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案例解析分析_第1页
安全生产案例解析分析_第2页
安全生产案例解析分析_第3页
安全生产案例解析分析_第4页
安全生产案例解析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调查发现东五路十三号煤层风门关闭不严,造成局部通风系统短 路,风压变化,导致东五巷上帮采空区内积存的高浓度瓦斯泄入巷道 电钻电源线由于机车刮断, 接头造成断路。各项规程和责任制不落实。工程设计安全措施不全,施工质量差,系统不正规等各种事故隐患。问题 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事故需要参照的案例分3)事故勘析规程有哪些 ? 2) 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包括哪些部门 察典型证据有哪些 ? 4) 这起事故勘察重点是什么 ? 5)按伤害程度分析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6) 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类这起 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 7)经济损失程度级别属于哪级 ? 8)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

2、 9)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10) 违反的有关法律条文11) 追究责任的相关依据有哪些12) 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 1)这起事故分析需要参照的案例分析规程有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这起重大死亡事故, 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综 合监管部门、 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 进行调查。3) 这起事故勘察的典型证据是高浓度瓦斯泄入巷道 ;电钻电源线刮断

3、,接头断路现象等。4) 对这次事故进行现场技术勘察,关键点是瓦斯浓度和电源线挂断点。5)按事故程度划分,事故属于特重大伤7)按事故亡事故 0) 按事故类型划分,事故属于瓦斯爆炸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划分, 事故属特大损失事故8)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东五路十三号煤层风门关闭不严, 造成局部通风系统短路, 风压变化,导致东五巷上帮采空区内积存的高浓度瓦斯泄入巷道;电钻电源线由于机车刮断接头造成断路,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9)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矿井管理混乱,各项规程和责任制不落实。工程设计安全措施不全,施工质量差,系统不正规 ;职工队伍和技术人员素质低, 安全管理人员思想麻痹。 10) 违

4、反的有关法律条 文规定 安全生产法 第十九条矿山、 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 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 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

5、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全生产法 第二十七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 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 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11) 追究责任的相关依据国务院第 302 号令

6、.安全生产法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12)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是 :做好小井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狠抓隐患管理,工程质量要求达到标准化。切实加强干部、 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全员素质, 杜绝“三违”事件的发生 案例三 农民工驾驶拖轮致残事故案情】某港务局从外地招了一批农民工在拖轮船上工作。 为了节省培训费, 港务局 只对他们简单交代了安全注意事项, 而对港口作业存在的危险、 防范 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根本没有提及。一日,公司所属的 115 号驳 船在码头装油完毕后, 港务局安排一艘拖轮拖带驳船离开码头。 当拖 轮船首接近 115 号驳船左舷 2 号与 3 号系缆桩之间

7、时,农民工拖轮 驾驶员王某指挥 115 号驳船船员带缆作业,而同为农民工的 115 号 驳船船员徐某及同船水手李某并未提出反对意见, 二人共同接过拖轮 船员递交的一根包头缆开始作业。 在此过程中, 拖轮驾驶员王某没有 明示缆绳该系哪个桩位,徐库二人也未主动询间,便将包头缆套在 2号系统桩上。钢缆套好后,拖轮驾驶员王某指挥将钢缆由 2 号桩换至3 号桩,徐某便将钢缆由桩底往上拉。由于拖轮正随水流后退,钢缆 绷紧,徐某的双手被轧在钢缆与系缆桩之间, 致使双手除拇指外其余问题】根据上八指前二节被轧断。经医院鉴定,属于 * 伤残。述事故案例案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 1.对这起事故进行基本定性 ?2.

8、应用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 案例2.安参考答案1.这是一起由于从业人员未经过安全生产培训、 违反安 全操作规程造成伤残的生产安全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全生产法第 21 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 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第36 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人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 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本案中, 由于港务局没有对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导致作业 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缺乏。 在此条件下, 作

9、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 行作业,从而造成此次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本案中,港务局应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同时,有关作业人员由于违章作业,对此次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案例 皮包厂苯中毒事故案情】张某与王某合伙投资建设一旅行用皮包生产厂, 但资金不足。 因当时市场上 该品种皮包的销路很好,为抓住商机,尽快获取经济利益,二人经商 议后,决定砍掉计划用于购买通风设备的资金,先投产再说。结果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车间通风不好,苯的含量严重超标,发生严重苯中毒事故。【问题根据案情,试分析如下问题1.引起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 2.根据安全生产法指出违法点 ? 3.从这起事故获得什么教训 ? 案例 参考

10、答案1.皮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含剧毒化学品苯的粘合剂, 苯易挥发, 因此使用这种粘合剂要求 生产车间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这是保证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必 须具备的条件。 本案中, 皮包厂投资人张某和王某为了获取一时的经 济利益,置职工的生命健康于不顾,砍掉用于购买通风设备的资金,致使从业人员因生产车间通风不好, 苯含量严重超标, 发生严重苯中毒,作为投资人张某和王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安全生产法第 18 条正是针对这种情况, 作出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主 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

11、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本案中,皮包厂投资人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的这一规定。3. 这起事故充分说明, 要保证安全生产, 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加以支持, 这就要 求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方面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 实行市场经 济以来,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 国有生产经营单 位、集体生产经营单位、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位、个 体户并存,就其数量而言, 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位和 个体户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 益,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根本不投入, 致使不具备起码的安全 生产条件,要钱不要职工的命

12、,因此导致事故多发。从表面上看,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单位追求的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实则不然,因为发生一起大的事故,往往给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能将一个单位多年的经济效益毁于一旦。这起事故充分说明,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加以支持, 这就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方面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 实行 市场经济以来, 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 国有生产 经营单位、集体生产经营单位、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 位、个体户并存,就其数量而言,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安

13、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根本不投入,致使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要钱不要职工的命,因此导致事故多发。从表面上 看,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单位追求的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矛盾 的;实则不然,因为发生一起大的事故,往往给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 损失,有的甚至能将一个单位多年的经济效益毁于一旦。 案例 砖厂 挖土塌方事故 【案情】农民陈某进城打工, 发现一张“招工告示” 称“某个体砖厂大量招工,包吃住,月薪 1000 元另加奖金”,于是 前往位于郊区某乡村的砖厂, 与老板王某洽谈。 王某拿出的劳动合同 最后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责” 。陈某没有 多想就签了合同。 一个月后,陈某在挖

14、土时忽然遇到塌方, 身受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王某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写明 “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责”为由,不同意对陈某进行补偿。问题】根据案情,试分析如下问题 : 1.分析事故的性质及责任 ?2. 应用安全生产法对事故进行剖析 ? 3.分析本事故案例的典型意义 ? 案例参考答案1.这是一起典型的生产经营单位通过与从业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逃避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案例。 “生死合同”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签订的含有“工伤概不负责”等内容,旨在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逃避应该承担的对从业人员的赔偿责任的协议。实践中,签订这类协议的主要是建筑、 采矿等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单 位。这类企业劳动

15、保护条件差、隐患多、设施不全,生产中极易发生 伤亡事故。因此, 有的生产经营单位为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利用从 业人员急于就业的心理,不依法与其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要求“工 伤自理”。这种“生死合同”,以“合法”的形式,把生产经营单位应 承担的赔偿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严重损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是 种无效合同,不受法律的保护。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违反法律、 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 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的劳动合同。2.安全生产法第 44 条第二款明确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 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死合

16、同” 正是生 产经营单位为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 应承担的责任而签订的协议, 其内容直接违反 安全生产法的规定。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签订“生死合同” ,大都是采取欺诈、威 胁或乘人之危等手段, 并非是平等协商的结果。 该案中的个体砖厂利 用陈某急于工作的心理, 与陈某签订含有 “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 责”条款的协议,显然是一种“生死合同” ,属无效合同,是不受法 律保护的。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本案 中,陈某虽然与砖厂签订了含有“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责”条款 的劳动合同, 但这一人身伤害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不能以此免除或者减轻砖厂的赔偿

17、责任。 因此,陈某既可直接向砖厂所有人王某请求赔 偿,也可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处理, 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案例 矿业公司干扰工会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案案情】某市矿业公司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造成 8 人死亡,直接 经济损失达 100 万元。事故发生后,所在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市安 全生产委员会与市工会组成了事故调查组, 但矿业公司对事故调查处 理不予积极配合, 认为工会不是行政管理部门, 不应当参加事故调查。一名公司领导甚至对参与调查的工会同志不理不睬,声称:“这事跟工会有什么关系,你们瞎掺合什么 ?”在召开事故调查有关会议时,公司领导坚持不让工会的同志参加。 事故调查组一直向公司领导讲解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道理, 但公司领导拒不接受。 事故调查处理因此受到阻挠。问题】 1.分析事件性质 ?2. 矿业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3.按政策规定,提出如何处理事件的建议 ? 案例 参考答案1.这是一起生产经营单位干扰工会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案例。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代表从业人员的利益, 依法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工会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