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番茄,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属茄科植物。茄果类蔬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也不耐炎热,温度 低于10C时生长停滞,温度超过35C,植株容易早衰.主要栽培期间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属于喜光、半耐干燥性蔬菜; 幼苗生长缓慢,苗龄较长,要求进行育苗栽培;枝叶茂盛,茎节上也容易生不定根, 适合进行再生栽培和扦插栽培;分枝较多,需要整枝打杈;栽培期长,产量高,对 养分需求量大,特别是对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1 .根 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移栽番茄的主要根群分布在0.30.6m的土层中, 吸收力强。生根能力强,较耐移植。2. 茎 茎呈半直立性或蔓性,需支架栽培。分枝能力强,几乎每一节上均能产生

2、 分枝,需要整枝。茎上易生不定根,适合扦插繁殖。3叶 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叶面上布满银灰色的茸毛。4. 花 完全花,小型果品种为总状花序,每花序有花10余朵到几十朵;大型果为 聚伞花序,着花58朵。花小,色黄,为合瓣花冠,花药59枚,呈圆筒状,围住 柱头。自花授粉,花药成熟后向内纵裂,散出花粉。个别品种或在某些条件影响下, 雌蕊伸出雄蕊之外,造成异花授粉的机会。天然杂交率为4%10%。番茄花柄上有一明显凹陷圆环,叫?离层?±在环境条件不适时, 便形成断带引起落花。5. 果实 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中果皮)及胎座(果肉部分)组成,大型果 实有心室56个,小型果只有23个。优良品种的

3、果肉厚,种子腔小。果实形状有 圆球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桃形等,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 黄色等,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单果重50200g,小于70g为小型果,70200g 为中型果,200g以上为大型果。6. 种子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灰黄色,表面有茸毛。种子成熟早于果实,一般在授粉后3540d就有发芽力。种子发芽力高,发芽年限能保持56年,但I2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 千粒重平均3.25g左右。1 .发芽期 由种子萌发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为期69天。2 .幼苗期 由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现蕾,一般大约需要60天。当幼苗具有23片 真叶时,生长点开始分化花芽。3. 开花坐果期由第

4、一花序的花蕾膨大到坐果,是番茄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 过渡和并进的转折期。4. 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坐果到采收终止。一般从开花授粉到成熟需要4050天。1. 温度 生育适温为2025E,短时间可耐受-5C的低温和45C的高温。低于15C 授粉受精和花器发育不良,低于10C植株生长停止,-12C下植株死亡;高于30E 光合作用减弱,高于35C停止生长。种子发芽要求温度2530C,幼苗期要求温度 2025E (夜间1015C),开花期适宜温度2030C (夜间1520C),结果期 适宜温度2528C (夜间1520C)。适宜地温2022C。2. 光照 喜光,光饱和点为70klx,一般要保证3035kl

5、x以上的光照强度。番 茄喜兰紫光,用日光灯,氙灯等偏兰紫的光补充照射可加速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 一般可提早10天左右。3. 水 吸水力强,属于半耐旱性蔬菜。适宜的空气湿度为45%55%,土壤湿度 为60%80%,每710天灌水一次,每次浇水定额为2633立方/亩。4. 土壤营养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高产栽培须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 有机质的肥沃园地。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中性至微酸性。生育前期需要较多的氮、适 量的磷和少量的钾,以促进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坐果以后,需要较多的磷和钾。早熟品种:一般在主干的68节处着生第一个花序,以后每隔2节左右着生1个花 序,通常着生23个花序后,主干便不再伸长,

6、也不再出现花序,结果期比较短。 主要用于栽培期较短的春季早熟栽培以及秋季延迟栽培,栽植的密度比较大,一般 每平方米栽苗67株。代表品种有早丰、中丰、西粉3号、美国大红、东农704、渝 抗2号、苏杭9号、鲁番茄1号、苏杭8号、浦红6号等。中晚熟品种:一般在主干的89节处着生第一个花序,以后每隔23节着生1个花 序。在栽培条件适宜时,主干可无限伸长,花序也随之不断地长出,直到植株死亡 为止。结果期比较长,露地栽培一般可结果810穗,保护地栽培可结果10穗以上。 该类品种的栽植密度比较小,一般每平方米栽苗56株,主要用于栽培期较长的番 茄高产栽培。较优良的品种有中蔬4号、佳红、佳粉10、双抗2号、L

7、?a402、浙红互 号、农大23、毛粉802、加州番茄、苏抗7号、新番1号、浙红20、中杂9号等。小拱棚主要进行春季早熟栽培,一般于当地断霜前1015天定植。塑料大棚主要进行春茬、秋茬和全年茬栽培,春茬的适宜定植期为当地断霜前3050天,秋茬应在大棚内温度低于0 C前120天以上时间播种。温室番茄的栽培茬口安排见表6-2。(一)温室冬春茬番茄嫁接栽培技术1 .品种选择宜选用结果期长、果实大、品质好、耐运输、耐寒、耐阴的中晚熟品种, 如毛粉802、佳粉10、佳粉2号、中杂9号、L-402等。2. 砧木品种目前使用的砧木主要为野生番茄,如LS-89、兴津101、耐病新交1号、斯 库拉姆、斯库拉姆2

8、号等。3. 播种育苗89月播种,每亩用种子30g左右。播前浇透水,水渗下后薄撒一层营养土,然后均匀撒播种子,覆土 1cm。采用插接法时,砧木种子早播710天,劈接时砧木种子早播37天。出苗前白天2528C,夜间1820C;出苗后白天 1517C,晚1012C,最高不超过15C,防止徒长;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 2528C,夜间15C左右。插接宜在砧木苗44.5片真叶、接穗苗2.5片真叶时进行;劈接在砧木5 6片真叶时进行。插接法的操作与瓜类差别较大,其技术要点见图。嫁接苗栽植于8cmX10cm的塑料钵或纸筒内。幼苗头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移苗(倒 方),扩大营养面积至15cm X5cm ,现蕾时定植

9、。3. 定植1011月份定植,定植前,每亩撒施优质有机肥5-15m3,深翻30cm,整 平后按50cm小行距、70cm大行距开定植沟,沟内施入优质有机肥2500kg、尿素 15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30kg,与土充分掺匀。按3032cm株距摆苗,浇足定植水后培成单行小垄,两小垄盖一幅100cm宽地膜。(定植水要用500倍太抗溶液代替清水,以利生根和抗病。)4. 田间管理(1) 光照管理 番茄对光照要求较高,可通过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清除膜 上灰尘、张挂反光幕、早揭晚盖草苫等措施增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冬季日照短, 应早晚适当补光,可用日光灯、高压汞灯等偏兰紫的灯光补充光照。(2)

10、 温度管理 缓苗前要保持较高温度,白天2830C,夜间保持1518C; 缓苗后白天2025C,夜间15C左右,揭苫前10C左右。进入结果期,白天25 28C,前半夜2015C,后半夜1510C。当气温稳定通过10C时,晚上可以不 盖草苫,并昼夜通风。(3) 肥水管理 定植缓苗后,若土壤水分不足,可轻浇1次缓苗水。之后适当控 水。第一穗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浇足果水,并随水冲施尿素15kg/亩和硫酸钾 35kg/亩,以后不旱不浇、一般1520d浇一水。冬季应采取膜下暗灌。3月以 后每1015d浇一水,大小畦齐浇。追肥掌握每收一穗果追1次肥,交替使用磷酸 二铵、尿素、硝酸铵,每次1520kg/亩,并

11、配合适量硫酸钾。(4) 防止落花落果 前期用4050mg/L防落素或20mg/L2,4 D处理,后期 用防落素2530mg/L或2,4D10mg/L处理。(5) 植株调整 整枝方式主要采取单干整枝和连续摘心换头整枝两种。单干整 枝适宜密度大、早熟栽培和无限生长类型的大果品种,用苗量多,后期坐果率低, 果实较小。连续摘心整枝有三种做法:一是在主干上保留三穗果摘心,留强壮侧枝代替主干,再留三穗果摘心,共保留6穗果,注意要留靠上的侧枝;二是进行2次换头,共留9穗果,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三是连续摘心换头,当主干第二花序开花后留2片叶摘心,留下紧靠第一花序下面的一个侧枝作主干,第一侧枝结2穗果后同样摘

12、心,共摘心5次,留5个结 果枝,结10穗果。每次摘心后都要扭枝,使果枝向外开张8090°每个果枝番 茄采收后,把枝条剪掉。在生长过程中还应及时打杈、去老叶、吊蔓等。塑料大棚全年茬番茄以春提早栽培为基础,采用特殊整枝方式越夏,连续采 收至秋末,生育期长,产量高。主要栽培形式有两种:一是春提早栽培时,主副 行种植,主行越夏恋秋栽培,副行结2穗果后拔秧;二是春早熟栽培在夏季采用 基部换头或连续摘心整枝,进行延秋栽培。1.品种选择 春提早栽培选用早熟、抗病、耐寒、结果集中、丰产的品种,如 西粉3号、早丰、合作908、航育太空9号 鲜丰、双抗2号、佳粉10、L 402、沈 粉1号、苏抗9号等。

13、越夏延秋栽培对抗病、丰产、耐热性能要求更高,可选用无限 生长类型的毛粉802、中蔬4号等。2 .育苗 用温室育苗。68片叶,第一花序现大蕾,苗龄7080d为宜。3. 定植 定植前1520d扣棚烤地。华北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定植,东北地区4 月中旬足植。如大棚采用多层覆盖,或临时加温等增温措施,可适当提早定植。每亩施入10m3农家肥、100200kg饼肥和100kg过磷酸钙。宽、窄行定植,宽 行60cm、窄行50cm。早熟品种株距25cm、中熟品种株距30cm、晚熟品种株距35cm。4. 田间管理 定植初期以防寒保温为主。定植后34天内,一般不通风或稍通 风,维持白天棚温30C左右,并深锄培土,提

14、高地温,加快缓苗。缓苗后,适当加 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28C,夜间1315C。随着外界温度的升 高,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控制白天温度不超过26C,夜间不超过17C。开花初期控制浇水,防止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减少落花落果。第一花序坐 果后,及时追肥浇水,第二、三花序坐果后,再各浇水1次。花期用1520mg/L2,4-D蘸花,或3050mg/L防落素喷花,防止落花落果。支架在缓苗之后、花蕾即将开放时进行。主副行栽培的,副行保留2穗果,插直立 架即可;主行可采用篱架,并加两道横杆。常规栽培一般采用人”字架。采取连续 摘心换头整枝,或在越夏时由基部换头,利用再生枝越夏。越夏期

15、间管理以小水勤浇,促进侧枝生长为主。适时摘除病、老叶。当新生花序坐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当日平均气温降至16C时,扣膜。当棚内温 度降低到2C时,全部采收,红果立即上市,青果进行简易贮藏,待转色后陆续上 市。般开花后4045d成熟。依据番茄果实的采收目的不同,通常将番茄的采收时期 划分为绿熟期、变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四个时期。绿熟期: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皮由绿转白,种子发育基本完成,但食用性还很差, 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果实变色后,才可以食用。此期采收的果实质地较硬,比 较耐贮存和挤压,适合于长途贩运。长期贮存或长途贩运的果实多在此期采收。变色期:果实脐部开始变色,采收后经短时间后熟即可全部变色

16、,变色后的果实风 味也比较好。但果实质地硬度较差,不耐贮存,也不耐挤碰。此期采收的果实只能 用于短期贮存和短距离贩运。成熟期:果实大部分变色,表现出该品种特有的颜色和风味,品质最佳,也是最理 想的食用期。但果实质地较软,不耐挤碰,挤碰后果肉很快变质。此期采收的果实 适合于就地销售。完熟期:果实全部变色,果肉变软、味甜,种子成熟饱满,食用品质变劣。此期采 收的果实主要用于种子生产和加工番茄果酱。番茄采收要在早晨或傍晚温度偏低时进行。中午前后采收的果实,含水量少,鲜艳 度差,外观不佳,同时果实的体温也比较高,不便于存放,容易腐烂。果实要带一小段果柄采收。采收下的果实要按大小分别存放。樱桃番茄结果数

17、多, 成熟期不一致,可成熟1个采收1个,也可成串采收。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番茄生长特性:番茄为深根性作物,根系比较发达,分布较广而深,一般分布在3050cm表土层 中,以30cm耕层最多;水平分布在6080cm范围内。番茄根的再生能力较强,容 易发生新根,最适于育苗移栽。番茄根易生不定根,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有助于增 强其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能力。番茄根系吸收能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甚严格,除 特别粘重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涝地外,均可栽培。但为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以选用 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良好的壤土和粘壤土为好。砂壤土增施 优质有机肥也可栽培。适于在pH67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土

18、壤含碱、盐过 多,均不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发育。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番茄需肥特性:番茄是连续开花结果的蔬菜,生长期长,产量高。整个生育期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 养分,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番茄具有耐肥的特 性,因此需肥量大。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N 7.8千克,P2O51.3 千克,K2O15.9千克,CaO2.1千克,MgO0.6千克。番茄一生中对氮、磷、钾、钙、 镁5种元素的吸收比例为100: 26: 180: 74: 18。据养分平衡原理,植株只有在各 种养分的吸收量达到生理平衡后,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旦养分比例失调,植株的 新陈代谢相应破坏而出现生理

19、障害。因此,番茄生长期间能否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 生长协调平衡是高产优质的关键。生产中根据番茄的营养特性进行配方施肥尤其重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番茄的需肥规律是:育苗时,氮、磷、钾的比例为1 : 2 : 2,育出的 壮苗可提早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当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 第三穗果形成时,番茄达到需肥高峰期。定植后1月内吸肥量仅占总吸 收量的10%13% ,其中钾的增加量最低。在此后20d里,吸钾量猛增, 其次是磷。结果盛期,养分吸收量达最大值,此期吸肥量占总吸收量的 50%80%。此后养分吸收量逐渐减少,说明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 降低。由此可知,生长后期叶面追肥的重要性。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20、施肥要点:由番茄需肥的动态可知,幼苗期需肥量虽少,但需全面供应氮、磷、钾 等养分,促进根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由于氮、磷对花芽分化影响较大, 特别是磷的影响最大,因此,幼苗期,应以氮肥为主,并注意配施磷肥, 可促进叶面积扩展和花芽分化。而第一穗果的盛花期,应逐渐增加氮、 钾营养。结果盛期,在充分供氮钾的基础上,必须增加磷素营养,尤其 棚室栽培,更应注意磷钾的供应,同时还应增施CO2气肥,钙、镁、硼、 硫、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仅能提高产量,还会 改善其品质,增加商品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棉铃虫白粉虱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冯利辉联

21、系电话一)番茄晚疫病(一)番茄晚疫病1症状: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 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一)番茄晚疫病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 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 病部产生白霉层。 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 萎蔫或倒伏。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冯利辉联系电话一)番茄晚疫病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边 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 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

22、:冯利辉联系电话一)番茄晚疫病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 蔫。(一)番茄晚疫病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 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一)番茄晚疫病2. 发病条件此病由致病疫霉真菌浸染引起。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 C、相对湿度在95%100%时 利于发生和流行。温度在2023 C时菌丝生长最快。偏施氮 肥、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易于该病发生。(一)番茄晚疫病3传播途径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浸染的 流行性病害。(一)番茄晚疫

23、病4.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改善通风 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株。二、药剂防治:早期使用太抗可有效防止晚疫发生,发生后 太抗300倍液+肉桂衍生物剂类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治 疗番茄早疫病(二)番茄早疫病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冯利辉联系电话:180532190751 .症状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发 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 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 层。病叶一般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中片脱落。(二)番茄早疫病茎部发病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

24、呈褐色至深褐色 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二)番茄早疫病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 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二)番茄早疫病2.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此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 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病菌生长适温2628 C, 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发病 流行速度快。(二)番茄早疫病3. 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二、药剂防治:早期使用太抗可有效防止早疫发生,发生 后太抗300倍液+甾醇合成抑制剂类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25、 治疗(三)番茄灰霉病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冯利辉联系电话三)番茄灰霉病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 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三)番茄灰霉病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 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三)番茄灰霉病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 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 枯死。(三)番茄灰霉病2. 一发病条件在温度2030 C,相对湿度

26、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 宜条件。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二传播途径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沾 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 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三)番茄灰霉病3. 防治方法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 体,。药剂防治,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防治药剂:早期使用太抗可有效防止灰霉发生,或用太抗300倍液+木 霉菌500倍液治疗严重发病发生后太抗300倍液+抑霉唑或嘧霉胺或卤烟酰胺+甲氧基丙 烯酸酯类药剂治疗(四)番茄炭疽病(四)番茄炭疽病症状特点】主要危害近成熟和成熟果实。

27、被害果实初生水渍状小斑点, 后扩大为褐色至黑褐色稍凹陷具有同心轮纹的病斑,潮湿时斑面密生针 头大朱红色液质小点,终致果实腐烂,易脱落。(四)番茄炭疽病发病条件(四)番茄炭疽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注意选育抗耐病品种。(2)收获后做好清园工 作,销毁病残体;(2) (3)勤除草以利田间通风降湿,果实 成熟期及时采收,提高采收质量,病果带出田外及时销毁。2.药剂防治 幼果期可作一次预防性喷药。始病期可选喷:早 期使用太抗可有效防止炭疽发生,发生后太抗300倍液+咪唑类 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治疗(五)番茄青枯病(五)番茄青枯病症状:由细菌此起的维管束病害,病标中午萎蔫,傍晚恢复,23天 后枯死,

28、植株仍为青色,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髓部变褐色腐烂,用手 挤压有白色细菌粘液溢出,高温高湿利于发病。(五)番茄青枯病发病条件病菌适于微酸性土壤,土壤含水量达到25%时有利于病侵入。 病菌在土温20 C时开始活动,25 C时活动最盛,田间可出现发病 高峰.危害程度和发病迟早与当年雨季来临早晚和雨量多少密 切相关茄科作物连作或连作地育苗、地势低洼、排水不良、中 耕伤株等均是发病的重要诱因。(五)番茄青枯病防治一、农业防治(1)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好。(2)采用高畦栽培,加强排水、育过冬苗,早定植。(3)提前用太抗灌根增强抗逆性,增加根系数量(4)及时拨草除病株,并施石灰于穴中。、化学防治:在

29、发病初期选用噻唑锌。(六)番茄病毒病(六)番茄病毒病单位:潍坊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冯利辉联系电话:180532190751 .症状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 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六)番茄病毒病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 花瓣增大,形成 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六)番茄病毒病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 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 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六)番茄病毒病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咼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等,均易引起病毒 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 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