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保护煤柱留设_第1页
第四章保护煤柱留设_第2页
第四章保护煤柱留设_第3页
第四章保护煤柱留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该地区的移动角参数为: =55°,=73°,=45°,用垂直断面法留设保护煤柱的方 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受护边界。通过建筑群的角点作平行于煤层走向和平行于煤层倾向的四条直 线,两两相交得一矩形保护范围查表 4-2 得围护带宽度 s=15m,从矩形保护范围边界向外 圈出一围护带 s=15m,其外缘 abcd 即为受护边界; (2)过保护范围 abcd 的中心 o,作沿煤层走向和倾向的垂直剖面-、-; (3)在倾向垂直剖面上标出地表线,受护边界的位置 m、n,松散层和煤层等,并标 注出煤层的倾角 a=30°,煤层的厚度 m=2.5m,煤层的埋藏深度

2、H0250m,及简要的地层柱 状图; (4)在受护边界点 m、n 作松散层移动角 =45°,与基岩面相交于 m1、n1,再从 m1、n1 点分别作基岩移动角 =73° 和 =55°,与煤层底板相交于 m2、n2 点,点 m2、n2 分别为沿煤 层倾向剖面上保护煤柱的上下边界。将 m2、n2 投影到平面图上,即得点 M、N; (5)将平面图上-线与保护边界的交点 q、k 投影到走向剖面-上,得 q、k 点。 从 q、k 点以 = 45 作直线,与基岩面相交于 q1、k1。再从 q1、k1 以基岩移动角 作斜线; (6)将-剖面上的 m2、n2 点分别水平投影到-上,

3、与-剖面上从 q1、k1 点以 做出的斜线相交,得 q2、k2 和 q3、k3。q2、k2 为煤柱上边界线在-剖面上的投影,q3、k3 为煤柱下边界线在-剖面上的投影; (7)将 q2、k2 和 q3、k3 分别投影到平面图上,得 B、C、D、A,依次连接 A、B、C、 D 各点形成的梯形,即为所求保护煤柱的平面图; (8)计算因留设保护煤柱而呆滞的煤量。 9 3´ 3 30º 4 8 2´ 7 30º 1´ 6 5 图 4-7 用垂线法留设保护煤柱 -400m 2 1 60º -300m 4´ 12 -100m 10 s

4、s 11 -200m p 二、垂线法(Plumb Line Method) 上例的保护煤柱也可以用垂线法确定,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 确定受保护边界。 在平面图 (图 47) 先确定需要保护的范围, 然后加围护带 s=15m, 得受保护边界 1-2-3-4; (2)在受保护边界各点 1、2、3、4 向外按宽度 p = h ctg = 40 ctg 45 = 40m 划出矩形 62 1-2-3-4,即得表土层与基岩接触面上的受保护边界; (3)从 1、2、3、4各点分别做出线段 1-2和 1-4、2-1和 2-3、3-2和 3-4、4-3 和 4-1的垂线的长度 q、 l 分别按下式进行计算

5、:上山方向的垂线长 q 为 q= 下山方向的垂线长 l 为 (H h ctg 1 + ctg tg cos (4-9) l= (H h ctg 1 + ctg tg cos (4-10) 式中 H 计算 1、2、3、4位置的煤层埋藏深度,它可以从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量取 ; h 表土层厚度; 各受保护边界与煤层走向所夹的锐角; 煤层倾角; 、 斜向断面上的斜面移动角。 已知数据及计算结果列于表 4-4 中。 (4)在各垂线上按比例尺截取其垂线长,得点 5、6、12,依次连接各点并相交于 、。四边形、就是用垂线法留设的保护煤柱的平面图; (5)计算因留设保护煤柱而呆滞的煤量。 表 4-4 垂线长度

6、 q、l 的计算表 角点号 1 350 310 15 60 16 30 27 30 2 290 250 28 60 99 104 112 90 39 60 41 3 145 105 310 30 60 4 205 165 411 30 79 55 412 60 H Hh 垂线 q l 垂线法长度 q、l 计算公式推推导如下: 图 4-8 为通过 点并与建筑物保护边界线垂直的断面图。保护边界与煤层走向相交成 角,而此断面与煤层走向相交成 90°- 角,H 为未考虑表土层厚度时的煤层埋藏深度, 为煤层的伪倾角。从图 4-9 可知 tg = OO = OAtg = OBtg 。 OO OO

7、 , tg = ,而 O B = O A cos ,因此, OA OB 煤层伪倾角 与倾角 和 之间的关系为 tg = tg cos 在图 4-8 的 D B 中,有 (4-11) tg = 在 DA 中,有 H h1 q tg = H + h2 l 在 AOD 和 BOD 中,有 63 tg = h1 h2 = q l tg = H + tg l 因此有: tg = H tg q 将式(4-11)代入上式,可得 q= H ctg 1 + ctg tg cos H ctg 1 ctg tg cos l= 考虑到表土层的厚度 h 后,即可得式(4-9)和(4-10)两式。 a ´ ´ H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