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 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对家乡的孩子说了些什么?2、那透过文字,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节课,让我们再一次地走进课文,走近巴金,读懂巴金!二、精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轻声或默读课文,品品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词语,想想从中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写写你的读书感受。2、学生读文写感受,师巡视。3、愿意把你们的所感所悟跟小组内的同学分享吗?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4、可以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你们的读书感受吗?5、全班交流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1)

2、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千斤重”这个词写出了巴金爷爷的病情严重,同时说明了他写字困难,但是仍然给我们回信,让我们感动。师:是啊!巴金爷爷在老年的时候得了重病,他的手一直在抖,有时只能用左手推着右手写字,这哪是在写信,而是在耗费生命啊!他之所以坚持回信是因为对孩子们的爱 板书:爱谁来读?刚才你为了读出这笔在巴金爷爷有千斤重,你读得很重,其实有时我们也可以重音轻读。生:读(读得有感情)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师:这“千斤重”的笔是“千斤重”的爱啊!还有哪些句子能看出巴金爷爷爱孩子?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同学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这里“我终于拿起笔”中

3、的“终于”能省略吗?“终于”强调在巴金爷爷写字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给家乡孩子写信。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多么多么”写出了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关爱,两个“多么”表达迫切的心情。我刚刚已经从你的读中听出来巴金爷爷迫切想见到孩子们的心情。因为指板书除了关爱孩子,你还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4)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巴金为什么写作?巴金爷爷的作品无不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练习用“不是而是”说话(5

4、)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用一个词概括巴金的人生观就是(板书奉献) 为什么要奉献呢?能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吗?出示:“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人生需要奉献,因为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奉献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奉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奉献就是为别人花费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当我们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

5、”奉献给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板书:生命开花巴金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吗?请读读这段文字出示:(作家卡片上面的话)巴金家中的有80多个书架,书橱里都装着满满的书,连家人也无法统计出具体数目。从1981年起,他就开始一车一车地往外捐,至今已先后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其他地方捐出了各类图书近3万册,期刊1万多册。巴金的一生中,究竟为慈善事业捐出多少款项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其家人透露,在巴老的最后时刻,他们还以巴金的名义捐出一笔了2万元的善款。希望办公室的登记册上显示以下一些数字:11年来,巴金托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以“李尧棠”的本名先后27次将其稿酬捐赠给希望工程,

6、捐款总额高达565734元,其中1996年5月6日捐赠的一笔稿酬是3.4万元港币。小结:巴金爷爷用一生的作品和行动诠释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那就是奉献,让生命开花。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就能使自己的生命开花呢?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出示: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让我们重温巴金爷爷的这句话吧,齐读“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终于”这个词语在文中第二次出现,这一次它强调了什么呢?(出示图片)这就是巴金爷爷,他坐在轮椅上,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地凝视着前方,身后蜿蜒的石子路向远处延伸。此时的巴金,已经是87岁的高龄了,在人生之路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悟出这个道理他经历了怎样的一生的努力思索和不懈追求啊!再读!同学们,巴金爷爷的信读到这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吗?三、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在字里行间认识了一位关爱孩子、乐于奉献、珍惜时间的伟大灵魂。他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灵魂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