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义疏或称讲疏,本是佛门讲经和玄学清谈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以 疏通文字、讲解义理为主,方式较为自由,内容也较为详细。(4)春秋五种书籍,典的只有易、春秋五种书籍,的书:周礼、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典的只有易、诗、书、礼、被称为五经"O (2) . 3.'十三经"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2. "五经诗、书、礼、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 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它 们因之也都取得了 "经"的地位;春秋经是鲁国的国史

2、,有三部注解它的书,在多 数情况下,春秋分别与它们合编在一起,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三传,,0 “三礼”、“三传”加上易、书、诗到了唐代就被称为“九经” 0唐文宗开成年间在九经之外又增加 了孝经、论语、尔雅,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升格为“经,儒家经典的 结集才告结束,"十三经"的格局延续至今。(2) 4. 四书"一一指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首先提出四书并行的是北宋的程颖、程颐,他们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合称四书",抬到与六经相等的地位。而四书真正成为 独立的整体,取得足以与六经抗衡的地位,则是在南宋

3、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之后。 元、明、清三代都把四书列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举子应试的最正统、最标准的基本教材,影响是巨大的。(5、6)5. 考据一一作为一种治学方式,考据主要指对古籍的文字的形、音、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 制度等进行考核辨证,并根据对事实的考核和对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出一 定的结论。(7)6. 古籍一一通常是指在现代印刷技术引进前,我国用传统方式刊印的书籍,它的装帧方式 不同于现代书籍,旧时称后者为“洋装书,相对称前者为述戋装书 O ( 7)7旧注一一主要指在民国以前的学者对古籍所作的注释,通常的形式是正文大字,注文小 字双行,在正文每句或每章之下。

4、'双行小注''几乎成了古籍注释的代名词。(7)8注疏一一注疏体是经注的一种标准体式,也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常见的体式。作为经注, 它兴起于唐而完成于宋。十三经注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疏不破注。(& 9).9. 补注可以理解为注疏体之变形,在形式上它是先录一前人的注释,继之以补注作者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发挥。现存最早的古籍注释以补注形式岀现的是南宋洪兴祖的楚辞 补注,它是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补注。(11)10. 集注就是集众家之说而为之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古今有关的注释,加以比较分析。二是在集前人注释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14)11 .评注一一就是在注

5、释之外,再加上不同角度的评论,或艺术风格的分析,或 思想观点 的解说,或写作技巧的揭示,多用简洁明白的语言以为论断,少有反复申说者,其中警 策之语,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0)12.校注一一即校勘加注释。所谓校勘,是在阅读和整理古书之前,正本清源的一项工 作,即把不同的版本和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加以对比核查,把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 岀现的讹误。诸如脱字、讹字、衍文、错简、颠倒、混淆、误解等一一加以订正。(21、22)二、填空题:1 .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 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情。(1)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

6、理的书籍。 (国家法定)的经 典,获得了统治意2ytPDeUi s叩n3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典的只有(易、秋)五种书籍,称为“'五经 O ( 2)4礼有“三礼,它们是(周礼、诗、书、礼、春2(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 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 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仪礼、礼记),春秋有 “三传",它们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所以到了 唐代就有了 "九经"之名。的经书注5唐文宗开成年间,在"九经”之外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和尔 雅)三部书,于是就有了 '十二经"之名目。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升

7、格为经, 儒家经典的结集才告结束,十三经的格局延续至今。(东6所谓(经注,就是围绕十三部儒家经典展开的,(西汉)时代 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3) “皿也较两汉7 .注释始于(经注),(经注)以外的注释,(西汉)也已岀现;到了 汉),注释的范围有所扩大,除经书外,史书、子书及文集等都有注释出现。8魏晋南北朝时期,非经书注释不仅数量多范围广,而且在注释体例上 有了明显的发展,(义疏)的注释方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兴盛起来的。(4)9 .隋唐时期,注释之学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是经注岀现了(五经 正义),第二是在经注之外,岀现了几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注本,如(文 选)李善注,史部中有司马贞(史记索隐)、

8、张守节(史记正义),它们与 (裴马因)的(史记集解)合称史记(“三家注")O (5).10宋元明时期的注释特点是,消除其今古文经学家的门户之见,注释之学被 称之为("求变求新)的时代。宋明理学家运用(思辨)的方法深入挖掘儒家 经典相关的范畴的内涵,从(哲学)的角度阐释它们的意义,确定其价值,把儒学经典 (哲学化),是宋明理学对经学发展的贡献,也是对注释学发展的贡献。12与宋明理学对注释学贡献有关的是("四书")观念的提出和(朱熹四书 章句集注)的编著。13首先提出四书并行的是北宋的程颖、程颐,他们把(大学、中庸) 两篇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

9、)相提并论,合称"四书, 抬到与六经相等的地位。而四书真正成为独立的整体,取得足以与六经抗衡的地位,则 是在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之后。14宋代诗文评点成就最为卓著者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宋人开始的 诗文评点,还开启了明清时期小说评点,出现了小说评点大家。(6)15(清)代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时期。作为一种治学方式, (考据)主要指对古籍的文字的形、音、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 考核辩证,并根据(对事实的考核)和(对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岀一定的 结论 O ( 7) .X.A16 .随着清代(考据学)的兴盛,注释学也迅速发展。对前代重要古籍的重新

10、阐 释,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远远超过以前的各个时期。17 .古籍注释的体式主要有这样几种=(注疏)、(补注)、(集注)、(评 注)、(校注)。(821页)三、简答题=1 .简述"十三经"格局的形成。答=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典的只有易、 诗、书、礼、春秋五种书籍,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 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书:周礼、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 注,合称"三礼",它们因之也都取得了 "经"的地位;春秋经是鲁国的国史,有三 部注解它的书,在多数情况下,春秋分别与它们合编在一起,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11、合称“三传,,。“三礼”、“三传,,加上易、 书、诗到了唐代就被称为"九经 O唐文宗开成年间在九经之外又增加了孝 经、论语、尔雅,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升格为"经,儒 家经典的结集才 告结束,"十三经"的格局延续至今。(2)四、论述题:“KOmSG分析、评价和发挥作品的思想意义;4)考 文艺作品的赏析和评价;6)各种资料的补辑 注疏、补注、集注、评注、校注。试述古籍 答=1)首先是语言问题。2)其次是名物制1 试述古籍注释的内容与体式。3答=古籍注释是为了帮助读者读通古籍,揭示古 籍的意义,它大体包括如下的内容:1)解释语言文字;2)考证和介绍作者的生平、思

12、 想、写作意图和书籍写作的历史背景;3) 证、说明和补充历史 事实和名物典故;5) 和辨析。古籍的注释体式主要有这样几种= 旧注的意义与学术价值。(2326页) 度的问题。3)最后是古籍旧注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诠释所给予我们的启 示。(详见绪论) 平时作业(二)一、填空题:1 .自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诠释成了儒家重要经典,(汉)初 更被立为官学。从那时起,它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2诗三百的成就和意义,一是奠定了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上的(现实主 义)传统;二是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三是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 歌创作方法,这就

13、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赋)、(比)、(兴);四是擅长(写人状物)、 (刻画场面);五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CFOC» i:ug3 .汉初治诗经的学者,有今文三家,即传(鲁诗)的鲁国申培、传 (齐诗)的齐国辕固以及传(韩诗)的燕国韩婴;另有古文一家,就是传(毛 诗)的(毛亨)和(毛萇)。前三家在汉初即被立为博士,(毛 诗)主要是在侯国 和民间传布。4 .汉末大儒郑玄始治毛诗,笺释了(毛诗故训传)成为大家。到了唐 代,朝廷诏命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定毛诗为诗学之尊。而真正转变 诗学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就是南宋(朱熹)的(诗 集传)了。.5战国后期,在南方的

14、楚国,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诗体('楚辞"),它的创始者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天 问等,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歌时代。6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 章句)。7宋代是我国文化大盛的时代,楚辞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最有名的注本要数(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8洪兴祖楚辞补注的体例,是在每句下先列岀王逸注,然后自己接 着加以补 充,用(“补曰")二字标明,以避免与王注相混。其特点,一是(校正文字),二是 (补正旧注),三是(保存遗说),四是(发扬精神)。9(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

15、体史书。后出现了三部对其进行 解说的著作,号称(“春秋三传”)。它们就是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 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和传为鲁人左丘明作的(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其中(公羊传、谷梁传)都属于今文经,(左传)则属于古OIO.I-O7MI.U10西晋初年,出现了一部左传学巨著,即(杜预)的(春秋左传 集 解)O-pilKll).iRXST:U< 0n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策是一部国别史,它(长于虚构故事)、(塑 造人物),性质近于后代的小说,被视为一部奇书。东汉学者(高诱)为之作注。12高诱为战国策作注,他所做的工作,一是(揭明人物、地理),二是 (解说一般词汇),三是(训释章句

16、大意),四是(说明事情原委)。13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历代为其注解疏通的书可谓 汗牛充 栋,举不胜举。在众多的注本中,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堪称 是一部力作。14四书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凝聚了他一生的心 血。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5(孟子)一书的内容是记录孟子言行的,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其作注 的书很多,但影响最大的要数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16 .现存庄子作品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外篇和杂 篇,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出自庄子后学之手。17有关庄子的著作很多,以清代为最,其中着重研究哲学思想者以著名思 想家王夫之的(庄子通)最为重要。清

17、代末年,为庄子注解做总结的著述有(郭 庆藩)的(庄子集释)以及王先谦的庄子集解。75页18郭庆藩庄子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以及 陆德明(音义)三种极为重要的著述,并对前人著述进行了驳正。."3.19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著作,共(130)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 +列信)I J 1 X / O2UU08CUe20史记第一次规模整理有"三家注",它们是刘宋时代(裴驷)的(史记集解)、唐代学者(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 正义)。史记第二次大规模整理的重点力作是C龙

18、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 1帀) O .wirxriKaw mtiv二、简答题:1. 简述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的特色。3437页5-春秋左氏传序是杜预注解 左传的纲领。他指出左传吸引人之处,不光在于它解释了春秋大义,还在于 其高超的文学成就。他总结了左传的三种传体=发凡正例、新意变例、归趣非例。完 全抛开今文二家之说,纯以左传为依据,互相印证,转相发明,这在方法上比前辈们 进了一大步。他之所以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和他广泛吸收前人成果分不开的。他还对经 籍注解的体制也有重大革新。把左传附到每一年的春秋经文之下,都加以注解。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之举。在字词训诂、文章大义、名物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 献,

19、尤其是对地理的考证比较精审。总体风格是要言不烦,清通畅达,没有许多经学家那 样烦琐芜杂的毛病O AgOB"2. 简述高诱注战国策的意义。43 47页1)揭明人物、地理。2)解说一般词 汇。3)训释章句大意。4)说明事情原委。3. 简述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53 59页1)阐发义理、精细深微。与汉魏注书谨守经书藩篱,注意名物训诂之训释方式比起来,朱熹注最大的特点是其非常注重阐发书 中义理。论语集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用简要的语言非常清晰地表达复杂抽象的思 想。2)名物训诂、要言不繁。他的注不同于汉魏的烦琐考据,又不同于宋学的凭空生发。对于没有把握的地方 或旧注中不能苟从之处,朱熹还具有阙疑精神。集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学派色彩非常浓 J f 0POmi ' 1>04. 简述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63 69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