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_第1页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_第2页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_第3页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_第4页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报告人:黄永超 学号:222011320280010 日期:2013-11-10 贵州土壤的特点: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中黄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8.6%,其次是石灰土,占24.4%,其它还有红壤、黄棕壤、山地灌木草甸土、砖红壤性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土壤类型1、 黄壤。 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于黔中、黔北、黔东海拔7001400米和黔西南海拔90018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杉树、油菜、茶树等酸性植物生长,垦耕后适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作物。3、石灰土 广泛于石灰岩地区,以黔中、黔南分布最广。 适宜柏树、乌桕、杜仲等生长,垦耕后适种性广,特别是玉米、豆类。 土壤类型3、山地灌木草甸土

2、主要分布于黔东北海拔2200(2300)和黔东南1800以上山体和山脊:梵净山茴香坪、雷公山雷公坪,黔西北2700以上的山体和山脊:韭菜坪。气候寒冷,可适当放牧。4、红壤 主要分布于铜仁、 黔东南海拔700米以上和黔南,黔西南海拔4509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松、杉、油菜、油桐、亚热带果木及经济作物生长。土壤类型5、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于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湿热地区。垦耕后适种玉米、甘蔗和油菜。6、黄棕壤 主要分布于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 垦耕后适种马铃薯、玉米、荞子等。7、紫色土主要分布于黔北赤水、习水、仁怀一带。 黄壤1简介2分类3剖面形态4基本性状5形成6利用简介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等省

3、,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在山地的垂直带谱中,黄壤下部一般是红壤,上部以黄棕壤为多。黄壤的形成包含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由于高温多雨、岩石风化强烈,在成土过程中难移动的铁、铝在土壤中相对增多;土壤终年处于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土体中大量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分类黄壤多见于原生植被保存较少,次生栎类灌丛和稀疏马尾松、杉木混交林较多的山地,有机质含量随自然植被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灰化黄壤多见于海拔较高、森林保存较好、郁闭度较大的地段,有明显的枯枝落叶层,

4、表土呈强酸性,有机质含量达10%以上。表潜黄壤多见于亚热带山地的山脊地带,常年云雾弥漫,相对湿度较大,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水分常呈饱和状态而有滞水现象,表层有机质含量达20%左右。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剖面形态黄壤的基本发生层仍为腐殖层和铁铝聚积层,其中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乃是其铁铝聚积层,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而呈现鲜艳黄色或蜡黄色。其典型剖面形态如下:O层:枯枝落叶层,厚1020cm左右,受到程度不同的分解。A层:为暗灰棕( 5YR4/2)至淡黑( 5Y3/1)的富铝化的腐殖质层( Ah),厚1030cm,具核状或团块状结构,动物活动强烈。AhBs是过渡性亚层。B层:呈鲜艳黄色或蜡黄色

5、的铁铝聚积层,厚1560cm,较粘重,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带光泽的胶膜,为黄壤独特土层,用Bsg表征此层特征。C层:多保留母岩色泽的母质层,色泽混杂不一基本性状1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使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铁铝B层;粘粒硅铝率为20 25,硅铁铝率20左右;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亦有三水铝石出现;黄壤质地一般较粘重,多粘土、粘壤土。3由于中度风化强度淋溶,黄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交换性酸以活性铝为主,每百克土410cmol(+)kg-1,最高达18cmol(+) kg-1;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低,盐基饱和度小于20%,比红壤低。4因湿度大,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0

6、200g kg-1,较红壤高12倍,且赘合淋溶较 强,表层以下淀积层亦在10 g kg-1左右;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黄壤质地 粘,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每百克可达2040cmol(+) kg-1。开垦耕种后表层有机质可急 剧下降至2030 g kg-1,而盐基饱和度和酸碱度均相应提高。形成黄壤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富铝化作用指铁、铝在风化壳或土壤中富集的过程,是所有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共有过程。由于这些地区高温多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成土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以及水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先后受到破坏和淋失,移动困难的铁、铝含量就在土壤中相对增多。氧化铁的水

7、化作用是由于土壤终年处于雨量足、云雾多、相对湿度大(通常在75%以上)、水热状况稳定的环境中,土层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吸湿水含量在10%左右),因而土体中大量的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使心土层呈黄色。利用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分布于中山山脊和分水岭地区的表潜黄壤和灰化黄壤,因处于海拔高、坡度陡、土层薄的地段,种植农作物或经济林木均不适宜;在其所在的原始林地宜以护林和采集、培育药用植物为主。对分布于高原丘陵地区的黄壤,尤其是老红色风化壳或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如所处地形坡度较小、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则可发展农业和农、 林综合利用。丘陵下部缓坡和谷地可种水稻、玉米和麦类;

8、丘陵中、上部可以发展果树、茶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和薪炭林。已耕种的黄壤为防治土壤侵蚀,宜进行以山、水、田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并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石漠化贵州土地资源贵州土地资源的特点:“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贵州土地土地资源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吞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吞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贫困问题加剧贫困问题加剧危及两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危及两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耕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发育。由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的土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决定了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

9、石漠化程度高。碳酸盐类岩石在受水溶蚀的情况下,易使地块破碎,固体物质中的钙、镁还易随水流失,从而导致贵州土壤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发展困难。岩溶山区也有以下优势岩溶山区也有以下优势 :环境质量较好环境质量较好,在较小的范围内具有多变的独特的小环境在较小的范围内具有多变的独特的小环境,有利于有利于物种丰富、珍稀种多的生物群落生存发育,形成了土特产较多的优物种丰富、珍稀种多的生物群落生存发育,形成了土特产较多的优势势;小气候类型多小气候类型多,适宜发展多种生物适宜发展多种生物;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能源和水量。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能源和水量。这些条件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优异的条件,因而岩溶山区有发展特产型生态农业的基础。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