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预测题(2)1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2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B沾有油污的炉具,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C做完碘升华实验后的试管,用酒精洗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浸泡除去3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发布200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发布了主题标识。下列措施与世界环
2、境日中国主题相符合的是 ( ) A沙尘暴:植树种草 B赤潮:使用含磷洗衣粉C酸雨: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D温室效应:使用无铅汽油4.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经常使用染发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5图表资料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
3、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6自然界各种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水体自净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列净化过程属于化学净化的是( )A难溶性固体在水流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B流动的水体从大气中获得溶解氧,使污染物中的某些物质氧化,形成气体或沉淀C水中一部分有机物被腐生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所消耗,转化为细菌有机体 D悬浮体、胶状物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沉降、稀释,浓度逐渐降低720时,两份等质量的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一份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化固体,恢复到常温,
4、得溶液I;另一份升温到40,得溶液II。溶液I和溶液II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I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大 B两溶液的pH相等C无法比较两溶液中氢氧化钙质量分数的大小 D溶液I的pH小8右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循环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循环为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则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途径的催化剂B若该循环有绿色植物参与,则物质A、B都是氧化物C该循环过程中,途径一定是释放能量的D通过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6、在20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分
5、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CH4 B.C2H6 C.C3H8 D.C2H47、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 B C D.9、t 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t ,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的质量为10 g、20 g
6、、30 g,析出A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 B.c=2ba C.c=2ba D.c=2ab10、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11、“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下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
7、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已知:Cl2+2KI=2KCl+I2)1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有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
8、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3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ABCDICu、稀H2SO4Zn、稀H2SO4CaCO3 、 稀HClN a2CO3、稀H2SO4BaCl2Ba(OH) 2KNO3NaCl 14、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9、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未全部被还原成Cu15、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16、下列图象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B、表示向
10、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溶液的pH与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图C、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时,溶液的质量与蔗糖质量的关系图D、表示向足量的稀CuCl2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A B C D17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BaCl2、NaOH、CuSO4、KCl BKCl、AgNO3、HCl、HNO3CBaCl2、Na2SO4、Na2CO3、HCl DCuSO4、NaCl、KNO3、BaCl2 18、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
11、、 CO32、SO42。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 g;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 BCO32一定存在 CNa一定存在 D一定不存在Cl19、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 B、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和种类都不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20、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正确合理的是( )
12、A H2 、CO2 (CO)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Ca(OH)2溶液 B H2(CO2 、HCl)通过Ca(OH)2溶液,再通入AgNO3溶液 C CO2(HCl) 通入AgNO3溶液 D CO(H2O 、CO2)通过无水CuSO4 ,再通入Ca(OH)2溶液21、已知氢气可以在Cl2中燃烧化合生成HCl,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 、O2 、Cl2混合气体, 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40.3 B .28.9 C. 44.8 D. 30.5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 NaOH B. Fe Fe2(SO4)3 C.KNO3NaCl D.CuCu(NO3)22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区 分 的 物 质区 分 方 法A白醋与白酒闻气味 无色酚酞B食盐和面碱(Na2CO3)加食醋 做馒头C黄金和黄铜(假黄金)灼烧 测密度D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灼烧同时闻气味 看颜色24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0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加热 Na2C03 + C02 +H20。现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6.9g。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域名购买合同标准范本
- 顾问服务合同
- 测绘服务合同承诺书
- 办公用品批量采购合同实施细则
- 出版画册合同(3篇)
- 2025年大型商场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合同
- 2025年产品销售合同条款解析
- 跨国企业服务条款合同2025年
- 2025年柴油发电机组订购合同样本
- 2025年教育机构书籍选购合同规范
- 2024年广东普通专升本《公共英语》完整版真题
- 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
- 中国民族音乐的宫庭音乐
-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考试:电网调度调控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规定课件
- 建立高效的员工沟通与反馈机制
-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做得对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魔方知识普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