GMM估计的基本思想是: 首先对原模型进行一阶差分,得到: 此外,为了增强回归结果的可信度,我们有必要对

9、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进 行检验,这里主要采用Wald检验、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 AR(2)检验。 (二)基于全国样本的不同水平技术创新估计结果 我们使用Stata10.0软件对我国30个省市的进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GMM估计,回归结果见表2。从检验统计量的角度看,系数联合显著性的Wald检验都拒绝了解释变量系数为0的 原假设(检验值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Sargan检验的结果表明不能拒绝工具变量有效的原 假设(Sargan检验的P值均大于0.1),即工具变量的选择是有效的;最后Arellano-Bond A R(2)检验也显示我们所设定的模型是合理

10、的(其P值均大于0.1,不能拒绝原假设)。据此 ,我们认为估计得到的结果是可以信赖的。 表2 表2进口贸易对我国不同水平技术创新影响的GMM估计结果(续) 变量中等水平创新低水平创新 模型1.7模型1.8模型1.9模型1.10模型1.11模型1.12Lninnov-10.452 本文在研究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同时,也将技术创新水平划分为高水平创新 、中等水平创新和低水平创新,用于研究进口贸易对我国三类不同水平创新的影响。从 回归 结果来看,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系数为0.2 66,即进口贸易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创新产出将增加0.266个百分点。进口贸易对我 国 三类

11、不同水平技术创新均有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高水平创新的影响最大, 弹性为0.543,而对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创新的影响稍小,弹性分别为0.226和0.287。这说 明 ,通过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对我国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水平创新产 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考察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我 们将进口和人力资本的交叉项纳入模型进行分析。观察模型1.3、模型1.6、模型1.9和模 型1 .12,我们发现交叉项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仅有模型1.6中的系数显著为 负 ,这就说明进口贸易只对我国高水平创新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而对我国总体创新、中 等水平创新以及低水平创新不存在所谓的 “门槛”效应。这说明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 产生促进 作用 需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