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 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 思。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 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 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 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回忆主要内容,直入中心同学们,还记得 2008年5 月12日14

2、时 28分吗?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级地 震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 死亡,却发生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生齐读课题。 那么这最后的姿势是一个怎样的姿势呢?生回答,1 投影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齐 读)。2 、是的,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 51 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 任的师德灵魂。齐读。板书:爱与责任 二、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过渡:这样一位用生命诠释师德灵魂的人,张开双臂这一最后的姿势又是在怎 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无比景仰的心情再次走进那悲壮的 一幕。请同学样拿出笔默读课

3、文二七节,用波浪线划出地震时周围的环境, 用横线划出谭老师面对地震时的动作和语言, 并作批注,简要地写写自己的感受1、生默读课文,写批注。师巡视指导2、请把你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感受。投影出示:(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 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 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

4、为永恒的瞬间。)( 5)这些环境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地震时的危险,惊心动魄,更会让我们 感受到在地震中人们,他们可能会怎么样呢?逃跑,哭,喊,躲起来等等。3 、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谭老师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画出谭老师 的语言和动作,生交流。投影出示;“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1)指名读,说感受。(两名)在危急时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 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学生快速离开,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再读体悟,情况 危急,生死攸关的语气。( 2)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啊?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理解“瞬间”表示时间快。那么谭老师又

5、是怎么做的呢? (生回答)投影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 护住了四个学生。( 1)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指名说感受,根据感受指导朗读。突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人物形象你真会读书。)( 2)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 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 们。那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 减轻碎 裂的砖块、 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 个学生的姿势将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

6、课文再次深情地朗 读。4 、是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的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过渡: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只 是一瞬间的震荡,谭老师永远告别了和风阳光雨露,还有人间的欢笑泪水, 永久沉睡在了众人撕心裂肺的泪水中。 他那最后的一撑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 己的学生,而自己却永远地倒下了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他的时候,在场 的人都被震撼了!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第三段。四、学习第三段1. 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引用哪三位人物的话语?把他们的话多读几遍,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2. 分角色学习三个侧面描写。 你想读谁的话。适时指

7、导朗读。(抓住“双臂张开”“深凹”“血肉模糊”“死死” “飞身” “生死攸关”等词语,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敬意。)3. 生读时,进行这样的句式训练:你就是那位救援人员,你想对谭老师说你就是获救的学生,你相对谭老师说你就是在场的老师,你相对谭老师说五、比较体会二三两段不同的描写方法及不同的作用。 二三两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同,同学们发现 了吗?将第三段删掉可以吗?(学生自由回答)第二段直接描写谭老师的英雄行为我们说这叫正面描写。 第三段是通过别人的 话语来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我们说这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在文中能起到烘 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我们以后在习作也可以学着运用

8、。六、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过渡:在学生眼里, 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 (补充资料:从教 26 年来,谭老师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 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 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 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充满活力的身 影了。师生齐读:投影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1、同学们,这最后的姿势 ;这最后的姿势 ;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如果我们把最后换成其他的词可以怎么说。 我们还可以说这是怎样的姿势?(英 勇的姿势 顽强的姿

9、势 爱的姿势 师德崇高的姿势)这是多么崇高的姿势呀,多么充满爱的姿势,让我们一起缅怀谭老师,缅怀谭 老师那永存的姿势一一齐读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同学们,俗话说“大爱无痕”,谭老师就是将自己的大爱化成了最后的姿势, 因而人们赞颂他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的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板书)(师:这 怎么理解呢?就像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3、谭千秋,让我们记住他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他令世人永 生难忘。我想送给谭老师一首小诗。投影爱献给谭千秋老师你用身体写出了比任何书法作品都美的爱成就了一个最完美的雕塑成为永恒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了,就让我们用追忆的方式讴歌他们,献上我们对英雄教师深切的怀念。作业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