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摘 要 : 关键词 :当波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 接收器接收到得波得频率与波源发出得频率不同得现象称为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在科学研究 , 工程技术 , 交通管理 , 医疗诊断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广泛得应用。 例如:原子, 分子与离子由于热运动使其发射与吸收得光谱线变宽 , 称为多普勒增宽 ,在天体物理与受 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中 , 光谱线得多普勒增宽已成为一种分析恒星大气及等离子体物理状态得重要测 量与诊断手段。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得雷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车辆等运动目标速度得监测。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得多普勒效应来检查人体内脏得活动情况, 血液得流速等。电磁波
2、(光波)与声波(超声波)得多普勒效应原理就是一致得。本实验既可研究超声波得多普勒效应, 又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将超声探头作为运动传感器 , 研究物体得运动状态。【实验目得 】1、 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之间得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f - V关系直线得斜率 求声速。,查瞧 Vt 关系曲线 ,或调阅有关测量2、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得速度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得速度变化情况,可研究 : 自由落体运动 ,并由 V-t 关系直线得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简谐振动 , 可测量简谐振动得周期等参数 , 并与理论值比较。 匀加速直线运动 , 测量力、质量与加速度之间得关系
3、,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其它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 】1 、超声得多普勒效应根据声波得多普勒效应公式 , 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 接收器接收到得频率 f 为:f = f0(U+Vl cos a l)/(u - V2C0Sa 2)(1)式中fo为声源发射频率,U为声速,Vi为接收器运动速率,a 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 之间得夹角,V2为声源运动速率,a 2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声源运动方向之间得夹角。若声源保持不动,运动物体上得接收器沿声源与接收器连线方向以速度V运动,则从(1)式可得接收器接收到得频率应为 :(2)f = fo(1+V/u)当接收器向着声源运动时,V取
4、正,反之取负。若fo保持不变,以光电门测量物体得运动速度,并由仪器对接收器接收到得频率自动计数,根据(2)式, 作 f V 关系图可直观验证多普勒效应 , 且由实验点作直线 , 其斜率应为 k=fo/u , 由此可计算出声 速 u=fo/k 。由 (2)式可解出 :V = u(f/fo -1)(3)若已知声速u及声源频率fo ,通过设置使仪器以某种时间间隔对接收器接收到得频率f采样计数,由微处理器按 (3)式计算出接收器运动速度 ,由显示屏显示 Vt 关系图 ,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 ,即可得出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得速度变化情况 ,进而对物体运动状况及规律进行研究。2、超声得红外调制与接收早期产品中
5、 ,接收器接收得超声信号由导线接入实验仪进行处理。由于超声接收器安装在运动体 上,导线得存在对运动状态有一定影响,导线得折断也给使用带来麻烦。新仪器对接收到得超声信号采用了无线得红外调制 -发射-接收方式。 即用超声接收器信号对红外波进行调制后发射,固定在运动导轨一端得红外接收端接收红外信号后,再将超声信号解调出来。由于红外发射/接收得过程中信号得传输就是光速 ,远远大于声速 ,它引起得多谱勒效应可忽略不计。采用此技术将实验中运动部分得导线去掉, 使得测量更准确 ,操作更方便。信号得调制 -发射 -接收 -解调,在信号得无线传输过程中就是一种常用得 技术。【实验仪器及简介 】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
6、验仪由实验仪 ,超声发射 /接收器,红外发射 /接收器,导轨,运动小车 ,支架,光电门,电磁 铁,弹簧 ,滑轮,砝码等组成。实验仪内置微处理器,带有液晶显示屏 ,图 1 为实验仪得面板图。实验仪采用菜单式操作,显示屏显示菜单及操作提示,由?键选择菜单或修改参数,按“确认”键后仪器执行。 可在“查询”页面 ,查询到在实验时已保存得实验得数据。操作者只须按提示即可完成操作。失锁警告充电指不O 半失徴0超定00 啖連允电 爭活孟充岂*充満戒汪權續仪器面板上两个指示灯状态介绍失锁警告指示灯:亮,表示频率失锁。即接受信号较弱,此时不能进行试验,需调整让该指示灯灭; 灭,表示频率锁定。即接收信号能够满足实
7、验要求,可以进行正常实验。充电指示灯:灭,表示正在快速充电;亮(绿色),表示正在涓流充电;亮(黄色),表示已经充满;亮(红色),表示已经充满或充电针未接触。实验一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声速让小车以 不同速度 通过光电门,仪器自动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时得平均运动速度及与之对应得平 均接收频率。由仪器显示得f-V关系图可瞧出速度与频率得关系,若测量点成直线,符合(2)式描述得规律,即直观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用作图法或线性回归法计算f - V直线得斜率k,由k计算声速U并与声速得理论值比较,计算其百分误差。一. 仪器安装如图2所示。所有需固定得附件均安装在导轨上,并在两侧得安装槽上固定。调节水平
8、超声发射器得高度,使其与超声接收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个平面上,再调整红外接收器高度与方向,使其红外接收I 支架蛆件N小车毀祛感 器接收组件 电磁磋操组件水平楼感垸 生器組件水平皆轮充电乳导戟导執下支架组件昌舷码a件图2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及测量小车水平运动安装示意图与红外发射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轴线上。将组件电缆接入实验仪得对应接口上。安装完毕后,让电磁铁吸住小车,给小车上得传感器充电,第一次充电时间约 68秒,充满后(仪器面板充电灯变绿色) 可以持续使用45分钟。在充电时要注意,必须让小车上得充电板与电磁铁上得充电针接触良好。安装时要尽量保证红外接收器、小车上得红外发射器与超声接收
9、器、超声发射器三者之间在 同一轴线上,以保证信号传输良好;安装时不可挤压连接电缆,以免导线折断; 小车不使用时应立放,避免小车滚轮沾上污物,影响实验进行。【注意事项】二. 测量准备1. 实验仪开机后,首先要求输入室温。因为计算物体运动速度时要代入声速,而声速就是温度得函数。利用? ?将室温T值调到实际值,按“确认”。然后仪器将进行自动检测调谐频率fo,约几秒钟后将自动得到调谐频率 ,将此频率f0记录下来,按“确认”进行后面实验。三. 测量步骤1. 在液晶显示屏上,选中“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并按“确认”;2. 利用?键修改测试总次数(选择范围510, 般选5次),按 ,选中“开始测试”;3.
10、准备好后,按“确认”,电磁铁释放,测试开始进行,仪器自动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时得平均运动速度及与之对应得平均接收频率;改变小车得运动速度,可用以下两种方式:a. 砝码牵引:利用砝码得不同组合实现;b. 用手推动:沿水平方向对小车施以变力,使其通过光电门。 为便于操作,一般由小到大改变小车得运动速度。4. 每一次测试完成,都有“存入”或“重测”得提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认”后回到测试状态,并显示测试总次数及已完成得测试次数;5. 改变砝码质量(砝码牵引方式),并退回小车让磁铁吸住,按“开始”,进行第二次测试;6. 完成设定得测量次数后,仪器自动存储数据,并显示f- V关系图及测量数据。【注意
11、事项】小车速度不可太快,以防小车脱轨跌落损坏。四.数据记录与处理由f-V关系图可瞧出,若测量点成直线,符合式描述得规律,即直观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用?键选中“数据”,键翻阅数据并记入表 1中用作图法或线性回归法计算 f- V关系直线得斜率k。公式 为线性回归法计算 k值得公式,其中测量次数i= 5n,nw 10。(4)由k计算声速u = f0/k,并与声速得理论值比较,声速理论值由U0 = 331(1 + t/273)1/2 (米/秒)计算,t表 示室温。测量数据得记录就是仪器自动进行得。在测量完成后,只需在出现得显示界面上,用?键选中“数据” ,键翻阅数据并记入表1中,然后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相
12、关结果并填入表格。表1多普勒效应得验证与声速得测量fo =40002测量数据次数i12345Vi(m/s)0、961、750、630、500、71fi (Hz)4014008400740054008413959直线斜率k (1/m)117、 10声速测量值u=f0/k (m/s)声速理论值uo(m/s)341、 60345、8百分误差(u-uo)/u 0-1、21%实验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求自由落体加速度让带有超声接收器得接收组件自由下落,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得速度,查瞧V-1关系曲线,并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得速度变化情况,进而计算自由落体加速度。一
13、. 仪器安装与测量准备仪器安装如图5所示。为保证超声发射器与接收器在一条垂线上,可用细绳栓住接收器,检查从电磁铁下垂时就是否正对发射器。若对齐不好,可用底座螺钉加以调节。充电时,让电磁阀吸住自由落体接收器 ,并让该接收器上充电部分与电磁阀上得充电针接触良好。充满电后,将接收器脱离充电针,下移悬挂在电磁铁上。二. 测量步骤1. 在液晶显示屏上,用选中“变速运动测量实验”,并按“确认”;2. 利用?键修改测量点总数 通常选1020个点(选择范围8150); 选择采样步距 通常选1030ms(选择范围10100ms),选中“开始测试”;3. 按“确认”后,电磁铁释放,接收器组件自由下落。测量完成后,
14、显示屏上显示v-t图用?键选择“数据”,阅读并记录测量结果。4. 在结果显示界面中用?键选择“返回”,“确认”后重新回到测量设置界面。可按以上程序进行新得测量。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g。将测量数据记入表 2中,由测量数据求得 V t直线得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为减小偶然误差,可作多次测量,将测量得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并将测量值与理论值比较,求百分误 差。表2 自由落体运动得测量采样次数i23456789gti =0、05(i-1) (s)0、0、0、0、0、0、0、0、(m/s2)05101520253035400、0、1、1、2、2、3、3、Vi47984892419029879、250、1、1、1
15、、2、2、3、3、Vi52004897459236949、770、1、1、1、2、2、3、3、Vi52004995469249849、49Vi0、0、1、1、2、2、3、3、9、2649954492419142739、44平均值g理论值go百分误差(g-g°)/g0-3、67%声源J图4 运动过程中 a角度变化示意图注:表2中ti =0、05(i-1) ,ti为第i次采样与第1次采样得时间间隔差,0、05表示采样步距为 50ms。 如果选择得采样步距为20ms,则ti应表示为ti =0、02(i-1)。依次类推,根据实际设置得采样步距而定采样时间。【注意事项】须将“自由落体接收器保护
16、盒”套于发射器上,避免发射器在非正常操作时受到冲击而损坏;安装时切不可挤压电磁阀上得电缆;接收器组件下落时,若其运动方向不就是严格得在声源与接收器得 连线方向,则a 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得夹 角,右图就是其示意图)在运动过程中增加,此时公式(2)不再严格 成立,由(3)式计算得速度误差也随之增加。故在数据处理时,可根据情况对最后2个采样点进行取舍。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当质量为m得物体受到大小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得力得作用时,若以物体得运动方 向为x轴,其运动方程为:(5)由式描述得运动称为简谐振动,当初始条件为t = 0时,x = A0,V = dx/dt =
17、 0,则方程(6)得解为: x = A0COS30t(6)将(6)式对时间求导,可得速度方程:V = woAosi n wot(7)由式可见物体作简谐振动时,位移与速度都随时间周期变化,式中wo = (k/m)1/2,为振动得角频率。,悬挂在弹簧上得物测量时仪器得安装如图6,若忽略空气阻力,根据胡克定律,作用力与位移成正比体应作简谐振动,而(5)式中得k为弹簧得倔强系数。仪器得安装如图6所示。将弹簧悬挂于电磁铁上方得挂钩孔中,接收器组件得尾翼悬挂在弹簧上。接收组件悬挂上弹簧之后,测量弹簧长度。加挂质量为m得砝码测g量加挂砝码后弹簧得伸长量乂记入表3中,然后取下砝码。由 m及Ax就可计算k。用天
18、平称量垂直运动超声接收器接收器组件得质量M,由k与M就可计算wo,并与角频率得测量值w比较。二.测量步骤:1. 在液晶显示屏上,用选中“变速运动测量实验”,并按“确认”;2. 利用?键修改测量点总数为150(选择范围8150), 选择采样步距,并修改为100(选择范围50100ms),选中“开始测试”;3. 将接收器从平衡位置垂直向下拉约20cm,松手让接收器自由振荡,然后按“确认”,接收器组件开始作简谐振动。实验仪按设置得参数自动采样,测量完成后,显示屏上出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得曲线;4. 在结果显示界面中用?键选择“返回”,“确认”后重新回到测量设置界面。可按以上程序进行新得测量。【注意
19、事项】接收器自由振荡开始后,再按“确认”键;三数据记录与处理查阅数据,记录第1次速度达到最大时得采样次数N1max与第11次速度达到最大时得采样次数N11max,就可计算实际测量得运动周期T及角频率3,并可计算30与3得百分误差。表3简谐振动得测量M(kg)Ax(m)k=mg/ Ax(kg/s2)30=(k/M)1/2(1N1 maxN11 maxT=0、01(N11 max N1 max) (s)3=2 nT(1百分误差(3 30)/ 300、1090、02657、6128、3641241、25、236-37、37%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质量为M得接收器组件,与质量为
20、m得砝码托及砝码悬挂于滑轮得两端(M>m),系统得受力情况为:接收组件得重力gM,方向向下。砝码组件通过细绳与滑轮施加给接收组件得力gm,方向向上。摩擦阻力,大小与接收器组件对细绳得张力成正比,可表示为C(g a)M,a为加速度,C为摩擦系数,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gM gm C(g a)M。M + m + J/R2。,R为滑轮绕线槽半径,J/R2相当于将滑轮得转动等效于线性运动时得等效质系统所受合外力为运动系统得总质量为J为滑轮得转动惯量 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出运动方程:gM gm C(g a)M = a (M + m + J/R2)(8)实验时改变砝码组件得质量m,即改变了
21、系统所受得合外力与质量。对不同得组合测量其运动情4中。由记录得t ,V数据求得V况,采样结束后会显示V t曲线,将显示得采样次数及对应速度记入表t直线得斜率即为此次实验得加速度(8)式可以改写为:(9)a = g(1 C)M m/ (1 C)M + m + J/R2将表4得出得加速度 a作纵轴,(1 C)M m/ (1 C)M + m+ J/R2作横轴作图,若为线性关系,符合 (9)式描述得规律,即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且直线得斜率应为重力加速度。红卜擅收玄架蛆件垂亘滑、g由落样 接收鉅件-aHSli在我们得系统中,摩擦系数C= 0、07,滑 轮得等效质量J/R2= 0、014kg一. 仪器安装
22、1. 仪器安装如图7所示,让电磁阀吸住接 收器组件,测量准备同实验二。2. 用天平称量接收器组件得质量M,砝码托及砝码质量,每次取不同质量得砝码放 于砝码托上,记录每次实验对应得 m。【注意事项】 安装滑轮时,滑轮支杆不能遮住红外接收与自由落体组件之间信号传输。 其余注意事项同实验二。二. 测量步骤1.在液晶显示屏上,用选中“变速运 动测量实验”,并按“确认”;图7匀变速直线运动安装示意图2. 利用?键修改测量点总数为8(选择范围8150)齐 选择采样步距,并修改为100 ms(选择范围 50100ms),选中“开始测试”;3. 按“确认”后,磁铁释放,接收器组件拉动砝码作垂直方向得运动。测量
23、完成后,显示屏上出现测量 结果。,按以4. 在结果显示界面中用键选择“返回”,“确认”后重新回到测量设置界面。改变砝码质量 上程序进行新得测量。三.数据记录与处理中,ti为采a。采样结束后显示 V- t直线,用?键选择“数据”,将显示得采样次数及相应速度记入表4样次数与采样步距得乘积。由记录得t、V数据求得V-t直线得斜率,就就是此次实验得加速度【注意事项】当砝码组件质量较小时,加速度较大,可能没几次采样后接收组件已落到底,此时可将后几次得速M = 0、109(kg) C= 0、07J/R2= 0、014(kg)度值舍去。表4匀变速直线运动得测量采样次数i23456789am(1 C)M- m/ti=0、1(i-1) (s)0、10、20、30、40、5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天堂寨镇暖流中学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省第十三党代会课件
- 无动力翼伞的动力学建模与航迹规划研究
- 2025年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术后恢复患者的营养干预查房
- 新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推广查房
- 静脉穿刺成功率提升的护理技巧
- 党试题及答案
- 工程调度课件
- 工程课件分享
-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与措施
- 高斯小学奥数二年级(上)第05讲 图形规律进阶
- MOOC 化工过程与控制仿真实习-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保温保冷技术》
- 乳腺癌保乳手术手术过程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可打印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物业欠费分析报告
- 加油站夏季安全知识培训
- 加强适应能力与抗压能力
- 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