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2.可行性报告汇总_第1页
C102.可行性报告汇总_第2页
C102.可行性报告汇总_第3页
C102.可行性报告汇总_第4页
C102.可行性报告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火龙果引进与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在以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草莓、桃子、葡萄等传统水果,已经构成了奉化市特色农产品的骨干框架。但是,传统农业的一些桎梏也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未来农业的进步,丰产不丰收的矛盾十分突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优质品种的更新换代,解决传统农业和现代销售市场的融洽和接轨,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繁荣,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火龙果是近年开发和正在开始投入生产的新、特、优、高农业项目,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地方优势产业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火龙果在当地还是

2、一种新的物种资源,目前为止,仍没有火龙果种植的产业化规模经营。除近年主要城市通过越南进口其果品而极小量上市销售外,其余大量的销售市场没有该类商品。 火龙果含丰富的花青素,有不含蔗糖和焦糖而具备较高的含糖量所至的口感。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营养价值高,同时具备蔬菜、水果、花卉的生理特点,是集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的独特的作物种类。在常规管理技术大田种植情况下,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以平稳生长。一般情况下,年产果1000公斤/亩以上,年产花量大于6000朵/亩,年产枝量大于5000公斤/亩。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必定疗效的保健营养食品,因此,火龙果产业极具开发前景。但是,

3、火龙果在当地大棚温室中栽培才刚刚开始,无论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还是设施管理都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在当地设施栽培条件下生理生态、生长发育规律,对栽培管理的需求等系统的研究;缺乏优良品种适应性、良种苗木繁育定植技术的研究;缺乏集约化栽培、龙头企业示范、对种植农户的培训提高等技术的配套。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火龙果产业在当地引种推广的瓶颈,因此,急需立项研究,以解决火龙果产业化生产的技术支撑。本项目以火龙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基础,采用火龙果自然授粉、修剪、采收、商品储存等新技术,实现火龙果无公害有机栽培新模式,快速形成火龙果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全

4、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实现农业利用最大化。 二、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火龙果又称红龙果、仙蜜果等,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又称量天尺属)植物三角柱 (Hylocereus undatus)的果用栽培品种。火龙果的茎深绿色,粗壮,三棱状,棱边缘有刺座,花大型,浆果长圆形,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在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及其它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火龙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中,红肉火龙果是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可预防脑细胞变性,抑制痴呆症的发生。同时火龙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美白皮肤、预防大肠癌的作用,

5、是重要的保健热带水果。同时,火龙果还具有预防贫血,促进眼保健,增加骨密度,降低胆固醇,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有食疗效果,而且没有副作用,具有广泛的药用效果。果实可制成多种加工品,花、茎可为上等蔬菜。火龙果生长迅速,第二年就可开花结果,果实耐贮运。火龙果病虫害极少,适宜无公害绿色栽培,同时株形奇特、花大色白、果硕色艳、果形美观,其果、花、茎皆可食用和观赏,是集果树、花卉、蔬菜特点于一体的特色植物,极具观赏价值,是当地观赏农业和设施生态型不可多得的观赏植物。 1990年代初开始引进我国台湾试种,并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近几年来, 陆续引种到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种植,其繁殖力及环境适应能力都

6、很强。火龙果种苗可用种子、嫁接、扦插等方式繁殖。由于扦插生根容易,生产上常用扦插育苗,但火龙果扦插苗生长发育较差。种子繁殖因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性,生产上一般不采用,但可以从中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变异优良品种。在有关火龙果种子播种繁殖方面,郑伟等人进行了火龙果不同品种(系)种子在河沙、上层河沙下层营养2种栽培基质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比较火龙果 不同品种(系)种子在2种基质中的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结果表明,在上层河沙下层营养土的基质中火龙果种子出苗时间比在河沙中提早了8d,平均出苗率提高了25.640.4,其幼苗长势比生长于河沙基质的好,为火龙果种子播种繁殖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7、。王彬等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铝浸种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处理火龙果子均具有生理活性,它们对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其中以0.1mg/L铝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2000mg/L时,火龙果幼苗生长受到毒害。嫁接繁殖是利用当地野生的三棱箭植物作砧木,用种植园中表现好的良种母株作接穗,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嫁接时间最好选择在310月。接穗与砧木的颜色接近时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待长出的第一次茎段肉质饱满就可出圃栽培。 在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结构导致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日益增多的今 天,火龙果可以说是人们的最佳选择

8、之一。火龙果除生食外,其花和果均可加工 成各种营养的保健食品,目前对火龙果的加工利用已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现开发出的火龙果产品有:果酒、果醋、果酱、低糖果脯、冰淇淋、糖水罐头、沙司罐头、果冻罐头、带肉果汁罐头、火龙果色素等;还利用火龙果花为主要原料,制 作火龙果花保健饮料,其风味独特、清醇可口。花和茎又均可人药,若能提取其 花和茎的有效成分加工成胶囊、药丸等药品,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将为十分有效。另外,火龙果无毒、无菌、无污染、无公害,是很好的环保型植物,它具有仙人掌的功能,在夜间吸收CO,释放O,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火龙果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满足人们

9、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综上所述,火龙果的引进栽培及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开发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三、拟承担单位的技术优势和条件(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奉化市旭阳绿欣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奉化市尚田镇棚溪,建创于是2011年。合作社拥有奉化水蜜桃、红心猕猴桃、红肉火龙果、高山蔬菜等特色有机果蔬种植基地1000余亩。其中,红肉火龙果是本社近年引种的果蔬新品种,种植面积三十五亩。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800多万元,社员20人,其中,中高级以上人员4人,2013年合作社销售收入600万元,利润70多万元。(二)科技研发能力及基础条件合作社立志于加强科技开发力度,与奉化市林特站、奉化市农技服务总站、宁波大学等

10、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火龙果种植经验。并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根据高山气候的变化特征,采用环境变异训化和人工降温、增湿等调控手段,培育出耐旱涝,耐冷温性的具有多种抗体性能的优质红肉火龙果新品种。本社生产的红肉火龙果,在口感和色泽上比其他火龙果产品更胜一筹。四、项目目标和研发内容(一)项目目标1、引进白肉火龙果、红肉火龙果两个优质火龙果品种,选育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品质红肉火龙果1个品种;2、优良种苗繁育成活率达95%以上; 3、平均坐果率达到94%以上;4、新建优质红肉火龙果高效栽培示范基地50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000亩。5、形成火龙果高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1篇

11、、申请发明或实用性专利1-2只。(二)研发内容 1、火龙果大棚栽培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高抗性火龙果选育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火龙果两个品质在大棚温室中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树体发育状况、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及习性、抗病性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应用水冷降温与气热增湿处理的多点温度、多点湿度调控技术,对火龙果种苗进行低温、高湿度环境的驯化,优选耐低温、耐旱涝的高抗性火龙果种苗1-2个品种,并进行规模化繁殖、产业化栽培。2、火龙果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火龙果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明确火龙果茎段组织的消毒灭菌处理方法、火龙果最适宜扦插的气温、扦插基质的配制以及生根粉溶液的选择和处理方法。火龙

12、果苗种嫁接繁育技术的研究通过无病虫害、健壮、茎肉饱满的火龙果嫁接砧木、当年生果的接穗茎段的研究和选择,明确火龙果苗种嫁接方法、苗株行距、肥料种类和使用浓度的技术参数。3、大棚环境综合调控措施及火龙果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栽培大棚进行科学布局,进行了棚中建棚双层隔空保温技术、高差灌溉水源自流系统以及大棚棚顶喷灌降温设施的研究;通过火龙果枝条生长发育规律、火龙果根系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授粉、花期调控、坐果形态、修剪、架式架材、土质处理等不同管理技术对火龙果生长发育、高产优质影响的综合研究,明确栽培大棚的设施布局及不同管理技术对火龙果高产优质的影响,实现优质火龙果高效栽培产业化,并提出规范化火龙果丰产

13、栽培技术及其操作规程。五、关键技术和解决关键技术途径(一)关键技术:1、通过水冷降温与气热增湿处理的多点温度、多点湿度调控技术,对火龙果苗种进行低温、高湿环境的驯化,优选耐低温、耐旱涝的高抗性火龙果种苗品种。2、通过双层隔空保温、顶棚喷滴水降温及高差自流水灌溉技术,使大棚优质火龙果坐果率达到94%以上、产量稳定在1300kg/亩以上。(二)先进性与创新点目前在生产上选用的都是白肉火龙果品种,本项目利用优质红肉火龙果茎段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外植体消毒、芽叶启动、增殖、继代、生根等最佳培养基配方,形成30天为一个增殖周期,增殖率达500%以上,实现了红肉火龙果种苗产业化生产。从而达到在宁

14、波地区大棚红肉火龙果早期丰产、高效栽培的产业化生产。技术线路:果品采收、副产品综合利用有机丰产规模化栽培生产品系引进、驯化与苗种培育园田选择与规划销 售产品检验包装低温入库六、经费预算本项目新增经费:120万元人民币,其中,自筹资金100万元,申请市级科技补助经费20万元。资金的主要用途安排:设备及仪器购买费21万元,其中:科技经费10万元,自筹资金11万元,主要用于植物监测、分析。材料费62万元,其中:科技经费10万元,主要用于部分大棚设施及优质苗木。自筹资金41万元,用于大棚主体建设、附属配套设施肥料、生产资料等。测试化验加工费3万元:为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实验、检测费等;燃料动力费6万元,

15、为自筹资金,主要用于煤、电费、柴油费及运费等;劳务费26万元,为自筹资金,用于基地管理人员的工资;知识产权费2万元,为自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商标等。合计:120万元。七、年度进度和目标(一)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投入资金60万元。进行火龙果栽培大棚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优质品种的引进与培育。(二)2014年05月至2014年12月,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火龙果种质的驯化、分离和组织培育、开展优质高性能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的苗种培育。(三)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投入资金35万元。进入火龙果种植的生产管理,开展包括规模化栽培的基础施工、科研设备安装校正、土壤检测、苗种培育、枝体成

16、形、授粉、花期调控、坐果形态、修剪、架式架材、土质处理、科学施肥、流水灌溉、病害防治及适时采收、低温储存等。(四)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投入资金5万元。完成火龙果高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的编写、发明或实用性专利的申请,准备项目验收。八、预期成果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一)产业示范效果与技术成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形成宁波地区优质红肉火龙果的独特品牌,提升奉化特色水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逐步实现水果产品从低档向高精产品的方向转变,有利于我市优质果品档次的快速提升。并带动农户20-30户,直接就业人数80人,参与技术培训100人次,推广辐射红肉火龙果有机高效栽培面积1000亩,为项目区附近人均增收5000元人民币,并可形成宁波地区优质火龙果有机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二)经济效益火龙果在栽植后12个月内,即可试花挂果。栽植后第二周年,平均每亩可挂果2000粒,第三周年可挂果3500粒,第四周年可挂果6000粒以上。火龙果平均重量为500g/只,第二年起50亩产量为5000kg,按目前果园批发价格,红肉火龙果30元/kg,年创产值可达150万元。新增成本包果园括基础设施改造、易损设备购买及固定设备折旧22万元;种质购买及新品种培育15万元,肥料购买8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