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Word版_第1页
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Word版_第2页
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Word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 我最近三年都在带初三毕业班,已经毕业的学生常常回学校来看我们这些“留守”的老师,每每聊起高中的学习,常会听到“高中物理真难学,和初中物理完全不一样”,“以前我总考九十几,现在目标就是能及格”诸如此类的话。送走学生,我常会陷入思考中:到底初高中物理有哪些不一样?能不能在初中教学中渗透一些高中物理的教学思想,让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如此大的学习心理落差,让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可持续发展?怎么具体实施,才能让这种衔接为初中物理学习“锦上添花”,而不是增加中考要求以外的难度成为“绊脚石”? 带着这样的思索,首先我让初高中的物理教材进行了一场“

2、PK”:物理教材初中高中教材特点难度小,趣味性浓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等,形式相对单调枯燥知识点数量少多研究对象直观、形象抽象研究问题单一、过程少、静态复杂、多过程、动态物理理论来源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由大量的 的现象和观察实验得来的,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 上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由实验、物理模型、已有概念等通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物理理论理解的程度低,对适用条件不做重点要求,更理想化要求理解同时灵活应用,强调条件,要求严密,精细物理现象简单,与日常生活了解紧密密复杂,与日常生活了解不明显显习题特点浅显、定性多、定量少严谨、定量多、定性讨论解释题多,直接用公式分析题多,建方程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简单

3、隐含条件,解题需建立物理情景和过程分析实验要求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思维 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特点简单、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注重推理、创新和实践能力涉及的数学知识算术、代数代数、图象、极值、解析儿何、三角函数计算特点、要求公式少、表达式简单公式多、表达式复杂,数、理、图的结合对比发现,初中物理研究对象都是一些具体形象的实物,如物体、滑轮等;物理知识层次主要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定性分析,如热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等;物理知识特点比较简单,通常被理想化,如单个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更多地研究

4、静态,如熔点、沸点、密度等;知识点比较零散,相互之间的了解不强;初中知识大多数是定性描述分析;研究空间是一维直线且标量运算;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由观察或实验建立起来的,并且和日常生活现象了解比较紧密。很多知识在学生大脑己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因而学生学习起来并不感到生疏和突然,认识的过程基本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物理问题表层化,虽然利于理解,但这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对后期高中的学习造成困难。再来看看高中物理,它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些抽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模型;物理知识层次深入到事物本质和规律,如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规律等;知识点复杂很多,如匀变速运动,连接体

5、,临界问题等。高中物理要研究很多动态的变化,如动态问题、变速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高中更多地注重过程分析,如运动分析、动能定理初末态;高中物理知识更系统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开始出现大量综合题,难度大幅度提升;研究空间从一维(数轴)到二维(直角坐标系)或三维,如由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三维空间描述分子运动;高中引入了初中所没有的矢量运算,物理量的方向成为分析研究问题需要常常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的一个知识点;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不一定由观察或实验建立起来的,还可能由逻辑推理得出,如万有引力定律等,虽然与日常生活现象有了解,但更深层次揭示现象本质和规律,如果对现象不作细致的

6、分析,就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 作为初中教师,我们能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为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哪些努力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适当渗透拓展,不只是内容,还有方法。例如除重点学习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比值法外,还要渗透高中还经常运用的数学图象法、构建模型法、作图法、极限法、等效法等。比如利用凸透镜成像作图的方法简洁直观,用来找规律和答案非常简单易懂。教学中我们不要囿于教材,一定要培养学生利用作图法来解决诸如寻找观察范围、成像规律的问题。培养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为他们在高中阶段学习时采用作图法解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力

7、学同时是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我以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为例,说明如何拓展初中物理课堂。力的概念,对初中生的要求不高,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称为力。而高中不同,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给出了力的定义:力是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摩擦力是初中教学一个难点,学生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很难把握,描述为“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很是抽象;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设计也不科学,用一弹簧测力计在不同的表面上水平匀速拉动物块,边拉边读,学生会问:怎么拉力就是摩擦力大小呢? 问题在于力的分析没讲,二力及多力平衡都还没讲,对学生而言很是

8、迷茫! 于是有必要把一些相关知识提前介入,打破教材编写的顺序,在实验设计上也要做改进,固定弹簧测力计而拉动物体下面长方体木块,利用相对运动知识,读出稳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既准确又能让学生明白初高中实验设计的传承性。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初中“牛一”运动定律( 惯性定律)和“牛三”定律( 相互作用力关系) 在课本很多地方都有涉及,就是没有“牛二”定律。在力学复习课中,可以将牛顿的三大定律一一介绍,其中“牛二”定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是因为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越小,即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还应注意,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认真

9、审题的习惯,书写要工整。注重思维过程,推理要严谨,言必有据。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不能忽略或遗漏重要的关键步骤和中间结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所以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此外,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中的对学生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我们初中物理老师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初中解决一般的问题,几乎不需要解直角三角形、解多元高次方程组、利用极值等数学知识;但高中物理相对而言,定性的物理问题要少些,定量的计算多些,数学工具的应用多,要求的数学知识也深很多,学生大多很不适应,所以不少高中物理老师在高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数学知识,特别力学中用到的解直三角形的知识,位移的几何含义图象,正余弦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解题,以提高用数学工具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