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03.080A12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42022022视光学检查规范Specification for Optometric2022-01-28发布2022-02-28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T 42022022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人员、检查室、设备、视标及视力表要求15 视光学检查内容26 视光学检查要求37 检查报告6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检查用视标及相应的提问方式7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有效镜度换算表13附 录 C(资料性附录)视光学检查表14 IDB 32/T 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
2、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编写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眼镜光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南京远望视光学研究所、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州武进新梅医疗门诊有限公司、丹阳市眼视光研究学会、广西明见视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云端数位视光产业园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眼镜人论坛、昆山市玉山镇博客眼镜、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淮庆、顾海东、易先群、林眉德、王秀华、王新梅、景娇
3、娜、郭锐、王晶、刘无敌、王枫、吴盛兰、刘宝、李小笠、黎鸿晟、朱建强、包娜。DB32/T 42022022视光学检查规范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视光学检查的术语和定义、人员、设施、设备要求、检查内容、视光学检查要求、检查报告等。本文件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相关眼视光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的视光学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397-2011 眼科光学 术语QB/T 5448-2019 眼科光学 验光配镜技术规范DB32/T 2728-2015
4、 眼镜验配服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26397-2011、DB32/T 2728-2015与QB/T 5448-2019中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眼生物测量仪 Optical Biometer用于测定人眼结构与形态相关物理参数的仪器,是视光学检查中的重要设备。3.2调节放松 Regulation and relaxation视光学检查中,为了避免调节干扰,利用药物或物理方式使睫状肌完全或部分处于松弛状态。3.3近融像性聚散 Near melt image convergence and dispersion为了保持双眼注视不同距离目标形成双眼单视而产生的聚散运动。3.4
5、调节性聚散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由调节反应引起的聚散。3.5分视 Split vision视光学检查中,采用偏振、红绿、马氏杆等手段,让左右眼看到的像全部或者部分分离。4 人员、检查室、设备、视标及视力表要求4.1 人员要求视光学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必备的视光学知识,拥有相应的职业资质证书。 视光学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常见眼病的检查能力。4.2 检查室要求视光学检查室要求应符合DB32/T 2728-2015中4.3.1的要求。视光学检查室内,检查工位的最大照度应不低于DB32/T 2728-2015中4.2.2的要求。放置眼生物测量仪、裂隙灯、眼底检查设
6、备的检查室宜为暗室。4.3 设备要求视光学基础检查单位应配备综合验光仪、升降椅、视力表(宜使用投影视力表或液晶视力表)、检影镜或电脑验光仪、裂隙灯显微镜、标准镜片箱、试镜架以及手持式交叉圆柱镜(0.25D和0.50D)、瞳距仪、焦度计。视光学专业检查单位及眼科相关专业机构在视光学基础检查单位基础上,还应配备眼生物测量仪、同视机、角膜地形图、眼底照相机、非接触式眼压计等。4.4 视标及视力表要求屈光检查视标由红绿对比视标、散光板视标、远交叉十字视标、点状视标或数字8视标等组成。双眼视检查视标由红绿分视斜视定性定量视标、偏振分视斜视定性定量视标、worth四点视标、水平对齐视标、垂直对齐视标、立体
7、视标、双色偏振平衡视标、偏振平衡视标等组成。配备C字视力表。视力表的记录方式应采用小数和分数的记录方式。5 视光学检查内容5.1 检查前准备工作开始前,打开并检测全部视光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工作开始前,打开并检测全部眼科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每次检测前,对相关设备进行消毒。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应符合DB32/T 2728-2015中4.4.1的要求。5.2 视光学检查项目列表表1 视光学检查项目列表序号项目眼科检查初查屈光检查双眼视检查精调试镜检查1问诊旧镜测量调节放松斜视定性定量检查双色偏振平衡检查2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瞳距测量第一次确定最小弥散圈位置融合功能检查斜视复查3裂隙灯检查电脑验光散
8、光初查前雾视近融像性聚散检查不等像检查4眼压测量检影验光散光初查近调节性聚散检查球柱镜度精调表1 视光学检查项目列表(续)序号项目眼科检查初查屈光检查双眼视检查精调试镜检查5眼底检查第二次确定最小弥散圈位置立体视觉检查二次双眼平衡检查6同视机检查散光精调试镜7球镜精调6 视光学检查要求6.1 问诊6.1.1 了解被检者是否存在视觉问题。6.1.2 了解被检者的健康状况。6.1.3 了解被检者是否有外伤史。6.1.4 了解被检者的配镜史。6.2 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眼生物学参数测量数据宜包括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前后曲率、瞳孔直径、角膜直径、kappa角等。6.
9、3 裂隙灯检查6.3.1 进行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前段的相关检查。6.3.2 进行眼表及眼附属器的相关检查。6.3.3 进行角膜接触镜验配及适配评估。6.4 眼压测量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6.5 眼底检查使用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检查,也可使用检眼镜。6.6 同视机检查6.6.1 水平及垂直性斜视检查。6.6.2 旋转性斜视检查。 6.6.3 麻痹性斜视检查。6.6.4 三级视功能检查。6.7 旧镜测量应符合DB32/T 2728-2015中7.1的要求。6.8 瞳距测量使用瞳距仪测量瞳距,或使用瞳距尺及综合验光仪十字片测量瞳距。6.9 电脑验光使用带有角膜曲率测量功能的电脑
10、验光仪。6.10 检影验光6.10.1 对被检者屈光不正度数进行客观定性定量检查。6.10.2 对被检者屈光间质进行评估。6.10.3 观察被检者瞳孔形状与对光反射。6.11 调节放松6.11.1 用物理雾视方式放松调节。6.11.2 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或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可用药物方式使睫状肌麻痹放松调节。6.12 第一次确定最小弥散圈位置6.12.1 红绿双色对比法,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6.12.2 远交叉十字线法,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2。6.13 散光初查前雾视6.13.1 有散光预加时直接去掉预加散光完成雾视。6.13.2 如预加散光去掉后被检者报告各线条依然等清,则
11、增加0.50DS球镜完成雾视。6.13.3 无散光预加时加+0.50DS球镜完成雾视。6.14 散光初查6.14.1 初查散光轴向,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3。6.14.2 初查散光度数,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3。6.15 第二次确定最小弥散圈位置6.15.1 红绿双色对比法,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6.15.2 远交叉十字线法,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2。6.16 散光精调6.16.1 散光轴向精调,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4。6.16.2 散光度数精调,使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4。6.17 球镜精调6.17.1 红绿双色对比,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6
12、.17.2 远交叉十字线,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2。6.18 斜视定性定量检查6.18.1 马氏杆法。a) 水平马氏杆进行水平斜视定性定量检查,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5.1;b) 垂直马氏杆进行垂直斜视定性定量检查,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5.2;C) 双垂直马氏杆进行旋转性斜视检查,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5.3。6.18.2 双色分视法,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6。6.18.3 偏振分视法,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7。6.19 融合功能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复视检查及抑制检查,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8。6.20 近融像性聚散检查在33cm处使用近马氏杆破坏近
13、融像后进行检查。6.21 近调节性聚散检查在6.20检查数值基础上,增加+3.00DS放松调节后进一步检查。6.22 立体视觉检查对立体视进行定性检查,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2。6.23 双色偏振平衡检查6.23.1 进入双色偏振平衡之前,应将综合验光仪上的屈光度数调整后,按规范顺序置入瞳距合适的试镜架上,再次精确调整。调整值参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B.1有效镜度换算表。镜片摆放顺序由内而外分别为:主度球镜、柱镜、小梯度球镜和棱镜,见图1。图1 试镜架标准镜片放置要求6.23.2 整体询问,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9.1。6.23.3 单眼对比,在调节等同状态下对单眼屈光状态进行
14、调整,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9.2。6.23.4 左右眼交叉对比,进行双眼平衡,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9.3。6.24 斜视复查6.24.1 马氏杆法,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5。6.24.2 双色分视法,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6。6.24.3 偏振分视法,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7。6.25 不等像检查6.25.1 当两眼为水平轴向散光屈光参差时,使用垂直对齐视标,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1。6.25.2 当两眼为垂直轴向散光屈光参差时,使用水平对齐视标,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1。6.26 球柱镜度精调6.26.1 球镜欠矫过矫试验。a) 红绿对比法;
15、b) 加减正负球镜法。6.26.2 柱镜欠矫过矫试验。a) 交叉圆柱镜法;b) 散光板法。6.26.3 再次球镜欠矫过矫试验。6.27 二次双眼平衡检查6.27.1 偏振平衡,选用视标及提问方式见附录A.10。6.27.2 交替遮盖平衡。6.28 试镜通过试镜了解被检者视觉的清晰度与舒适度,必要时作适当调整。7 检查报告7.1 基础信息应含有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7.2 健康状况7.2.1 被检者是否存在与眼有关的遗传性疾病。7.2.2 被检者是否存在与眼有关的基础性疾病。7.2.3 被检者是否存在与眼有关的外伤史。7.3 屈光检查数据7.3.1 旧镜测量数据。7.3.2 主观
16、验光数据。7.4 双眼视检查数据7.4.1 斜视定性定量检查数据。7.4.2 近融像性聚散检查数据。7.4.3 近调节性聚散检查数据。7.4.4 立体视觉检查数据。7.5 眼科检查相关数据及相关内容7.5.1 各项眼生物学参数测量数据。7.5.2 眼压数据。7.5.3 眼前节检查内容。7.5.4 眼底检查内容。7.5.5 同视机检查内容及数据。13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检查用视标及相应的提问方式A.1 红绿对比视标图A.1为红绿对比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弥散圈判断或球镜调整时,提问方式:58清楚还是85清楚;34清楚还是43清楚;29清楚还是92清楚。若被检者出现迟疑时:左边的58和右边的85
17、哪个清楚;左边的34和右边的43哪个清楚;左边的29和右边的92哪个清楚。必须解释时:对比红色中的58和绿色中的85哪个清楚;对比红色中的34和绿色中的43哪个清楚;对比红色中的29和绿色中的92哪个清楚。图A.1 红绿对比视标A.2 远交叉十字线视标图A.2为远交叉十字线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球镜调整时,可以使用黑或者清晰作为横竖线对比的依据。提问时询问被检者竖线黑还是横线黑或竖线清晰还是横线清晰作为对比的依据。图A.2 远交叉十字线视标A.3 散光板视标图A.3为散光板视标,使用虚线段散光板提问时,被检者的散光客观值或预估散光度低于-1.00DC时,问:图中哪根线条比较黑或者比较清楚。当被检
18、者的散光客观值或预估散光度高于-1.00DC时,直接问:图中哪根线是实线;使用实线段散光板提问时,直接询问被检者图中哪根线条黑或者清楚。图A.3 散光板视标A.4 散光精调视标A.4.1 图A.4为数字8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散光精调时,数字8的大小选择标准为在被检者眼前置入0.25D交叉圆柱镜后可见的最小数字8,正常情况下该视标大小约为0.6或0.7视标大小。使用数字8进行散光精调时的提问方式,直接询问哪一面像8,精调至两面都像或者都不像8后,继续询问哪一面8更加清楚,两面一样清楚或一样模糊作为散光精调的终点。在检查开始前被检者表现出犹豫或不理解时,应向被检者说明如果不像8,可能像0、6、3、
19、9、a、s或B。图A.4 数字8视标A.4.2 图A.5为蜂窝点状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散光精调时,要求被检者说出哪一面更黑更实,更黑更实的一面为清晰。当被检者对黑的敏感度不强,则需要强调以实心、空心作为清晰的依据,直至两面一致。图A.5 蜂窝点状视标A.5 马氏杆分视点状视标A.5.1 水平斜视检查时右眼放置水平马氏杆,如图A.6所示,首先让被检者用右眼找到竖线,被检者确定找到竖线后询问被检者“竖线有没有穿过圆点”,被检者回答竖线穿过圆点则为正常;如果被检者回答竖线没有穿过圆点则说明存在水平斜视,继续询问“竖线在圆点的左边还是右边”,调整棱镜直至被检者报告点线重合。最终显示棱镜的底向为水平斜视
20、定性结果,显示的棱镜量值为水平斜视的定量结果。正位眼 内斜视 外斜视图A.6 水平马氏杆配合点状视标检查水平斜视A.5.2 垂直斜视检查时右眼放置垂直马氏杆,如图A.7所示,首先让被检者用右眼找到横线,被检者确定找到横线后询问被检者“横线有没有穿过圆点”,被检者回答横线穿过圆点则为正常;如果被检者回答横线没有穿过圆点则说明存在垂直斜视,继续询问“横线在圆点的上面还是下面”,调整棱镜直至被检者报告点线重合。最终显示棱镜的底向为垂直斜视定性结果,显示的棱镜量值为垂直斜视的定量结果。正位眼 左眼上斜或右眼下斜 左眼下斜或右眼上斜图A.7 垂直马氏杆配合点状视标检查垂直斜视A.5.3 旋转性斜视检查时
21、,如图A.8所示,右眼前放置红色垂直马氏杆,左眼前放置白色垂直马氏杆,并在右眼前加基底向上的棱镜将两条平行的横线略微上下分开。先让被检者分别用右眼观察红色横线,左眼观察白色横线,并确认红色横线在白色横线的下方。被检者确认好之后,问被检者“两条横线是否平行”,如果平行则正常;如不平行则追问“两线左边间距小还是右边间距小”。线条不平行说明存在旋转性斜视,倾斜的线条所对应眼为异常眼。图A.8 双马氏杆配合点状视标检查旋转性斜视A.6 双色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图A.9为双色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斜视定性定量检查时,直接询问被检者“十字在圆心吗”,在圆心则无斜视,询问结束。如不在圆
22、心,则追问十字在圆心的上下左右哪个位置。确定十字与圆的位置关系后,使用棱镜将十字调整至圆心,过程中需要不断询问被检者所观察到的位置变化情况。最终显示棱镜的底向为斜视定性结果,显示的棱镜量值为斜视的定量结果。图A.9 双色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A.7 偏振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图A.10为偏振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使用此视标进行斜视定性定量检查时,需要分别对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检查提问。在确定是否有水平斜视时,通常询问:“竖线在不在横线缺口的中心”,如被检者回答不在,则需要追问“在横线缺口的左边还是右边”,以定性水平斜视。进行垂直斜视检查时,则需提问“横线在不在竖线缺口的中间”,如果不在则
23、追问“在竖线缺口的上面还是下面”,以定性垂直斜视。确定横竖线的位置关系后,使用棱镜将横竖线调整至正确的位置,过程中需要不断询问被检者所观察到的位置变化情况。最终显示棱镜的底向为斜视定性结果,显示的棱镜量值为斜视的定量结果。图A.10 偏振分视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A.8 融合功能检查视标融合功能检查时使用worth四点视标,用红绿进行分视,如图A.11所示。图中为两种常见的worth四点视标。使用四个圆的worth四点视标检查时,直接询问被检者“看到几个圆”。而使用由三种图形构成的worth四点提问时,首先要询问被检者“看到几个图形”,如果被检者回答4个则不需要继续询问。如果回答为3个时,则需要
24、被检者详细描述看到的每一种图形及数量。一旦出现下方的白圆变为红绿两个圆的复视情况时,进一步询问红圆和绿圆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定性斜视的特性,此时应这样提问:“你看到的下方红圆与绿圆是什么位置关系或红圆在绿圆的哪边”。正常所见图A.11 worth四点视标A.9 双色偏振平衡视标A.9.1 整体询问阶段要求被检者报出视标内的数字,如“请报出视标上的所有数字”,如图A.12所示。A.9.2 单眼对比阶段询问被检者“9和6是9清楚还是6清楚,3和5是3清楚还是5清楚”,如图A.12所示。A.9.3 左右眼交叉对比阶段询问被检者“9和5哪个清楚,3和6 哪个清楚”,如图A.12所示。图A.12 双色偏振
25、平衡视标A.10 偏振平衡视标图A.13为偏振平衡视标,使用此视标检查时直接询问被检者“上一行视标和下一行视标哪行清楚”。图A.13 偏振平衡视标A.11 不等像检查视标A.11.1 使用水平对齐视标时,如图A.14所示,询问被检者“视标中上下半框大小是否一样”,如果被检者回答不一样,进一步询问“上面大还是下面大”。A.11.2 使用垂直对齐视标时,如图A.14所示,询问被检者“视标中左右半框大小是否一样”,如果被检者回答不一样,进一步询问“左边大还是右边大”。A.11.3 不等像检查定量时半框大小相差一个边宽,存在7%的不等像;相差半条边宽,则存在3.5%的不等像。水平对齐视标 垂直对齐视标图A.14 不等像检查视标A.12 立体视觉检查视标A.12.1 二视标立体视标图A.15为二视标立体视标,其中左图为视标的实际状态,右图为偏振分视后,双眼正常看到的状态。使用此视标检查时询问被检者“上下线条哪根线条凸起于圆点前,哪根线条凹陷于圆点后”或“哪根线条离你近,哪根线条离你远”。图A.15 二视标立体视标A.12.2 四视标立体视标图A.16为四视标立体视标,其中左图是视标的实际状态,右图为偏振分视后,双眼正常看到的状态。使用此视标检查时询问被检者“上下左右四根线条是凸起于圆点前,还是凹陷于圆点后”或“这四根线条离你近还是圆点离你近”。被检者能正确回答出点线的位置,则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460-2025钢丝绳在无轴向载荷条件下钢丝绳径向刚度的测定
- 护理课题项目申报书
- 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使命的契合计划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的章节梳理试题及答案
- 银行客户管理与信息系统整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务合规性审查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沟通技巧考试题目及答案
- 项目管理伦理与责任探讨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疫苗研发问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实践能力强化试题及答案
- 爱护环境主题班会课件
- 大班游戏活动案例《快乐沙池》
- 糖尿病饮食指导护理
- DB41T 1633-2018 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规范
- 连续梁线型控制技术交底
-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T-CPQS C017-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衍生产品 树脂类艺术品
- 网络安全众测服务要求
- 《茶学概论》课件
- 肠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