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_第1页
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_第2页
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_第3页
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_第4页
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傅聚良内容提要:本文对长沙地区出土一批有印章的墓葬资料进行综合介绍,根据历史文献,确认他们的身份为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根据这些墓葬的随葬器物,对这类墓葬的葬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关键词: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葬制汉代诸侯王与列侯的墓葬已发掘多座,对这些级别的墓坑大小、棺椁制度、随葬器物等情况较为清楚;这些职别以下的墓葬发掘数量更多,但目前还缺乏对这些墓葬资料的综合分析。长沙地区发掘了大批西汉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其中一批墓葬出土了官印,二十多年前,周世荣先生在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有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发表了一批资料,也对这些官印的时代、郡国制度、历史地理等问题

2、进行了考证,但对墓葬及墓主人身份地位等方面没有进行分析。近年来,长沙市内又出土了一些官印资料。本文以出土这些官印的墓葬资料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出土的身份地位比较清楚的墓葬资料,对这一类别的墓葬作一初步分析。一长沙市郊汉代墓葬出土官印,其身份地位清楚的墓葬二十多座。这些官印资料已多次发表,墓葬中的出土器物也有登记,但墓葬情况介绍的不多,仅有少数作过报导,经查对原始记录,有二十多座墓葬资料较为准确。这些墓葬是研究汉代埋葬制度的重要资料,附表于后(表一)。此表系根据考古发掘的原始记录和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中墓葬登记表综合而成,有的可能与墓葬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各墓出土印章附图于后(图一)对于这些墓葬

3、的时代,周世荣先生在长沙出土的西汉印章及有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已有推定,把官印的时间定在西汉文帝至武帝之间,墓葬的时代也在这段时间里。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的墓葬登记表中,也推定了墓葬时代,分为西汉早、中、晚三期。从长沙地区西汉墓葬出土器物和西汉历史的实际情况看,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实行五铢钱后,五铢钱成为这时期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准器物,可以把西汉墓葬划分为前后两期。根据这一标准,上述出土官印的墓葬,主要是在西汉晚期。从出土的印章看,如出土“长沙顷庙”印章的墓葬,汉书·诸侯王年表:“天汉元年顷王附朐嗣,十七年薨。”汉武帝天汉元年为公元前100年,刘附朐死时已到了汉昭帝始元三年。

4、此墓的时间只能是西汉晚期。还有如53长子M23出土的“广信令印”,汉书·地理志载:“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苍梧郡下有广信县,元鼎六年为公元前111年,距汉武帝后元二年只有二十多年,此墓主人是否为广信县第一任县令,又是否只存在了二十多年。还有长沙仆,原来叫太仆,汉武帝时改太仆为仆,此墓的时代也应到了西汉后期。再从出土的货币看,长沙地区的西汉前期墓葬一般为“半两”与“泥金版”,晚期墓葬中多“五铢”与“泥金饼”,从登记表中也可以看到,如长沙仆、临湘令等墓出有泥锭、这些墓葬属于西汉晚期。还从出土器物看,如60长杨M7出土器物中有屋、猪圈等,这类器物在长沙汉墓中一般要到西汉晚期才出现;从这

5、些方面看。这些官印多是刘氏长沙国时期的官印。从表中可以看到,这些官员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沙王府中的官员,如御府长、宫丞、长沙仆等;另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的官员,如临湘令、攸丞、武岗长等。按汉政府的规定,这些官员中最高俸禄为千石的县令和长沙仆,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丞皆千石(后汉书载这些官员的俸禄为六百石,可能西汉时削弱诸侯王势力,实行左官之律,对这些官员的俸禄有所削减)。”“武帝改太仆为仆,秩亦千石。”最少的俸禄为兴里乡印的乡官,乡官的俸禄没有明确规定,汉书·

6、百官公卿表载:“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师古曰:“汉官名秩薄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说: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斛二升,故云斗食也。”乡官应为不满百石的小官(后汉书·百官志注中记载乡官的俸禄为百石,查汉书曾对下级官吏的俸禄有所增加,如汉宣帝神爵三年,“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还有哀帝时也对下级官吏的俸禄有增加,可能到东汉时已成为百石的官吏)。其官印都是滑石雕刻的,不是正式的官印,只能是用于随葬的冥印。这批千石以下的官吏,从墓坑大小上看,面积最大的是有前后室的“故陆令印”墓,前室320&

7、#215;260、后室400×290,最小的是270×190厘米,如果把墓坑长度以300厘米为界线来看,300厘米以上的多是千石至六百石以上的官吏。也有个别不是如此,如54长魏M4,出土“舂陵之印”,舂陵是县,此印应是县里长官之印,属县令或县长,此墓的墓坑长度为292厘米,少于300厘米。300厘米以下的则是五百石以下的官吏。但也有例外,如出土“陆粮尉印”的54长子M25,长达314厘米。这批墓葬的保存状况都不太好,棺椁多已朽坏,其中55长侯M18曾经被盗,但还残存有部分棺椁,可以看到有椁、棺及两个边箱,内棺长约210,宽64厘米。其他的墓葬虽然没有棺木,但从墓坑大小及同时

8、期的同类墓葬看,也应是一棺一椁,有头箱、边箱或两个边箱。这批墓葬的随葬器物已经不全,如漆木器,仅在55长侯M18中保存有部分漆器和破损而无法分辨的器物,其他的墓葬原来也应随葬有漆木器。从出土的器物中可以看到,这些墓葬在随葬器物上是存在差异的,其中以55长侯M18出土器物的质地最好,虽然被盗,却还出土了玉佩和银器,除“家丞”墓葬及有的墓葬有玉印外,其他墓葬都找不到这种不会腐坏的器物,应当是其他墓葬没有这类质地的器物。同样级别的墓葬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临湘令与广信令,同是属于县令,俸禄在千石至六百石之间,其墓坑及随葬器物的差异却很悬殊,临湘令的墓坑长450,广信令的却只有380厘米;随葬器物中

9、以鼎计算,临湘令有四鼎(三个陶鼎、一个滑石鼎),广信令只有二鼎;从残存的器物看,广信令只有十二件,而临湘令有五十多件。以上两墓的时代大致相近,出现这样的差异应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代县令之间的俸禄有千石和六百石之分,相差四百石,这样的差异是相当悬殊的。另外,广信令和临湘令在地区行政上存在着差异,广信县是元鼎六年新设置的县,临湘所在的长沙却是长沙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待遇上出现差异是不足为怪的。墓葬之间的差异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是长沙王府的官员与地方行政官员,如长沙仆,按汉代的俸禄制度是一千石,县令的最高俸禄也是一千石,但在墓坑大小及随葬器物的质地上,都比县令一级要突出。另外,56长冬M 3是

10、家丞,马王堆汉墓的随葬器物中有许多轪侯家丞的封泥,此墓的主人或许是某个侯及侯以上官吏的家丞,其随葬的器物数量相当可观,有十件陶鼎和一件滑石鼎,八件陶盒和二件滑石盒,八件陶壶,残存的器物有六十余件。还有60长窑M 1出土“宫丞之印”,应是长沙王府的宫丞,也出土有鼎、盒、壶各四件和玉饰件;此墓的墓坑也较大,长度方面虽遭破坏,从252厘米的宽度来看,其长度应在400厘米左右。长沙地区千石至斗食官吏的墓葬保存不是太好,从墓坑大小及随葬器物上都难以判断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以鼎计,56长子M3有十一鼎,临湘令有五鼎,武岗长却没有鼎,尉一级的官吏中也有的有鼎,有的没有鼎,可见凭某一种器物难以衡量这些官吏的身份

11、地位。但在长沙以外的地区,发现有保留完整,清楚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墓葬,如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从出土的文字资料得知,墓主人爵至五大夫,九级爵,相当于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出土木牍上又有“江陵丞告地下丞”的文书,被认为此墓主人与江陵丞有关。汉代江陵为县,作为县令才是千石至六百石的官吏。但此墓在墓坑方面比长沙地区千石的官吏墓坑面积要大,为620×480厘米,墓底也有540×380厘米,随葬器物多达五百余件,其中漆、木、竹器共三百余件,如果不计易于腐烂的器物,则其器物又与长沙地区千石类墓葬相同。湖北江陵凤凰山还有一批西汉时期的墓葬,其中九号墓有安陆守丞绾于十六年某月所书公文的底稿,

12、出土时作为车器零件,经捡验,墓主人为女性,是安陆守丞绾的家属;八号墓即为安陆守丞绾;十号墓墓主张偃,曾为乡官,纳粟四千石为五大夫;甘肃武威县磨嘴子48号墓出土有彩绘轺车,根据汉代车制,认为墓主人是五大夫或六百石以上的官吏。这些墓葬保存完整,可以作为长沙国千石以下官吏墓葬的参考和补充,列表如下(表二)。上述几座墓葬资料,再结合山东、江苏等地的汉墓墓坑大小,棺椁相类的墓葬资料看,这时期长沙地区千石以下的官吏墓葬,应有如下一些特点:一、墓坑长度在7米至2.5米之间,3至4米为多见,有的有墓道,棺椁为一椁一棺或一椁二棺。一般有两个器物箱,即头箱、边箱或两个边箱。二、随葬器物以漆木器占多数,木器中有车马

13、模型及俑,因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有多少之分,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轪侯与长沙国丞相夫人,俑有一百六十余件,杨家湾6号墓虽然没有印章,身份地位不明,但出土有木俑50件,另外还有十九分辩不出器型的弯、圆等器,其中可能有车马等模型器,此墓的俑数居于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的六十余件和凤凰山8号墓四十余件俑的范围内,应属于同类职别。长沙地区的同类官吏墓葬中也应有同样的待遇,只是没有保存下来罢了。长沙地区的乡级官吏墓葬中都没有俑,从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墓有俑的情况看,长沙地区的乡级官吏墓葬中也应有俑。从墓葬出土的俑看,与汉代奴婢的占有程度大致相近,汉书 哀帝纪载:“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

14、内侯、吏民三十人。”车马器也是如此,长沙地区千石以下官吏的这批墓葬中虽然没有车马器,但有的墓葬有出土,如伍家岭203号墓出土有车、船及俑,从江陵地区的发现情况看,县丞一级的官吏有车,乡级官吏的凤凰山10号墓却没有车。作为县令一级的车马器应当是数量和质量上有所区别,汉书 景帝纪载:“夫吏者,民之师也,车架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或不礼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甘肃武威磨嘴子48号墓出土的车就涂有彩。三、随葬器物的数量和质地方面存在着差异,长沙地区的随葬器物已经不完整,从残存的器物中也可以看到多少之分,江陵凤凰山几座墓葬的随葬器物完整,168

15、号墓的随葬器物总数有五百余件,其中竹简六十余件,铜钱百零一件,如按一件计,则只有三百余件,8号墓有二百余件,乡级官吏的凤凰山10号墓却只有六十余件了。在质地方面也是如此,凤凰山168号墓有玉器、铜器,8号墓有铜器,而乡级官吏的凤凰山10号墓却没有铜器。这种情况和长沙地区千石以下官吏的墓葬情况是大致相同的。杨家湾6号墓出土的漆器数量比江陵地区的要少,其中耳杯只有二十件,而江陵凤凰山县丞一级最少的耳杯也有七十件。可见这一地区的墓葬与江陵等地并不完全相同。长沙汉墓中还有一点是喜欢用滑石器和代表身份的官印随葬,上述墓葬中大都有滑石器,品种主要为璧,剑饰等。以官印随葬的习俗并不是从汉代开始的,早在战国时

16、期已有发现,西汉早期的长沙马王堆二号墓也出土有仿制的官印。说明随葬官印不是某一阶层或某些人的行为,而是长沙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从上述情况看,汉代的墓葬制度方面,并不能以某种单独的器物数量来判断墓主人身材份地位的高低,必须是墓坑大小,棺椁制度,车马模型,俑数多少,随葬器物的质地与数量多种因素的综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二西汉长沙国千石至斗食官吏的爵位,因缺乏记载而不清楚,但汉代的爵位分为二十级,二十级为列侯,已是侯一级的爵位。其余十九级,已有文章归纳为 :十九级关内侯至九级五大夫以上为一大的级别,其中十一级以上为中二千石,十三级以下至九级为六百石的官吏,这一级别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卿级贵族;八级

17、以下的官吏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大夫级贵族,有爵的地主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士级贵族。以爵制论,长沙地区千石至乡级官吏,爵位都在十三级以下,属于卿至大夫级贵族,但这些墓葬与战国时期的卿至大夫级贵族的墓葬规模相距太远,也与马王堆汉墓的规模有一定的差距。马王堆汉墓中最小的二号墓墓坑有11.5×8.95米,一号墓的墓坑有20×17.9米,与作为卿级贵族的长沙仆、临湘令一类的墓葬比,差距太大;随葬器物方面因有的已经腐烂,无法比较,但从江陵凤凰山168号墓的出土器物看,也与马王堆汉墓的差距太远,因此,马王堆汉墓这个侯级贵族与长沙仆千石官吏的墓葬之间,应当还有一个级别的墓葬。从官职系统看,汉代的官

18、职高低与俸禄相连,也与这时期的官印制度相连。汉代的印章分为六个等级,天子、诸侯王之下是金印紫绶,掌握这类印的有列侯、丞相、太傅、太师和太尉。接着是银印青绶,属于这一级别的为秩比二千石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有地方行政官员郡守、郡尉,中央政府的主爵郎中、内史等;中央政府中二千石(汉书· 宣帝纪神爵四年“夏四月,颖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师古曰:“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云中二千石。”)的少府、中尉、太常等;还有属于副丞相而未记俸禄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后面注明“位上卿”。六百石以上的铜印黑绶,即

19、六百石的县令、郡丞、尉;千石的县令、诸侯王国的太仆、中央政府的千石类官员。二百石以上的铜印黄绶,即二百石以上的县丞、尉;四百石的县丞、尉和五百石的县长,同时还有中央与郡政府中的下级官吏。二百石以下的官吏属于另一级别。汉代的爵位与官职并不完全相等,汉书·高帝纪载:“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敢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待高爵,称吾意。”可见有爵者不一定有官,当官者却有爵,汉代皇帝多次赐爵,其官位与爵位基本相等,汉书·宣帝纪载:后元二年赐“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右庶长为十一级爵,

20、按官职分或许这就是卿级爵位的起点。汉书·元帝纪载永光元年及二年都“赐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或许五大夫是六百石的官吏爵位的起点。另外,有爵位却不一定有相应的官职。汉书·成帝纪载永始二年:“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养贫民,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已赐直,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三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其中的右更为十四级爵,要做官却只能为三百石的小吏,五大夫只能做郎官。从官职系统来看,千石至六百石的官吏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大夫,这一类型的墓葬也与长沙地区战国时期大夫级墓葬相似,如长沙浏城桥1号楚墓 ,其墓坑为5.

21、84×3.97米,一椁二棺,三个器物箱;长沙仰天湖25号墓的墓坑为4.95×3.57米,一椁二棺,三个器物箱;其中长沙仆的墓坑为4.95×3.57、临湘令的墓坑为4.5×3米,这样的差别不是很大,与诸侯级的马王堆汉墓相比,墓坑规模少,但其中还有卿一级的距离。县长、县尉类墓葬,与千石类官员的墓葬差别不是很大,和战国时期的士级墓葬比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高至喜先生在研究南方地区各个阶层的墓葬时,对这一地区士级墓葬列有一表,本文仅选其中长沙地区的士级墓葬,并把这些墓葬的出土器物全部补充进去(表三)。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士级墓葬与汉代五百石以

22、下官吏的墓葬在墓坑大小、棺椁制度方面是相似的,如墓坑方面,表中所列最大的是330,最小的是260厘米,墓内都是一棺一椁。不同方面则在随葬器物上,战国时期的士级墓葬中,兵器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除二座没有兵器外,其余都有兵器,有的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兵器,如长沙留芳岭战国墓出土的器物只有十五件,兵器或与兵器有关的却占了三分之一,有五件;五里牌战国墓中也有戈、剑等。汉代千石以下官吏的墓中,有一部分墓中没有兵器,有的或有一件铁刀,如作为县尉类的西汉墓葬中,仅“陆梁尉印”和“兴里乡印”两墓出土有铁刀,这些铁刀不一定是作为兵器的铁刀,象“临湘令印”墓中出土的刀便注明是小铁刀,属于刮削竹简用的工具;其他的墓葬

23、中没有兵器一类器物。在县长、令及千石类官员中,实战用的兵器也不多,仅“长沙仆”墓葬中出土的兵器较多,有弩、箭镞及滑石质的剑饰件,原来应是随葬有木剑;其他的也多为木剑,没有其他兵器。汉代与战国墓葬中的这种差异,是与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相联系的,东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战争不断,各级官吏都有镇守疆土的责任;这时期的贵族们又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小培养他们具有率兵打仗的本领,兵器也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武器。到了汉代,特别是文帝之后,大规模的战乱已经离得很远,社会又处于安定的环境之中,有些小的战事,政府控制下的军队足以承担,没有必要实行全民皆兵,这时期的县令一类政府官员。只需劝课农桑,稳定社会

24、,不需要舞刀弄枪,驰骋沙场,所以这时期的兵器也没有战国时期那样受人重视了。再有是战国时期的士级墓葬中,每墓都有鼎。与之配套的是敦、壶或盒、壶,鼎的数量有多有少,多的不超过四件,少的仅有一件,按周代的礼制,这是合乎士级贵族身份的,其中鼎数量上的多少,又区分为上、中、下士。长沙地区千石以下的汉代官吏墓葬中,大部分都有鼎,最多的达到十一件,但此墓的主人为家臣;临湘令的墓内有五鼎,武岗长的墓内却没有鼎;广信令的墓内有二鼎,而陆粮尉的墓内却有鼎、盒、壶各四套,由此可见商周以来流行的鼎制,到这 时在身份地位方面的作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仅是一部分人对前人的习惯还有一点留恋而已。还有是上面列举的战国时期墓

25、葬,其出土器物普遍比汉代的要少,如这些墓葬中都没有车马器,还有俑的数量较少,其随葬木俑最多的也只有在五件。这种情况存在着时代上的差异,也有身份地位的差异,上述战国墓葬的主人,或许在中、下士之类的地位,有爵无职,比不上实际担任职务的官员。汉代的则都是有爵有职的官员,再加上汉代在和平的环境下,物产比战国时期要丰富,人们能够用更多的物品来随葬。从汉代六百石以下官吏的墓葬和战国时期士级墓葬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相同的部分是墓坑大小和棺椁层数上,墓坑的长度在三米左右,棺椁为一棺一椁,大都是两个器物箱(头箱、边箱或两个边箱)。不同的方面则在随葬器物的组合上,战国时期以鼎的数量代表身份地位的高低,与鼎配套的是敦

26、(或盒)、壶;长沙地区的汉代墓葬有的还保留着鼎、盒、壶的组合,但在数量方面已没有那样严格的要求,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战国时期的士级墓葬兵器较为突出,汉代的则俑占优势。器物上的某些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中长沙地区秦文化的因素虽然不浓,但秦代的丧葬制度对战国葬制至汉代葬制的转变是有重要影响的。汉代千石类官员的墓葬与战国时期的大夫级墓葬;县长、县尉类和战国时期士级墓葬的差异大致相同,应当说这种墓葬制度是相承袭而发展。由此可见,西汉长沙国千石以下的官吏墓葬,可以划分成三个大的级别,即六百石以上为一级,六百石以下至二百石为一级,二百石以下的下级官吏为一级,与此相对应的印章是铜印黑绶和铜印黄绶与

27、没有提及印章的下级官吏。这也与汉代的实际情况相符。从墓葬资料看,两级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墓坑面积与棺椁的大小、随葬器物组合的质量与数量上。三长沙市附近出土的汉代官印,并不只是表上登记的二十件,据长沙出土西汉官印及有关问题研究和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所发表的资料,除长沙王府一批官印外,地方长官的印还有临沅令印(今常德县西),酉阳长印(今永顺县东南),罗长之印(湘阴县东北汨水与李家河相交处),还有洮阳丞印等(图二)。据报道,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长沙市开福区的基建工地上又发现有“孱陵长印”(今湖北公安和湖南安乡地区)。从印章上的地名可以见到,这些做官的人分布各地。汉书· 惠帝纪载:“吏所以治民

28、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令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县令是千石至六百石的官吏,按规定他们可以把父母妻子带到自己任职的地方,去职或死亡之后,他们没有选择在任职的地方,而要来到长沙,我认为这是与汉代的官吏政策紧密相连。汉初实行分封制,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记载汉初的诸侯们是:“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为了控制这些在外地的诸侯,汉中央政府采取任命高级官吏的做法,诸侯王国的太傅、丞相等高级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命。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诸侯王势力较大,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局面,文景之时,特别是武帝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把一部分官员的任

29、命权收归中央,如中尉、郎中令等。又实行分封列侯,才把诸侯王的势力削减下来。与汉中央政府一样,列侯到封国内去的政策,又给诸侯王带来了麻烦。汉代列侯的来源主要的两条途径,一是跟随刘邦打天下,在战场上随生入死的功臣;再有是诸侯王和列侯的后代。他们来到自己的封国内,属于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人,又可以上通天子,如果与封国附近及与国内的地方长官联合起来,对诸侯王不利。诸侯王不想让列侯在自己的王国内为所欲为,也只能象中央政府一样,在列侯所在的县设置自己信任的官员。汉代中央政府虽然把诸侯王国有些官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但千石以下的县级官吏是由诸侯王任命。任命官员的范围,从史记、汉书等史籍中可以看到,主要是官吏的

30、后裔,如汉书·景帝纪载:“今訾算十万以上乃得宦,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宦,无訾又不得宦,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宦,无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訾为财产,算为数量,汉代当官的第一条规定,就把大量的平民百姓划在了官宦仕途之外,因为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要么是原有的大土地主,要么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将帅,他们才有可能拥有较多的财产,而从事商品贸易的人或许能挣到较多的财产,但又明文规定不准他们入官。事实也是如此,担任长沙国丞相的利苍,又是轪侯,按照列侯到自己国内去的政策,他也不应在长沙。但他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内去,连他的儿子也没有去。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主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据研究认为是第二代轪侯利

31、豨,利豨在长沙国担任何职也不清楚,但从墓中出土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分析,应是在长沙国内担任重要职务,才有可能让他掌握南部地区的军事秘密及驻军状况。还有其后代担任东海太守,因罪革职。如果没有犯罪,他的后代还会要把官位继续保持下去。由此可见汉代官吏的后代,只要没有违反汉王朝的特定法律,一般都能优先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他们任职,汉王朝及诸侯王也对他们放心,因为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再有是他们祖先挣下来的地位不能丢弃;还有他们的亲属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互相牵连的关系,在位上只能忠心为汉王朝及诸侯王服务。这种官员任命制度,形成了官员们相对集中的区域,象轪侯家族一样,不论第一任轪侯居住于何地,当他来

32、到长沙,以长沙为家之后,他的后代也就以长沙为家,长沙也就成了他们生长和走入仕途的起点。汉代虽然有六百石以上官吏带父母妻子到任上的政策,但从汉代官吏的任职途径看,把父母带到任职地方去是为数不多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多数拥有自己的职务,或许比子女的职务还要高,也只有职务较高或与长沙王府的关系相当密切,才能为子女们找到好的仕途,因此,这些官员虽然任职在外,他们的家还在长沙,去职之后,自然要返回长沙,一方面要孝事父母,再有要为子女寻找仕途。即使死在外面,也要落叶归根,这就是外地行政官员死后多安葬在长沙的原因。注释: 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有关问题研究考古1978年4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被盗掘过

33、的墓葬是否值得清理,记55长侯中M18号墓发掘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0期。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西郊桐梓坡汉墓考古学报1986年1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上海书店1991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4期。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6期。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1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1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34、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战国秦汉考古(中国考古学之四)1973年。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1期。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1期。 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 1974年7期。表一:长沙国千石以下官吏墓葬登记表墓号墓坑(厘米)官印名称分期 随 葬 器 物 备注54长杜M2370×210靖园长印晚期石印,陶鼎3、合3、壶2、钵3、罐6、釜、勺、钫2;石璧,铁钉,铜镜,漆片。55长侯M18495×357长沙仆晚期玛瑙印;陶鼎

35、3、壶3、方壶2、鐎壶、罐8、锭、半两钱;玉佩,石环、剑首、格、珥2、珌、镜、器2,铜镜、针、弩、镞2;银簪,铅弹,皮甲,漆盒4、耳杯10、盘7。有墓道55长潘M2496×348长沙顷庙晚期石印,陶鼎、盒、壶、钱,石璧、珥,铜剑、钱。55长魏M18不清上沅渔监晚期铜印;陶鼎4、盒2、壶2、钫2、罐10、 鐎壶、博山炉、鍑;石璧、剑格、珌、带钩;铜镜,鎏金钉,铁刀。56长冬M3不清家丞晚期石印,陶鼎10、盒8、壶8、杯2、罐11、盘2、博山炉、甑、金版、钱、锭;玉佩,石璧、鼎、盒、钫、珥、剑饰2、耳杯2、镶器8。60长杨M7400×240宫司空丞之印晚期石印,陶鼎、壶、盘、灯

36、、屋、博山炉、猪圈、灶、狗、罐、盂、鐎壶;铜镜2、碗、刀;铁刀、剑,玻璃珠。59长下M6375×231御府长晚期石印,陶盒2、壶4、钫、鐎壶、罐9;石璧,铜镜、勺,铁刀。60窑上M1残×252宫丞之印晚期石印,陶鼎4、盒4、壶4、方壶2、鍑、勺3、博山炉、甑;玉饰,石璧、镜。52长杜M801前室320×260 后室 400×290故陆令印晚期石印,陶鼎6、盒6、壶6、钫3、鐎壶4、缸、钵2、罐19、釜、甑、鍑、锭、钱;石杯2、博山炉、猪、壶、钫;铜印、镜2、钱,铁斧,鎏金杖首。墓道带耳室53长子M23370×210广信令印晚期石印,陶鼎2、罐2

37、、博山炉、五铢;石压板、璧;铜带钩、镜,铁刀。54长魏M4292×212舂陵之印早期石印,陶鼎4、盒2、壶4、罐7、钱;石璧。54长陈M1450×300临湘令印晚期石印,陶鼎3、盒4、壶5、方壶2、罐18、甑、盘3、鍑、鐎壶、鸟、锭、钱;石璧、合、鼎;铜片,铁钉刀。55长魏M19332×286荼陵晚期石印,陶鼎4、盒5、壶、罐10、博山炉、甑、勺、金版;石剑首、格、珥、珌 、 棋子12。58长杨M3340×260武岗长印晚期石印,陶罐、鐎壶、锭、钱;玉印(陈平),石璧2,铜镜,鎏金刀。60长杨M6335×270逃阳令印晚期石印2(逃阳长印),陶

38、鼎4、盒4、壶4;玉印(苏郢),石璧、镜、剑首、珌、 格、珥;铜印(苏将军印),水晶环。 75长南M24368×256镡成令印晚期石印,陶鼎3、盒2、壶2、钫2、 鐎壶、罐4、钵、甑、硬陶罐3、五连罐、钱;石镜、鼎、盒、璧、卮、博山炉、耳杯、盘;铁钱。54长月M25314×236陆梁尉印早期石印,陶鼎4、盒4、钫4、罐4、鐎壶、半两钱;石璧。60长子M2300×230桂丞晚期石印,陶鼎3、盒、钫2、甑、罐7、锭、五铢钱、鍑;石璧、镜、猪、耳杯2;铜带钩,铁刀。60长南M8270×190冷道尉印晚期石印,陶盒2、方壶2、锭;铁铲。64长五M6288

39、5;220攸丞晚期石印,陶鼎2、罐5、钱;石璧、镜。65长野M2300×212兴里乡印早期石印,陶鼎2、盒2、壶2、罐6、半两钱;铁刀。长王龙M3260×160都乡啬夫早期石印,陶鼎、盒、壶、半两、金版。其他地区出土千石以下官吏墓葬登记表 墓 号墓坑与棺椁官、爵 随 葬 器 物湖北江陵凤凰山M168底540×380 椁462×317 外棺256×97 内棺223×76五大夫木牍上有“江陵丞告地下丞”的记载陶仓、灶附釜、甑、盂2、罐2、壶4、瓮、盘、盆;漆合6、盂8、匕2、方平盘、圆盘26、扁壶3、壶4、耳杯100、耳杯盒、卮2、樽、椭圆奁3、匜、几、双虎头形器、T形器;木俑46、木片俑15、车2、船、马10、牛、狗2、勺2、梳2、篦、杖、小圆棒5、木牍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