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规划至2020_第1页
青浦规划至2020_第2页
青浦规划至2020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徐泾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区界;西至徐凤路、振华路;北到北青路、南至徐泾大道、三 一八国道;总建设用地 6.0平方公里.青浦镇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区界;西至河流;南至区界;北至外青松公路;总建设 用地1.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06年至2020年,近中期至 2010年。第五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青浦区行政辖区,总面积669.69平方公里。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1. 坚持“三个集中”的指导思想,构筑合理的城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全区的竞争力。2. 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注重近期可操作性和远期发展相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

2、. 坚持统筹发展,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关注社会公平,达到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4. 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地域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创立具有青浦特点的竞争平台。5. 体现青浦的地域特色,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保护好青浦的传统风貌,建成人、自然、环境、城镇和谐的现代化郊区。第二章区域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第七条区域功能定位是上海的现代农业基地、 先进制造业基地、 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具有江南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上海的水源保护地;是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休闲旅游区;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态居住区;是具有集约性、都市型特征的现

3、代商贸区;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工业区。第八条区域发展规模2020 年青浦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 115 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 92%,城镇人口达到 105 万。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111.9 平方公里。2020 年青浦新城规划人口约 50.6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 44.4 平方公里;新市镇 规划实际居住人口约 64.4 万人,规划新市镇建设用地控制为 67.5 平方公里。 第九条 区域发展目标2020 年,把青浦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郊区,形成具有江南历史文 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主要标志:1、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新城框架和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2、基本

4、形成地域空间布局合理,城镇等级层次清晰,城镇职能分工协调的,有机联系的城 乡体系构架。3、基本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整体风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城 镇化地区的环境建设和淀山湖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4、基本形成绿色工业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商贸区和生态居住区的整体构架和规模。5、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和交通设施框架,重点建设污水处理 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第三章 区域总体布局及城乡体系第十条 城市发展方向集中财力和物力建设好新城、 新市镇、 六大工业发展区以及现代农业园区, 解决城镇的 集约化发展问题, 保证工业向园区集中得以实施。 一般集镇结合行政区划调整

5、, 重新整合资 源,促进全区持续协调发展。第十一条 区域总体布局区域的总体布局应体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思想,实施分类指导。 按照城乡一体、 协调发展的方针,未来青浦区蝴蝶形的行政范围内,自然形成“一城三片一带”的总体格局。 一城:即青浦新城城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包括现青浦城区、向西 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是具有 50 万人口规模、功能完善的滨水城区,重点发展商业、房 地产居住业和城市服务业。东片:即徐泾、赵巷地区,接受上海中心城的辐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 点发展以商贸、商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居住业。北片:即市级工业园区以及华新、白鹤、重固地区,发挥市级工业园区

6、的综合优势,重 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西南片:即朱家角、金泽、练塘地区,充分依托淀山湖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朱家角古镇 的品牌效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一带:指以318国道和A9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生态居住带,依托上海东西发展主轴, 重点发展生态居住。第十二条 城乡体系规划原则 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第十三条 城镇等级体系以上海市域 1 966城乡体系布局框架为依据,结合青浦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青浦区将形成以 1 个新城为核心, 8 个新市镇为纽带, 70 个左右中心村为基础的 1870 城乡体系结构。 新城: 下辖盈浦、夏阳和香花桥

7、三个街道,具有商业、房地产业和城市服务业等综合功 能的城市。1000 3000新市镇:朱家角镇(中心镇)、华新镇(中心镇)、练塘镇(中心镇)、金泽镇、徐泾 镇、赵巷镇、重固镇和白鹤镇;其中包括沈巷、凤溪、蒸淀、小蒸、商榻、西岑、莲盛、赵 屯等居住社区,社区人口控制在 3000 人左右,少量现状规模较大社区人口可突破 3000 人。中心村:全区规划建设归并形成 70 个左右中心村,每个中心村人口控制在 人。第四章 总体土地使用规划 第十四条 用地布局理念以生态环境为发展基质, 以“一城两镇” (青浦新城、 朱家角镇和徐泾镇) 为核心主体, 以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景观优美的水系为骨架,以产业发展为

8、支持,合理安排各项用地。 形成以自然为本、有机生长、城市与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区域。第十五条 用地布局战略方针集约发展城镇和产业用地, 降低农村宅基地用地比重。 限制小规模工业区发展, 重点发 展集中工业园区。调整农业用地构成,保护基本农田。扩大生态绿化用地面积,根据全区地 形特征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需要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上游准水源保护区。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规划布局青浦区区域规划用地由城镇建设总用地和非城镇建设用地组成。 按照不同功能, 城镇建 设总用地细分为: 城镇建设用地、 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以及区域性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 不同性质的用地; 非城镇建设用地包括生态结构绿地、 农业用地、

9、 中心村用地和骨干水域用 地等不同类型的用地。1. 布局原则片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靠近生态绿化,工业园区用地靠近主要交通干线。2. 城镇建设用地以现有城镇建设用地为依托, 针对工业化优先于城市化的现状以及规划动态, 合理整合 部分工业用地,构成与人口发展规模相匹配、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城镇用地布局。青浦区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在 111.9 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 青浦新城建设用地规模 (包 括向西延伸区及朱家角镇区)控制在 44.4 平方公里左右,朱家角镇用地(复兴路以西)规 模控制在 8.5 平方公里左右,华新镇用地(北青公路以北、新通波塘以西)规模控制在 6.4 平方公里左右, 练塘镇用地规模控

10、制在 3 平方公里左右, 其它一般镇用地规模控制在每个镇 2.520平方公里左右。3. 工业园区用地规划贯彻突出重点、集约高效的原则,整合梳理现有工业园区用地的规模与布局。 规划青浦区域工业园区主要有:青浦工业园区(市级)、徐泾工业园区、华新工业园 区、白鹤工业园区、朱家角工业园区、练塘工业园区。合计为总用地 71.6 平方公里, 其中市级园区 56.2 平方公里, 区属园区 15.4 平方公里。4、其他城镇建设用地其它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区域性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总面积 15.5 平方公里。5、非城镇建设用地非城镇建设用地包括生态结构绿地、农用地和骨干水域。 生态结构绿地是青浦区域环境质量的

11、重要保障。 其中以生态公园、 防护林、 郊区片林为 主,也包括少量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生态结构绿地用地总面积约 42.6 平方公里。规划农用地总面积约 315.59 平方公里。基本农田达到 260 平方公里,耕地达到 300 平 方公里。第十七条 公共活动中心体系1. 公共活动中心新城规划形成新城中心新市镇中心社区中心三级的城市公建中心体系。 结合朱家角、金泽、练塘等历史文化名镇改造建设古镇历史文化中心。2. 专业活动中心(1) 位于新城的区域商业中心;(2) 位于华新镇的上海市级农产品交易中心;(3) 位于 练塘的太阳岛休闲度假中心 ;(4) 位于 赵巷的超级商贸中心 ;(5) 位于重固

12、的家居建材交易中心;(6) 位于 徐泾的临空商务区;(7) 位于 环淀山湖地区的旅游休闲区3. 区域特色功能轴规划形成三条特色功能轴,引导青浦区主要公共活动。 城镇发展轴依托沪青平公路,东西串联青浦新城、徐泾、赵巷、朱家角、金泽等城 镇, 是青浦区未来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发展主轴。青浦区未来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发展 主轴。绿化生态轴依托青浦区的森林带建设, 贯穿区域内主要城镇、 产业区、 旅游度假区 的绿化生态轴。对外联系轴依托同三国道,形成青浦区未来纵向功能活动主轴。第十八条 土地开发导引1. 城市建设用地向城镇工业园区均衡发展靠拢。2. 工业用地向市级及区级工业园区集聚3. 生态结构绿地向

13、规模化、系统化发展4. 农村建设用地向集聚化、高效益发展第五章 综合交通规划第十九条 公路系统青浦区公路系统是上海市市域公路系统的组成部分。 结合 2006 年 11 月上海市干线公 路网规划修编 ,本次规划青浦区公路网中干线公路分成高速干线公路、 其他市域干线公路 和区域干线公路,总里程为685 公里。1. 高速干线公路青浦区高速干线公路网由 “5横 3纵”构成,规划红线宽度 60米,两侧各 50米隔离带。“5横”分别为A11公路(沪宁高速公路)、A16公路(沪苏高速公路)、崧泽高架路、A9公 路(沪青平高速公路)、A15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形成 5个市域对外主要通道接口;“ 3 纵”分别

14、为辅助快速路、 A30公路(同三国道)和A5公路(嘉金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 程达到 130公里。2其他市域干线公路青浦区主要干线由北青公路、沪青平公路、嘉松公路、崧泽大道构成 ,规划红线宽度4550米,两侧各20米隔离带;次要干线由白石-纪白公路、诸光路、山周公路、外青松公路、沈砖公路、松蒸公路、 文翔路、朱枫公路、 太浦河北路、 金商公路、 商周公路等构成, 规划红线宽度 4050米,两侧各 1020米隔离带。 其他市域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 239公里。3. 区域干线公路区域干线公路指主要服务于青浦区区域内部的重要公路,规划等级为乡镇公路, 包括县道和主要乡道, 技术等级为二级、 三级公路

15、或城市干道。 青浦区规划区域干线公路总里程达 到 316 公里。第六章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第二十条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近期基本建成“蓝脉、绿脉、文脉三脉结合”为特征的绿化框架结构;加快“一个中心 (朱家角)、两个片林(青东、青西)、三条轴线( 318 国道、同三国道、沪青平高速)” 为主的生态绿化建设,打造“绿色青浦”新形象。远期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城乡协调 的区域绿地网络系统;形成“林、廊、园、环”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化格局;体现出青浦区“水网之城”、“绿网之城”、“新老文化交融之城”,是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 代化近郊城市和“后花园”,使青浦区成为上海市的生态型城区的组成部分。第二十一条

16、 绿地指标规划至 2007 年全区林地覆盖率达到 22%,绿化覆盖率达到 2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 平方米;远期至 2020 年,全区林地覆盖率达到 35%,绿化覆盖率达到 40%,城镇人均公 共绿地为 15 平方米。第二十二条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以沿“港、河、湖、路、城”形成绿化网络,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以区、镇公园为 核心,通过“网络”和“核心”相互联系形成区域绿化循环系统;各类绿地相互沟通,建立 完整连续的城镇绿地空间体系。以片、带、点结合的方式,将“蓝、文、绿” “三脉”结合, 形成“一廊、三区、六脉、八园、多点”的绿化结构体系。第二十三条 景观系统规划目标围绕“水”“古”“绿

17、”资源, 通过水质的再生、引进与自然环境共存的新兴功能; 打造青浦成为一个艺术与生活相容的特色地区,创造出互动互补的多样城市空间;将“蓝、 文、绿”三脉相结合,构建出现代与传统和谐统一的水乡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系统。第二十四条 景观系统规划布局以“蓝、文、绿”三脉相结合的手法,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理念,塑造青 浦特色的景观系统布局。1. 景观轴线城镇发展景观轴 318 国道和沪青平高速作为青浦区的重要的城镇发展轴。新城景观轴中央林荫大道、 城中西路、 城中东路、 公园路以及 A30 公路构成了新城 内最重要的景观轴线。滨水景观轴淀浦河沿线将规划为青浦区重要的滨水景观轴。2. 特色景观风

18、貌区新城景观区依托新城景观轴,通过“水” “绿”特色景观的塑造,形成老城区历史 城市景观、中心城区现代城市景观、西城区和东城区的生态城市景观。特色城镇景观区作为上海 “一城九镇” 之一的朱家角镇, 建成上海市具有传统江南 水乡特色的镇区。工业园景观区塑造现代工业生态型的景观特色;建设简洁生态的现代工业建筑风貌。旅游度假景观区淀山湖和太阳岛将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形成旅游度假生态景 观;太浦河旅游度假区规划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森林休闲区。特色居住景观区徐泾、赵巷、朱家角和金泽的特色居住区的建设中强调生态的理念, 形成具有现代休闲生态建筑风貌特色的特色居住景观区。3. 景观节点规划形成寺前村历史

19、公园、 香花桥生态园、 北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泖塔森林公园等绿 化景观节点,并通过 BRT自行车道串联,成为青浦区的景观特色。规划塑造青浦区出入口主要干道沿线(包括318国道、A9高速公路、A16高速公路、A11高速公路、A5高速公路、北青公路、纪白公路、商周公路等主要道路)的重要景观特色。挖掘青浦历史文化底蕰,重点形成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青龙寺古庙、 福泉山遗址、崧泽遗址以及七个历史风貌区等体现青浦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节点。第七章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 第二十五条 规划目标提高全区人民保护古文化的意识, 合理划分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等 级和范围,理顺观光与保护的关系及尊重保护

20、历史和利用新技术的关系,切实体现环境为源、以人为本的理念,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质环境空间, 形成有各行业参与的建设和保护 管理机制。第二十六条 保护原则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注重区域整体风貌的保持与延续, 以及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生 活环境的整治;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镇)的保护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文脉,保护名镇特色, 保护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依据、 保 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第二十七条 保护措施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的确定, 既要保护其完整性, 又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 使城市 环境、 构筑物与历史文化遗存相协调。 在保护范围内根

21、据不同控制要求和层次, 划分核心保 护区和建设控制区。 在核心保护区内禁止新建与文化名镇保护内容矛盾的项目,不得破坏历 史形成的城镇格局与传统风貌, 已遭到破坏的应当尽量修旧如旧, 恢复原貌; 建设控制区内 新建与改建项目必须延续历史文脉与历史文化氛围。第二十八条 保护内容保护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形态层面着重保护好现有的全国历 史文化名镇朱家角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 处、区县级文物保 护单位 45处;共有 54 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 50处,以及 7个历史文化风 貌区和若干个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层面着重继承和发扬优秀健康的

22、地方传统文化、 民俗民风、 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1. 古文化遗址青浦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文化遗址众多,其中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崧泽古文化遗址、 寺前村古文化遗址、 金山坟古文化遗址、 刘夏 古文化遗址;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骆驼墩古文化遗址。2. 历史文化风貌区青浦区是“上海的发源地” ,区域内拥有众多曾兴盛一时的江南巨镇, 至今仍保留多处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青浦区内共有 7 个历史文化风貌区, 分别为朱家角古镇、 青浦老城区、 金泽古镇、 练塘 古镇、徐泾蟠龙古镇、白鹤古镇和重固古镇。3. 传统文化青浦区历史悠久, 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23、。 历代结合迎神赛会, 都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有青浦田歌、江南丝竹、钹子书、马灯舞、莲湘、荡湖船等二十多种。应结合古镇历史文化 风貌区的保护,举行年度性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断的整理、发掘、宣传传统民俗文化。第八章 旅游系统规划第二十九条 规划目标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使青浦区成为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山水联动、 “水” “古”互动的特色旅游板块,打造“绿色青浦,休闲家园”的主题形象;建设融生态 旅游、度假休闲、特色居住、商贸会展、产业研发、现代农业、娱乐体验位一体,全方位、 多层次、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区,充分展现青浦区悠久灿烂的历史和环境特色。第三十条 规划布局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交通

24、条件, 在“水”与“绿” 、“史”与“今” 、“运动” 与“休闲” 、 “传统”与“时尚”之间寻求发展的契合点,充分发掘区域旅游资源,构筑具有青浦特色的 旅游系统。青浦区旅游业空间布局基本可分成 “三块三轴” ,形成以点带线, 以线连片, 层次清晰, 功能明确的旅游发展空间。“三块”:以建设淀山湖、朱家角、东方绿舟、大观园和太阳岛等为主的青西环淀山 湖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以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青龙寺、赵巷超级商贸中心为主的青东 古文化 - 现代商贸旅游板块;以陈云故居、练塘古镇、现代农业园区为主的青南陈云故里 - 生态农业旅游板块等三大板块为青浦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培育青浦区旅游业强势产业集群, 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