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 :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辨证论治 : 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 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五脏一体观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形神一体观 :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
2、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异病同治 :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阴阳互根 :
3、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阴阳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 :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阴阳转化 :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自和 :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
4、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 :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相生 :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人体之气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
5、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津血同源: 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 这种关系称为 “津血同
6、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痰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
7、物。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阴阳互损: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阴阳格拒: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雍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阴
8、气或阳气的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由于机体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滞: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得益中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
9、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症。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知识点:1、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相传系扁鹊所作,基本理论脉学。2、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外感病(六经辨证)和金匮要略内伤病杂病(脏腑辨证)。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 种,提出了四气五味 七情和合(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理论。4 、主要代特点学派学术思想用药特点代表作表人物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六气皆
10、从火化寒凉清热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从正攻邪派邪非人身所有, 邪去正自以汗、吐、下三法攻儒门事亲安邪李杲补土派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脾胃脾胃论内外伤感惑论朱震亨(丹溪)滋阴派相火的常变规律;阳常有余滋阴降火格致余论阴常不足5 、温病学派;.主要代特点学术思想代表作表人物吴有性(又可)创戾气说,温病传染性规律瘟疫论叶桂(天士)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透营转气)温热论薛雪湿热病规律湿热条辨吴瑭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温病条辨6 、清 .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淤血致病理论7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
11、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辨证论治8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属空间(方位)时季温湿重性亮度事物运动状态性间节度度量状阳上外左南天昼春温干轻清明亮弥散上升动兴奋亢进夏热燥阴下内右北地夜秋寒湿重浊晦暗凝聚下降静抑制衰退冬凉润9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0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
12、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11 、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五五五五五五季五五腑五形情五变 五 五五音 味 色气 化方脏官体志声动 华 液神角 酸 青风 生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 爪 泪魂徵 苦 赤暑 长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面 汗神宫 甘 黄湿 化中长夏土脾胃口
13、肉思歌唇 涎意商 辛 白燥 收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毛 涕魄羽 咸 黑寒 藏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发 唾志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人
14、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相关脏腑的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元气的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宗气的生成与分布: (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形成宗气。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吸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
15、身。生理功能: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营气的生成: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生成: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血的生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血液运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血的功能:濡养和化神津液的区别:质地流动性分布位置功能津清晰大皮肤、肌肉、口窍、渗入血脉滋润液稠浊小骨节、脏腑、脑髓营养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输布: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 脾气散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
16、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通畅,促进了津 液输布的通畅;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病机治法五脏实体与化生、贮藏有关多虚多补六腑中空、有腔、间隙受盛、传化水谷多实多泄奇恒之腑似腑贮藏精气五脏:心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生理特
17、性:为阳脏(火脏)而主通明。肺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 ; 4、在液为涕; 5、与秋气相通脾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1 、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肝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径)主藏血(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生理特性 : 肝为阳脏、肝气升
18、发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生筋、肝为罢极之本、爪为筋之余);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应肾为封藏之本,肾生骨髓;.1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 i 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统称。胆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胆有“中精之府” 、“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胃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通降(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行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粪便有节制的排出体外);喜
19、润恶燥小肠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部位之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三焦气化)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上焦: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生理特点“如雾”,喻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作用。生理特点“如沤” ,表述了脾胃肝胆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生理特点“如渎”,喻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
20、的生理和排泄二便的功能。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女子胞主要生理机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女子胞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是脏腑、天癸、经脉、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 经脉十二经别:从12 经脉别行的正经经络系统别络:较大的分支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内属脏腑同12 经直接络属内外连属十二经筋外连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手三阴经
21、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阴经(属脏)表里 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前缘手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上肢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前缘足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下肢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头面部的分布)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
22、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后头部。 (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躯干部的分布)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性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 ,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部;循行于腹面部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
23、功能: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督脉的功能: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任脉的功能: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冲脉的功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女子月经及孕育技能有关经络的生理机能:1、沟通联系作用(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2、运输渗透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影响体制的因素: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亢奋、偏热、多动)偏阴质(抑制、偏寒、多静)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
24、地域性、相兼性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火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邪易致疮痈。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多挟湿。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
25、伤及内脏(七情损伤相应之脏;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易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3、多发为情志病证;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瘀血的形成: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疼痛(刺痛) 、肿块、出血、色紫黯、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的含义虚实错杂: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
26、存在的病理状态虚实转化: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虚实真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阴、阳偏胜的特点与临床特点阳偏胜:即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表现为实热证。临床特点:热、动、燥阴偏胜:即阴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表现为实寒症。临床特点:寒、静、湿阴、阳偏衰的特点与临床特点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虚寒证。临床特点:以肾阳虚为主。阴偏衰:即阴虚。是指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虚热证。临床特点:以肾阴虚为主。内生“五邪”:1、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正治(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治标与治本:缓则治其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此时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急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制造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培训考核试卷
- 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关键装备与材料考核试卷
- 植物油加工中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考核试卷
- 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品牌推广与传播考核试卷
- 区块链在教育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春节团圆安全生产的领航者考核试卷
- DB11∕T 1767-2020 再生水利用指南 第1部分:工业
- 黄色梅花课件教学课件
- 谈心交流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理财规划》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船舶租赁尽职调查
- 统编教学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细菌世界历险记》导读课课件
-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逆境生理
- 【课件】比的基本性质
- 小学英语人教新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3Animalsunit3storytime
-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
- 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篇
- 中国旅游嘉兴风土人情城市介绍旅游攻略PPT图文课件
- 出口退税培训课件
- 校外培训机构消防演练方案(精选1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