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土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土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土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去填空题侮空1分,共20分)1、 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 和 O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 试验,最小的是 试验。3、4、于5、 桩按受力分为 和O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因因7、桩的接头方式有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 和 OT 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T=T f时,土体处,墙后填土表面O_和倾斜四种类型。状态;T T f时,土体处于状态;T T f时,土体处于 状态。 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

2、断裂时的直径应为(A)2mm (B)3mm (C) 4mm (D) 5mm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A)孔隙比 (B)相对密度(C)标准贯入锤击数(D)野外鉴别)(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 )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D)地基承载力(A )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C )极限荷载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D)重锤夯实法(A)强夯法 (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1、2、3、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四、计算题(共 50分)1、某土样重180g,饱和度Sr=90%,相对密度为2.7,烘干后重135g。若将该 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5g/cm3。试求此时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 比和饱和度。(10分)2、 某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Xl=4. 0X4. 0m2,埋置深度d=1. 0m,上部结构荷载条件如 图所示,地基土为均匀土,天然重度丫 =20k N/m3,试求基础下第二层土的沉降 量。(14分)矩形面积受均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应力系数az/b l/b0

4、. 60. 81.01. 210.22290. 19990. 17520. 15163、挡土墙高4m,墙背竖直光滑,填土水平,共有两层。各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如图。地下水位距地面以下 2m。若填土水平并作用有荷载 q=20kN/m2。试求主 动土压力Ea,并绘出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12分)q=20kN/m22mV丫 i=19k N/m3 1=300ci=0丫 sat=l9k N/m3 二-(I)2=200c2=10 kN/m2侧限压缩试验e p关系p050k Pa100kPa200kPae0. 890. 860. 840.8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5、7、8粒径、级配 2、

5、固结排水剪切、不固结不排水剪切 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 4、极限平衡、破坏、平衡 端承桩、摩擦桩6、垂直、光滑、水平角钢焊接、法兰盘连接、硫磺胶泥连接 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选择题BCACA 二、简答题1、答:(1) 土样在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无法量测孔隙水压力;(2) 剪切面固定在剪切盒的上下盒之间,该处不一定是土样的薄弱面;(3) 试样中应力状态复杂,有应力集中情况,仍按均匀分布计算;(4) 试样发生剪切后,土样在上下盒之间错位,实际剪切面积减小,但仍 按初始面积计算。2、答:(1) 土坡的边坡坡度。以坡角表示,坡角0越小越安全,但不经济。(2) 土坡的边坡高度H,在其它条件都相

6、同的情况下,边坡高度 H越小越 安全。(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Y,c, 越大,则土坡越安全3、答:挡土墙向着填土方向移动,当达到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填土出现滑 裂面,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挡土墙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4、答:不丧失稳定,不产生过(1) 单桩竖向承载力是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大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其中确定土对桩支承力(2) 由桩身材料强度和土对桩支承力综合确定。方法主要有:桩的静载荷试验和按静力学公式计算等。四、计算题(共50分)1、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原土样的三相数值为:m=180gms=135g mw=180 135=4

7、5gVs=135/2.7=50cm3Vw=45 cm3 Vv=45/0.9=50cm3 V=50+ 50=100 cm3土样压密后的三相数值为:V=135/1.5=90cm3 Vv=90 50=40 cm3 =40 cm3mw=40gm=135+ 40=175g丫 =175/90X 10=19.4 kN/m3w=40/135 X 40%=30%e=40/50=0. 8Sr=40/40 X 100%=100%2、解:基底接触压力:p=(1536+ 4X4X 20X 1. 0)/(4X 4)=116 kN/m2基底附加压力:p=116 16X 1. 0=100 kN/m2计算土层自重应力:1 点

8、C cz1=16X 1.0+ 20X 1.2=40kPa2点 c cz2=40 + 20X 1. 2=64kPa计算土层附加应力:1 点 1.2/2=0. 6 查得 a =0. 2229 c 八4 X 0. 2229X 100=89. 2 kPa2点 2. 4/2=1.2 查得 a =0. 17527z2=4X 0. 1752X 100=70. 1 kPacz=(89. 2+ 70. 1)/2=79. 7 kPa 计算第二层土的沉降量:由 c cz=52 kPa 可得 e1=0. 859由=z +7 z =52 + 79.7=131.7 kPa 可得 e2=0. 830s=(0. 859 0.

9、 830) X 120/(1 + 0. 859)=1. 87cm3、解:第一层填土表面处主动土压力强度:pa0=(q +y z)tg 2(45o 1/2)= (20 + 0)tg 2(45o 30o/2)= 6. 6kN/m2 第一层填土底面处主动土压力强度:Pai=(q +y 1 hi)tg2(45o i/2)=(20 + 19X 2) Xtg2(45o 30o/2)= 19.1 4kN/m2 第二层填土顶面处主动土压力强度:2pa2=(q +y 1 h1)tg (45o 2/2) 2c2 tg(45 o 2/2)=(20 + 19X 2) X tg 2(45o 20o/2) 2X 10X

10、tg(45 o 20o/2)=14. 42kN/m2第二层填土底面处主动土压力强度:2pa2=q + 丫 1h1+(丫 sat 10) -h2tg (45 o2/2) 2c2 tg(45o2/2)2=20 + 19 X 2 + (20 10) X 2 X tg (45 o 20o/2) 2 X 10X tg(45 o 20o/2)= kN/m2主动土压力:EaF1/2X 2X (6. 6+ 19.1 4)+ 1/2X 2X (14.42 + 24. 22)=64. 38 kN/mpa24.22 P w 204、解:(1)确定单桩承载力 Rk按静载荷试验:Rk=600/2=300kN 按经验公式:Rk=qpAp+upX qsilsi=1800X 0. 32+ 4 X 0. 3X (1 X 12+ 4. 9X 10+ 1. 6 X 25+ 1X 35)=325. 2kN所以取小值,Rk=300kN(2)单桩平均轴向力验算:每桩受力: Q=(N + G)/n=(2130 + 2. 3 X 2.6 X 1. 5 X 20)/8=2309. 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