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11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11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 14 第十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 (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空间部分一一GPS1星星座 (2) 组成地面控制部分一一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一一GP胺收机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技术特点: 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 主要功能: 定位和导航。 应用领域: 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及娱乐等。 2.遥感技术(RS) 地闻輕規部分 -2 - / 14 (1) 概念:“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

2、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 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技术。 (2) 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 工作过程 图文助记1 1 汽车导航的工作原理 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卫星信息,计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至物体反射 或辐射的T 电磁波 传感器 接收信息 信息记录 和传输 信息处理 判读分析 (4)遥感影像 分辨率数值越小,表示分辨率越高。 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黑白建筑物呈灰白色 影像草地、森林颜色较深 判读 彩 色 影 像 真彩色:地物颜色能真实反映实际地物 颜色特征 草、树、庄稼呈红色 假彩色水是灰色和蓝色 城市是蓝

3、灰色 (5)遥感矿产资源调查 资源普查水资源调查 农作物估产等 环境和灾害监测 水污染监测 沙尘暴监测 用户 应用 -3 - / 14 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为汽车导航。 2. 电磁波的特点与遥感判读 不同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状况下,对电磁波的反射或辐射也是不 同的。利用电磁波的上述特点可对遥感图像进行判读。 理解一要点突破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两领域,在军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定位和导航两 大方面,而民用领域则应用广泛。具体如下: 2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

4、测、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 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 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 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 提 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 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4 - / 14 环境和灾 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植被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

5、等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 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农业方面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 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导学号:29790147】 A. 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 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 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 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D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获取”是 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 GIS的主 要功能,所以选Do 2.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

6、航系统(BDS) 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 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BDS在抗震救灾中发 挥的主要作用有( ) 提供灾区的影像 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确定救灾人员的位-5 - / 14 置 提供短文联络 A. B. C. D.-6 - / 14 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 900平方米。读图,回答 56题。 5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B.山脊 D材料中说明了 BDS的功能是定位和短文通信,由此可以确定的描述是正确的。提 供灾区影像的技术是 RS统计灾区经济损失的技术是 GIS

7、。 考向2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2013年6月19日一场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读图,完成 34题。 3. 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雾霾烟尘来自 ( ) C. 爪哇岛 D.马来半岛 4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的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 ) A. 出行导航 B.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 进行矿物地质探测 D. 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3. A4.q第3题,注意图例,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影响下苏门答腊岛的烟雾飘到新加坡。第 4题, 对雾霾的监测应用了遥感技术,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对矿物的地质探测。 考向3 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图1为某

8、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 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 (局 A. 苏门答腊B. 加里曼丹图1 I9731K -7 - / 14 -8 - / 14 7.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 A. 蓝波段 C.冲积扇 D.盆地 6. 图2所示(A. 减少了 1 800平方米 B. 增加了 1 800平方米 C. 增加了 2解图流程 -非泳川; :方恪妁敦童琲: 剂到10牛.比; !l97JJFT3+ : :才格*申曲川: ;才幅咸了3命: :才幡,毎个亦; 样西积羸系 90竹平方亲那: 西示区城冰川囲; 桂减夕了2 70D 1 1 2 2 2 1 J

9、2 2 2 2 2 2 1 1 i 20 1 2 22 2 1 2 2 2 2 2 22 2 1 1 i 密 1 1 1 1 1 1非yu 12床川:土言主 . j 阁2 :禅扯虹此融走Ifr且比西侧瞒、竝肖海崔板处;竝丸 ;位于山M卅近*姑命矢睛*t昭址坤划状,可押斯甲粒于; 血凹曇中 I 5. A6. D第5题,在遥感影像图中,海拔高处多积雪和冰川,反射率高,在遥感影像上 表现为颜色较浅,海拔低处较灰暗,甲所在处较灰暗,且比两侧暗,应为低海拔处,该 地位于山顶附近,结合灰暗处的延伸形状,可判断甲位于山谷中。第 6题,由图2可知, 2009年非冰川方格的数量增加到 10个,比1973年多了

10、3个,由于每个方格面积表示 900 平方米,说明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减少了 2 700平方米。 考向4遥感技术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2018 -武汉市高三调研)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 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 (分别 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 ),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 78题。 6月份(棉花盛蕾期)9月份(棉花盛絮期)测量的 农作物1-4波段光谱曲线 B.绿波段 谴康劈厚上4L现为眩邑11J轮岗 19731- 0.7 ( 探隹*站h 6 S -4 12 do.O.60.O -9 - / 14

11、D.近红外波段C.红波段 -10 - / 1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 B. 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 C. 9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 6月份 D. 6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 7. D8. B第7题,由图示的图例来看,可见光波段 (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 )的 曲线,棉花的反射率与其他两种农作物都比较接近,无法区分,所以 A B、C都错误, 而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特别是9月份,比较明显地区分开来, 正确答案是 0 第8题, 由图中看到,在3(红

12、波段)棉花盛絮期的反射率比盛蕾期高,故 A错误;棉花盛絮期对蓝 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落差比较大,故 B对;9月份番茄对 绿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 6月份,故C错误;6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低于对绿波段的 反射率,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 Bo 考点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球 (对应学生用书第189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特点:能随时制作电子地图,查询详细的属性资料,进行多种空间分析,模拟区域内 的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 流程 (2)地理信息系统可

13、以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 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a. 查询“地点”和“状况”。 b. 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 趋势分析 分析 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 |该地物的发展趋势 信息数据数据库 输入T处理T管理 空间分析 (查询) 可视化表达 (地图、三维视 图、多媒体等) -11 - / 14 模式问题-12 - / 14 通过地物分布及其组 合规律的模式分析 揭示 - 丨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模拟问题 利用已掌握的规律I模拟 建立起一定的模型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救灾防灾、城市环境管理等。 易误点拨 遥感主要用

14、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空间定位;地理信 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具备某种条件时 将出现的结果 2.数字地球 (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 构造一个虚拟地球。 (2)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基础) (3) 所需条件虚拟现实技术(最大特征与依据)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重要信息源) (4) 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可帮助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为城市的管理提供依据。 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易误点

15、拨 数字地球不等同于“ 3S技术的结合,而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 术。 理解一要点突破 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13 - / 14 2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规划和管理 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管理 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 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 效率 土地利用与管理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

16、更等内容。 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 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3.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 910题。 9.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 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 A. 遥感(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17、)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10.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 A. 甲 乙 丙丁 B.甲 丙丁 乙 -14 - / 14 C.乙丁 丙 甲 D.乙 丙 甲丁-15 - / 14 9. B10. D第9题,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 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 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 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第10题, 图中乙处位于堰塞体滑坡的源头处,其海拔应最高;丙在堰塞体上,海拔高于湖面上的 甲,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海拔最低。 考向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

18、市管理中的应用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 1112题。 【导学号:29790148】 11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 1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 11. A12. D第11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管理;跟踪动 态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网络信息不属于地理空间信息,其整合、集成不属于地 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获取实时通讯信息是通讯工具的作用。 第12题,从示意图中可看出, 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高度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和智慧社区都属 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范畴。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服务功能。 地

19、理图表专攻(十四)| “3S图像的判读 A. 分B. 跟踪动态定位信C. 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 获取实时通讯信A. 调整地域结构 C.扩大空间规模 B. 加速人口集聚 地理信息 系统 提供反映区 域状况的各 种空间信息 智慧城市 建设 提升城市服务 的效率和水平 -16 - / 14 (对应学生用书第191页) “ 3S图像往往作为考查的载体,主要考查“ 3S技术的应用。在遥感图像中,主要是遥感 影像图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 GIS图像主要是根据 GIS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 GPS多以材料为背景,图像呈现不多,一般仅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考查, 但与RS及 GIS的

20、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也是较为常见的呈现方式。-17 - / 14 1 .判读此类图表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 分辨率数值越小,表示分辨率越高。 (2) 在黑白遥感影像中,建筑物呈灰白色,草地、森林颜色较深。 (3) 在遥感影像中,不同的地物,其形状特征或色调深浅不同,据此可以判断地物类型。 (4) 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叠加示意图,由不同的专题图层叠加而成,不同图层叠加之后,反 映的地理要素特征不同。 2. 此类图的判读技巧 这类图像在判读时,一定要利用题干和图中信息,结合“ 3S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准确判断出所属的图像类型,再进一步分析其基础应用或原理。 (1)遥感影像图的判读(如图1) 遥感

21、影像图中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 类型 特征 平原 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冋色调的城镇 山地 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 异愈大 沙丘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 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 黄土 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 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 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 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

22、标志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 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 识记一常考图 领悟一判读技巧 宵i慕*皿遥感齧導 图2 G15 屈世加于倉图 图孑手绅祀長面图 *于故枚魅 _ -蚣進曲 wisia 阳4 J4伶曲 装城.市中心域區月 支通爭址犬戟示岂田 -18 - / 14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19 - / 14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 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

23、色调多为深灰; 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 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 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如图2) 首先要明确 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 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

24、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 手持机界面图(如图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 综合图(如图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 GPS和 GIS制作。 运用一母题迁移 考向 “ 3S图像的判读 母题示例下图为某地区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 1314题。 13.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 (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 B. C. -20 - / 14 D. 14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 A.B. C. D. 13. A14.q第13题,遥感是通过各种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 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等的资源管理 )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只是感知地 表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