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折纸第2课时星期日的安排第3课时“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展开与折叠第3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第4课时露在外面的面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一)第2课时分数乘整数(二)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一)第4课时分数乘分数(二)第5课时倒数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1课时体积与容积第2课时体积单位第3课时长方体的体积第4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第5课时有趣的测量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一)第2课时整理与复习(二)第3课时整理与复习(三)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分数除法(一)第2课时分数除法(二)第3课
2、时分数除法(三)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确定位置(一)第2课时确定位置(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第1课时邮票的张数第2课时相遇问题数学好玩第1课时“象征性”长跑第2课时有趣的折叠第 3 课时 第八单元第 1 课时第 2 课时 第 3 课时包装的学问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平均数的再认识58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折纸教学内容:教材 P23的内容及“试一试”,练一练第16题。教学目标: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 . 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3 212 64 6一 + 4 420 2024 24生总结算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并观察两个分数表示的部分是否相同。ffi B,一八八12-12_生:上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 2和4表小,2和4表本的部分相同,但是两个分数的分母 不同。师:是的,我们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着力点放在新旧知识的衔 接上,既有利于学生迁移学习,又有利于
4、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这样创设问 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与方向。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P2情境图。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生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 1一十 一3 44 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 12 4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获取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本片段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创造了 问题条件。2.探究计算方法,
5、解决问题。,,11 一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先以2十彳为例进行研究。(1)学生独立探究。师:先来估计一下它们的和是多少,再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汇报)一、一 1 1师:计算2+4。教师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算一 算。(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方法一:运用画图法计算。、,一 一、,1,一学生汇报画图计算的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将万再次平均分成两份的意义。方法二:运用通分法计算。112 13+ - = + =-2十4 4十44汇报过程中师生展开交流,明确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通分后分母相同了,分数单位也就
6、相同了,就能直接相加了,向学生适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比较、发现。师:观察上面两种方法,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生1:画图法和通分法本质上是一样的,画图是把通分的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这就是数和形的完美结合。生2:都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4)尝试计算,优化算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日十称。4 8引导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设计意图: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画图、通分等方法体会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感受多种方法的相同之处都是把不同的计数单位转化为相同的计数单位。3.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 1师:刚才我们共同探究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7、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独立尝试计算-1 , ,一-的结果。(学生尝试计算,独立汇报)4生1 :我是通过画图计算出结果的。2-4=4-4=4生2:我根据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12 11一一-=- - -=一2 4 4 4 44.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归纳。师:回顾前面的计算过程,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吗?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算一算,说一说。3 55 24 十 86 35 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过程。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
8、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 在交流与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明确方法。6 .教材P3 "试一'试"。_ _ 71,、_,算一算170言,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1)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2)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717110 fi10fi= 42_1O=21旦-60 GO3030_汉 ®8飞 15-3QV=_8=凶l515(3)思考,质疑。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生1:我发现这两种算法在通分的过程中所取的分母不同。生2:我发现第二种算法是取分母10和6的最小公倍数来进行转化的。这种算法比较简便。(4)小
9、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 通分可以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比较简便。最后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化成 最简分数。(5)尝试巩固。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2 13 1 3 84 66 .尝试验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请你猜一猜:异分母 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学生主动猜测)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算式进行验算。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环节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10、。在此过程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三、应用巩固,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P3练一练第13题。引导学生交流发现的错误并改正。2 .完成教材P4练一练第46题。设计意图:层次分明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掌 握新知的同时提升计算技能,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第2课时星期日的安排教学内容:教材 P5的内容,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 运算律和性质使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教学重点:掌
11、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生:去爷爷奶奶家、去同学家、在家看书、看电视师: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了咱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你们想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吗?生:(齐声)想。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 的表现欲望和求知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淘气和笑笑调查了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调查结果如下。(课件出示)表格1:男生星期日活动安排表户外活动去少年宫留在家中占男生总数几分之几2737表格2:女生星期日活动
12、安排表户外活动去少年宫留在家中占女生总数几分之几3816O师:观察表格1,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从表格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生2:户外活动的男生人数和去少年宫的男生人数共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生3:户外活动的男生人数比去少年宫的男生人数少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2 .引导参与,探究、理解运算顺序。师: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怎么解决呢?(1)独立计算,自主探究。(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探索算法。生1:我是通过画直观图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把全班男生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13、成27份,尸外活动的占2份,去少年宫的占3份,留在家中的占2份,即7。户外活动去少年宫酣在家中二37 75 3一一一7 727生2:我是通过画线段图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把全班男生看成一个整体 (单位“1”),先计算出户外活动和去少年宫的男生人数共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计算留在家中 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男生T(3)思考、质疑。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教师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 同,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 .自主探究,巩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4、的计算方法。(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师:观察表格2,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3 1生:3的女生户外活动,1的女生去少年宫,其余的女生留在家中。86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2)引导探究。师:同学们,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计算呢?独立计算,自主探究。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算法1 5 1 86112424 13=T - T-24 2411=24思考、质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这两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归纳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
15、分数进行 通分,再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对算式的某一部分进行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需要 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4 .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先把算式中的分数通分,再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交流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利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问题 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计算方法,
16、知道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中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三、应用拓展1.探索规律。一, 4 1 5(1)课件出小例题:- +9 4 9呈现两种计算方法,提出问题:你能看懂吗?(2)讨论、交流算法。算法16920十 十 36 36 3625 20一十 一36 364536415算法I19 4914 5=4+ 9+ 9(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P6练一练第1、2、3题。设计意
17、图: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 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3课时“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学内容:教材 P7的内容,练一练第14题。教学目标: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将小数化为分数。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将分数与小数互化并比较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
18、 “小数王国”里呢?(生汇报)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1 一生:20和0.06都说自己更大。一 1 一 .一师:20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1_,而与“小数王国”里的 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1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 20与“小数王国”里的
19、0.06哪个数大?(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1120= 1 + 20=0.05,因为 0.06>0.05 ,所以 0。6>20。方法二: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0.06 =,=,因为100 20 100'100 100'一,1所以 0.06> o20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0.06 > 20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2 . “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
20、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J与0.125的互化过程。8(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3 .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14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5825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2)小组内交流方法。(3)班内反馈。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 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4 .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 0.3 , 0.27 , 0.75 , 0.125 化成分数。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
21、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 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 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P8练一练第14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 P1112的内容,练一练第 16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 方体、
22、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初步感知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长方形9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二、探索新知1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学生拿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面)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边)教师介绍这条边叫棱。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点)教师介绍这个
23、点叫顶点。教师同步板书。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 12页练一练第1题。2 .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反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同桌之间结合书上的表格交流讨论。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板书。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完成教材P11的表格。3 .讨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企些特征正方体有吗?说明了什么?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三、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问题1 .用面围成长方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试一试第一部分。利用教材第1
24、2页的面围成长方体。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围?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先找到相对的面,和相对,和相对,和相对,和不能组成对面,所以不能用,用这6个面组成长方体。2 .标注。课件出示教材第 12页试一试第二部分。把刚才选好的6个面的序号标在长方体上,并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以组为单位标注,展示标注结果。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2、3题。2 .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4、5、6题。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2课时展开与折叠教学内容:教材 P14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
25、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生活中我们的包装盒大多是什么形状?怎样放可以在家里节省空间呢?二、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1、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用剪刀沿正反体的棱剪开,注意每两个面 至少有一条棱相连,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2、展示学生作品,相互交流。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格生a中间三连方,两侧各一个、两个。备禹用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两个。铝两排各有三个。3 .同伴合作,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分别在每个面上标出1,2,3,4,
26、5,6 几个数字,想一想,与 1号面、2号面、3号面相对的分别是哪个面?然后再动手折叠,看看发现了什么?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是折叠后立体图形中的相对面。4 .巩固练习。教材第 14页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对面。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P15练一练第13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3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材 P16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
27、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我们通过展开图与折叠了解了立体图形与展开图的关系,谁来说说?2 .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二、自主探究1.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的长方体。引导学生找出手中纸盒长方体对应的长、宽、高,让学生标出上、下、前、后、左、右个面。2. 找对应关系,标出数据。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在展开图上标出数据。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3. 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1 )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呢?引导学生思考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什么?教师引出概念长方体6 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8、2)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结合长方体展开图,想想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小组介绍你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汇报交流。择优。教师总结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 3)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正方体的6 个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长x 6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教材第17 页第14题。2. 教材第17 页第5 题。教师提示可结合我们的教室想墙纸需要贴几个面?3. 教材第17 页第6 题。这是一道灵活用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哪种尺寸的包装纸合适,既要考
29、虑包装纸的面积与长方体纸盒表面积的大小,又要考虑包装纸的尺寸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尺寸大小。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 4 课时 露在外面的面教学内容:教材 P18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经历求正方体搭成的组合体的表面积的探索过程,获得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根据不同的摆放方法探究并发现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正方
30、体的表面积=棱长长x 6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 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课件出示图片)为什么露在外面的只有 3个?(教师追问)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50X 50X 3=750 (平方厘米)2 .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课件出示书上的插图)教师指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从正而吞MJ:间存士1中ezB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X 50X 9=22500 (平方厘米)。3 .探索不同的摆法,看看露在外面的面
31、有什么不同。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 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 化,同桌之间相互探讨交流。4 .平放一排的规律。(仿照课本图片摆放在桌面上)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各有几个?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并填表格。露在外面的面=3n+2o5 .竖放一排的规律。(仿照课本图片摆放在桌面上)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各有几个?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并填表格。露在外面的面=4n+1。三、巩固应用,内容提高1 .完成教材P19练一练第14题。2 .完成教材P19练一练第5题。交流时应让学生明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等,上面3个面的面积与底面积相等。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
32、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教材 P2223的内容,试一试,练一练第 18题。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与 “转化”思想的运用。2 .掌握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3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体会分数乘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33、2 3325 2+ 十 3 5578 3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提出问题。2 .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1 . 1(1)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X或X3(2)学生小组探索算法,集体交流。(3)展不算法。用加法计算:11111135+5+5-5-51113 13=二一;555用乘法计算:3 1 =1 1 15 5 5 53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第二部分。2个3的和是多少?7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全班交流。 3+3=6 3x2=3+34=67 7 777 7774 .巩固练习:2 X 32
34、X 5169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5 .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出示6 X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12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5x 一121 - 6. 512 25256X12_65_-12-=1305=-122-_5一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6.计算教材P23试一13t第2部分。认真观察题目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集体归纳。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半(或加倍),积也减半(或加倍)。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P23
35、练一练第13题。2 .完成教材P24练一练第49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2课时 分数乘整数(二)教学内容:教材 P2526的内容,试一试,练一练第 19题。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模型的运用,进一 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会用乘法解决一个量比另 一个量增加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计算题。5X412X6 x 8817168一 X9217X
36、 2515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整数乘以分数的方法是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25的例题。一 , 心 ,1奇思:我早上吃了 6块饼干。笑笑: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22陶气: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一。3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学生自己探索列式,解决问题,展示算法,教师板书。,、,、1-、(1)6+ 2=3 (块)(2) 6X =3 (块)2对比这两个算式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一,1,1讲解算法(2) 6块饼干的-也就是-块饼干的6倍。222 .继续让学生求出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课件出示第二部分。让学生理解求
37、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 人 2,、22 62=4 (块)6的万相当于6个鼻,也就是万的6倍。 6 X -=-3 .课件出示第25页第三部分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解。4 .课件出示教材 P26试一试植树主题图。指导观察,提出问题。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多少棵?鼓励学生自主列式,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教师可画图帮助学生理解。20棵男生:,4 1比女生多4y ,一 一,1-,1, , 通过回图可以看出多出来的 是女生植树棵数的 ,把女生植树的棵数看成单位"I”,44也就是把女生植树的棵数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求20的是多少。列式为2041x 。45 .教师鼓励学生再说出一个类似的
38、例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P26练一练第13题。2 .完成教材P27练一练第49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一)教学内容:教材 P28的内容,教材 P29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3 .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
39、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接触过很多的国学经典作品,它们里面不但有叫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数学知识也蕴含其中。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中有一段话:“一尺之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说明: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师:庄子的这句话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操作探究。教师和学生都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课本上的样子来操作验证庄子的话。根据对折,对折,再对折,得出:1 _ 128师:照这样的方式截下去,永远也截不完。2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31-x _ =?44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书上的方法折,涂色。1
40、,3,1_,、八 一,就是求一的一是多少。通过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16份,取了其中的 34441313-O4 44 163 .自主利用纸条操作和计算,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的“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通过折一折,算一算,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师: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个分数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先要约分。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P29练一练第1、2、3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4课时分数乘分数(二)教学内容:教材 P29试一试,练一练第 47题。教学目标:
4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准确计算。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34815542- X一X - Xx -45349673指名说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多媒体出示乐乐的想法。(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一部分)计算验证乐乐的想法是否正确。例如:2 X8,>23乐乐的说法是错误的。2、出示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二部分。学生算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汇报答案。指导观察,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
42、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 1的分数,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P30练一练第47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5课时倒数教学内容:教材 P31的内容及练一练第 16题。教学目标:经历倒数的发现过程,多角度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并能解决 有关的问题。教学重难点:求分数、小数、整数的倒数,掌握求倒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互为“倒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
43、算一算。1X 1010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个别给予指导。做完后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两个乘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颠倒,乘积都是1。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理解倒数的概念。2 口 3 ,一 一 3 口 2 ,一 一-是的倒数,是一的倒数;32232, 3 ,八和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了位置,我们就说322是1的倒数,1是2的倒数。22教师提问:倒数是对几个数说的?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让学生举例哪两个数互为倒数。2、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进一步认识倒数。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31页的表格,通过观察表格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
44、宽,长方形的面积是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第三部分中的图片。结合长方形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求一个数的倒数。指名说求倒数的方法,教师小结。(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是用 1作分子,用这个整数作分母。(3)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就是用1除以这个小数,得到的数就是这个小数的倒数。3、巩固练习。教材第32页第1、2、3题。4、0的倒数。讨论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教学至此,敬请选用课堂点睛相关练习。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 1 课时 体积与容积教学内容:教材 P3
45、6的内容,练一练第 14题。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能够进一步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进一步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指名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2. 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生 1:讲台比较大,课桌椅比较小。生 2:我的橡皮大,他的橡皮小。生 3:教师比家的小房间大。3. 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 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
46、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2. 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1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2)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3)让学生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步骤一: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步骤二: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教师提示:烧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提问:现在两个烧杯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 1:我发现两个杯子的水面都比原来高了。生 2: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生 3:放红薯的杯子里水面升得高,红薯比土豆大。教师引入体积的
47、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3. 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一个装水装的多一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适时引入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4. 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不一定体积大。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P37第24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
48、感受和体会?第 2 课时 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材 P3839的内容及试一试,练一练第16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体积和容积的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建立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 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 ) 认识体积单位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只凭感觉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这就要我们精 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
49、方分米、立方米 ( 板书 ) 。1、认识 1 立方厘米( 。出示一块l 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l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l 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量一量:l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l 厘米。说一说:棱长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 立方厘米( 板书 ) 。想一想:体积是1 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2、认识l 立方分米。( 出示一块l 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l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l 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量一量:l 立方分米的正方
50、体的棱长是l 分米。说一说:棱长l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l 立方分米。( 板书 )想一想:体积是l 立方分米的物体比l 立方厘米的物体大。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3、认识1 立方米。思考:什么样的物体的体积是l 立方米 ?( 板书:棱长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l 立方米 )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二)认识容积单位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板书:升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 升的量杯。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 1L;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 1mL)议一议:哪些
51、物体计量容积时使用升比较恰当?哪些物体计量容积时使用毫升比较恰当?3、完成教材P39试一试第二部分的内容。4、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教材P39练一练第1、2题。2 .教材P40练一练第36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第 3 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 P4142的内容及试一试,练一练第 18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重难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
52、有哪些?3、什么是l 立方厘米、l 立方分米、l 立方米?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用将它切成1 立方厘米或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他们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 出示教材P41 长方体图。图中,长方体的宽和高不变,长变短了,体积变小了。图中,长方体的长和高不变,宽变短了,体积变小了。图中,长方体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快递行业投融资趋势与市场机会
- 机床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 机床cad课程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1 新人教版
-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
- 机器原理课程设计
- 机器人制作 课程设计
- 机器人stem课程设计
- 2024年信息资源共享居间协议
- 设计构成基础课件 1-点线面
-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乙卷 )讲评教学专用课件
- 咯血的介入治疗
- 教师专业成长概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PPT培训课件
- 球磨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阀门压力等级对照表优质资料
- GM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中药材干燥SOP
- YY/T 0874-2013牙科学旋转器械试验方法
- GB/T 25217.10-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0部分:煤层钻孔卸压防治方法
-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下库大坝混凝土温控措施(二次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