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学士论文)_第1页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学士论文)_第2页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学士论文)_第3页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学士论文)_第4页
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学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渤海大学 翟贺男引言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是中国在城市化过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劳动者群体。农民在城市务工,不仅给家乡带回了资金和技术,而且对城市生活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所做出的贡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们在城市所遭受的各种歧视,其合法权益经常遭受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学者对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从法学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拟从经济、社会、政治及法学的角度对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进行研究,以期对保障我国

2、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尽一点微薄之力!一、 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一)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民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经济上为社会创造了宝贵财富。“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流动劳动力的贡献率占1.5个百分点。”1农民工的收入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提高,将增加农村市场的张力,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农民工在消除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隔阂中架起了桥梁。农民工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农民工在农村对城市文明进行传播,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变革农民观念,传播现代文明,有利于城乡物质交流、

3、文化交流、信息交流,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城乡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在城市,他们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淳厚朴实的言行感染和影响着久居城市的人们。在农村,他们把现代都市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科学技术带回家乡,一改农村闭塞沉闷的传统文化。许多农民工己成为家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的职业,却无法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权益以不同的方式遭到侵犯,但很难以用正当的途径挽回损失。“社会学理论认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对获益群体怀有敌视仇恨心理时,社会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犹如经济学上的“水桶效应

4、”。”2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从而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社会隐患。实践也已证明,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基本保障的社会,一个社会弱者遭到忽视甚至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所以,帮助农民工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心理的压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城市化建设流动人口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发。进城农民工与城市人形成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利于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城市艰苦行业吸纳了大量青壮年农民工优化了城市人

5、口结构。“当前我国农民在推动城市化建设中己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有数据显示:我国己经有1.3亿农民离开土地,有超过9000万的农民开始在城镇稳定的生活。”3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发展和为方便市民生活等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许多农民工长期依托城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甚至将家属也迁入城市,实际上己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 农民进城务工,一方面弥补了城市建设中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使很多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在很长时期内保持着低劳动成本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农民工支持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我国过去发展工业是从农业中获得支持主要是建立在农业产品基础之上的,即通

6、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从农业中获得资金支持。我国现在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依然从农业和农村中获得支持,只不过这种支持改变了形式,由产品转为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以比城市劳动者低得多的报酬,为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做着贡献。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剪刀差”,是城乡劳动力报酬方面的“剪刀差”。正如我们所看见的,城市里的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雄伟的立交桥,都主要由农民工施工建造的,在工厂车间里的流水线上劳动的一线工人大都也是农民工。上至星级宾馆,下至市井排挡,都有农民工的身影,大凡城市里最脏、最累、最苦、最险的工作大都是农民工在做。广大的农民工己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的

7、力量。每当春节前后农民工们返乡后,城市里就要出现无人送煤,无人卖早点的情况,“民工荒”现象也说明城市越来越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地域之间和社会产业之间重新配置的过程。虽然他们暂无城市户口,但他们流入城市后从事非农产业,带来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化水平的实际提高。(三)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工群体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广泛分布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中占到,在建筑业、采掘业中接近,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达到以上,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4可以说,农民工为工业发展增强了竞争力,为城乡建设增加了

8、活力,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城镇化成本收益的重要途径,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农民由潜在的消费群体变为现实的消费群体,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市场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农村市场作后盾,民族工业的发展将是举步维艰。“中国有9亿多农民,2.1亿多个农民家庭,任何商品的家庭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多万件商品需求量。如果农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元的消费投资。” 5可见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利

9、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好农民工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留下的增加值有近两万亿元,带回家的有五千至六千亿元,农民增收有靠外出务工收入。”6特别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外出务工闯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我们必须更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大地发挥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农民工的经济权益受到侵害1.农民

10、工的工资待遇较低。农民工不能完全像城市职工一样享受除工资奖金以外的各种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即使农民工提供了和城市职工同样的劳动也得不到相同的报酬。农民工还经常被强制安排加班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加班费,即使有的象征性的给一点,但是也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民工的工资常常被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和克扣甚至拒付,有的农民工辛苦一年甚至几年都拿不到工资。2.农民工的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农民工的土地财产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权益受到损害。我国虽然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农民工的土地财产权以及其他相关的权益缺失问题并未因此而解决。目前,农民在土地承包、调整和流转以及国家征用土地和农业的公司化及企业化经营中受到来自

11、各方面的侵害。比如,农村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随意撕毁农民的承包合同,随意拿走农民的财物,随意对农民进行罚款和摊派等。至于农民因为承包土地而支付大量的税费负担就更不要说了。农民工与市民对国有资产的权益占有上不平等。农民工也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理应从国有财产的收益中得到好处,可事实上农民工对国有财产没有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从国有财产的收益中分到的好处也很有限。3农民工市场主体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涵义是指农民工作为市场主体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地位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的权益缺失严重。首先,农民工在生产环节权益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生产准入的限制,使得农民工只能局限在收益较低

12、的行当中谋生,很难进入其他领域,在农业领域,农民工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还没有完全落实,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等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仍然受到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从播种面积和生产品种到销售渠道及销售价格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不仅如此,农民工还得承受由于政府部门决策错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制度实际变成了“他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制度,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工的权益。其次,农民工在交换环节权益受到损害,主要是指由于价格歧视和政府垄断及其他非规范行为。市场秩序混乱等使得农民工在交换中没有平等的交易权,从而引起农民工经济权益受到损害。再次,农民工在分配环节权益受到损害,农

13、民工在分配中没有主动权,农民工在生产中付出太多而所得太少,二者极不对称。农民负担沉重而国家对农业农民的投入和支持甚少就是很好的说明,不公平交易本身就是一种分配,就意味着农民在分配中权益的缺失。最后,农民工在消费环节权益受到损害,农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水准与城市差异巨大并且越来越大,农民工的消费成本明显高于市民。(二)农民工的政治权益难以正常实现1.农民工很少参与村委会选举,不能参加城市选举。当前,影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农民工一方面没有彻底离开农村土地,另一方面又身居城镇,以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分离。基于二元户籍制度,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户

14、口紧密相联,农民工在居住和就业的城镇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能参与当地的民主政治活动;同样,农民工由于身在异乡,很少有可能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民主政治活动。这直接导致农民工既没有参加原户籍地选举,又不能参加居住地选举的“真空”现状,“两不靠”使农民工成为被民主政治遗忘的一个群体。2.农民工不能在用工单位行使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这也是公民结社权的具体体现。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工迫切需要工会等组织依法代表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民工亦工亦农的农民身份,往往是被用人单位的工会拒之于大门之外,从而工会也不可能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农民工

15、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工成为没有“娘”的孩子。3.农民工没有代表自己的社团组织。目前全国拥有全国性社团上千个,几乎各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组织,惟独人数最多的农民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组织。至于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目前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能代表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组织。农民工缺少参与政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渠道很少介入政治,使农民工的参政能力弱化,农民工基本上是现实政治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三)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受到歧视1.农民工的社会尊重权受到侵害。在我国,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一个职业概念,而是变成一个身份概念,农民与市民相比就是“二等公民”,就连大部分农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正因为

16、这样,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国民待遇,甚至连基本的社会尊重都得不到。“对农民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政策性和观念性歧视,所谓的“接纳贡献”与“限制参与”的双重管理取向,限制农民工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也比较普遍。”7此外,对农民工的歧视意识渗透到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把农民工视为“下等人”和“盲流”及“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等。一到清理卫生和整顿秩序时,农民工聚居区总是重点清理对象。面对农民工的收费和罚款更是五花八门,有人形容一些城市对农民工的管理就是“办证、收费、查证、罚款”,有的地方遣返农民工动用大量警力,不分清红皂白把农民工塞上火车拉出本辖区,根本不管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和尊严。2.农民得不到平等

17、受教育的机会。农民工很少能够得到企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农民工的子女在就学方面也遇到很大阻碍。农民占有教育资源、享受教育服务的差别巨大。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在农村,但是大部份的学校却在城里。农民与市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别非常大。“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80,但在大学专科里却只占30的份额,20的城里人占70的份额。”8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正规学校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不然就以学生名额已满为由拒收,因交不起这些费用农民工往往只能将子女送到师资水平较差的简易学校就读,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有些城市因整顿城市秩序关闭简易学校,造成许多农民工子女不得不返乡就学甚至失学。3.农民工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劳动者既有劳

18、动的权利也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但是在不少个体和私营及涉外企业中农民工劳动超时现象非常严重,远远超过了八小时,即使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也常常得不到休假。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和严重体力透支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4.农民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从横向看,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状况远不及城市。目前约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比例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但比例约占总人口的80的农村人口只享用着不到 13比例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从纵向看还不如过去,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如“人民公社”时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明显滞后,难以应对人生及市场经济的风险。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

19、是城市居民。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水平本身就较低,由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发育滞后,使得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一旦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5. 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受到侵害。劳动权是公民的基础性权利,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但大部分农民工却被排除在劳动法之外,其劳动权益也就无从保护了。就业权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政府的就业政策向城市倾斜,农民工就业受到歧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边缘性地位。失业的农民工与市民所享受的待遇也迥然不同,这从称谓的区别上就可见一斑,在我们的日常用语甚至政府的正式用语当中,将城市失

20、去工作的人称作“失业者”或“下岗人员”,而将农村失去工作的人称作“剩余劳动力”,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反映了政府的区别态度,也意味着不同的待遇。三、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1.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许多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就由此产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劳动就业和义务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与歧视,这一制度也是造成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二元户籍制度赋予了每个人以户籍身份,而且几乎不能改变。虽然

21、这几年户籍制度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到城市后仍然受到户籍制度的阻碍而无法融入城市的社会经济组织内,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变成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并且在婚嫁、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一系列困难。而首属劳动力市场与次属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亦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2.歧视性就业。农民工在城市或流入地的职业身份是通过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在户籍制度和与户籍相连的就业制度作用下,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对于职业进入的种种限制,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普遍比城市居民低的现实,使农民工被排斥到了次属劳动力市场上,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而且“同工不同酬

22、”的现象非常普遍。近年来,随着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压力加大,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出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考虑,严格限制或不允许农民工进入某些行业和工种,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很大限制。3.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考虑的是城市职工,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是许多农民工却几乎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极少用工单位会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甚至连保障人和生命健康的工伤保险也常常被忽略。一旦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授助和保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损害的重要原因。 (二)思想认

23、识的误区1.中国传统文化中平等理念淡薄。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中,没有形成西方的平等的民主的法治文化,人治是主流,法治文化和平等理念淡薄,人治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等级观念是人治得以实现的心量基础,它不仅渗入到中国的统治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阶层、集团、家庭、行业之中,而且内化为人民性格的一部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9平等的理念是农民工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平等观念淡泊。虽然公开的等级制度已不复存在,但是特权观念却在一部分人的心中沉淀了下来。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凌驾于百姓之上。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2.政府和用人单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农民工进城从事非农产业,虽为城镇做出了

24、项献,但也带来了城市就业、住房、公共设施、交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负担。因此在很多城市中,当地政府就对农民工采取了种种限制性措施,对城市化和农民工进城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有很多雇主认为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障金,会加重企业负担,增加成本,削弱企业的况争力。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必然影响到政府和用人单位的一些行为,进而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三)法律保障供给不足国家的各项管理体制和制度都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确认并保证实施的,实质上是现有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或不完善,还有立法体系不完备。这些都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

25、因。 1.立法本身的缺陷。立法本身的缺陷使农民工部分权益被“蒸发”。我国现行的宪法有些条款不利于农民工履行最基本的权利与义务。比如: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农民实现这一基本权利必须返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选举或者接受被选举。原因在于宪法规定的“职业”与“居住期限”等没有明确说明可以有受户籍限制。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基本政治经力受到损害。劳动法中促进就业和劳动安全卫生及社会保障等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规范。这就造成了农民工就业受到局限,劳动安全卫生受到忽

26、视,近乎游离于社会保卫障体系之外这些现象。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养老、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为:国有企业、城镇集全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据此,用人单位只为本部门的“城镇职工”缴费,而农民工由于无法可依被排除在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由于农民工不是城市居民,无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1994年制定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虽然明确了工资发放的方式和时间等,但是我国劳动力就业形

27、势发生了变化,显然这一规定已不适合我国的现状。 2.立法体系不完备。我国的立法体系不是很完备,缺少专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法律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缺少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的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举报和投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专门针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有助于农民工维权代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四)农民工自身的原因1.农民工自身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农民工生长在农村,多年来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他们来到城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谋生,思想理念仍是农民原固有的,并没有较强的权益维护意识。当农民工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懂得用合法手段保护自

28、己,有的虽有维权意识,但因考虑用法律手段的不经济性或畏惧雇主的蛮横凶残只好忍气吞声,也有些农民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在维权中因证据不足而求助无门,往往铤而走险,用非法手段维权,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2.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有所欠缺。由于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以前大多是在家务农,有很多农民工甚至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尽管有时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危险的。农民工进行学习受教育具有许多阻力,这些阻力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诸如缺乏学习时间,不能负担相对高昂的学习费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不重视学习等等。这些都在实际上制约了农民工素质的提高,而素质与技术的制约又在一定程度

29、上限制了他们以后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使他们在与城镇居民同等竞争的时候处于劣势。四、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制度途径的探索(一)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就是要以体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各项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促使城乡经济体制向不断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方向转变,为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1.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传统的户籍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应彻底打破农业

30、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粉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2.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政府应继续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政府要严格审核与清理农民进城就业的手续,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和健康等条件,要对进城变业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一社同仁,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自由地流动和择业。应大力培

31、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3.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国家应促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和覆盖进入城市的农民,逐步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首先覆盖农业用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再覆盖进入城市就业并愿意退出承包地的农村转移人口,进而逐步覆盖到农村地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农民福利水平,加强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规范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并使其制度化,国家新增财政收入和股权收益,用于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农村的分配比例。(二)解决思想认识误区1

32、.树立平等观念。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引导市民正确对待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化以及对原有利益的影响,倡导宽容的城市文明新风。此外,要引导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和归属,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平等意识。在广大市民和农民工的心中树立起平等的思想理念。2.更新旧的思想观念。各级政府要着眼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敢于直面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应当找借口推卸和回避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中所应尽的责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大量使用农民工而又不为农民工粉理相应的社会保险,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获取高额经济回报,但也积累了很大的风险。这种靠牺牲农民工合法权益

33、而获取的竞争力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农民工平等意识的觉醒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三)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立法当前,除了劳动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所做的宽泛的规定外,农民工的权利几乎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在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护和保障,促进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维护社会稳定。”10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配套地方法规,从工资支付、劳动监察、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安全生产等方面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以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1.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法。其中包

34、括: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企业支付监控,欠薪保障,劳动保障诚信制度,要求企业依法建立欠薪报告,劳动合同备案,工资保障准备金等预警制度,强化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的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同酬,同工同权,工资得到及时足额支付。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偏低问题。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其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各地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小最低工资标准和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2.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对于农民工来说一直是

35、一个薄弱的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将农民工依法纳入城镇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范畴之中,使农民工同城市里的人一样依法享有社会保障待遇。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依法保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国家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有关劳动者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的规范性政策文件规定。首先,制定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明确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权,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退休享有基本养老金。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和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作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点,积极推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制

36、度。其次,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废除和清理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及国务院在以往发布的关于城镇职工医疗和失业等方面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的医疗和失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依法享有医疗和失业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权利。再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条例,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济制度,在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或其他特殊情况和生活出现困难时,给予紧急救济和贫困救助。3.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细则。国家十分重视

37、这一方面工作,先后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定,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由于农民工是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其仍是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受害者。国家应尽快根据劳动法及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制定<安全生产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责任。国家应实行政府和企业责任追究制度与损害高额赔偿制,建立企业提取安全卫生费用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依法向受到生产安全事故伤害的农民工或家属支付赔偿金,同时制定和颁布有关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卫生生产技术

38、规范和安全卫生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实行安全卫生生产技术培训制度化,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和预防机制。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农民工的教育主要包括农民工自身的再教育和农民工子女教育两个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继续实施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但是由于这只是规范性文件规定和一些地方探索做法,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缺乏法律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强制性,文件出台至今实际效果仍不理想。因

39、此,必须进行立法予以规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法,将通知的有关规定和地方的一些好的做法予以固定化、规范化、法制化,依法保障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此外,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第五部委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通知,这虽然在一定和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和解快,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应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保障责任,规定农民工子女有权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分享教育资源,农民工所在地中小学按城市学

40、生的平等条件准许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禁止学校收取规定之外的费用,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5.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依法保障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权利,保证农民工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快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首先,修订和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进一步时确农民工在城镇工作地居住地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规定政府为农民工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以保证农民工可以充分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真正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国家要明确农民工在当地城镇人口中应有

41、的代表比例数或者在工人代表中的比例数,以保证农民工能够实行政治参与。其次,修订工会法,明确农民工作为劳动者有权加入工会组织,并建立流动会员会籍管理制度,明确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均可加入工会,工会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办法。农民工权益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有关实体法予以确认并使之具体化的,而保证农民工权益得以实现和不受非法侵害,除了实体法给予了一般性的规定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权益保障制度和救济机制。如劳动监察部门应制定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办法,规定举报和投诉的管辖,解决问题的专设机构,解快问题的期限等问题,为农民工的举报和

42、投诉提供便利。人民法院应设立农民工维权法庭,重点解快诸如农民工工资支付,农民工生的安全事故等关系农民工重要利益的问题,对事实基本清楚的案件,应以简易程序从快处理,对进入该程序的案件应减免诉讼费等。(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1.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农民工维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力作保障,也需要以农民工自身的进步来推动,所以要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各地应以工会和社区组织为主,对已经进城务工和有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强化农民工的法制观念,使农民工知法守法,成为自主维权的主体。对农民工开展科学文化再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各地政府及

43、工会组织要立足长远,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大局出发,对农民工开展科学文化再教育,近而提高农民工的政治思想水平,成为高素质的维权主体。2.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职能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优势,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地要适应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农村劳

44、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3.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对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应按国家规定强制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政府组织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建立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要把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设立助学金和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可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与教材及实训基地建设。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身份变化,是我国城镇化的必然过程。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