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上海市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1、奉贤区: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 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日:“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 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 _ 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注释】陈:陈述。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四海:整个国家。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濮州刺史庞相寿 之贪污解任()(2)足位为善者惧 ()11 .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3分)A.大臣坚持像这
2、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背他呢?B.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C.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D.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背他呢?12 .从文中看,唐太宗“怜之”的原因是“”, “纳之”的表现 是。 ( 3分)13 .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个字以内)(2分)爹苦:1 .犯罪 让2 . C3 .尝在秦王幕府,告诉虎相寿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发他离开4 .如:治国不私故人,唐太宗不得私,唐太宗不私故人2、静安区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
3、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 ”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 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注释】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瞿然:惊讶的样子。握手,拱手。扣:询问。溥大。凝:注意力集中。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必将鱼世()(2)某妄意易一字()1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B.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赞叹回味不止。C.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赞叹回味不止。D.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13.从范文
4、正公“ ”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赞同李泰伯的观点。而从 李泰伯改字这件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5分)爹苦:11. (1)闻名/出名有名(2)更改更换修改改换(4分)12. B(3 分)13. 凝坐额首,殆欲下拜(多写了 “公”字,不扣分)(只写了其中一个分句,得1分)(共2分)(1)评价他人作品要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其优点,又能委婉诚恳地指出其不(2)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三的意见或建议(3)当自己在某方面出众时,也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并及时改正(4)古人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创彳/做事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5)人与人之间交往应平等真诚,互相尊重(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表述不准,酌
5、情扣分)3、宝山区张丞相“草”书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 :“胡不早来问?致余忘之。”【注释】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录 :转抄。当波险处:在笔画波折险僻的地方。诟:责骂。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3分)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2) 伸侄录之()(3)侄罔然而止.()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B.(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C.(你)为什么不早点
6、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D.(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13 .张丞相“草”书,“草”的具体表现是“”,其结果是“ ”且“ ”14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那类人。(用自己的 语言回答)(3分)爹苦:11 .(3分)(1)想到,得到(2)让 停止12 .(3 分)C13 .(3分)满纸龙蛇飞动侄罔然不自识14 .(3分)自己有错还贵怪他人(自始至终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人)4、黄浦区范文正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上谒,文正赠钱十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 十千,因问:何故汲汲于道路?”孙秀才戚然动色日:老母无以养,若日得钱百,则甘旨足矣。”文正日: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也。二年仆仆
7、,所得几何?吾今补子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为学乎 ?”孙生再拜大喜,于是授以春秋,而孙生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文正甚爱之。明年文正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闻泰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 学者、朝廷召至太学,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注释】汲汲:形容心情迫切,甘旨:美味的食物11 .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何政汲汲于道路()(2)吾啰子辞气()12 .下列对加点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孙明复专注于学习,昼夜不回家。B.孙明复放弃了学习,昼夜不回家。C.孙明复专注于学习,昼夜不放弃。D.孙明复专注于听课,昼夜不放弃。13.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 (1) ;(2)。(4
8、分)参考:11.(4分)(1)原因 (2)看, 察看12 . C.4 分 A.1 分 D.1 分13 .(4分)(1)点明孙明复勤奋好学终有所成(2)点明范文正识人助人之举终有成效5、嘉定区元和中,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日:“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州 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注释】得柳州:指被派为柳州刺史。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荒凉。设教禁:制定了教化措施并制定禁令。子本相侔ximgm:利息与本
9、金相等。观察使: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11 .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1)是岂不足为,政邪()(2)比一岁()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子厚和借钱的人设计方案,全部命令他们赎回子女。B.子厚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全部命令他们赎回子女。C.子厚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全都把子女赎回去。D.子厚和借钱的人设计方案,让他们全都把子女赎回去。13.选段中的“子厚”即 代(朝代)文学家 (姓名),我们初中阶段 学过他的文章 。本文表现了他为官 的品质。(5分)参考:(4分)值得 及,等到(各2分)12. (3 分)C13. (5分)唐 柳宗元 小石潭记 黔之驴捕蛇者说三
10、选一亲政为民、亲政奉公、(为官)清正、(正直善良)、爱民如子(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前3空各1分,第4空2分)6、普陀区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唱。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日:“鳞得无伤乎?”未几,移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日:“鳞得无伤乎?”人日:“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日我爱鱼 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 "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日:“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注释】罟(gu)捕鱼的网。口禺(yc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移(son)麦而 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得鱼即生 之 (2)郑人掬而观.之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 .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 “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参考:11. (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 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或:统治者应该给予民众合造的生存环境和治理方式。7、崇明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
12、,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 ,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日:“书固佳矣,若遽 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ri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注释】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侍书翰林:这里指在翰林院侍奉皇帝 学习书法。帝:皇帝,即下文的“太宗”,指宋大宗赵光义。笔札:书法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2)遽称善()。(4 分)C.太宗更加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D.太宗从学习书法中得到了好处。(1)深得其法()12 .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 ,最恰当的一项是(A.太宗逐渐开始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B.太宗更加诚心地当面向王著求学
13、。13.这则故事能带给学习者至少两点启示:(1) (2)-8、虹口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民讼皆决于庭,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混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混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注释】:推毂(gU):举荐。 疵:缺点或过失。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进士及第()召诣行台白事()12 .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混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
14、文书寻找侯蒙获罪。B.黄提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C.黄提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D.黄混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13. 侯 蒙 及 第 后 的 故 事 表 现 出 他 是 个、的人。(4分)参考:11及,达到。诣,至IJ12 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9、闵行齐威王之时,喜隐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 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 之庭,三年不蜚 又不呜,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
15、,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 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注释:隐: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蜚:飞。1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1)全王之庭( 2)奋与而出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皆还齐侵地。13.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一鸣惊人”的“鸣”在文中具体表现在 (用自 己的话回答)(3分)(2)淳于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 (用 文中的话回答)(2分)参考:11.(1) (2分)停止 (2) (2分)军队12. (3分)(诸侯各国)都把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齐国。13. (1) ( 3分)让各地官员七十二人上朝:赏赐、诛杀各一人:重振军队(2) ( 2分)说之以
16、隐(仅回答“喜隐”得1分)10、徐汇元和十年,(柳宗元)檄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 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宗元在柳, 多患政及卒,百姓追暮,立柯享杞,血食至今。【注释】柳州:今广西柳州。G播州 :今贵州遁义。连州:今广东连县。血食 :受祭 11.解释加点字。(4分)(1)徙柳州刺史()(2)及卒()【答案】(4分)(1)迁徙:迁移(2)等到一时1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同大臣一起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B.正好有大臣也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C.会同大臣一起
17、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D.正好有大臣也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答案】(2分)B13 .宗元以柳州让禹锡的理由是“ 二。(2分)【答案】(2分)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14 .选文从“为友”、 “为官”两个角度展现了柳宗 元>的品质。(4分)【答案】(4分)舍己为人 尽忠职守11、长宁周厉王使芮伯率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弃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告之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谐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遂芮
18、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芮:姓氏,读 ru I o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贾:g 口招致。谱:z出,诬陷。渎货:贪财。启:引发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使(2)卒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B.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C.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D.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13、概括文章内容,并拟写一个标题。(2分) O14
19、、作者认为两伯“罪”在“知王之渎货而启之”。其实,芮伯面对文中的其他人物,也犯下了致命的过错。请你总结出两点:(4分)(1) 参考:11、派 最终12、D13、芮伯献马14、(1)不听芮季的劝说,执意献马.(2)对王身边的人贪婪不得而诬陷自己缺乏防备。12、松江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不受伤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义形于色,蹇裳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君子日:“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何棘不去?”【注释】胶结:粘住。蹇(qi an):撩起。艾:同“刈”,害U。11 .解释下列句中
20、加点词。(4分)(1) 一人义形于色形:(2)何棘不卞去:12 .下列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人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B这人对害人的东西很痛恨C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D这人的病恶化到如此程度13 .斯人在断棘时“惫已甚”的主观原因是(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5分)参考:11. (2+2分)(1)表露,表现(2)去除,除掉12. (3 分)C13. (2+3分)疾之而不以其道要用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3、金山区副使失物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土衡皆不关意,一切 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缴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
21、以避漏湿。至 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仓惶,悉 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一无所失。【注释】馆职,唐宋时一种官职。疏漏,有缝隙漏水。绿帛,丝绸。实, 填放。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李士衡为馆职()(2)高丽礼毕赠遗之物()12 .下列对“士衡所得一无所失”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土衡皆不关意。B.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缴帛藉船底。C.副使不暇拣择,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D.约投及半,风息船定13.文中的士衡和副使分别是、的人;从中你得到的
22、启示是 (6 分)参考:(四)11. (1)担任(2分)(2)赠送(2分)12. C(2分)13.淡泊钱财(2分)自私自利(2分)自私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损人利己的思想是要不得的)。(2分)14、浦东新区方山子传(节选)方山子,光、黄 间隐人也,晚乃遁 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 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适见遇焉。曰:“鸣呼!此吾故人陈情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
23、之。注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遁:遁世隐居。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遗象:犹遗制。“环堵” 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1)谪居于黄()(2)余告之故()12 .文中“余既耸然 异之”的原因是(1); (2) (用自己的t表述)(4分)13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4分)A.方山子,本名陈情,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B. “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C. “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爹苦:11. (1)居住,安居(2分)(2)原因,
24、缘故(2分)12. (1)我被贬黄州时,竟然碰见了老朋友陈季常也在此地。(2分) (2)陈季常家里四壁萧条,然而家人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2分)13. D (4 分)15、青浦区宣曲任氏之先 ,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力田畜。田畜人争取贱贾,任氏独取贵善。富者数世。然 任公家约:“非田畜所生,不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闾里率, 故富而主上重之。选自史记【注】先:先祖。窖:物品储存在地洞里。距:通“拒”,指两军相持。荥阳: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市一带。
25、米石至万:一石米价达到一万钱。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为督道仓吏()(2)不衣食 ()12 .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们都争着买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只有任氏认为买贵的才是好的。13 人们都争着买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唯独任氏买价格贵质量好的。C.人们都争着便宜卖掉田地和牲畜,只有任氏将其卖出了高价。D.人们都争着便宜卖掉田地和牲畜,唯独任氏将其高价买下。13.从选文看,“主上重之”的原因是(1) (2) =(用自己的t回答)( 4分)参考:11. (4分,2+2) (1) 担任(做)(2)吃12. ( 3 分)B13. (4分,2+2)(任选两个角度回答,答对一点得2分)(1)任氏有远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名校2025届高三下期末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三中学2025届初三1月阶段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
- 清远市英德市2025届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自然地理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英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滨海县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三次中考适应性考试含答案
-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1月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邵阳学院《运动解剖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资料库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运维服务分册)
-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故事绘本愚公移山PPT
- 第三章延伸孔型设计
- 预拌砂浆与传统建筑砂浆的对照表
- 医疗器械定期检查记录表
- 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
- 三基三严试题
- 反激式变压器设计软件(最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