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_第1页
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_第2页
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_第3页
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_第4页
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最新推荐公司债券价值确认论文一、预期价值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一)预期价值法的基本原理预期价 值法认为可转换债券内含的期权既不是债务也不是权益,在标的股票 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既可能产生权益又可能产生负债。 如 果债券被转换,债券的本金则不用偿还,而只需支付持有者持有期间 的利息;如果债券不被转换,发行者则需支付持有者全部本金及利息。因此债务的预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转股的可能性的大小。在一定的转 换概率下,债务的预期价值等于直接债券价值(本金和利息现值)与利 息现值以转换可能性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 与此相对应,权益的预期 价值则由债券发行总价减去预期债务价值得到。这一做法也是分离 法,

2、但它没有像IAS32那样以直接债券价值代替债务价值,而是在考 虑了转股的可能性基础上,在发行当日或之后,动态地对可转换债券 的发行总价进行分离确认负债和权益的价值,以建立一种公司债务、 权益、财务杠杆以及每股盈余的动态经济观,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预期价值法建立在债务和权益的价值将随着可转换债券的寿命周期 而变化的财务理论基础上,认为对于期权类型的金融工具,标的股票 价格的变化和距离到期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可转换债券以及相应权 益和债务的价值。因此,在预期价值法下,必须重算转换股份的预期 数量、债务的预期价值和权益的预期价值,并分析其对债务、权益、 财务杠杆和EPS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1)预期

3、转换股数。金融分 析家们在计算EPS时把预期的转换股数计入总股份,而预期股数取决 于债券转换成股票的可能性的大小。 假设n为潜在股数,为转换的可 能性,预期股数则为n(P)。(2)债务预期价值。直接债务的价值常常 被视为可转换债券债务部分的价值,它是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将债券 本金和利息进行折现。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债券预期没有转换而本金 和利息需被100%偿还时才适用。这就是说可转换债券有三种可能: 一是全部被转换,此时可转换债券在到期转换日只需支付到期前利 息;二是全部不转换,此时可转换债券在到期转换日需将债券本金加 利息支付给投资者,但实务中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既可能转换又有 可能不转换,假

4、设这种可能性为P,则按预期价值法计算的债务的预 期价值等于直接债务价值(假定不转换时的应付额)和利息(假如债券 到期转换应付额)以转换可能性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即:债务的预 期价值=(1-P)*直接债券价值+利息现值*p。借助于这一公式可以发 现,在P为100%时,可转换债券全部转换,其债务预期价值仅为全 部转换前所付利息的现值;当P为零时,即可转换债券预期未转换时, 债券的预期价值即为直接债券价值;如果可转换债券有P的可能性转 换,则有(1-P)的可能性不转换,债务的预期价值会小于直接债务的 价值。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可能性越大, 债务部分的预期价值就 越低。(3)权益的预期价值。权益的预

5、期价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计算:是余额计算法。可转换债券的总价值等于预期债务价值和预期权益 价值之和,因此权益的预期价值等于总价值减去预期债务价值;二是 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法。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中,期权价值 是权益预期价值(现值)与行权成本预期价值(现值)之差,那么权益预7 / 9期价值则是期权价值和行权成本预期价值之和。如果行权成本用公允的市场利率折现,则与余额计算法计算结果相同。在股份、债务、权益预期价值的计算中,转换的可能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债券没有其他诸如发行者赎回等嵌入期权,而且仅在到期转换条件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用于计算转换的可能性,即N(

6、d2)在Black-Scholes模型代表在行权日获利期权的可能性,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N(d2)则代表转换的可能性。如果可转换债券允许到期前行权或者为诱导转换允许发行者赎回债券,可以使用美式期权定价方法。这些可选择的期权计价方法提供了每个转换日转换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可用来计算预期的债务和复杂期权的价值。(二)预期价值法示例ABC公司发行5年期面值100(百万)元可转换债券。般利率8%,由于含有期权,所以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于正常利率5.5 %,仅为2.5 %。每张1000元的债券可以转换成40股普通股,发行者不能赎回。现行股价20元。股票未含股利,预期价格波动约35%,无风险利率3%。为了简

7、化,假设发行者不能赎回可转换债券;除了转换特征的买入期权没有其他嵌入期权;欧式期权;行权日即为到期日。这些假设使该例可以直接使用 Black-Scholes模型,而且更易反映其他嵌入期权、行权的跨度或随着时间变化的行权价格。 具体计算结果和过程如下:(1)收集整理公司基本信息。(表1)详细列示了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嵌入期权和原有资本结构的基本资料。 公司以面值发行5年期利率2.5 %的可转换债券,低于正常8%利率,因为可转换债券含有期权。每张100元债券中含有4份期权,每份期权价值 通过Black-scholes模型和第2栏中的参数计算得出为5.58,4份共 有22.29元期权价值。对于不

8、含期权的2.5 %的债券,每张面值100 元的可转换债券的真正价值是 77.70元。(2)美国现行债务法与预期 价值法下EPS的对比分析。(表2)将目前GAAP巴可转换债券作为 般债务处理的方法与预期价值法(EV法)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两种方法稀释股份和稀释EPS的影响过程。尽管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 4000000股,但因为转换的可能性0.3142 ,所以第2栏中预期股数应 为1256800股(4000000*0.3142)。EV法稀释了大约8%。相比较,按 照GAAP规定稀释了 27%。因此EV法下的稀释率相对较小。为分析 对稀释EPS的影响,使用转换发行部分的利息调整税后净收益。如果 在 EV

9、法下使用相同的盈余,稀释的 EPS则为 1.02(16256800/16500000),这是一种反稀释作用。(表2)的第2栏 显示的EV法下的净收益是只将有可能转换部分债务的税后利息加回 到净利中。因此EV法下稀释EFS应是0.95(15500/16256800),而GAAP 现行制度下计算的稀释 EPS是0.87(16500000/19000000),这相对低 估了 EPS (3)现行美国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分离债务法和预期价 值法下财务杠杆的对比分析。(表3)对比分析了现行美国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分离债务法和预期价值法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在预期价值 法下预期权益价值为43.5(百万)元,为分

10、离债务法得出的预期价值 仅为22.3(百万)元,只是预期价值法计算权益价值的一半,而现行GAAP不考虑预期权益价值。这种对预期权益价值估算的不同,导致EV法、分离债务法和GAAP下的债务权益比不同,分别为1.04、1.17 和1.33。由于按照GAAP可转换债券不含有权益价值,因此计算的债 务权益比最低。显然现行GAAP勺做法实际上比EV法高估了债务权益 之比。三、预期价值法的改进与以前可转换债券初始价值确认方法相 比,预期价值法引入了转换可能性概念, 而且随着标的股票市场价格 的变化,债务的预期价值、权益的预期价值都在变化,因此这种动态 理念是该方法创新之处。但该方法在反映可转换债券经济实质

11、等方面 仍可做进一步研究。实际上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兼有债性、 股性和转换 期权的混合物,但三种特性不一定所有时间都同时出现, 也就是说有 时表现为债性,有时表现为股性,有时表现为债性和股性同时并存, 但不论那一种情况,只要可转换债券未转换就一直含有期权。因此, 可以对预期价值法做一定的改进,使这三种可能在可转换债券价值确 认方法上加以体现。(1)可转换债券到期一张都未转换成功。这种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则以债性为主,但比一般债券多了一种转换权利(尽 管未转成),故其发行收益应分解为持有期间本金和利息现值加转换 期权价值。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二应确认的债务价 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

12、确认债务价值 二直接债券价值二债券到期本金现值+ 持有期间利息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二可转换债券发 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2)可转换债券到期全部转换。这种情 况下可转换债券则以股性为主,持有者用持有债券可以在规定期限换 回价值相当的股票。故其发行收益应等于持有到期按转换价转换的股二应票和转换期权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 确认的股权价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确认的股权价值二直接 股权价值二到期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二可转换债券 发行收益-应确认的股权价值。(3)持有债券转换的可能性为一定概 率。假定持有债券转换的可能性为 P,则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

13、 P 的可能性转换为股票,即具有股性;同时也有(1-P)的可能性未转换, 即具有债性。此时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体现为其债务价值、股权价值二应确和转换期权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 认的债务价值+ 应确认的股权价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确认 的债务价值=(1 - P)*债券到期本金和利息现值;应确认的股权价值二P*到期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二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应确认的股权价值)上述方法是对预期价值 法的改进。改进方法将可转换债券完全转换情况下的价值界定为到期 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与股权所含期权价值之和,而不是预期价值法中 的利息现值。这是因

14、为在完全转换状态下,现在持有的可转换债券价 值足以使持有者在转换日换回价值相当的标的股票, 而不是换回一点 利息,此时现在持有的债券价值应等值于将来转换日换回的股票价 值。另外,即使是到期全部转换为股票,在初始价值中依然含有期权 价值,因为当初没有这种权利,将来债券是不能转换成股票的。在可 转换债券未转换情况下,未转换并不代表债券价值中不含转换期权价 值,而是含有的期权价值没有条件去实现, 但这并不否认转换期权价 值的存在。由于在以上这些方面的理解不同,使得在转换概率为P时, 对可转换债券债务、股权和期权的价值确认产生很在差异,从而对公 司的债务权益比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改进的预期价值法下

15、,前 例ABC公司可转换债券计算如下:应确认的债务价值 =(1-0.3142)*77.70=-53.29( 百万)元;应确 认的股 权价值=0.3142*68.10=21.40(百万)元;应确认的期权价值为25.31(百万)元。此时,ABC公司的债务总值为353.29(百万),权益总值为346.78(百万),因此债务权益之比则为1.02,比未改进前预期价值 法的债务权益比更低。二、可转换债券价值确认方法研究综述近年来全球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了5000亿美元。但可转换债券 潜在权益价值的确认计量问题尚未解决。 美国会计职业界至今仍然按 照APB第14号意见书将可转换债券确认为债务(直接债

16、务法)。国际 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200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2号要 求可转换债券分别确认为债务和权益(分离债务法),并建议了两种方 法:一是负债部分以债券本金和利息的现值计量, 发行债务总值减去 债务确认价值即为权益价值,这与美国早期 APB第10号意见书的使 用的方法一致,即为余额法,通过转换期权公允价值或用Black-Scholes等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期权价值,再以发行债务总 值减去期权价值作为债务价值。国际会计准则 (IAS)第32号发布后,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把可转换债券双重性质问题的解决提到了议事 日程。2004年,FASB再次着手研究可转换债券的债务与权益问

17、题, 委员会明显倾向于按照债券现值和嵌入期权价值将可转换债券分开 处理,这类似于第10号APB意见书和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我国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中,关 于可转换债券处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即在初始确认 时将可转换债券发行收入分解成债务和期权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在Marcelle等(2005)提出的预期价值法之前,学术界对可转换债券初 始价值确认计量进行了一定探讨,但多数是检验现代期权理论对可转 换债券的影响。Vigeland(1982)较早注意到期权理论可以应用到转换 的可能性和转

18、换的时间选择上。King(1984)为可转换债券计算了潜在权益的期权价值。这种“潜在权益”从债务中扣除加到了权益中,并 用于财务比率的计算中。而可转换债券代表的股数等于“权益价值” 除以现行股价。King认为可转换债券权益的价值就是期权的价值, 并假定可转换债券的债务价值就是直接债务的价值,事实上这种情况仅在可转换债券没有转换情况下出现。Gaum niman dTho mp so n(1987) 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可转换债券价格如何随着其内在权益价格的变 化而变化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将可转换债券是否转换的“可选择性”在会计处理中加以反映,直到2005年,MarcelleandLAnn提 出预期价值法,才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四、结论可转换债券初始确认 中债务、权益、期权价值的是否分离、如何分离等问题是可转换债券 确认计量的难题,从不分离到国际会计准则按直接债务价值确认初始 计量中债务价值,再到预期价值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