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东北林区主要土壤一、本章教学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掌握我国东北林区主要土壤(棕色针叶林土、灰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白浆 土、草甸土、沼泽土)的地理分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基本性状和改良利用途径。二、学时计划: 6 学时三、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棕色针叶林土 棕色针叶林土是在寒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冻融回流淋溶型的土壤。1 分布 棕色针叶林土是我国北部寒温带针叶林下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和中段部分山地,约在北纬 4630 5330,之间。2 成土条件1) 气候 棕色针叶林土分布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2) 植被 本区棕色针叶林土的植被,主要是明亮针叶林。3
2、) 地形 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山类型、北部为中山、台原地貌。4) 母岩和母质 棕色针叶林土的地下岩层,基本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中,以花岗 岩类、石英粗面岩的面积最广。沉积岩主要有砂岩、砾岩,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3 成土过程1)毡状凋落物层的泥炭化过程针叶林及其下木和藓类, 每年以大量枯枝落叶、 树皮、球果等有机残体凋落地表。 这些凋落物因缺乏灰分元素, 富含单宁树脂, 具有残余酸性物质, 影响微生物活动;一年中低温时期长,并且因冻层造成了上层湿度较大的水分状况。因此, 微生物不能完全分解当年的凋落物,而逐渐积累成为半泥炭化的毡状层。2) 酸性淋溶过程 针叶林下的凋落物主要是在真菌的活动下进
3、行转化。只有在温暖多雨的季节里 (6 8 月)微生物的活动较为旺盛,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分子小、酸 性强、 活性大的富里酸类为主的腐殖酸类。森林毡状层具有较强的保蓄水分的能力。 稠密的灌木在土壤中具有庞大的根量, 也可导致土壤水分向下移动。 但向下的水流只有在多雨的季 节才较多。富里酸类随下渗水流进入土层与土壤中的盐基发生作用, 导致了土壤盐基的淋失, 土壤盐基饱和度降低, 土壤具有稳定酸性。 土壤中铁铝化合物也可被富里酸类活化并向下移 动,但由于气候寒冷淋溶时间短促, 淋溶物质受到冻层的阻隔, 这种酸性淋溶作用不能有显 著的发展。3) 铁铝在表层的聚积过程当冬季到来时,表层首先冻结,
4、上下土层间产生了温差,下移的可溶性铁铝锰化合物等又随上升水流重返地表,因冻结脱水析出, 成为稳定的铁铝锰等化合物聚积在土壤表层, 使土粒染成棕色, 并且在剖面上层的石块底面及侧面有大量暗棕 色至棕黑色胶膜的淀积。 活性铁铝在表层的聚积尤为明显。 这与灰化土中活性铁的分布是截 然不同的。4 形态特征和基本性质 典型的棕色针叶林土主要的形态特征是表土为暗棕灰至棕色,全剖面分层不明显,土层浅薄,多含石砾。可以区分出 A。、AB、B、C 等发生层次。A Aoo及 AT层:约 1010 厘米左右,一般可再分为两层,上层是由木本和苔藓的未分解的遗体所组成的凋落 物层,显褐色,疏松而有弹性,局部可见白色菌丝
5、体;下层是半分解的凋落物,色泽晦暗, 比上层紧密,多白色菌丝体和植物根,下部显泥炭化。ABAB 层:暗棕灰一一暗灰色,厚度仅数厘米至 1010 厘米左右,具不稳固的团粒、团块状结构,多树木粗根,局部有白色菌丝体,下部有时可见石块,在石块的底面可见多量铁、锰胶膜。B B 层:棕色,厚度不一,多在 20204040 厘米之间,此层一般含有多量石砾和石块,在石块下面可见少量 铁、锰胶膜,稍具核状至团块状结构,较紧实,根较少。C C 层:棕色或同母岩颜色,含多量岩块,角砾或为花岗岩的风化砂。在石块下面,大都可见铁、锰胶 膜。基本理化性质可归纳如下几点:1)Ao层中腐殖质含量可高达 34.83%,自 A
6、o层以下腐殖质的含量急剧降低。 腐殖质组成 中以富里酸为主。2)土壤呈酸性反应,代换性阳离于中含有钙、镁、氢、铝;水解酸较高,盐基饱和度 低。3)铁铝活化并在表层聚积。4)营养成分以有机态为主,表层速效性氮、磷及全量氮含量稍多,下层较少。5 亚类划分 根据棕色针叶林土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特性划分四个亚类, 即棕色针叶林土、灰化棕色针叶林土、 表潜棕色针叶林土和生草棕色针叶林土。 后三个亚类是在棕色针叶林土的 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附加的成土过程,即灰化过程、潜育化过程和生草化过程。6 利用与改良 棕色针叶林土是我国大兴安岭中北部的主要森林土壤,以兴安落叶松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樟子松及白桦。棕色
7、针叶林土所处地势起伏,土层浅薄,宜于发展林业。目前亦有若 干林间空地,在居民点附近及交通较便的无林荒地, 可选择部份地势平坦与土层较厚的草甸 土,建立林区的粮菜牧业基地。为了提高森林生产力须注意以下问题:1 )防止水土流失 棕色针叶林区,系山区,并为黑龙江和嫩江水系的发源地。为了保 持水土与涵养水源,保持森林的再生产,在采伐方式上,不宜实行大面积皆伐,对于250以上的陡坡、石塘、石坡上的森林,应作为保安林,实行经营择伐。2)加强防火 森林发生火灾一方面烧毁大面积宝贵的森林资源,同时土表的森林凋落 物层和腐殖质层亦遭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对森林更新造成大困难。3)表潜棕色针叶林
8、土 因水分较多,冻层较厚,土温较低,影响林木生长,采伐后又 易发生沼泽化,因此须开沟排水,并适当清除地面过密的杜香、越桔、苔藓类等植物。4) 对于大面积采伐迹地及火烧基地应在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指导下,迅速采取以人 工更新为主,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辅的方法,尽快恢复成林。第二节 灰色森林土 (辅导自学)第三节 暗棕壤 暗棕壤也称暗棕色森林土,是温带湿润气候区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1 分布 暗棕壤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一类森林土壤。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张 广才岭、完达山及大兴安岭的东坡。2成土条件气候条件 暗棕壤地区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由于分布区各地所处纬度不同, 存在 定的
9、地域差异,主要特点为长白山较为温暖湿润,小兴安岭比较寒冷。植被条件 暗棕壤地带性顶极群落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其森林茂密,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繁多。地貌条件 暗棕壤所处的地貌多为低山、 丘陵和部分平坦的谷盆地, 仅长白山主峰附近 一带为中山。母质条件 暗棕壤的成土母质为各种岩石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及黄土状沉积物。 长白山、张广才岭等分布最广的岩石为花岗岩,其次为玄武岩,部分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小兴安岭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小兴安岭北部有第三纪陆相沉积物黄土分布。3 成土过程1)腐殖质积累过程 暗棕壤地区自然植被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其林分组成复 杂,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又因雨季与植物
10、生长季一致,因此,生物累积过程十分活跃。腐殖 化过程合成大量的腐殖质,其组成以胡敏酸为主,呈弱酸性。2)弱酸性淋溶过程 暗棕壤地区气候温凉湿润, 降雨量较大, 土壤具较强的淋溶条件, 使暗棕壤的盐基、粘粒的淋溶淀积过程得以发生。 另外, 由于冻结作用,使土壤溶液中来源 于有机凋落物和岩石物化学风化产生的硅酸成为SiO2粉末析出,以无定型 SiO2的形式附着在土壤结构体的表面,从而使土壤干时呈灰棕色。在暗棕壤地区森林凋落物中,由于有大量的阔叶加入,使森林归还物灰分含量较高, 且灰分中钙、镁等盐基离子较多, 。这些盐基离子的存在,足以中和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释放 的有机酸。 因此,暗棕壤的盐基饱和度较
11、高, 土壤不至于产生强烈的酸性淋溶,而表现为弱 酸性淋溶过程。4 剖面形态与基本性质剖面形态特征 暗棕壤的剖面土体构型是: A00A0A1 AB BC 型。A A00、A A0层:厚度为 5cm5cm 左右,主要由林木凋落物和草本植物残体组成,有白色真菌菌丝体,疏松, 有弹性,向下过渡明显。A A1层:厚度 20cm20cm 左右,暗棕灰色,团粒状至因块状结构,壤质,根系密集,有蚯蚓、多虫穴、向下 过渡不明显。ABAB 层:厚度 10cm10cm 左右,灰棕色,粒状结构,壤质,有木质粗根,较紧实,有时可见炭屑,向下过 渡不明显。B B 层:厚度 35cm35cm 左右,棕色,枝状至块状结构,质
12、地粘重,紧实,有木质根。C C 层:棕色,近于母岩颜色,半风化石砾很多,石砾表面可见铁锰胶膜。全剖面多 SiOSiO2粉末。基本理化性质暗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有机质可达1020,向下锐减。表层( A1)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HA/ FA 1;淀积层 HA / FAV1。表层养分含量丰富, 养分有效性高。 其中,全氮量约为 0.3%1% ,碱解氮可高达 600mg/kg 以上; 全磷量约为 0.1%0.3%,速效磷可高达 30mg/kg 以上; 速效钾可高达 350mg/kg 以上。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 2535cmol(+) / kg,盐基饱和度为 60 % 80%,随剖面深度 增加而
13、降低。呈弱酸性,表层 PH 值 6.0 左右,F 层 PH 值 5.0 左右。土体中铁、 粘粒有明显淋溶淀积,而铝移动不明显。 A 层 SQ2/R2O3在 2.2 以上, SQ2/AI2。3为 2.82,底层硅铁铝率和硅铝率则又有所增大。粘土矿物以水化云母为主,并含有一定 量的蛭石、高岭石。土壤水分状况常年处于湿润状态,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向下锐减, 相差可达数倍。湿度高而温度低,土壤有季节冻层存在,造成土壤上层滞水现象比较严重。暗棕壤质地大多为壤质,从表层向下石砾含量逐渐增多,粘粒在B 层有所增加。5 亚类分化根据暗棕壤的发生学特点,可将其分为典型棕壤、 草甸暗棕壤、白浆化暗
14、棕壤、潜育暗棕壤和暗棕壤性土 5 个亚类。1)典型暗棕壤暗棕壤土类之典型亚类,具有暗棕壤的典型特征。主要分布在山坡排水良好的地段,是暗棕壤面积最大的亚类。典型暗棕壤剖面土体构型:AooAoA1AB B C2)草甸暗棕壤暗棕壤向草甸土过渡的过渡性亚类。主要分布在平缓的地形上,多为山坡下部或河谷阶地。植被多为次生阔叶林或疏林草甸植被。 A 层草根盘结且腐殖质量高, B 层质地较轻,常出现铁锈、铁锰结核或灰色的条纹。具有草甸化过程的特征。草甸暗棕壤剖面土体构型:A00A0Ah A1AB BC3)潜育暗棕壤 主要分布在河谷、坡麓、阶地,低平及平缓山坡下部排水不良之处。 多生长着云杉、冷杉、毛赤杨等,林
15、下常有草甸植物,苔藓类植物茂盛。部分地方有岛状永 冻层存在。 B 层质地粘重,潜育现象明显,有明显的潜育化过程特征,有潜育斑块,盐基饱 和度较低。潜育暗棕壤剖面土体构型:A00A0A1ABgBgC4) 白浆化暗棕壤暗棕壤向白浆土过渡性亚类。主要分布在平缓阶地或漫岗等排水较差的地形部位上。 与典型暗棕壤亚类的区别在于表层下部 (亚表层) 有一个明显的呈黄白色 的白浆化层。该层有铁子和铁锰结核,含多量SiO2粉末,植物根系量少,有机含量低,具有明显的白浆化特征。白浆化暗棕壤剖面土体构型:A00A0A1AwBC5) 暗棕壤性土该亚类曾称粗骨暗棕壤或原始暗棕壤,多分布在浑圆的山顶部位。 由于受到不断侵
16、蚀的影响,土壤发育弱,属于暗棕壤中的幼年土壤。暗棕壤性土剖面土体构型:A00A0A1( B)C6合理利用 暗棕壤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土壤之一,面积大,生产力高,且生长多种贵重的针阔树种,为国家重要的林业基地。现有小面积已辟为农田。利用时须注意以下问题:1) 暗棕壤是红松的故乡,原始林中的红松生长良好,材质优良,干形挺拔,单木材积 大,在成熟原始林内,平均树高及平均胸径均优于其他树种。但人工红松纯林多生长不良, 应重视发展混交林;或在阔叶次生林下人工栽植红松,以逐渐改善次生林结构。2) 目前,暗棕壤地区营造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较大,今后造林时在树种选配上,对红松 应给以更高重视。3) 在天然林条件下,不
17、同亚类或土种的暗棕壤,适生性和生产力皆不同。人工更新应 适地适树,如落叶松、红松、水曲柳和胡桃楸等喜肥沃湿润, 一般营造在山坡中下部的暗棕 壤上。由于樟子松耐瘠薄、喜光等,故可栽植于向阳山坡中上部的粗质暗棕壤。4) 暗棕壤目前仅保存着极少量天然林,应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5) 暗棕壤还可用来栽培人参等特种经济植物,特别在天然林下腐殖质层厚而水分适中 者,栽培人参最为适合。6) 本区有的山地坡度较大,发展农业应避免开垦陡坡,农林兼顾,统筹安排,注意水 土保持,防止火灾后易引起土壤冲刷及土壤沼泽化。7)本区地处边防,应加强护理防火,荒山荒地迅速造林,积极改造次生林,实行封山 育林,恢复森林植被。8)
18、高产林地段应积极提高暗棕壤肥力,除了各种营林措施外,可施各种有机或矿质肥 料,不断发挥暗棕壤的生产潜力。第四节 棕 壤自学内容,大纲参见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第五节 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一、白浆土白浆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森林、 草甸植被下, 在微斜平缓岗地的上轻下粘的母质 上,由于粘土层上层滞水,铁质还原并侧向漂洗,在腐殖质层下形成灰白色漂洗层的土壤。1 分布我国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东部, 以小兴安岭、 完达山、 长白山等山地 的谷地、山前台地、山间盆地和部分熔岩台地等零星分布。2 成土条件气候条件 白浆土地区在气候上属温带湿润 (半湿润) 季风气候类型。 其气候特点是冬
19、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植被条件 白浆土的原始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岗地) ,由于人为采伐和林火,逐渐演变 为次生杂木林、 草甸及沼泽化草甸等植被类型。 目前白浆土天然植被类型主要有次生森林群 落及灌丛群落,以及草甸草本植物群落。还有相当一部分白浆土被开垦为农田。地形条件 白浆土分布的地形条件也具有多样性, 从漫川漫岗的岗地到平地乃至洼地均 有分布。母质条件 白浆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质地粘重,一般为轻粘土, 且母质质地上下层之间具有上轻(壤土)下重(粘土)特征。粘重的土壤母质,加上季节性 冻层的影响,使白浆土的透水性很差。3 成土过程与亚类分化成土过程 白浆土的形成过程国内外有
20、许多观点。 白浆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有: 潴育过程、 淋溶过程、草甸化过程。1)潴育过程 白浆土地区母质粘重、透水性差,地势平坦,存在季节冻层,排水不良, 使土壤在融冻或雨季,上层土壤处于滞水还原状态,土壤中铁、锰被还原,随水移动,一部 分随侧渗水淋洗出土体, 大部分则在临时性滞水消失后, 重新氧化并以铁、 锰结核或胶膜形 式沉积固定在原土层。 由于铁、 锰的不断被侧向淋洗和在土层中的非均质分布使得土壤亚表 层脱色成为灰白色土层一白浆层( W。该过程被称为潴育过程。2) 淋溶过程 在湿润季节粘粒为水所分散,并随下渗水悬浮于土壤中下部,当水分减 少时, 附着在土壤结构体表面, 使粘粒机械淋溶而淀积在
21、 B 层。由于母质粘重,淋溶的的途 径主要通过土体裂缝向下淋洗, 因此,在淀积层结构面上可见到铁、锰胶膜,也可见铁子及 铁结核等。3) 草甸化过程 白浆土地区在植物生长季内,雨热同步,有利于植物生长,加上茂密 的植被,又因亚表层质地粘重,植物根系较难下伸等等,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以上白浆土的潴育过程、淋溶过程、草甸化过程总称为 白浆化过程 。亚类分化 在主要成土过程和附加的次要成土过程影响下,白浆土土类分化为白浆土、 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三个亚类。1)白浆土 是典型亚类,主要分布在高阶地或台地、漫岗上部等较高的地形部分。是 白浆化程度较深的一个亚类。 主要性状同白浆土土类。 其天然植
22、被以林木为主, 也有杂草类, 有条件的地方大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白浆土剖面的土体构型:A Al W B C2)草甸白浆土是白浆土向草甸土过渡的过渡性亚类。主要分布于较低的地方,如阶地或台地的平坦处。自然植被以杂草类(五花草塘)为主。草甸化过程有一定的发展,A1层腐殖质积累较白浆土多,而白浆层(W 不如白浆土明显。该类土壤也多开垦为农田。草甸白浆土剖面的土体构型:Ao A、AlWB C3)潜育白浆土是白浆土向沼泽土过渡的过渡性亚类。主要分布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段,如阶地的低洼处或洼地的稍高处。这一亚类一般排水不良,地面常有短期积水,地下水 位较高。自然植被以草甸沼泽类型的草本为主。有明显的潜育现象
23、,B 层有蓝色潜育斑。该类土壤如解决排水问题,也可辟为耕地。潜育白浆土剖面的土体构型:A0AhWgBgC4 形态特征与基本性质 形态特征 典型的白浆土剖面土体构型是:A0A1WBCA A 层:枯枝落叶层,厚度了 3cm3cm 左右,疏松、有弹性、向下过渡明显。农业土壤没有此层或此层不明 显。A Ai层:有机质层,厚度 10cm10cm20cm,20cm,腐殖含量较高,根系多,有草根盘结现象,中壤至重壤,团粒状 或团块状结构,湿时呈暗灰色,干时灰色。向下过渡明显。W W 层:白浆层。厚 20cm20cm 左右,湿时淡黄色,干时灰白色;雨后常会流出白浆;中壤至重壤,片状或 鳞片状结构,湿润状态下结
24、构不明显。有较多的白色SioSio2粉末,紧实。植物根系很少,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小于 1010。该层有大小不等的铁锰结构或锈斑。向上向下层次过渡整齐、明显。B B 层:淀积层。厚 120cm120cm 160cm,160cm,棕褐色至暗褐色;核状及棱柱状结构;质土粘重,轻粘土至中粘土, 有的达到重粘土;紧实,透水性差,植物根系极少;结构面上有大量的SioSio2粉末和铁锰胶膜。C C 层:河湖相母质层。棕色或黄棕色,质地粘重。2 基本性质1)白浆土的腐殖质集中于 A 层,高的可达 10%以上,向下迅速减少;腐殖质的组成以胡敏酸为主。白浆层(W 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一般为1 %左右;淀积层(B)
25、较 W 层又有所增加。2) 白浆土质地比较粘重。 A 层和 W 层为中壤土至重壤土,而B 层至 C 层则为轻粘土至中粘土,个别的可达重粘土。体现了质地的“两层性” 。3) 白浆土呈微酸性反应,PH 值为 6.0 6.5,各层差异不大。代换性盐基以 Ca2+、Mg2+为主,另有少量的交换性K+和 Na+, A 层盐基离子交换量为 2030cmol (+) /kg , 盐基饱和 度为 70%90%; B 层为 20 30cmol(+)/kg 和 80 %90%;而 W 层仅为 1015cmol(+)/kg 和 70% 85%。( 4)白浆土地下水位较深,土层中的水全部由降水补给。白浆土A 层土壤密
26、度为333331.0g/cm 左右,W 层为 1.3g/cm 1.4g/cm ,B 层为 1.4g/cm 1.6g/cm,白浆土 A 层透水 速度快,透水率为 5mm/min 7mm/min; W 层透水极弱,透水率仅为 0.2mm/min 0.3mm/min, 而 B 层及其以下几乎不透水(表 4-6 )。由此可见,白浆土的水分多集中在B 层以上,而 A层浅薄,容水量有限。因此,白浆土又怕旱,又怕涝,是农林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因 子。(5)白浆土 W 层内有大量的 SiO2粉末,铁、铝、锰有一定程度的淋溶,仍有少量铁 子。氧化亚铁白浆层最多,底层极少,说明还原过程仅限于亚表层。( 6)白
27、浆土养分状况为较低水平。综上所述,白浆土具有较肥沃的表层(A ),贫瘠恶劣的亚表层 (W)及粘重的底层(B、C)。5 利用改良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壤资源之一, 宜农宜林。 但存在着养分总贮量不高, 土 壤水分物理性质不良(粘重板结、冷浆、保水性不良、易涝、易旱)等主要问题。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和改良应采取如下措施:1)栽植适宜树种由于白浆土水分变幅大,易涝、易旱,应栽植落叶松、白桦、水曲柳等耐水湿树种。2)施肥白浆土因白浆层肥力低, 黑土层虽肥力较高, 但一般较薄, 局部地区甚至白浆层裸露地表,施肥就更为必要。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肥肥效显著,但应注意 氮肥和磷肥的适当比例。3)
28、耕作管理白浆土的合理耕作, 主要是保持耕层土壤结构,并逐步加深耕层, 疏松土壤, 消灭白浆层, 不断扩大腐殖质层的厚度,为植物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可 采取深耕、深松土、覆盖、灌溉等措施,以达到改造耕层以下土层的理化性质的目的。在地形起伏、地面切割严重的地区,白浆土开垦后应注意水土保持。二、草甸土草甸土( Meadow Soil )是非地带性土壤,是在地下水浸润作用影响下,在草甸植被下 发育而成的土壤。1 分布与形成条件草甸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河流泛滥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湖、滨海等地势低 平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以及内蒙古、西北 地区的河谷
29、平原或湖盆地区。我国草甸土分布区大部分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草甸土的自然植被因地而异,沿江河和山谷地的草甸土主要以湿生型草甸植物为主。 草甸土地形多为沿江、河的河漫滩地带, 吉河道洼地,低平原和山间谷地。 其共同地形 特点为地势低洼,地下水汇集且水位较高,地表经流弱且排水不畅的地形部位。草甸土的成土母质多为近代河、湖相沉积物,以淤积物为多,湖积物少量。2 成土过程草甸土形成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过程, 二是具有氧化还原 交替过程。腐殖质积累过程 草甸土上的草甸植被生长茂盛, 每年不但有大量的地上部分植物残体 补充给土壤以大量的有机质, 而且其地下部分根系也主要集中于
30、土壤表层。 据测定, 黑龙 江省饶河县草甸植物每年产草量3000kg/hm23400kg/hm2。其根系的 95%集中于 30cm 土层内,植株死亡后,大量富含K、Ca 元素的有机质归还于土壤表层,分解后土壤溶液为K+、Ca2+等强凝聚剂所饱和。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多以胡敏酸钙盐形式存在。这是草甸土具 有丰富有机质表层的主要原因。草甸土氧化还原交替过程 氧化还原交替过程主要决定于地下水位和积水的季节性动 态化。草甸土地形部位较低,地下水位较高,一般为 2m 左右,变幅较大且升降频繁。在剖 面中下部地下水升降范围土层内, 土壤含水量变化于毛管持水量至饱和含水量之间, 铁锰氧 化物发生强烈的氧化还
31、原过程。 当水分饱和时处于还原状态, 当水位消退后又处于氧化状态, 一年之中随着土壤水的变化,氧化还原过程不断变替进行,使铁、锰在剖面上移动和淀积, 土层呈现锈黄色和或蓝灰色相间的斑纹。3 亚类分化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的差异,草甸土除主导形成过程外,尚有盐化、碱化、 潜育化、白浆化等附加成土过程,致使草甸土边界概念范围较大,性状有较大差异。因此,一般可将草甸土划分为:草甸土、暗色草甸土、石灰性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 潜育草甸土、白浆化草甸土等 7 个亚类。4 基本性状草甸土有较厚的腐殖质层, ,腐殖质含量高,含氮量也较高,一般在0.5% 以上。呈暗灰至暗灰棕色,团粒状至团块状结
32、构,根系盘结。草甸有较明显的潜育层, 有明显的锈斑、 灰斑及铁锰结核,该层腐殖质含量较少, 颜色 较浅。其质地多粘重且变化较大,与沉积物母质有关。草甸土含水量较高, 毛管活动强烈,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旱季为水分消耗期,雨季为水 分补给期,冬季为冻结期。草甸土常出现于各土壤带中, 因受当地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不可避免地反映一定程度 的地带性差异。5 利用改良草甸土为养分和水分条件均较优良的土壤, 适于多种作物, 因此大多数已垦为农田 (包 括部分水田) 。在东北林区, 草甸土是营造丰产林的适宜土壤, 苗圃也多设置于这类土壤上, 同时也是林区蔬菜的生产基地。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地形平坦或低洼,
33、草甸土在雨季易遭河水泛滥或内涝, 致使土温降 低,土壤通气不良, 造成作物和苗木死亡或减产。 故须防洪排涝, 以保证作物与苗木良好生 长。盐化、碱化草甸土,应控制地下水位于临界深度以下,以促进脱盐、脱碱。 草甸土虽然潜在肥力较高,但连年种植必须施用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以补充土壤 养分消耗和因腐殖质消耗而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农田和林业苗圃都存在这一问题) 。 如东北林区开垦较早的苗圃 (已 40 年以上),表土板结不但影响整地, 而且亦因土壤板结而 出苗率大受影响,苗木生长不良。三、沼泽土沼泽土( Bog Soil )也是非地带性土壤,是在地表长期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地下水位 高(在 1m
34、以上),在沼泽植被下而形成的土壤。1 分布与成土条件 沼泽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寒带森林苔原地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 在我国沼泽土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以三江平原为主要集中分布区, 其次是大兴安岭 (多)、 小兴安岭(中) 、长白山(少)地区。其他地区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 中下游以及东南滨海地区等。沼泽土形成条件主要与地形和水文有关, 一般情况下不受气候条件限制。 沼泽土具有特 殊的沼泽植被,一般可分为:草本沼泽植物群落(如大叶樟、苔草、小叶樟、芦苇等) 、苔 藓沼泽植物群落(如绿苔、泥炭藓、塔头苔草等) 。森林沼泽植物群落(如落叶松、毛赤杨、 白桦、沼柳、小叶
35、障等) 。地形条件是形成沼泽土的重要因素。 沼泽土的地形条件一般为低洼且过于潮湿、 积水地 段。如河流、湖泊、滨海附近季节性或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山间盆谷地,山前冲积或洪积低 洼地等。沼泽土母质多为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其母质粘重,透水不良,容积造成积水。2 成土过程沼泽土是在气候湿润、地形低洼、地表积水多、地下水位高、 土壤经常处于季节性或长 期积水状态, 生长喜湿性植物条件下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称为 沼泽化过程 ,其过程实质是表 层的泥炭化或腐殖化和下部的潜育化过程。1)泥炭化过程沼泽土水分过多, 湿生植物生长旺盛, 秋冬死亡后, 有机残体残留在土壤中,翌年春季或夏季,由于低洼积水土壤处于嫌气状态下,有机物质分解缓慢,形成大 量的腐殖质或丰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修订版企业个人借款合同详尽内容
- 2024年加油站装修与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特殊教育学校远程教育解决方案
- 2024年XX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 商业楼宇空调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 新型地下车库消防技术方案
- 铁路建设挖掘机吊装作业方案
- 守初心担使命
- 35KV变电站风力发电接入方案
- 电厂安全经济分析
- 潜油泵及潜油泵加油机讲义
- 医患沟通内容要求记录模板(入院、入院三日、术前、术后、出院)
- 航海学天文定位第四篇第6章天文定位
- 第8章 腹部检查(讲稿)
- 浅谈深度教学中小学数学U型学习模式
- 物理电学暗箱专题30道
- 湿法脱硫工艺计算书
- 江西上饶铅山汽车驾驶科目三考试线路
- 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现实表现证明
- (医学PPT课件)NT检查规范
- 导电炭黑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