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讲解)_第1页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讲解)_第2页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讲解)_第3页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讲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况;黄赤交角的形成和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复习建议1 能够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等基本的概况;2掌握黄赤交角的形成和意义;3. 能够分析地球公转图和二分二至日光照图;4. 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实际应用。知识清单1 地球的公转(1)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2) 轨道:近似正圆的形轨道 ( 即 ) 。(3) 周期: 1 个恒星年( 即 天 时 9 分 10 秒 ) 。(4) 速度:地球位于近日点(初 )速度较 ,位于远日点(初 ) 速度较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 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的。(2)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

2、转的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目前大小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 的回归运动。3昼夜长短的变化(1) 赤道上,全年昼夜;随纬度增高,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越来越。(2) 春、秋分时,全球。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半年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半球反之。 ( 注意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参考答案:1. 自西向东、逆、椭圆、黄道、365、 6、 1 月、快、7 月、慢2. 叠加、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太阳直射点3. 平分、大、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考点聚焦

3、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况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公转的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并非位于椭圆的正中心,而是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正因为如此,日地距离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把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那个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那个点叫远日点。但是近日点不是夏季,远日点不是冬季,而是一月初是近日点,远日点是7 月初,跟我们正常的思维不一样了,近日点冷,远日点热,理由是地球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即近日点和远日点距离太阳的差距很小,对地球上热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在具体判断时,如果能明显看出日地距离的远近,则根据这一距

4、离来判断远、近日点;如果不能,则要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来决定,如下图, 地球位于B 位置时, 北极点倾向太阳,因此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故 B 位于远日点附近;同理当地球位于D 位置时, 北极点倾离太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故D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的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 o) 所花的时间是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这叫做一个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但是我们日常以太阳为参照物,认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 5 时 48 分 46 秒,这叫做一个回归年。公转的速度由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 因此它受到太阳的吸引力的大小也不断变化,离太阳近时,受到的引

5、力大,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反之在远日点附近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较小。【典型例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大暑,每年7月23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 120。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月8日左右。完成下列各题。1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 ,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 15 °B. 105°C.195°D.285°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与小寒最近B.三沙市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C.华北播种冬小麦一般于秋分前后D.湖北荆州梅雨一般在小暑前

6、后结束解析:第1题,读图,地球绕太阳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 ,则秋分180° ,图中1份是15° ,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第2题,根据所学公转知识,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 是一月初,小寒一月5号,最接近, A正确;三沙市,位于南海永兴岛,月 17° N,夏至日白昼最长,但不是直射。一年有两次 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不正确,选 B;华北一般于秋分前后播种冬小麦,C正确;荆州梅雨一般在小暑前后结束,D正确。答案:1. C 2. B黄赤交角 自转和公转平面地球自转形成了自转平面,这个平面即赤道平面,

7、 它始终和地轴垂直, 地球公转的轨道决定了公转平面,即黄道平面,可以认为地球始终在黄道平面上绕太阳公转。如下图。 黄赤交角形成:由于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并不重合, 它们之间有一个夹角,我们把这一夹角称 为黄赤交角。度数: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得非常缓慢,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目前它的大小为 23°26'。影响: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并且存在黄赤交角,由此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移动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有四个特殊的节气,一定要牢记: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夏 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一年中的最北位置,即23°

8、26' N,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即23°26' S。【典型例题】下图中GHL PQ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B .全球极昼范围扩大C .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D .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解析:这道题目是通过比较抽象的图像来考查黄赤交角。已知PQ为地轴,并且GHL PQ所以GH为黄道平面,如果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 GH所示平面上,即黄赤交角为0。, 太阳常年直射赤道,全球全年昼夜平分,各地年温差变小,在春节时北京的均

9、温升高。答案:C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晨昏线和太阳直射光线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时间光照图示昼弧、夜弧的纬度 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特殊节气夏半年1北半球各昼弧长于 夜弧,随纬度增高, 昼弧越长,夜弧越 短,北极附近出现 纬线全为昼弧现 象;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随纬度增高,昼越长夜 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 昼现象;南半球反之dV夏至日时,北半球 各地昼长达一年 中最长,夜长最 短,北极圈及以北 出现极昼现象,极 昼氾围达取大时间卜照图示昼弧、夜弧的纬度 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特殊节气春分、 秋分

10、各纬度地区昼弧等 十夜弧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aIb时间卜照图示昼弧、夜弧的纬度 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特殊节气冬半年J北半球各地昼弧短 十夜弧,随纬度增 高,昼弧越短,夜 弧越长,北极附近 出现纬线全为夜弧 现象;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随纬度增局,昼越短夜 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 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冬至日,北半球各 地昼长达一年中 取短,,皮k取k, 北极圈及以北出 现极夜现象,极夜 氾围达取大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北半球 节气春分3 月 21H 前后夏至 6月22日前后秋分9 月 23H 前后冬至 12月22日 前后春分3 月21 H 的后太阳直 射点的 南北移 动现律二J-半昼

11、长的化律 北球夜短变规全球 昼"也>«渐破短 ©>昼长渐昼最长夜最短昼 )夜 昼渐 短,夜 渐长全球 昼=夜昼V夜 昼渐 短,夜 渐KR最短夜最氏会渐,*短-昼长渐全球 昼。夜展夜国变优的 极极范的化半无极昼极夜现象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全是极5极异范围逐渐缩小无极昼极夜观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全是极夜匿范围逐渐缩小无极昼极夜现象【典型例题】右图为某日阳光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前往南极洲观测极光B.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C.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运动解析:本题组以世界地图与全球昼夜状况的叠

12、加图切入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立意较新。由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故北半球此时为冬至日前后。南极为极昼现象,所以南极洲不会出现极光; 此季节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 非洲草原正值草木生长期, 不会出现动 物向北迁徙,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答案:B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的关系(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幅度就越大,出现极昼极夜范围就越大。(4)太阳直射的半球,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越往高纬,日出越早(晚),日落越晚(早);越接近赤道

13、,越接近6点日出,18点日落。越接近二分日,越接近 6点日出,18点日落;越接近二至日,日出越早 (晚),日落越 晚(早)。(5)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典型例题】2019年11月7日至12日APECI匕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 减免优惠。放假期间,下面哪些现象会发生()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6点前日出

14、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解析:立冬为11月7日,小雪为11月23日,所以APES议放假期间正好在我国立冬 到小雪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向南回归线移动; 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在太阳直射不同位置,所观测到的日出方位不同,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其它地区均日出东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 各地都日出正东。而且黄山6点以后日出,南极大陆的极夜范围缩小,极昼范围扩大。故选Ao答案:A极昼和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北半球)(1)当太阳直射点从赤道推进到北回归线上的时候,正好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从北极点逐

15、渐 向南扩大到北极圈上;当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撤退到赤道上的时候,北极圈内的极昼正好从北极圈上逐渐向北缩小到北极点上。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北极圈内极昼的变化规律总结为“北进南扩,南撤北缩”。如甲图。(2)当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撤退到南回归线上的时候,正好北极圈内的极夜现象从北极点 逐渐向南扩大到北极圈上;当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推进到赤道上的时候,正好北极圈内的极夜现象从北极圈逐渐向北缩小到北极点上。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北极圈内极夜的变化规律总结为:“南撤南扩,北进北缩”。如乙图。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 (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

16、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12)X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 X 2=(24日落时间)X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典型例题】读某晨昏圈图,CAM晨线,CBM昏线,A为(20°E,0° ) ,C为(70° W70°N)。回答12题。1 .若P的经度为145° ,此日P地的昼长约为()A . 8小时B, 10小时C. 14小时D. 16小时2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此时世界各地地理现象的是()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计算, 我们将图和题目转化成我们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