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限建筑工程* * * *目录0.前言1. 超限建筑工程界定1.1抗震概念设计准则1.1.1判别建筑结构规则性分类准则1.1.2判断是否超限工程分类准则1.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与审查2. 超限建筑工程设计2.1地震作用的有关数据2.2基本概念2.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设计2.3.1建筑抗震设计计算2.3.2建筑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2.3.3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3.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4.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设计的超限工程建筑工程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高度/层数结构类型超限主设计完成设要内容计时间建筑面积265.工程实例: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项目汇编
2、(2015.5)0.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地超高超限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 蓬勃而生、(如我院设计的太原湖滨国际广场 (高208m)、茂业天地(208m)、 山西信达(240m)万达广场(180m)亚泰圣景(168m)中铁三局科研(170m) 等超高超限建筑工程的大量涌现,其专业性、复杂性、特殊性引起大家的关 注,且增加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依据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参考山西省部分超限建筑工程送审报告。对超限建筑工程的设计鉴定和处理 方法内容做了一些整理,编辑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依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3、构技术规程 JGJ3-2010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质 2010109 号(部规 )4】山西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 晋建质字2011221号(省规)1.超限建筑工程鉴定 1.1 抗震概念设计准则抗规( 3.4)、高规( 3.4) 1.1.1 判别建筑结构规则性分类准则。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根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的不同,建筑可分为四大类:1)规则的建筑,它是指建筑形体没有一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表 -1 和表 -2所规定的不规则性;2)不规则的建筑, 它是指建筑形体具有一项及以上的
4、不规则指标超过表 1 所规定的不规则性;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它是指或者是其建筑形体具有三项及以上不规则指标超过表 -1 所规定的不规则性,或者是其建筑形体具有一项及以上不 规则指标超过表 -2 所规定的不规则性,或者是其建筑体形具有两项超过表 -1所规定的不规则性且其中有一项接近表 -2 所规定的不规则性;4)严重不规则建筑,它是指其建筑体形具有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表-1 所规定的不规则性或某一项不规则指标大大地超过表 -2 所规定的不规则 性。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参见1a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扭转位移比大于1.2参见GB50011-3.4.21b偏心布置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
5、于相应边长15%参见 JGJ99-3222a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参见GB50011-3.4.22b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 JGJ3-3.4.33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参见GB50011-3.4.24a刚度突变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GB50011-3.4.24b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和4m,多塔参见参见JGJ3-3.5.55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GB50011-3.4.26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参见GB50011-3.4.2
6、7其他不规则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已计入16项者除外(部规)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1注:1、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连续中的开洞对待;2、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3、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特别不规则的项目举例表-2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1扭转偏大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2抗扭刚度弱扭转周期比大于0.9,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 0.853层刚度偏小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50%4高位转换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
7、过3层5厚板转换79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6塔楼偏置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7复杂连接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 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者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8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力两虽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3种(抗规3.4)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对于多层混凝土结构、其建筑形体不规则性指标宜采用表-3表-4判别。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3不规则类型疋义和参考指标扭转不规则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 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
8、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凹凸不规则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 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积的 30%或较大 的楼层错层(抗规3.4)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4不规则类型定义和参考指标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 夕卜,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 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
9、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抗规3.4)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甲、乙类建筑,高度大于24m丙类混凝土结构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抗规6.1.5)1.1.2、判断是否超限工程分类准则1. 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准则 (1)超A级高度的建筑(省规第三条)结构类型6度7度 含 0.15g)8度 (0.20g)8度(0.30g)框架60504035框架-抗震抗震r部分框支抗震墙1201008050土框架-核心 构筒中筒180150120100板柱-抗震墙8070554
10、0较多短肢抗震墙1101006050错层的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90806050混合结 构钢外框架-钢筋混凝土筒200160120100型钢混凝土外框架-钢筋混凝土筒220190150120结构类型& 7度 (0.10g)7度(0.15g)8度 (0.20g)8度 (0.30g)钢 结 构框架110909070框架-中心支撑220200180150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240220200180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 筒)和巨型框架300280260240注:1、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时,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2、钢结构中的筒体
11、不包括混凝土筒。(2) 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宜大于80m和60m。 (高规10.1.3)(3) 7度8度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宜大于80m和60m。(4) 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其房屋高度应比高规A级规定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适当降低,7度和8度(0.2g)和8度(0.3g)时分别不宜大于100m、80m和60m; B级高度高层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高规9度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7.1.8)(5)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抗规 6.1.5)(8),见2. 对结
12、构抗震性能的控制省规第四条(3) (4) (5) (6) (7)前表-23.5.2、3.5.3另外,不应采用同一楼层中刚度和承载力变化同时不满足高规 的规定的建筑结构(刚度 0.5(070.8);承载力0.65(0.8)B级高度不宜采用连体结构(高规10.1.3);3. 对建筑平面不规则性的控制省规第四条9.10.11,省规第五条3 (楼 板不连续,见前表-2(3)第四条9、凹凸尺寸大: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尺寸1,6度、7度(0.1g) 和7度(0.15g)、8度时分别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 Bmax的60%和50%。宀 rr第四条10、角部重叠:重叠面积A3, 6度、7 (0.1g)度和7度
13、(0.15g)、8度时分别小于A1和A2中较小图形的25%和35%。第四条11、楼板开洞: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净宽(由净宽不小于2m 的楼板累计)小于5m,或开洞面积6度、7度(0.1g)和7度(0.15g)、8度时分别大于盖楼层面积的35%和30%。另外由于平面布置不规则引起的扭转影响,偶然偏心在规定水平地震力 作用下,扭转位移比不大于1.2.,不含裙房楼层位移比不应大于1.4,周期比A级高度不应大于0.9.,B级、混合结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4. 对建筑竖向不规则性的控制,(1)竖向刚度突变的控制:比如楼层侧向刚度。对框架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层剪力与层位移之比)不宜小于相邻上
14、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层剪力与层位移角之比)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90%;同时,当楼层高度大于相邻上部楼层高度 2倍时,该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1.1倍。此外结构底部嵌固层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 层侧向刚度的1.5倍(2倍)。(高规3.5.2.抗规6.1.14.) 省规第四条3,见 前表-2(3)、第五条4a,见前表-1(4a)。带转换层高层建筑,当转换层位置在1、2层时,其等效剪切刚度比Y e1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Y
15、 e1不应小于0.4,抗震设计时Y e1不应小于0.5.当转换层设置在2层以上时,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0.6 ;且宜使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Y e2接近1 (非抗 震设计时Y e2不应小于0.5.抗震设计时Y e2不应小于0.8 )(高规10.2.3抗规 6.1.9 )(2) 对A级高度高层建筑,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65% ;对B级 高度高层建筑,其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75%。(省规第五条6,见前表-1(6),高规3.5.3)(3) 竖向构件不连续,其中包括加强层
16、(省规第五条 7),见前表-1(7)。(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4)建筑立面尺寸突变、上部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与房屋高度H比大于0.2,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 0.65倍。下部收进:楼层的水平尺寸 B小于上部楼层尺寸Bi的0.8倍,在结构平面向外挑尺寸a大于5m (省规节第四条12.13.高规3.5.5、10.6)省规第四条12、上部收进: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小于下部楼层水 平尺寸B的0.65倍。注:不包括单或多塔楼的大底盘和大屋面以上楼电梯间、水箱间等局部
17、突出的情况。13、下部收进: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 B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B1的0.8倍;或在结构平面的较短方向,楼层整体外挑尺寸a大于5m。叮定1.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与审查F详见山西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建筑晋建质字2011 221号1、高度超限(1) 建筑高度超过省界定规定表一所列各种结构的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本表混合结构中未列入筒中筒结构高规11.1.2)(2) 超过对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高度规定的工程;(高规10.1.3)(3) 超过对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高度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高规 7.1.8)(4) 单跨框架其高度超过24m的高层建筑
18、工程。(抗规6.1.5) 2、房室高度虽然不超过所述规定的高层建筑, 但其平面或竖向的规则性超过表-1和表-2所要求的高层建筑工程表-1所示为只要有表中所列不规则三项及三项以上时则被视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表-2所示为只要有表中所列不规则的一项则被视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分为二类 (1) 一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可由省抗震办或有关行政部门组织超限高层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审查。(2)难度大复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B级以上高度建筑工程,高度超过省规表一 混合结构规定的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高规11.1.2)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
19、于 24m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带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规10.1)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建筑工程需要委托全国专家委员会审查。2. 超限建筑工程设计2.1地震作用的有关数据2.1.1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377号)作为地震后建筑物破坏评判的依据。该文件已经明确划分了多类房屋(普通砖房、混凝土框架、底层框架砖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等I)的地震破坏分级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计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五级名称破坏描述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变形参考值基本完好(含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
20、破坏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Ue轻微损坏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对钢结构构 件指残余变形),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 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1.52 Ue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或残余变形),部分明显裂缝(或残余变形);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34 UeUeUp /2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应排险大修,局部拆除需拆除<0.9 Up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Up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简表(抗规3.10、条文说明)注:个别指5%以下,部分指30%以下,多数指50%以上。中等破坏的变形参考值
21、,大致取规范弹性和弹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平均值,轻微损坏取1/2平均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统一培训教材戴国莹)2.1.2设计使用年限、重现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在设计时考虑施工完成后正常使用、正常维护情况下不需要大修仍可完成预定功能的 保修年限,国内外的一般建筑结构均取50年。结构抗震设计的基准期是抗震规范确定地震作用取值时选用的统计时间参数,也取为50年,即地震发生的 超越概率是按50年统计的。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 50年的结构,其地震作用需要做适当调整,取值经专门研究提出并按规定的权限批准后确定。设计使用年限对应的重现期(年)小震中震大震设计使用年限63.2%1
22、0%23%50504752475-164210010094949503284设计使用年限50年70年100年调整系数11.151.21.31.4建筑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160:20042.1.3地震动参数时程分析所用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cm/s2,gal)抗震设防烈度小震中震大震6 度 0.05g18501107 度 0.10g351002207 度 0.15g551503108 度 0.20g702004008 度 0.30g110300510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抗震设防烈度小震中震大震6 度 0.05g0.040.110.287 度 0.10g0.080.220.
23、507 度 0.15g0.120.340.728 度 0.20g0.160.450.908 度 0.30g0.240.681.20相对小震,中震增大 2.752.88倍;相对小震,大震增大 4.38-6.25倍(抗规3.2)2.1.4、特征周期值(S)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10I 1nIV第一组0.200.250.350.450.65第二组0.250.300.400.550.75第三组0.300.350.450.650.90(抗规 5.1.4)2.2基本概念 2.2.1我国GBJii-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来的设防目标及设计方法“三水准,两阶段”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二阶段:
24、第一阶段为弹性设计阶段。即通过采用振型分解弹性反应谱理论去求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其中包括内力和变形),并按照建筑结 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考虑概念设计中要求的各种放大系数进行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计算,同时采用各种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以求 得能满足第二水准(中震)和第三水准(大震)的相关要求。第二阶段是弹塑性设计阶段。要求进行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这时结构薄弱部位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应满足要求。2.2.2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基本思想使所有的工程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不同强度水平(或称强度水准)的地震作用下,达到预定的不同的性能目标,就是以抗震性能目标为基
25、 准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主要特点就是: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或设计者)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工程所在地区的 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不规则的部位和程度,以及业主的经济实 力、房屋建筑的重要性等去选择所需要的性能目标,并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能目标做深入的分析,再加以专家评估和认证,采取各种有效的抗震措施, 保证超限建筑工程的实现,且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创新。223性能水准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及其构件进行什么状态(弹性、屈服、不屈服、破坏)结构地震后损坏状况及继续使用的可能性的抗震性能的界定。建筑破坏与变形关系示意图0A充分运行小震弹性AB基本运行中震
26、不屈服BC生命安全中震屈服CD倒塌屈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统一培训教材戴国莹)224结构竖向构件对应于不同状态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参考值结构类型弹性层间不同破坏状态弹塑性层位移角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不严重破坏间位移角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5501/5501/2501/1201/601/50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1/10001/10001/5001/2501/1351/120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1/8001/8001/4001/2001/1101/100钢筋混凝土框支层1/10001/10001/5001/2501/1351/120钢结构1/2501/2501/2001
27、/1001/551/50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1/8001/8001/4001/2001/1101/100(抗规5.5、高规3.7)2.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设计2.3.1抗震设计计算措施1. 应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和位移分析计算。国内目前可以应用的并且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计算程序不少,比女口 SATWE、SPA2000 MIDAS/GEN、ETABS、ABAQUS、3D3S等。2. 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计算时其振型数不应小于15个,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塔楼数的 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
28、量的90%,这主要是为了考虑高振型的影响。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4. 采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并且注意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时应符合下面要求:1)应按建筑物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择不少于二组实际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 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并在各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2)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5倍和15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 0.01s 或 0.02s。3)输入地震加速度最大值。4)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一般采用 7 条波的平均
29、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结果进行比较,并取其较大者。若采用 3 条波时,应取多条波的包络值与振 型分解反应谱进行比较,并取其大值进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分析计算。对于 超限较多或结构体型复杂时,应直接采用多条波的包络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 法进行比较,并取其大值进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分析计算。5. 当在水平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4.1条规定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亦即应考虑P-?影响。6. 高度不超过 150m 的高层建筑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高度超过 200m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高度在150200m之间,可视结构不规则性程度选择静力弹塑性或
30、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高度超过300m的结构、新型结构或特殊复杂的结构,应由两个独立计算进行校核,并分析验算薄弱层部 位的变形和应力状态。7. 弹塑性计算的分析应以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配筋、型钢和钢构件的实际截面规格为基础,不应以估算的配筋和钢构件代替。8. 复杂结构应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应以施工全过程完成后的内力为初始状态9. 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计算结果宜取多组波计算结果的包络值;10.应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合理性判断抗规 5、高规 5)2.3.2 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1.各种类型的结构应有其合适的使用高度,单位面积自重和墙体厚度、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协调符
31、合规范的要求。变形特征应 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2.应明确多道防线的需求。框架与墙体、筒体双重抗侧力的各类结构中,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的调整应依据超限程度的不同,在规范规定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但应注意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剪力或者框架所承担的倾覆弯矩又不 宜过大,以避免出现框架和墙体、筒体一起形成第一道防线。3. 超高时应严格掌握建筑结构的规则性的要求,明确竖向不规则和水平向不规则的程度。应注意楼板局部开大洞导致较多数量的长短柱共用和细腰形平 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对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 计要求,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高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抗震措
32、施或抗震构造 措施。4. 主楼与裙房间设置抗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他措施。5. 转换层应严格控制上下刚度比;墙体通过次梁转换和柱顶墙体开洞,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水平加强层的设计数量、位置、结构形式,应认真分析 比较;伸臂的构件内力计算宜采用弹性膜楼板假设,上下弦杆应贯通核心筒 墙体,墙体在伸臂斜腹杆的节点处应采取措施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破坏。6. 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应注意分析局部区域的或沿某个地震作用方向上的可能存在的问题, 分别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7. 注意加强楼板的整体性,避免楼板被削弱部位在大震下受剪破坏;当楼板在板面或板厚内开
33、洞较大时,宜进行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8. 出屋面结构和装饰结构自身较高或体型相对复杂时,应参与整体结构分析,材料不同时还需适当考虑阻尼比不同的影响,并应特别加强其与主体结构的 连接部位的构造。尤其是出屋顶较高的混凝土或钢构架,应注意其在地震作 用下的鞭鞘效应的影响。9. 高宽比较大时,应注意复核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或稳定。10. 薄弱层地震剪力和不落地构件传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的调整系数取值,在超高时宜大于规范的要求。11. 根据超限程度和不规则程度采取比规范、规程规定更严格的抗震措施或抗震构造措施。(抗规 6 高规 3.9、3.10 10)233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建筑抗震性能化
34、设计是解决复杂抗震问题的先进的有效方法(1)、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及各构件性能水准的选择选择整体结构的性能目标整体结构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选定。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A、B、C、D四个等级。选择四个性能目标中的一个,每个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的地面运动水准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相对应。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状态)性能目标想性能状态 地震水准ABCD小震1(弹性)1(弹性)1(弹性)1(弹性)中震1(弹性)2(基本弹性)3(轻中度屈服)4(中度屈服)大震2(基本弹
35、性)3(轻中度屈服)4(中度屈服)5(严重屈服)(高规 3.11.1)选择各种构件的性能水准: 各类不同的建筑结构其构件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普通竖向构件:是指“关键构件”之外的竖向构件。关键构件:是指该构件的失效可以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耗能构件:是指框架梁、剪力墙连梁以及耗能支撑等构件。根据各种构件的作用和其重要性,选择不同的抗震性能状态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宏观损害程度损坏部位继续使用 的可能性性能状态普通竖向构件关键构件耗能构件第1水准完好、无损坏无损坏无损坏无损坏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弹性状态第2水准基本元好轻微损坏无损坏无损坏轻微损坏稍加修理
36、即可继续使用基本弹性第3水准轻度损坏轻微损坏轻微损坏轻度损坏、部分中度损坏一般修理后才可继续使用屈服状态第4水准中度损坏部分构件中度损坏轻度损坏中度损坏、部分比较严重损坏修复或加固后才可继续使用中度屈服第5水准比较严重损坏部分构件比较严重损坏中度损坏比较严重损坏需排险大修严重屈服高规 3.11.2)2)结构(构件)在不同性能水准(性能状态)下的验算:荷载取值及薄弱部位层间变形的参考值:弹性:其承载力和变形应符合高规规定的有关要求基本弹性:承载力按地震效应设计值(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复核,变形可略大于弹性位移值。轻中度屈服:承载力按标准值复核,变形小于 2 倍弹性位移值中度屈服: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
37、,变形 34 倍弹性位移值 (平均值 )严重屈服:承载力达到极限值后基本稳定,降低小于 10%,变形不大于 0.9倍塑性变形限值结构(构件)处于弹性状态时结构的抗震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GSGEEh SEhKEV SEVKRd / RE结构(构件)处于不屈服(轻、中度屈服)状态时,其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SGESEhK0.4SEVKRK水平长悬臂结构和大跨度结构中构件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SGE0.4SEhKSEVKRK构件满足截面抗剪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 :VGE VEK0.15fckbh0高规 3.11.3)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受剪截面:(VGE VEK
38、) (0.25 fak Aa 0.5fspkAsp) 0.15fckbh0对应于不同性能的构造抗震等级性能要求构造的抗震等级性能A基本抗震构造,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米用,但不得低于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性能B低延性构造。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米用,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二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度采用。但均不得低于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性能C中等延性构造。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且不低于 6度采用,否则仍按常规设计的规定采用性能D高延性构造。仍按常规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3.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3.1计算结果应正确性判断,确认合理,以下比值缺一不可:轴压比(墙、柱,结构延性)(高规 642、722、7.2.13)剪重比(控制地震剪力,确保安全)(抗规5.2.5高规4312)刚度比(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高规 3.5.2)位移比(以免形成扭转)(高规 3.4.5)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广东省肇庆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术后恢复管理对眼科患者的重要性
- 深入解析科普知识的教育价值
- 科技创新助力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
- 2025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4年)精美网络安全讲座
- 2023届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 语法填空之现在分词过去分词100题(思维导图+三年真题+模拟)
- 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柱塞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 某电厂180m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方案
- 驾驶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精准高效的数字孪生光网络技术探讨和实践
- 无痛胃肠镜的护理查房
- 供应链工作计划
- 农村生活污水检测服务方案
- 110kV全封闭组合开关电器GIS扩建及改造项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