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_第1页
高考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_第2页
高考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_第3页
高考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_第4页
高考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35)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一课标要求:1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常化为等式解决,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2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3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二命题走向近年来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或以押轴题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圆锥曲线在新课标中化归到选学内容,要求有所降低,估计2007年高考对本讲的考察,仍将以以下三类题型为主。1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

2、形或不给出坐标系,以考察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型较大,解题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函数、不等式、三角知识,正确的构造不等式或方程,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预测07年高考:1出现1道复合其它知识的圆锥曲线综合题;2可能出现1道考查求轨迹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也可能出现在解答题中间的小问。三要点精讲1曲线方程(1)求曲线(图形)方程的方法及其具体步骤如下:(2)求曲线方程的常见方法:直接法:也叫“五步法”,即按照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来求解。这是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转移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

3、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点是定曲线上的动点,另一动点依赖于它,那么可寻求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代入定曲线的方程进行求解。几何法:就是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到轨迹方程的方法。参数法:根据题中给定的轨迹条件,用一个参数来分别动点的坐标,间接地把坐标x,y联系起来,得到用参数表示的方程。如果消去参数,就可以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2圆锥曲线综合问题(1)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关长度和面积的最值问题;一类是圆锥曲线中有关的几何元素的最值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通过定义,结合几何知识,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或不等式知识,以及观形、设参、转化、替换等途径来解决。解题时要注意函

4、数思想的运用,要注意观察、分析图形的特征,将形和数结合起来。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设圆锥曲线Cf(x,y)=0与直线ly=kx+b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为:若弦AB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关键是建立所求量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求出相应的最值注意点是要考虑曲线上点坐标(x,y)的取值范围。(2)对称、存在性问题,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它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3)实际应用题数学应用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同

5、时课本上也出现了许多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桥梁的设计、探照灯反光镜的设计、声音探测,以及行星、人造卫星、彗星运行轨道的计算等。涉及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坐标系,合理选择曲线模型,然后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作出定量或定性分析与判断,解题的一般思想是:建立坐标系 (4)知识交汇题圆锥曲线经常和数列、三角、平面向量、不等式、推理知识结合到一块出现部分有较强区分度的综合题。四典例解析题型1:求轨迹方程例1(1)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x2-y2=1有动点P,F1,F2是曲线

6、的两个焦点,求DPF1F2的重心M(2)双曲线9的轨迹方程。解析:(1)(法一)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设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O1、O2,将圆方程分别配方得:(x+3)+y=4,(x-3)+y=100,当eM与eO1相切时,有|O1M|=R+2当eM与eO2相切时,有|O2M|=10-R将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O1M|+|O2M|=12,即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得: 2222y P =121 2 x=12+x 两边再平方得:3x+4y-108=0, 22x2y2+=1, 整理得3627x2y2+=1,轨迹是椭圆。 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3627=12,由以上方程知,动圆圆心M(x,

7、y)到点O1(-3,0)和O2(3,0)的距离和是常数12,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为O1(-3,0)、O2(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并且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2c=6,2a=12,c=3,a=6,b=36-9=27, 2x2y2+=1。 圆心轨迹方程为3627(2)如图,设P,M点坐标各为P(x1,y1),M(x,y),在已知双曲线方程中a=3,b=1,c=已知双曲线两焦点为F1(F2,DPF1F2存在,y1¹0ìx=ïìx1=3xï由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有í,即í 。 y=3yî1ïy

8、=y1+0+0ï3îy1¹0,y¹0。(3x)2-(3y)2=1(y¹0) 已知点P在双曲线上,将上面结果代入已知曲线方程,有9即所求重心M的轨迹方程为:x2-9y2=1(y¹0)。点评: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步骤;“转移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x22例2(2001上海,3)设P为双曲线-y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4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解析:(1)答案:x24y21设P(x0,y0) M(x,y) x=x0y,y=0 2xx0,2yy0 224x24y21Þx24y21 4点评:利用中间变量法(转

9、移法)是求轨迹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题型2:圆锥曲线中最值和范围问题x2y2例3(1)设AB是过椭圆2+2=1(a>b>0)中心的弦,椭圆的左焦点为abF1(-c,0),则F1AB的面积最大为( )A. bc B. ab C. ac D. b 2x2y2(2)已知双曲线2-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ab曲线的右支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大值是( )A. 4 3 B. 5 3 C. 2 D. 7 2x2y2+=1上一点,则|PA|PB|的 (3)已知A(3,2)、B(4,0),P是椭圆259最大值为( )A.

10、10B. 10-5 D. 10+2 C. 10+解析:(1)如图,由椭圆对称性知道O为AB的中点,则F1OB的面积为F1AB面积的一半。又|OF1|=c,F1OB边OF1上的高为yB,而yB的最大值是b,所以F1OB的面积最大值为1cb。所以F1AB的面积最大值为cb。2点评:抓住F1AB中|OF1|=c为定值,以及椭圆是中心对称图形。(2)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又|PF1|=4|PF2|,所以3|PF2|=2a,从而|PF2|=2a 3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得|PF2|c=, a2ax-cc55a25a2 所以x=。又x³a,即³a,从而e

11、=£。故选B。 a33c3c5a2点评:“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是衔接两个定义的关键,也是不等关系³a成3c立的条件。利用这个结论得出关于a、c的不等式,从而得出e的取值范围。(3)解析:易知A(3,2)在椭圆内,B(4,0)是椭圆的左焦点(如图),则右焦点为F(4,0)。连PB,PF。由椭圆的定义知:|PB|+|PF|=10,所以|PB|=10-|PF|,所以|PA|+|PB|=|PA|+10-|PF|=10+(|PA|-|PF|)。 由平面几何知识,|PA|-|PF|£|AF|,即(|PA|+|PB|)min=10+|AF|, 而|AF|=(3-4)2+(2-

12、0)2=,所以(|PA|+|PB|)min=10+。点评:由PAF成立的条件|PA|-|PF|<|AF|,再延伸到特殊情形P、A、F共线,从而得出|PA|-|PF|£|AF|这一关键结论。x22例4(1)(06全国1文,21)设P是椭圆2+y=1(a>1)短轴的一个端点,Q为a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Q的最大值。(2)(06上海文,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D(2,0),设点Aç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C,求DABC面

13、积的最大值。(3)(06山东文,2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短轴端点和焦点所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两准线间的距离为l。()求椭圆的方程;()直线l过点P(0,2)且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当AOB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1)依题意可设P(0,1),Q(x,y),则 |PQ|=x+(y1) ,又因为Q在椭圆上, 所以,x2=a2(1y2), |PQ|2= a2(1y2)+y22y+1=(1a2)y22y+1+a2,=(1a2)(y1122 )+1+a 。 1a1aæ1öè2øaa111因为|y|1,a>1,

14、 若a2, 则|1, 当y=, |PQ|取最大值 , 1a1aa1若1<a<2,则当y=1时, |PQ|取最大值2。(2)由已知得椭圆的半长轴a=2,半焦距c=3,则半短轴b=1,x2+y2=1。 又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4设线段PA的中点为M(x,y) ,点P的坐标是(x0,y0),x=x0=由 0+1得 2x1 2y=1y0+2y0=2y1 2(2x-1)21+(2y-)2=1, 由,点P在椭圆上,得42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x-)+4(y-)=1。 当直线BC垂直于x轴时,BC=2,因此ABC的面积SABC=1。122142x2+y2=1, 当直线BC不

15、垂直于x轴时,说该直线方程为y=kx,代入4解得B(24k+12,2k4k+12),C(24k+12,2k4k+12),则BC=4+k2+4k2k-,又点A到直线BC的距离d=122,+k2k-1ABC的面积SABC=AB×d=。22+4k4k2-4k+14k于是SABC=。 =-224k+14k+1由4k121,得S,其中,当k=时,等号成立。 ABC24k2+1SABC的最大值是2。x2y2(3)解:设椭圆方程为2+2=1(a>b>c)abìb=c2ìa=2ï2ï2x2ï2a=4Þíb=1所求椭圆方

16、程为+y2=1。 ()由已知得í2ïcïc2=1222îïa=b+cî()解法一: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A(x1,y1),B(x2,y2) ìy=kx+2ï22由íx2,消去y得关于x的方程:(1+2k)x+8kx+6=0, 2ï+y=1î2由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解得k>e>0Þ64k2-24(1+2k2)>0,23。 28kìx+x=-ïï121+2k2又由韦达定理得í,&

17、#239;x×x=612ï1+2k2î|AB|=x1-x2|=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d=QSeAOB1. =|AB|×d=2解法1:对S= , 4S2k4+4(S2-4)k2+S2+24=0(*)ìï16(S2-4)2-4´4S2(S2+24)³0,ï1ï4-S22S£>0S¹0,í,整理得:。 22ïSïS2+24>0ïî4S2又S>0,0<S£SeAOB的最大值为S=,此时代入方程(*)得

18、4k-28k+49=0,k=±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y+4=0。解法2:令m=42。2m>0),则2k2=m2+3。S=£ 2m+4m+2m4即m=2时,Smax=,此时k=±。 m22 当且仅当m=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y+4=0解法二: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A(x1,y1),B(x2,y2), 则直线l与x轴的交点D(-2,0), k8kìx+x=-3ïï121+2k22由解法一知k>且í, 62ïx1×x2=ï1+2k2î

19、解法1:SeAOB=112|OD|×|y1-y2|=|×|kx1+2-kx2-2| 22k =|x1-x2| =21+2k下同解法一.解法2:SeAOB=SePOB-SePOA1=´2´|x2|-|x1|=|x2-x1|。 21+2k2下同解法一。点评:文科06年高考主要考察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主要是三角形的面积、弦长问题。处理韦达定理以及判别式问题啊是解题的关键。题型3:证明问题和对称问题x2y2例5(1)(06浙江理,19)如图,椭圆2+ab1(ab0)与过点A(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且椭圆的离心率e=. 2()求椭圆方程

20、;()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为线段AF1的中点,求证:ATM=AF1T。x2y2(2)(06湖北理,20)设A,B分别为椭圆2+2=1(a,b>0)的左、右顶点,椭ab圆长半轴的长等于焦距,且x=4为它的右准线。()、求椭圆的方程;()、设P为右准线上不同于点(4,0)的任意一点,若直线AP,BP分别与椭圆相交于异于A,B的点M、N,证明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3)(06上海理,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与抛物线y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如果直线l过点T(3,0),那么OA×OB3”是真命题;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

21、题,并说明理由 解析:(1)(I)过点A、B的直线方程为-®-®2x+y=1. 2ìx2y2+=1ïïa2b2因为由题意得í有惟一解, ïy=-1x+1ï2î即(b+2122a)x-a2x2+a2-a2b2=0有惟一解, 422所以D=a2b2(a2+4b2-4)=0 (ab¹0),故a+4b-4=0.e=所以 从而得 即 22a4x2+2y2=1.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II)由(I)得c=F2从而M(1+ 故F1(-2242ìx22+2y=1ï1ï2由í

22、;,解得x1=x2=1,所以 T(1,).2ïy=-1x+1ï2î因为tanÐAFT1=1-1,又tanÐTAM=,tanÐTMF2=2=-1,因此ÐATM=ÐAFT得tanÐATM=1. 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的几何性质,同时考察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a2(2)()依题意得 a2c,4,解得a2,c1,从而b3. cx2y2故椭圆的方程为 +=1. 43()解法1:由()得A(2,0),B(2,0).设M(x0,y0). M点在椭圆上,y04x02). 1 又点M

23、异于顶点A、B,2<x0<2,由P、A、M三点共线可以得346y0P(4,). x0+2从而(x02,y0), (2,6y0). x0+226y02BM·BP2x04(x0243y02). 2 x0+2x0+2将1代入2,化简得BM·BP5(2x0). 22x0>0,·>0,则MBP为锐角,从而MBN为钝角, 故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解法2:由()得A(2,0),B(2,0).设M(x1,y1),N(x2,y2), 则2<x1<2,2<x2<2,又MN的中点Q的坐标为(x1+x2y+y2,1), 22依题意,计算

24、点B到圆心Q的距离与半径的差BQ2x+x2y+y22112MN(12)2(1)(x1x2)2(y1y2)2 4422(x12) (x22)y1y1 3又直线AP的方程为yy1y(x+2),直线BP的方程为y2(x-2), x1+2x2-2而点两直线AP与BP的交点P在准线x4上, 6y16y2(3x2-2)y1,即y2 4 =x1+2x2-2x1+222xy322又点M在椭圆上,则1+1=1,即y1=(4-x1) 5 443于是将4、5代入3,化简后可得BQ2152MN2x1)(x2-2)<0. 44从而,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和椭圆等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

25、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证明:设过点T(3,0)的直线l交抛物线y2=2x于点A(x1,y1)、B(x12,y2).当直线l的钭率下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3,此时,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A(3,6)、B(3,6),×=3。当直线l的钭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其中k0.y2=2xy=k(x当 得ky22y6k=0,则y1y2=6.3)又x1=1212y1, x2=y2, 2212×=x1x2+y1y2=(y1y2)+y1y2=3. 4综上所述, 命题“如果直线l过点T(3,0),那么OA×OB=3”是真命

26、题.逆命题是:设直线l交抛物线y2=2x于A、B两点,如果OA×OB=3,那么该直线过点T(3,0).该命题是假命题.例如:取抛物线上的点A(2,2),B(直线AB的方程为Y=1,1),此时×=3, 22(X+1),而T(3,0)不在直线AB上. 3点评:由抛物线y2=2x上的点A(x1,y1)、B(x12,y2)满足×=3,可得y1y2=6。或y1y2=2,如果y1y2=6,可证得直线AB过点(3,0);如果y1y2=2, 可证得直线AB过点(1,0),而不过点(3,0)。x2y2例6(1)(06北京文,19)椭圆C:2+2=1(a>b>0)的两个焦

27、点为F1,F2,点Pab在椭圆C上,且PF1F1F2,|PF1|=()求椭圆C的方程;()若直线l过圆x2+y2+4x-2y=0的圆心,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关于点M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2)(06江苏,17)已知三点P(5,2)、F1(6,0)、F2(6,0)。 ()求以F1、F2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设点P、F1、F2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P¢、F1'、F2',求以F1'、F2'为焦点且过点P¢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析:(1)解法一:()因为点P在椭圆C上,所以2a=PF1+PF2=6,a=3.在RtPF1F2

28、中,F1F2=2414,|PF2|=. 33PF2-PF122=2,故椭圆的半焦距c=5,从而b2=ac2=4,所以椭圆C的方x2y2+程为1。 94()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1)2=5,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1). 从而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1,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4+9k2)x2+(36k2+18k)x+36k2+36k27=0.因为A,B关于点M对称.x1+x218k2+9k=-=-2. 所以224+9k解得k=8, 98(x+2)+1, 9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即8x-9y+25=0.(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

29、符合题意)解法二:()同解法一.()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1)2=5,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1). 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由题意x1¹x2且xy 1+1=1, 94xy 2+2=1, 94由得:2222(x1-x2)(x1+x2)(y1-y2)(y1+y2)+=0. 94因为A、B关于点M对称,所以x1+ x2=4,y1+ y2=2。 代入得y1-y2888,即直线l的斜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x+2), 999x1-x2即8x9y+25=0。(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符合题意.)x2y2(2)由题意可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a&g

30、t;b>0),其半焦距ab222c=6,2a=PF1+PF2=a=a-c=9。x2y2+=1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459点P(5,2)、F1(-6,0)、F2(6,0)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点P(2,5)、F1(0,-6)、,F2(0,6)。 ,x2y2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a1>0,b1>0)。 a1b1由题意知,半焦距c1=6,2a1=P¢F1¢+P¢F2¢=222=x2y2a1=1=c1-a1=36-20=16.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016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

31、程、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题型4:知识交汇题例7(06辽宁,20)已知点A(x1,y1),B(x2,y2)(x1x2¹0)是抛物线y2=2px(p>0)x2+y2-(x1+x2)x-(y1+y2)y=0(I) 证明线段AB是圆C的直径;时,求p的值。 5uuuruuuruuuruuuruuuruuur2uuuruuur2解析:(I)证明1: QOA+OB=OA-OB,(OA+OB)=(OA-OB) (II)当圆C的圆心到直线X-2Y=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uuur2uuuruuuruuur2uuur2uuuruuuruuur2OA+2OA×OB+OB=OA-2

32、OA×OB+OBuuuruuur整理得: OA×OB=0x1×x2+y1×y2=0uuuruuur设M(x,y)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上的任意一点,则MA×MB=0即(x-x1)(x-x2)+(y-y1)(y-y2)=0整理得:x2+y2-(x1+x2)x-(y1+y2)y=0 故线段AB是圆C的直径uuuruuuruuuruuuruuuruuur2uuuruuur2证明2: QOA+OB=OA-OB,(OA+OB)=(OA-OB)uuur2uuuruuuruuur2uuur2uuuruuuruuur2OA+2OA×OB+OB=OA-

33、2OA×OB+OBuuuruuur整理得: OA×OB=0x1×x2+y1×y2=0.(1)设(x,y)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上则 即y-y2y-y1×=-1(x¹x1,x¹x2) x-x2x-x1去分母得: (x-x1)(x-x2)+(y-y1)(y-y2)=0 点(x1,y1),(x1,y2),(x2,y1)(x2,y2)满足上方程,展开并将(1)代入得: x2+y2-(x1+x2)x-(y1+y2)y=0 故线段AB是圆C的直径uuuruuuruuuruuuruuuruuur2uuuruuur2证明3: QOA+OB=

34、OA-OB,(OA+OB)=(OA-OB)uuur2uuuruuuruuur2uuur2uuuruuuruuur2OA+2OA×OB+OB=OA-2OA×OB+OBuuuruuur整理得: OA×OB=0x1×x2+y1×y2=0(1)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x1+x22y+y221)+(y-1)=(x1-x2)2+(y1-y2)2 224展开并将(1)代入得:x2+y2-(x1+x2)x-(y1+y2)y=0 故线段AB是圆C的直径(II)解法1:设圆C的圆心为C(x,y),则x1+x2ìx=ïï2 &

35、#237;ïy=y1+y2ïî2Qy12=2px1,y22=2px2(p>0)y12y22 x1x2=4p2又因x1×x2+y1×y2=0x1×x2=-y1×y2y12y22 -y1×y2=4p2Qx1×x2¹0,y1×y2¹0y1×y2=-4p2x=x1+x2yy11=(y12+y22)=(y12+y22+2y1y2)-12 24p4p4p=12(y+2p2) p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2=px-2p2设圆心C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d,则12(y+2p2)

36、-2y|22d=|22=当y=p时,d=p=2.解法2: 设圆C的圆心为C(x,y),则x1+x2ìx=ïï2 íy+y2ïy=1ïî2Qy12=2px1,y22=2px2(p>0)y12y22 x1x2=4p2又因x1×x2+y1×y2=0x1×x2=-y1×y2y12y22 -y1×y2=4p2Qx1×x2¹0,y1×y2¹0y1×y2=-4p2x=x1+x2yy11=(y12+y22)=(y12+y22+2y1y2

37、)-12 24p4p4p=12(y+2p2) p22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px-2p设直线x-2y+m=0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则 5m=±2因为x-2y+2=0与y2=px-2p2无公共点,所以当x-2y-2=0与y2=px-2p2仅有一个公共点时,该点到直线x-2y=0的距离最小值为ìx-2y-2=0L(2) í22y=px-2pL(3)î将(2)代入(3)得y2-2py+2p2-2p=0D=4p2-4(2p2-2p)=0Qp>0p=2.解法3: 设圆C的圆心为C(x,y),则x1+x2ìx=ïï2 

38、7;y+y2ïy=1ïî2圆心C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d,则x1+x2-(y1+y2)|d= |Qy12=2px1,y22=2px2(p>0)y12y22 x1x2=24p又因x1×x2+y1×y2=0x1×x2=-y1×y2y12y22 -y1×y2=4p2Qx1×x2¹0,y1×y2¹0y1×y2=-4p21(y12+y22)-(y1+y2)|222 d=|=当y1+y2=2p时,d=p=2.点评:本小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圆与抛物线的方程.点到

39、直线的距离公式等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8(06重庆文,22)如图,对每个正整数n,An(xn,yn)是抛物线x2=4y上的点,过焦点F的直线FAn角抛物线于另一点Bn(sn,tn)。()试证:xnsn=-4(n³1);()取xn=2n,并记Cn为抛物线上分别以An与Bn为切点的两条切线的交点。 FC1+FC2+L+FCn=2-2n-n+1 +1;证明:()对任意固定的n³1,因为焦点F(0,1),所以可设直线AnBn的方程为y-1=knx,将它与抛物线方程x2=4y联立得: x2-4knx-4=0,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nsn=-4(n³1)()对任意固定的n³1,利用导数知识易得抛物线x2=4y在An处的切线的斜率kAn=xnx,故x2=4y在An处的切线的方程为: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