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反导则 - 中国·大_第1页
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反导则 - 中国·大_第2页
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反导则 - 中国·大_第3页
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反导则 - 中国·大_第4页
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反导则 - 中国·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DT 109 0032005Q/CDT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发布2005-××-××实施2005-××-××发布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试行)Q/CDT 109 0042005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1Q/CDT 109 0042005目 次前言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附录A 防止火灾事故3附录B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13附录C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15附录D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26附录E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32附录F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3

2、5附录G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38附录H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41附录I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44附录J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承烧损事故50附录K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58附录L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67附录M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72附录N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75附录O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78附录P 防止开关事故84附录Q 防止接地网事故87附录R 防止污闪事故91附录S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93附录T 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95附录U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98附录V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03附录W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110附录

3、X 防止交通事故113附录Y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16I 前 言本标准是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标准化管理的工作任务及标准化委员会工作安排制定的。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在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的执行。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编写。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永全、黄敏、姚爱华、徐文宫、张文生、庄煜、李伟、刘建平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张勋奎、焦建清、陈继录、王彤音、刘银顺、侯国力、阮大伟、金耀华本标准批准人:钟 俊防止电力生产

4、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实施原则、重点要求和措施,系统各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96219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2291996 火力发电

5、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12145199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 70641996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条件GBT7409.17409.3199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GBT 174681998 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l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1998 电力工

6、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647199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43519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T 7352000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DLT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DLT 6501998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655199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61998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1998 火力发电

7、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1998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4789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419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50921999 110500kV

8、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500919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2231987 火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JBlT 89901999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模态试验分析和固有频率测量方法及评定DIJ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发输电发2000125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安生1994227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能源电19921069号 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劳部发1993 442号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能源安保1

9、1991709号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85)电生火字87号、基火字64号 防止20万千瓦机组大轴弯曲事故的技术措施(86)电生火字193号 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88)电生计字17号 关于转发20万千瓦氢冷发电机防止漏氢漏油技术措施细则能源部发199014号 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补充规定能源部、机电部电发1991)87号 防止200、3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发生短路的技术改进措施国电发1999579号 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国电安运1998483号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电规发11996214号 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国电安运1998483号

10、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电规发11996214号 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电安生1997356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调1994143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电安生1996589号 关于印发“变压器类设备管理规定”的通知发输电199972号 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调网199793号 合成绝缘子使用指导性意见调网1997130号 防污闪BTV涂料使用指导性意见国电发2001)148号 水电厂防汛工作检查大纲(试行)电力工业部第9号令 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3 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3.1 各企业应将本导则作为培训

11、的重要内容,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认真学习,提高全员防范事故的意识,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3.2 根据国家的新标准,行业的新经验,使用的新设备、新材料,在本导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3.3 将落实本导则的项目在年度技术改造计划和反事故措施计划中优先安排,并保证资金到位;3.4 坚持设备治理、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将本导则中的相关内容作为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依据并严格执行;3.5 坚持重点提高与加强日常管理相结合。与日常技术监控工作密切结合,与缺陷管理及运行维护相结合,确保重点问题的持续改进和可控、在控。附录A 防止火灾事故A.

12、1 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中防止火灾事故原文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A.1.1 电缆防火A.1.1.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l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A.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A.1.1.3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

13、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A.1.1.4 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A.1.1.5 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A.1.1.6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A.1.1.7 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4、A.1.1.8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A.1.1.9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A.1.1.10 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A.1.1.11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A.1.1.12 电缆沟应保待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A.1.2

15、 汽机油系统防火A.1.2.1 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A.1.2.2 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A.1.2.3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坚固完整,并包好铁皮。A.1.2.4 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时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A.1.2.5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A.1.2.6 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

16、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A.1.2.7 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A.1.2.8 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A.1.2.9 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A.1.2.10 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A.1.3 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防火A.1.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四章的各项要求。A.1.3.2 储油罐或油箱的加热温度必须根据燃油

17、种类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应低于油品的自燃点。A.1.3.3 油区、输卸油管道应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A.1.3.4 油区、油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油区内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对消防系统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试验。A.1.3.5 油区内易着火的临时建筑要拆,禁止存放易燃物品。A.1.3.6 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的防火还应遵守第1.2.4、l.2.6、l.2.7条的规定。A.1.3.7 燃油系统的软管,应定期检查更换。A.1.4 制粉系统防火A.1.4.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锅炉制粉系统

18、防爆的有关规定。A.1.4.2 及时消除漏粉点,清除漏出的煤粉。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时火。A.1.4.3 磨煤矿机出口温度和煤粉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内,出口风温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A.1.5 防止氢气系统爆炸着火A.1.5.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A.1.5.2 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A.1.5.3 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在允许范围内,并经批准后才能进行明火作业。A.1.5.4 制

19、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A.1.5.5 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A.1.5.6 空、氢侧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A.1.6 防止输煤皮带着火A.1.6.1 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A.1.6.2 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A.1.6.3 燃用易自燃煤种的电厂应采用阻燃输煤皮带。A.1.6.4 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A.1.6.5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

20、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掌握电业部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A.1.6.6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A.1.6.7 发供电生产、施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防止灭火中人员中毒和窒息。A.2 修改及说明A.2.1.1 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防止火灾事故”中1.2.8、1.6.1、1.6.2、1.8条款不执行,其他条款仍继续执行。A.2.1.2 为进一步加强系统各单位的防火安全管理,对原条款修改如下:A.2.1.3

21、原1.2.8条款修改为: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平时应加铅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A.2.1.4 原1.6.1条款修改为: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确保皮不存煤。(删除)A.2.1.5 原1.6.2条款修改为:煤场应配备成套的喷水装置,运行可靠,防止煤垛自燃。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A.2.1.6 原1.8条款修改为: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的备用电源

22、应由保安电源供给。厂区重要道路应设为环形,或者设有回车道、回车场,确保畅通。A.3 实施重点A.3.1.1 采取可靠措施,杜绝因电缆着火造成两台及以上机组停运。A.3.1.2 电缆应做防火措施,电缆沟井应设火灾防护系统,并进行分区;电缆孔洞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防止火灾扩大,杜绝火灾二次危害。A.3.1.3 保安电源、直流电源、润滑油泵、消防水泵、事故照明、盘车等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在危急情况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A.3.1.4 高温管道、油系统、点火枪下部、制粉系统等易燃易爆附近电缆应做采取防火阻燃措施,制定定期检查制度。A.3.1.5 加强电缆异动、运行管理和监视。A.3.1.6 穿墙

23、(或地板、铁板)等油管道应有套管,不允许在套管内有焊缝,加强对材质和焊缝的检查监督。A.3.1.7 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特别是加强油系统、氢气系统、制粉系统、输煤系统的动火作业管理;油系统动火前要吹扫;氢气系统动火前后应置换排放合格;制粉系统、输煤系统动火工作前,清理积煤积粉,动火结束后,及时清理火种。A.3.1.8 汽轮机、发电机两端应设防腐油箱,油系统严禁带压堵漏。A.3.1.9 控制制氢设备、系统和空气中的含氢、含氧量;确保密封油系统完好运行。A.3.1.10 加强电缆火灾防护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消缺工作。A.3.1.11 确保消防水泵两路相互独立的电源,强化人员的消防培训。A.4 防止

24、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119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基 建 阶 段电 缆 防 火1按照电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的有关要求,进行电缆的选择与敷设2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应按照电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的有关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3控制电缆与热体管道净距离应达到0.5米 4动力电缆与热体管道净距离应达到1米5密集敷设电缆的电缆沟、电缆夹层不应布置热力、油气管道以及其他可

25、能引起着火的管道6汽机机头附近、输煤、燃油以及锅炉灰渣孔和防爆门附近的电缆应使用阻燃电缆7保安电源、直流电源、润滑油泵、消防水泵和事故照明等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汽机机头附近、锅炉灰渣孔、防爆门以及磨煤机冷风门的泄压喷口不应正对着电缆;8如汽机机头附近、锅炉灰渣孔、防爆门以及磨煤机冷风门的泄压喷口正对着电缆,应采取封闭槽盒或罩盖等防火措施9电缆廊道内,应每60米划分防火隔段10电缆竖井应每8米划分一个防火隔段11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应分层布置12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应分竖井布置13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间应设置耐火隔板14电缆的敷设应整齐15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工艺规程要求16敷设过程中,电缆不应存在损伤

26、17电缆沟应留出足够人行通道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电缆防火18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19电缆封堵厚度不应小于8厘米20多个电缆头并排安装时,电缆头间应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21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机组,主厂房到网控楼或主控搂的每条电缆沟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22单机容量为100MW、125MW及以上机组,主厂房到网控楼或主控搂的每条电缆沟,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应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23单机容量为100MW以下机组,主厂房到网控楼或主控搂的每条电缆沟,所容纳的电缆

27、回路不应超过3台机组的电缆24同一机组双套辅机电缆,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电缆,应分通道敷设25全厂性重要公用负荷电缆,应分通道敷设26汽机本体附近、锅炉点火枪下部附近电缆,应采取隔热槽盒和密封电缆沟盖板等措施27电缆头制作安装应符合工艺标准要求28电缆中间接头应用耐火防爆盒封闭29对着火后容易引起电网系统振荡、系统瓦解和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的电缆,必须选用耐火防护和选用耐火电缆、阻燃电缆30电缆沟、网控楼、变电所应有火灾自动报警31电缆沟、网控楼、变电所应有固定灭火系统32电缆沟应有合理、有效的排水设施33电缆沟应有合理、有效的通风设施34动力电缆应按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生 产 阶 段1应建立全厂电

28、缆清册2电缆清册应标明电缆接头位置3每个班次应检查一次全厂电缆头温度4测量电缆温度时,应采用不同的两台仪器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生 产 阶 段电缆防火5应建立电缆检查记录6温度、负荷超标应采取措施7应落实保证电缆沟不积水、不积粉和安全电压照明充足的措施8电缆夹层、电缆沟不应堆放杂物9新增电缆的防火涂料应达到12毫米10设备改造后,电缆孔洞应及时封堵11应制定落实火灾自动报警维护制度12应制定落实固定灭火系统维护制度13应至少每六个月清扫一次输煤系统、锅炉电缆排架14电缆沟照明系统异动,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基 建

29、阶 段汽 机 油 系 统 防 火1油系统应禁止使用铸铁阀门2应尽可能的减少法兰和锁母连接3仪表管道壁厚应大于1.5毫米4承压部件应按试验等级高一级选用5法兰垫料应选用隔电纸、青壳纸等耐油耐热材料6锁母接头应采用紫铜垫等软金属垫圈7油管道的安装应牢靠8油管道的安装应能适应热膨胀的要求9应采取防止油管道或油表管振动疲劳或磨损断裂措施10油管道法兰应内外烧焊11机头下部和正对高温蒸汽管道法兰应采用止口法兰12油管道法兰应装设金属罩壳13油管道与蒸汽管道净距离不应小于150毫米14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温应坚固完整15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温外应设金属罩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

30、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16事故放油阀应设两个钢制截止阀17事故放油阀手轮应距油箱5米以外18应有两个以上的通道可以到达事故放油阀生 产 阶 段汽 机 油 系 统 防 火1应建立油管道法兰和焊缝清册2应建立纵横交叉和穿越楼板、花铁板油管道的清册3每次大、小修,应对油管道磨损和焊缝质量进行检查4每个班次应至少一次认真检查油系统法兰、焊缝以及交叉、穿越楼板、花铁板等处情况5每个班次应至少一次用两台仪表测量油管道附近热力管道表面温度不高于50摄氏度6事故放油阀手轮不应加锁7事故放油阀手轮应挂“禁止操作”标志牌8事故放油阀手轮应加铅封9不应直接在充油管道上焊接10焊接

31、前,应清理干净油管道11应及时处理油系统缺陷12不应用拆油表接头方法来泄放油系统内的空气13应及时更换受油污染的保温材料14油系统设备或管道损坏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或热力管道以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15油系统设备或管道损坏漏油的,不应进行带压处理基 建 阶 段1油罐区一切电气设施应选用防爆型2油罐区电力线路应使用电缆或暗线3油罐区应设有环形消防通道4油区应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处接地电阻小于30欧)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防火5油区应有可靠的避雷装置6油罐区实体围墙应高于2米生 产 阶

32、段1油罐区、卸油区应挂有“严禁烟火”警示牌2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油区出入制度3油区电气设备维修应停电进行4油区应无杂物5油区消防通道应畅通6每年雨季前,应测试一次接地电阻7电焊作业时,电火焊设备应停放在指定地点8电焊机的接地点应焊接在设备上9电焊作业,接地点不应靠近焊接点10电焊作业应采用双接地11油罐区内,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消防系统12油罐区内,每周应试验一次泡沫消防泵13油区工作应使用铜制工具14不应直接在油管道上焊接15焊接前,应清理干净油管道16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温应坚固完整17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温外应设金属罩18油系统设备或管道损坏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或热力管道以渗入油的,应立

33、即停炉处理19每班次应检查两次油枪软管20机动车、电瓶车不应随意进入油区21动火前,油气含量应小于222进入油罐内使用的防爆灯不应超过12V23进入油罐内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无铁钉工作鞋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制 粉 系 统 防 火基 建 阶 段1防爆门不应朝向电缆夹层或人行通道2煤粉仓应设计安装固定的灭火系统3煤粉仓外壁保温应良好生 产 阶 段1制粉系统运行中,不应进行动火作业2停炉三天以上,停炉前应烧尽粉仓煤粉3检修前,应清理干净粉仓积粉4应落实控制粉仓温度措施5应落实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措施6启动制粉系统,应检

34、查有无积粉7粉仓温度未降到可燃点,不应打开人孔门8制粉系统动火工作前,煤尘浓度应在20g/m3以下9应及时消除漏粉缺陷基 建 阶 段防止制氢系统爆炸着火1制氢站(供氢站)平面位置防火间距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493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2制氢站(供氢站)应布置于厂区边缘3储氢罐周围10米处应有专用围墙4制氢站(供氢站)屋顶应做成平面结构5制氢站(供氢站)地坪应平整6制氢站(供氢站)屋顶每个间隔应设有排气孔7排气孔的直径应不小于200毫米8化验室与生产氢气厂房之间应有防火隔墙9避雷针与自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5米10避雷针与强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米11避雷针与放空

35、管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米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12避雷针保护范围应高出放空管口1米以上13制氢站(供氢站)应安装防爆电气装置生 产 阶 段防止制氢系统爆炸着火1应落实氢气分析化验制度2氢冷系统氢气纯度应不低于96,氧气纯度应不大于23制氢设备中氢气纯度应不低于99.5,氧气纯度应不大于0.54氢冷发电机轴封油不应有中断可能5氢冷发电机轴封油压应大于氢压6氢冷发电机运行时,排烟机应连续运行7氢冷发电机运行时,应每周一次从排烟机出口和主油箱顶取样监测氢气含量(氢气含量应超过厂家规定值或2)8应严格落实气体置换制度

36、9应每月实测计算一次机组漏氢量10氢区应挂有“严禁烟火”等警示牌11应严格落实氢区出入制度12在氢系统或氢区作业应使用铜制或铍铜制工具13应每周对制氢站(供氢站)空气中含氢量进行监测(含氢量小于1)14在氢区动火,应用两台仪表测量氢气含量15备用密封油泵应按规定做联动试验基 建 阶 段防止输煤皮带着火1应安装阻燃皮带生 产 阶 段1不应将带火种的煤送上皮带2停止上煤期间,应按要求进行巡查3长期备用煤罐,应做好密封措施4上煤结束后,应立即清理积煤5输煤系统消防水压力应能保证水柱不少于10米附录B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B.1 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中防止

37、电气误操作事故原文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能源安保19901110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B.1.1.1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B.1.1.2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防误闭锁装置。B.1.1.3 应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B.1.1.4 建立完善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

38、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值长或变电所所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使用万能钥匙解锁操作时,应由工区主任及以上人员批准。B.1.1.5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B.1.1.6 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以现场状态为准。B.1.1.7 对已投产尚未装设防误闭锁装置的发、变电设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确保在1年内全部完成装设工作。B.1.1.8 新、扩建的发、变电工程,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B.1.1.9 成套

39、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应良好。B.1.1.10 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B.1.1.11 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持证上岗。B.2 修改及说明B.2.1.1 原国电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关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各项要求现阶段仍然适用。B.2.2 结合集团公司内部安全管理要求,增加两项B.2.2.1 检修工作和运行操作应使用标准工作票、操作票,实行运行操作标准化;B.2.2.2 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工作前要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切实

40、做好防止误操作发生的措施。B.3 实施重点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从规范人的行为、保证设备特别是防误闭锁装置的可靠运行入手。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重点,一是检修和运行人员严格执行“两票”管理制度并认真使用标准票,二是防误闭锁装置要完善可靠。B.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执行检查表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执行检查表填制单位项目序号应完成的工作检查情况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时间填报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是否时间两票管理1应有两票管理制度        2应对两票进行定期动态检查    

41、0;   3检修工作应使用标准工作票        4运行操作应使用标准操作票并按要求严格执行        5工作前应进行危险点分析并制定可靠的预控措施        6应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调度部门       

42、60;7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应定期进行培训、审核        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1升压站防误装置应齐全并实现五防功能        2升压站防误装置功能应完备(即五防功能)        3110KV以上变电站应装设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4厂用电

43、系统包括成套高压开关柜防误功能应完备(即五防功能)        5所有防误装置应正常投入运行        6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有电气闭锁功能        7运行规程中应有防误闭锁装置的操作规定        8运行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防误闭锁装置&

44、#160;       9防误闭锁装置应有检修维护规程并定期进行检修、检查、校验        10应有健全的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并认真执行        11防误装置所用电源应与保护、控制电源分开        12断路器、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不应使用重动继电器   

45、;     14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厂总工程师同意后进行(短时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值长同意)        15新、扩建电厂,防误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其它1电气检修工作中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2电气操作中应使用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检验。3应有落实防止误操作责任制的管理措施附录C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C.1 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原文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

46、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C.1.1 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新建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定期检验。锅炉检验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C.1.2 防止超压超温C.1.2.1 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指能正确指示水位的水位表数量)、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C.1.2.2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在运行规程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C.1.2.3 对直流锅炉的蒸发段、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导汽管等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以便监视各导汽管间的温度偏差,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