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1.gif)
![第08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2.gif)
![第08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3.gif)
![第08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4.gif)
![第08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4/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ca1db8bf-736b-4cac-a696-9120dfff976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轴对称结构的静力分析在工程实践所应用的结构中,有许多结构是可以由一个截面绕某固定轴旋转而生成的,如果这种结构所受的外载荷和边界条件也沿此轴对称,则称此结构为轴对称结构。在有限元理论中对于此类结构有专门的简化方法,在ANSYS 中也可以通过结构的轴对称性简化模型,减少模型规模、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本章所介绍的实例是带有鼓桶的压气机盘结构件,在进行整体分析时,可以通过对模型的简化(比如去除盘上小孔等)将模型简化为符合轴对称性质的结构,从而可以用轴对称方法对压气机盘组件进行整体分析。81 问题描述某型压气机盘鼓结构件如图8.1所示,在整体分析时不对叶片和压气机上的孔建模,将叶片的离心
2、效果作为线分布力施加于轮盘的边缘。 图8.1 压气机盘鼓件图中所标各点坐标如表8.1所示。表8.1 盘上各关键点坐标 点编号XYX盘转速为11373转/分,盘材料TC4钛合金,其弹性模量为:1.1510MPa ,泊松比为0.30782,密度为4.481095吨/立方毫米。叶片数目为74个,叶片和其安装边总共产生的离心力等效为628232N (沿径向等效),这些力假定其均匀作用于轮盘边缘。位移约束施加于鼓桶上,在鼓桶的上表面施加径向约束,在鼓桶的侧面施加轴向约束。82 建立模型本实例的模型为一平面模型,其位于总体XY 平面内,为便于划分网格,在建立盘面模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切分。本实例中的应
3、力单位为MPa ,力单位为N ,长度为mm 。821 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在进行一个新的有限元分析时,通常需要修改数据库文件名,并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定义一个标题用来说明当前进行的工作内容。另外,对于不同的分析范畴(结构分析、热分析、流体分析、电磁场分析等)ANSYS6.1所用的主菜单的内容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需要在分析开始时选定分析内容的范畴,以便ANSYS6.1显示出跟其相对应的菜单选项。(1)选取菜单项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将弹出Change Jobname(修改文件名)对话框,如图8.2所示。 图8.2 设定分析文件名(2)在Enter n
4、ew jobname(输入新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08”,为本分析实例的数据库文件名。(3)单击按钮,完成文件名的修改。(4)选取菜单项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Title,将弹出Change Title(修改标题)对话框,如图8.3所示。 图8.3 设定分析标题(5)在Enter new title(输入新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文字“static analysis of compressor structure ”,为本分析实例的标题名。(6)单击按钮,完成对标题名的指定。(7)选取菜单项Utility Menu | Plot | Replot,指定的标题
5、“static analysis of compressor structure ”将显示在图形窗口的左下角。(8)选取菜单项Main Menu | Preference,将弹出Preference of GUI Filtering(菜单过滤参数选择)对话框,选中Structural 复选框,单击按钮确定。822 定义单元类型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首先应根据分析问题的几何结构,分析类型和所分析的问题的精度要求等,选定适合分析实例的有限元单元。本例中选用4节点四边形板单元PLANE42,PLANE42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行为方式的选项设置其为轴对称单元。(1)选取菜单项Main Menu | Prep
6、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将弹出Element Types(单元类型)对话框,如图8.4所示。 (2)单击所示。 图8.5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3)然后在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Solid ”,选择实体单元类型。(4)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Quad 4node 42”,选择4节点四边形板单元PLANE42。(5)单击按钮,将PLANE42单元添加,并关闭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同时返回到第一步弹出的单元类型对话框,如图8.6所示。 图8.6 单元类型及选项对话框(6)单击按钮,弹出如图8.7所示的PLANE42 element type optio
7、ns(PLANE42单元选项)设置对话框,对PLANE42单元进行设置,使其可用于分析轴对称结构。 图8.7 单元选项设置对话框(7)在Element behavior(单元行为方式)下拉列表选择Axisymmetric (轴对称)选项。(8)单击元类型对话框。(9)单击按钮,接受选项,关闭单元选项设置对话框,返回到图8.6所示的单按钮,关闭单元类型对话框,结束单元类型的添加和单元选项的定义。823 定义材料属性本例中选用的单元类型不需定义实常数,故略过定义实常数这一步骤而直接定义材料属性。考虑惯性力的静力分析中需要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菜单项Main Menu |
8、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将弹出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定义材料模型)对话框,如图8.8所示。 图8.8 定义材料属性对话框(2)依次双击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 Isotropic,展开材料属性的树形结构。将弹出1号材料的弹性模量EX 和泊松比PRXY 的定义对话框,如图8.9所示。 图8.9 线性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3)在对话框的EX 文本框中输入弹性模量为1.15e5,在PRXY 文本框中输入泊松比为0.30782。(4)单击按钮
9、,关闭对话框,并返回到定义材料属性对话框,在定义材料属性会话框的左边一栏出现刚刚定义的参考号为1的材料属性。(5)依次双击Structural | Density,弹出定义密度对话框,如图8.10所示。 图8.10 定义密度对话框(6)在DENS 文本框中输入密度数值“4.48e-9”,单位为吨/立方毫米。按钮,关闭对话框,并返回到定义材料属性对话框,在定义材料属性(7)单击会话框的左边一栏参考号为1的材料属性下方出现密度项。(8)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对话框中,单击菜单项Material | Exit,或者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按钮退出材料模型定义对话框,
10、完成对材料模型的定义。824 建立轮盘截面本节将根据给出的点的坐标创建关键点,然后有这些关键点创建出盘面模型,需要注意的是,在轴对称分析中,要求模型必须位于总体XY 平面内,而且轴对称结构的对称轴必须为总体Y 轴(本例中由于模型是根据点坐标值创建,通过这些点创立的模型已经满足了这些条件)。在轴对称分析中总体Y 轴表示结构的轴向,X 轴表示径向,Z 轴表示径向。(1)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弹出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oordinate Sy
11、stem(在激活坐标系中创建关键点)对话框,如图8.11所示。 图8.11 创建关键点对话框(2)在Keypoint number(关键点编号)文本框中输入1。(3)在X,Y,Z Location in active CS(关键点在激活坐标系中坐标值)文本框中依次输入关键点1的X ,Y 坐标值226和208.8。(4)单击按钮创建关键点1,同时继续创建下一个关键点。(5)重复2到4步,直到将表8.1中所列出的所有点创建完毕(将表中的点编号作为关键点编号),在创建最后一个关键点17时,单击按钮,关闭创建关键点对话框。(6)单击菜单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Number
12、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图元编号显示控制)对话框,如图8.12所示。 (7)单击Keypoint numbers(关键点编号)复选框使其选中。(8)单击Line numbers(线编号)复选框使其选中。(9)在Numbering shown with(编号显示形式)下拉列表中选择Numbers only(仅显示编号)。(10)单击按钮,使设置生效。(11)单击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Pan-Zoom-Rotate,弹出Pan-Zoom-Rotate 对话框。(12)单击Pan-Zoom-Rotate 对话框上的按钮,改变图形窗口
13、的视角。(13)单击Pan-Zoom-Rotate 对话框上的按钮,使所创建的图形充满图形窗口,如图8.13所示。 (14)单击菜单项Main Menu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Straight Line,弹出关键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要创建的直线的两个端点。(15)用鼠标在图形窗口中点取关键点1和2(或者在选择对话框的输入框中输入“1,2”然后回车),创建出端点为关键点1,2的直线。(16)同样,依次选取关键点2,3;1,6;6,4;4,5;5,16;16,15;15,14;14,11;11,12;12,17;8,7;7,9;9,10;10
14、,13创建直线(每两个点创建一条线,以分号相隔)。(17)单击按钮,关闭关键点选择对话框。(18)单击Utility Menu | Plot | Multi-Plots,在图形窗口显示所有图元,如图8.14所示。 图8.14 创建的线关键点(19)单击Main Menu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Tangent to Line创建一条与已知线相切的线,弹出线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与将要创建的线相切的线。(20)选择图8.14中标识为L11的线,单击择切点。(21)选择关键点17,单击另外一个端点。(22)选择关键点8,单击如图8.15所示。 按钮
15、,弹出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按钮,弹出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创建的线的按钮。弹出Line Tangent to Line(切线)创建对话框, 图8.15 创建与已知线的切线对话框(23)单击线的创建。 按钮,创建出要求的切线,同时弹出线选择对话框,进行下一条切按钮,弹出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切点。按钮,弹出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创建的线的(24)选择线L2,单击(25)选择关键点3 ,单击另外一个端点。(26)选择关键点13,单击按钮。弹出如图8.15所示创建切线的对话框。(27)单击按钮,创建出要求的切线,关闭对话框。(28)单击菜单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
16、odeling | Create | Areas | Arbitrary | By Lines ,弹出线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围成面的边界线,如图8.16所示。 图8.16 通过边界线创建面选择对话框(29)单击Loop 前的单选按钮使其选中,表示将进行自动循环选择。(30)选择所创建的任意一条边界线,ANSYS 会自动选择其余与其首尾相接的线,直到所有选择的线能够组成一封闭区域为止。(31)单击按钮,创建出轮盘截面。(32)单击菜单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对话框,单击Line numbers复选
17、框,使其处于非选中状态,关闭线编号的显示。(33)单击Utility Menu | Plot | Areas,在图形窗口显示面图元,如图8.17所示。 图8.17 创建的轮盘截面625 对盘截面进行分割上节中创建的盘截面形状过于复杂,在采用映射方式划分网格时将会遇到困难而无法进行(参见2.11.5节中关于采用映射方式划分网格的叙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分割,使其满足映射网格划分的条件(对面进行映射网格划分,要求面不多于4条边)。具体步骤如下:(1)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
18、S,弹出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2)依次创建如下表所列出的四个关键点: 表8.2 为分割轮盘截面而创建的关键点关键点编号(3)单击Main Menu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Lines | Straight Line,弹出创建线的关键点选取对话框。(4)依次点取12,18;16,19;2,20;5,21;17,3;7,13,创建出6条线。(5)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对话框中,
19、单击Line numbers复选框使其选中,打开线编号的显示,单击Keypoint numbers复选框,使其处于非选中状态,关闭关键点编号的显示。然后单击按钮确定。(6)单击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Lines,显示线图元,如图8.18所示。 图8.18 为切割截面而创建的线(7)单击菜单项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Operate | Divide | Area by Line,弹出面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将要被分割的面。(8)选择轮盘截面,单击按钮确定,弹出线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对面进行分割所用的线。(9)选择图8
20、.18中的线L18,L19,L20,L21,L22,L23(或者在线选择对话框的输入框中输入“18,19,20,21,22,23”然后回车)。(10)单击线选择对话框的按钮,ANSYS 将进行布尔运算,将选定的面分割用选择的线分割开来。(11)单击Utility Menu | Plot | Areas,显示面图元,如图8.19所示。 图8.19 分割开后的面(12)单击按钮,保存数据库。826 对盘截面进行网格划分为了能对面进行映射网格划分,在第二章中已经介绍过:要求面的边数不多于四条边,如果多于四条边,就要将多出来的边通过一些可能的操作粘接在一起,本实例中有多个面的边数为5条,可以对其通过连
21、接(concatenate )操作而使其边数等于四条边,从而对其进行映射网格的划分。(1)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eshing | Size Cntrls | Global | Size,弹出Global Element Sizes(总体单元尺寸)设置对话框,如图8.20所示(也可以通过网格工具完成同样的功能)。 图8.20 设置总体单元尺寸(2)在Element edge length(单元边长)文本框中输入3。按钮,接受设定,关闭对话框。 (3)单击(4)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eshing | Concatenate
22、 | Lines,弹出线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进行连接操作的线。(5)选择图8.19中的线L10和L18(也可以在选择对话框的输入框中输入“10,18”,然后回车)。(6)单击按钮,将此两边连接为一边。(7)重复5和6步的操作,分别将线L19和L6,L20和L29,L5和L21,L22和L17连接。(8)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eshing |,弹出MeshTool 对话框。如图8.21所示。(9)在网格工具中选择分网对象为Area (面),网格形状为Quad (四边形),选择分网形式为Mapped (映射),在附加选项中选择“3 or 4 sided”。
23、图8.21 网格工具(10)单击按钮,弹出面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进行网格划分的面。按钮,ANSYS 将会对所有面进行网格划分,生成单元和节点(在此(11)单击过程中,将会弹出一个警告对话框,不用理会,将其关闭即可)。(12)单击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eshing | Concatenate | Del Concats | Lines,删除连接操作生成的线。(13)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对话框,单击Line numbers复选框使其出于未选中状态,关
24、闭线编号的显示。 图8.22 划分了网格的截面(18)单击按钮,保存数据库。83 定义边条并求解建立有限元模型后,就需要定义分析类型和施加边界条件及载荷然后进行求解。 对轴对称模型施加约束、表面载荷、体积载荷以及Y 方向加速度,可以像在任何非轴对称模型上定义这些载荷一样来精确的定义这些载荷。然而轴对称分析中对于集中载荷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分析类型有些不同。因为轴对称模型上所定义的载荷数值是在360度的范围内进行的,即:根据沿周边的总载荷输入载荷值。例如:如果1500N/mm的圆周的轴对称轴向载荷被施加到直径为10mm 的管上,如图8.23所示,则在轴对称模型上,47124N (1500*2*5)的
25、总载荷将作为集中载荷被施加节点上。 图8.23 在轴对称模型上施加集中载荷轴对称的结果输出也按对应的输入载荷相同的方式解释:输出的反作用力、力矩按总载荷计(360度)。831 施加位移约束在轴对称模型上施加位移约束等同于其他非轴对称模型,本实例中,在鼓桶处施加位移约束,包括径向约束和轴向约束。(1)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Select | Entities,弹出Select Entities(实体选择)对话框。如图8.24所示。 图8.24 实体选择对话框(2)然后在第一个下拉列表中选择Nodes (节点),如图8.24所示。(3)在接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By Location
26、(通过位置)选取。(4)在位置选项中列出了位置属性的三个可用项,单击X coordinates(X 坐标)单选按钮使其选中,表示要通过X 坐标来进行选取。(5)在文本框中输入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范围,输入“237.5”,选择鼓桶上边缘上的节点。(6)单击From Full前的单选按钮,表示从所有节点中进行选取。(7)单击按钮,将符合要求的节点添入选择集中。(8)然后单击在Y coordinates前的单选按钮,使其选中。(9)在文本框中输入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范围,输入“220.3,208.8”,选择鼓桶上边缘上的节点。(10)单击Reselect 前的单选按钮使其选中,表示从当前选择集中
27、的节点中进一步选取。(11)单击按钮,剔除在7步中构造的选择集中不符合第9步指定的要求的部分节点。本步操作结束后,当前选择集中的节点坐标位置满足X 坐标为237.5,Y 坐标位于220.3到208.8之间。(12)单击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On Nodes ,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施加位移约束的节点。(13)单击按钮,选择当前选择集中的所有节点,弹出Apply U, ROT on Nodes(在节点上施加位移约束)对话框,如图8.25所示。 图8.25 施加位移
28、约束对话框(14)选择UX (X 方向位移),轴对称模型中X 方向表示模型的径向,即施加径向约束。(15)单击按钮,ANSYS 在选定节点上施加指定的位移约束。(16)单击Utility Menu | Select | Everything,选取所有图元、单元和节点。(17)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Select | Entities,弹出Select Entities对话框。(18)然后在第一个下拉列表中选择Nodes 。(19)在接下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By Location。(20)在位置选项中列出了位置属性的三个可用项,单击Y coordinates单选按钮使其选中,表示要
29、通过Y 坐标来进行选取。(21)在文本框中输入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范围,输入“208.8”,选择鼓桶侧边上的节点。(22)单击From Full前的单选按钮,表示从所有节点中进行选取。(23)单击按钮,将符合要求的节点添入选择集中。(24)单击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On Nodes ,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要求选择欲施加位移约束的节点。(25)单击按钮,选择当前选择集中的所有节点,弹出如图8.25所示Apply U, ROT on Nodes对话框。(26)选择UY (
30、Y 方向位移),轴对称模型中Y 方向表示模型的轴向,即施加轴向约束。(27)单击按钮,ANSYS 在选定节点上施加指定的位移约束。(28)单击Utility Menu | Select | Everything,选取所有图元、单元和节点。 图8.26 在鼓桶上施加的径向和轴向位移约束(30)单击按钮,保存数据库。832 施加离心载荷并求解轮盘除了承受叶片和其安装边的离心拉力外,还要承受由于高速旋转对其产生的离心效果。叶片的总拉力作为集中载荷平均施加于盘的上边缘。(1)单击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Other | Angular
31、Velocity,弹出Apply Angular Velocity(施加角速度)对话框,如图8.27所示。 图8.27 施加角速度对话框(2)在Global Cartesian Y-comp(总体Y 方向角速度分量)文本框中输入“1191.11”,需要注意的是转速是相对于总体笛卡儿坐标系施加的,单位是弧度/秒。(3)单击按钮,施加转速引起的惯性载荷。(4)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Select | Entities,弹出Select Entities对话框。如图8.28所示。 图8.28 实体选择对话框(5)然后在第一个下拉列表中选择Nodes ,如图8.28所示。(6)在接下面
32、的下拉列表中选择By Location。(7)在位置选项中列出了位置属性的三个可用项,单击X coordinate单选按钮使其选中,表示要通过X 坐标来进行选取。(8)在文本框中输入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的范围,输入“243.5”,选择轮盘上边缘上的节点。(9)单击From Full前的单选按钮,表示从所有节点中进行选取。(10)单击按钮,将符合要求的节点添入选择集中。(11)单击Utility Menu | Parameters | Get Scalar Data,弹出Get Scalar Data(提取数值参量)对话框,如图8.29所示。 图8.29 提取数值参量对话框(12)在左边列表框中
33、选择Model data(模型数据)项,如图8.29所示。(13)在右边列表框中选择For selected set(从选择集)项,如图8.29所示。(14)单击按钮,弹出Get Data for Selected Entity set(从选择集中提取数据)对话框,如图8.30所示。 图8.30 从选择集中提取数据对话框(15)在Name of parameter to be defined(变量名)文本框中输入“No_Nodes”作为代表将要提取的数据的参变量。(16)在Data to be retrieved(要提取的数据)域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Current node set(当前节点集)
34、。(17)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No. of nodes(节点数目)。(18)单击按钮,则ANSYS 会从数据库中提取指定的数据,并以其值定义一个以指定变量名命名的参变量。(19)单击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Force/Moment | On Nodes ,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20 )单击按钮,选择当前选择集中的所有节点,并弹出施加集中力对话框(Apply F/M on Nodes),如图8.31所示。 图8.31 施加集中载荷对话框(21)在Direction of force/mom(集中载荷方向
35、)下拉列表中选择FX (X 方向)。(22)在Force/moment value(集中载荷数值)文本框中输入“628232/NO_Nodes”,将总载荷平均施加于轮盘边缘节点上。(23)单击按钮,ANSYS 对模型施加载荷,关闭对话框。(24)单击Utility Menu | Select | Everything,选取所有图元、单元和节点。(25)单击菜单项Utility Menu | Plot | Elements,在图形窗口中将只显示单元以及位移约束和施加的外载荷。如图8.32所示。 图8.32 施加的集中载荷(26)单击按钮,保存数据库。(27)单击Main Menu | Solut
36、ion | Solve | Current LS,弹出一个确认对话框和状态列表,如图8.33所示。要求查看列出的求解选项。 图8.33 求解当前载荷步确认对话框(28)查看列表中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的警告对话框和一个确认对话框。 图8.34 ANSYS模型警告对话框(29)警告提示有一个单元形状超出了限制,不需理会,单击确认对话框的钮,ANSYS 将开始求解。(29)求解完成后会弹出如图8.35所示的求解结束对话框。 按图8.35 求解完成消息框(30)单击按钮,关闭求解结束对话框。84 查看结果求解完成后,就可以利用ANSYS 程序生成的结果文件(对于静力分析来说就是Jobname.RST
37、 )进行后处理,静力分析中通常通过POST1后处理器已经可以处理和显示大多感兴趣的结果数据。周向位移在轴对称结构为零,但周向应力却是存在的,在ANSYS 中用总体笛卡儿坐标系的Z 方向代表轴对称结构的周向。841 查看变形轴对称结构的变形仅限于XY 平面内,在周向上轴对称结构没有变形,所以只能查看X 方向位移变形(UX )和Y 方向位移变形(UY )。(1)单击菜单项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等值线显示节点解数据)对话
38、框,如图8.36所示。 图8.36 等值线显示节点解数据对话框(2)在Item to be contoured(等值线显示结果项)域的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自由度解(DOF solution)。(3)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Translation UX(X 向位移),X 向位移即为轴对称结构的径向位移。(4)单击Def + undef edge(变形后和未变形轮廓线)单选按钮,使其选中。(5)单击按钮,在图行窗口中显示出变形图,包含变形前的轮廓线。如图8.37所示。图中下方的色谱表明不同的颜色对应的数值(带符号)。 图8.37 径向变形图(6)单击菜单项Main Menu | General Post
39、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对话框。(7)在右侧的列表框中选择Y 方向位移(UY ),即轴对称结构的轴向位移。(8)单击按钮,图形窗口显示结构的轴向变形图,如图6.40所示。 图8.38 轴向变形图(9)单击菜单项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对话框(图8.36)。(10)在右侧的列表框中选择总位移(
40、USUM )。(11)单击按钮,图形窗口显示结构的总变形图,如图8.39所示。 图8.39 总变形图842 查看应力轴对称结构的模型虽然是平面模型,但其Z 向(周向)应力却是存在的且不可忽视。(1)单击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等值线显示节点解数据)对话框,如图8.40所示。 图8.40 等值线显示节点解数据对话框(2)在Item to be contoured(等值线显示结果项)域的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Stress (
41、应力)。(3)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X-direction SX(X 方向)应力。(4)单击Def shape only(仅显示变形后模型)单选按钮,使其选中。(5)单击按钮,图形窗口中显示出X 方向(径向)应力分布图,如图8.41所示。 图8.41 径向应力分布图(6)单击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对话框(图8.40)。(7)在Item to be contoured(等值线显示结果项)域的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应力(Str
42、ess )。(8)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Y-direction SY(Y 方向)应力,即轴向应力。(9)单击按钮,图形窗口中显示出轴向应力分布图,如图8.42所示。 图8.42 轴向应力分布图(10)单击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对话框(图8.40)。(11)在Item to be contoured(等值线显示结果项)选择域的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Stress (应力)。(12)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Z-direction S
43、Z(Z 方向)应力,即周向应力。(13)单击按钮,图形窗口中显示出周向应力分布图,如图8.43所示。 图8.43 周向应力分布图(14)单击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对话框(图8.40)。(15)在等值线显示结果项(Item to be contoured)选择域的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Stress 。(16)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von Mises SEQV。(17)单击Def shape only单选按钮,使其选中。(10)单击按钮,图形窗口中显示出von Mises等效应力分布图,如图8.44所示。 图8.44 von Mises等效应力图85 命令流输入下面是本实例的输入命令流,可以通过此命令流完成与GUI 方式等效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35 防范8大陷阱准确规范书写(含答案)
- 知产战略规划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石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生态评估技术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 学生会文娱部工作总结
- 公司礼品购销合同范本
- 合资购房合同范本
- 社交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报告
- 电商平台促销活动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 《神经系统MRI解读》课件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汇编11份)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2025年餐饮部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学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银行行长2024年个人年终总结
- 健康管理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