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_第1页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_第2页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_第3页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_第4页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评价方法,评价与西药、中药或其他治疗方式相比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即时、近期和远期疗效,对临床应用不同蜂针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电子检索CMB disc(19782014年)、CNKI(19792014年)、VIP(19892014年)、万方(19982014年)、PubMed(19662014年)、EMbase

2、(19802014)和Coehrane library (ISSue4,2013)并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相关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nae Review Handbook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0软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系统评价。2.临床研究:2.1分组方法:采用SPSS19.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蜂针大剂量组(蜂针1组),61例;(2)蜂针小剂量组(蜂针2组),61例;(3)西药对照组(西药组),61例。2.2治疗方案:蜂针大剂量组和蜂针小剂量组均采用家养中华

3、蜜蜂,活蜂经穴螫刺治疗,治疗前必须先做蜂毒过敏试验。以阿是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采用游丝镊夹住活蜂蜂腰段,直接用活蜂在穴位上螫刺,留针15分钟为操作方法。蜂针大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2只,前10次每次2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2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5只以上,3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蜂针小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1只,前10次每次1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1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10mg qW,塞莱昔布(西乐葆)0.2g qd,病情严重时塞莱昔布片加至0.2g bid,病情缓解逐渐减量,直至不服为止。各组疗程均为

4、8周,收集各观察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资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4、8周,随访1个月时及随访3个月时,共5个时点进行采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自我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HAQ)、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 ive protein, CRP)、DAS28(disease act ivi ty score in28j

5、oints, DAS28)评分等疗效指标,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以随访3个月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疗效指标,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远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蜂针治疗的安全性。2.3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应用exce1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O.05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自身治疗

6、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若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则采用多组秩和检验;各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s,共694例受试者。采用Jadad i分法,Jadad'S评分均在2分或1分。6项只提及“随机”字样,4项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其他均未阐述具体方法。所有试验均未采用分配隐藏,均未提及采用盲法情况,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5项试验提及“脱落或退出”病例。对11个研究资料合并进行Meta分析,包括2篇蜂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与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芬必得

7、+中药熏洗与甲氨喋呤+芬必得比较、1篇蜂针与甲氨喋啶或瑞得金诺芬+非甾体类的止痛药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比较,1篇蜂针与中药辨证治疗比较,1篇蜂针+青霉素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中药外敷+青霉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较,1篇蜂针+养血通痹汤加减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激素比较,1篇蜂针与布洛芬+中药比较,1篇蜂针与矿泉浴比较。其合并分析结果提示:与甲氨蝶呤等常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西药治疗相比,蜂针在减少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缩短晨僵时间、降低RF滴度方面均显著优于甲氨蝶呤,但在关节压痛数减少、血沉降低方面与甲氨蝶呤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2.临床研

8、究2.1本研究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3例,其中脱落病例9例(蜂针大剂量组4例,蜂针小剂量组3例,西药对照组2例),3例因违反治疗方案,服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而被剔除(蜂针小剂量组1例,西药对照组2例)。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共171例,病例脱落率为4.92%,剔除率为1.64%,脱失率6.56%,小于20%。2.2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三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和自身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随观察时点的推移,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4周时除关节肿胀数外,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随访

9、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蜂针大剂量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蜂针大剂量组RF改善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小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

10、4、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疗效均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在DAS28疗效方面,西医DAS28评分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7.72%,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44%,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经统计分析,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6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经统计分析,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1、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7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在治疗期间,蜂针大剂量组及蜂针小剂量组均有发生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针刺部位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均未予任何处理,几天后自行缓解。西药组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发热及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未予任何处理,未出现明显异常,几天后自行缓解。因此,蜂针总体属于安全的治疗措施。结论:1.文献研究:现有研究显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试验措施大多不一致,可合并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资料少,本研究中纳入文献在质量及数量上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分析结果提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优势比较明显,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2.疗效评价:蜂针不同剂量组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自我总体评价及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CRP、ESR、RF、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QA评分。其中,除关节肿胀数外,蜂针大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